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以忠魂鑄初心 用生命赴使命——追記殉職在決戰脫貧路上的幾位舟曲縣干部職工

2019年11月08日08:4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以忠魂鑄初心用生命赴使命

2019年10月7日19時40分許,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干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等新聞工作者,在完成當天各自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因公殉職。

11月4日,甘南州委州政府追授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全州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11月7日,甘肅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追授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全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11月6日,甘南州委追授張小娟、陳文燕、王彥輝同志為全州優秀共產黨員。

脫貧可待身先逝,大愛永留山水間。今年是舟曲縣脫貧摘帽收官之年,在全縣即將實現脫貧摘帽的時刻,奮戰在脫貧一線的他們將綻放的青春定格成白龍江畔最美的格桑花,他們的事跡隨滾滾濤聲在他們深愛的舟曲山水間流傳回響。

扶貧路上,青春之花綻放

舟曲,藏語意為白龍江,白龍江是嘉陵江的支流。

張小娟,1985年出生於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的普通藏族農家,2003年,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得歷史學與旅游管理專業雙學士學位,工作后獲得蘭州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她深愛著大山深處的故鄉,2008年5·12汶川地震舟曲災情嚴重,已在京工作的她一次次打電話給家人,不久就辭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眷戀的故鄉。

張小娟的本科班主任、中央民大歷史文化學院教師章毅君說:“畢業前夕,小娟和我談到今后的去向,她想回家鄉,認為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會有很多事可做。是對家鄉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使她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投身民族地區的建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舟曲很美,我要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小娟曾多次對同學和朋友說。

2010年8月,一場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襲擊了舟曲,隻有黨員突擊隊才能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參加救援工作,張小娟火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也是在這次救災中,小娟和愛人劉忠明相知、相戀。2016年1月,在鄉鎮工作近8年的她,因政治立場堅定、工作實績突出,經組織安排擔任縣扶貧辦副主任。

張小娟是個從不懈怠的人,接到扶貧辦副主任這個新的使命,她“一溜小跑”著踏上了扶貧路。

“她來報到的情景,我記得很清楚。”舟曲縣扶貧辦工作人員、張小娟的同事趙冬梅告訴記者,“那是個冬天的晚上,九點左右,她從樓梯口匆匆忙忙跑上來。加完班回家的路上,我問她怎麼這麼晚來,她說當天交接工作遲了,一結束她就過來了,想早點開始工作。”

對工作的這股新鮮勁,張小娟一直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年裡至少一半的時間,她奔走在走村入戶的路上,是貧困戶的貼心人﹔誰問扶貧工作的相關情況,她張口就能說出,是扶貧工作的移動數據庫﹔和在民政局工作的弟弟見面最多的地方是工作場合,電話裡說得最多的是幫扶……

在舟曲11年的職業生涯裡,張小娟曾榮獲公務員三等功、州青年五四獎章﹔被授予縣優秀共產黨員、舟曲縣最美扶貧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由於工作繁忙經常顧不上家庭和孩子,人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張小娟7歲的女兒拉著3歲弟弟的手,孤獨地在院子裡玩耍。

在一線譜寫時代華章

舟曲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馮海明這些天一直沉浸在失去戰友的悲痛中。“不敢相信,每次走進辦公室,心裡都很難受,他們把自己默默地奉獻給了社會。”

“他們都非常敬業,安排工作從不推脫,不打折扣,一定完成。”馮海明這樣評價中心的三位殉職員工。舟曲地質災害頻發,脫貧攻堅任務重,遇到突發事件,一個電話,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都能隨時出發。去年7月有一次王彥輝被派去拍民生新聞,返回途中發生泥石流失聯了,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王彥輝爬到山上才打出了電話。第四天,人走回來了,兩個新聞都完成了。陳文燕在工作上,從來都把自己當成女漢子,相機、三腳架自己帶上。他們都很熱愛新聞職業。閔江偉才23歲,雖然是個新聞工作的新兵,但他上進、堅忍,在南峪江頂崖和東山鎮牙豁口滑坡災害現場,始終沖在最前沿,獲取第一手材料。

近年來,舟曲縣在脫貧攻堅、文旅融合、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對外新聞宣傳報道連續五年在全州名列前茅,100多部反映舟曲經濟社會發展成效、脫貧攻堅實效、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專題片、紀錄片、微視頻,頻頻亮相熒屏。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舟曲民俗故事和節慶活動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讓多災的舟曲浴火重生、鳳凰涅槃,凝聚起了全縣人民決勝脫貧攻堅的磅礡之力。“這是在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等新聞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馮海明說。

甘南州委州政府追授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全州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的《決定》中指出,他們信念堅定、政治過硬、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新聞事業的無限忠誠,是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基層黨員中的優秀代表。他們始終不渝貫徹落實黨的新聞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用鏡頭記錄了舟曲的發展足跡,用圖像傳遞了基層的最新信息,用聲音激發了干部群眾的干事熱情。他們用短暫而充實的一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和堅守,是全州新聞戰線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先進代表,是基層新聞工作者的優秀典型。

(本報記者 宋喜群)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