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我給黨的最后一次貢獻,就是把遺體捐給醫學院”

史曉琪

2019年10月23日10:15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我給黨的最后一次貢獻,就是把遺體捐給醫學院”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余熱就發個余光吧!即使我們沒熱了,沒光了,死了,也要把遺體獻出來。我曾在醫院當過副院長,知道學生們難得在尸體旁上一次解剖課。所以,我給黨的最后一次貢獻,就是把遺體獻給醫學院,用於教學解剖。”

這是鄭州大學百歲老共產黨員王華冰生前多次表明的心跡。連日來,王華冰老人的大愛義舉,在鄭州大學師生中持續引發強烈反響。

10月11日上午,原鄭州工學院(2000年鄭州工學院、河南醫科大學、鄭州大學三校合並組建新的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王華冰同志遺體捐獻接收儀式在鄭大人體科學館舉行。此前,其老伴、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武旋聲已經捐獻了遺體。這對革命伉儷畢生為人民服務,逝去又為醫學獻身,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最庄嚴的承諾。

王華冰老人1918年生於河南南陽,為反抗封建包辦婚姻,她毅然離家出走,到開封獨立生活,后經鄧穎超介紹入黨。重慶六年地下斗爭、遠離領導、潛回家鄉南陽三年孤軍作戰、被誣陷為“叛徒”……種種磨難中,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熱愛從未改變。

1981年,中央下發關於逐步解決干部隊伍老化現象,實現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指示精神,作為院黨委副書記的王華冰便主動遞交了離職報告,並堅定地拒絕了領導讓她升任黨委書記的決定。離休后的她時刻關注學校發展,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繼續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

一片冰心在玉壺。從事多年教育事業的王華冰,對下一代有著特殊的感情。早在1985年,她和老伴就把全部積蓄4萬元捐贈給家鄉辦學育人。她注重以德育人,春風化雨般的愛滋潤著同學們的心田,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王奶奶”。

在王華冰家裡,書桌、木床的油漆大塊剝落,一張竹涼席補了又補,除了一台電視機,幾乎沒有一件可稱“高檔”的家具。“錢這東西是購物的憑証,保持一般生活水平就行,多了沒用。”王華冰的艱苦朴素、勤儉節約是出了名的。韭菜剛上市,一塊錢一斤,不買﹔六毛錢一斤,不買﹔兩毛錢一斤,才買。她說:“營養價值是一樣的。”她拒升工資、屢退獎金,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奮斗的無私品格。1981年建黨60周年之際,她和老伴每人向黨組織交了1萬元黨費,這在物質並不充裕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可是大數字。別人問她:“有這個錢改善生活不好嗎?總捐出去,圖個啥?”她毫不猶豫地回答:“隻圖對得起共產黨員的稱號!”

“王華冰同志是一個好樣的女共產黨員,我時常想起她……”,這是鄧穎超1987年書信中的一句話。后來,當鄧穎超聽說王華冰和她的丈夫幾次將自己全家幾十年積攢下來的6萬多元錢拿出來支持教育事業時,非常高興地說:“王華冰同志不愧為黨培養幾十年的老黨員,多年不見,真想念她。”

“一生奮戰報國家,兩番奠基促四化。三四十年集六萬,捐資辦學育春芽。獻身醫學表夙願,死后何需用火化!偕老同心共勖勉,兒孫勠力振中華。”這是王華冰和老伴兒同賦的《離休述懷》,亦是他們把一切獻給黨的真實寫照。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