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創新產業“聯創”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中共貴港市港南區委組織部

2019年10月18日13: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與村級集體經濟相互促進發展,一方面強化村黨組織功能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保障,是黨執政的“終端”,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工作的領導核心,隻有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才能更好的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經濟基礎,農村級集體經濟壯大了,才能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服務群眾,帶動群眾致富。近年來,發展村集體經濟已成為村黨組織的重要任務,各級都非常重視,不斷加大扶持力度,但還是存在農村人才匱乏、村干部經驗不足、產業規模小風險大等難題。近年來,港南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在堅定意識、建強隊伍的同時,主動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集中智慧、凝集力量、創新作為,通過成立“黨建聯盟”引導基層黨組織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互聯結,推進資源整合,打造區、鎮兩級村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形成以大帶小、先進帶后進、整體推進的黨建大格局,推動村集體經濟現代化、集約化、規模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港南區村級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實行黨組織“掌舵”、資源集聚、民主監督、企業經營、專業運作”的建設思路。目前,已在區、鎮兩級成立“一庫七有”的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一庫”:先鋒“領路”人才庫,“七有”:有基地、有規模、有特色、有技術、有競爭力、有輻射,實現“三個提升”:提升集體經濟產業競爭力、提升村“兩委”干部素質、提升群眾發展產業信心。

【背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調研時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可見發展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基礎地位。2018年7月25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勵和支持地域相鄰、資源相近、產業相似的行政村跨地域聯動發展產業,支持多個村民合作社共同出資組建經濟聯合體,抱團發展集體經濟。”港南區人口7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達57萬人,是一個農業大區,抓好農村產業的發展即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同時又有富硒土壤比重大、傳統特色農業豐富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產業更有利於帶動全區產業發展、輻射貧困戶脫貧致富,是整體推進全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為此,港南區牢牢把握發展集體經濟產業的主攻方向,以黨建為紐帶,挖掘先鋒能人的潛力,圍繞“集體控股、壯大實力、降低風險、持續發展”的目標,以“聯創”產業園為依托,提升村集體經濟產業外聯能力,增強市場開拓優勢。同時進一步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引導信息和配套產業合理流向農村,帶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整體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勢頭。

【做法】

2019年7月24日,自治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扎實做好土地流轉、清理規范承包經營合同、發展物業經濟、推進產業發展、落實農業保險、建強村干部隊伍、搞好統籌服務“七篇文章”,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港南區“聯創”集體產業園圍繞做好“七篇文章”的要求,聚集人力物力,共謀共策,實現以先進帶后進、以強帶弱的集群帶動效應。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先鋒“領路”人才庫,搭建鄉土人才服務集體平台。建立“一冊一庫”,港南區根據轄區黨員群眾生產經營情況和發展需求進行分類建檔造冊,對在家創業人員、在外經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進行摸排聯系和登記,建立了800余人的鄉土能人名冊,詳細記錄他們的創業經歷、擅長領域及其它個人情況信息,同時優中選優,從中篩選出100多名黨員能人列入港南區“先鋒領路”人才庫,分地域、分類摸清了分散在全區各地的鄉土人才情況,同時利用“布山智慧黨建聯動平台”在線注冊進行數據採集,由各村黨組織初審,各鎮復核通過,實行動態化更新。搭建“三個平台”,搭建港南區“先鋒領路”人才聯盟平台,利用布山智慧黨建APP、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建立線上交流陣地,為我區分散在各地的黨員能人搭建聯絡“朋友圈”,線下在各個鎮級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打造聯盟基地,利用節假日等時機,召開座談交流會,組織培訓、觀摩學習活動,進一步強化對黨員能人的思想引導、示范激勵、學習提升、信息傳遞。搭建村(社區)集體組織“領路人”培育平台,對優中選優的“先鋒領路”人才庫進行重點培育,動員他們到有實力有成功經驗的集體經濟產業園實習,並優先選拔為村(社區)干部,為鄉村振興服務奉獻、添磚加瓦。搭建人才評價平台,以個人誠信、集體凝聚力為主要指標,綜合知識、技能、貢獻等要素,分層級和類型制定人才認定標准,採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開展評價認定工作,對評價高的人才進行重點培養,通過區委“紅榜”表揚、每年2期區外重點培訓班、扶持政策優先辦理、集體經濟獎勵等措施進行激勵。

二、打造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因勢利導提質聚力謀取集體最大收益。一是建立“黨建聯盟”組織,以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為組織陣地,以鎮(街道)為區域,由上級黨委牽頭,成立“黨建聯盟”,聯盟內各黨組織圍繞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共同目標取向,平等協商制定盟約,在不改變成員單位原有屬性、組織架構、隸屬關系前提下,各方自願簽訂盟約,通過開展“八個共”: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創、文化共興、發展共促活動,有機聯結各類組織。二是實施產業“聯創”,“握指成拳”。科學測算產業規模與成本的最優配置,將各個村分散的資金集中整合,因勢利導,找准產業發展方向,打造有一定規模、現代化設備、技術專業化及專業人員管理的產業基地,成立合作社實行獨立經營,從先鋒“領路”人才庫中聘請有經驗、有實力的先鋒能人“操盤”,最大限度的降低各村分散經營的風險,各村以股東的身份進行監督、民主決策,實現利潤共享風險共擔,也解決了一些單打獨斗產業的限制。比如,通過“聯創”模式解決資金不足、精力有限的問題,實現農產品深加工,進一步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再比如由於上了一定規模,加上群策群力,打通了原來由於供貨不足、實力弱而進不去的市場。三是實施“互聯互助”機制,利用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中,各級黨組織、先鋒能人聚集的優勢,定期召開聯盟成員會議,幫助各村解決發展難題,比如,對部分村清理不規范合同的難題,在聯盟會議上進行研究,創新運用“一清二談三訴訟”工作法(“一清”:聘請專業人員審核清理村集體合同,摸清不規范合同的底數﹔“二談”:由聯盟牽頭召集能談善談的人組建談判小組,採取“談道理”、“談感情”相結合的方法,與合同承包方進行面對面協商談判﹔“三訴訟”: 對於頑固無理的,敢於動真碰硬,由黨組織向法院、司法、調處辦等部門組成的“司法后援團”反饋,由司法所和駐村法律顧問對承辦方進行約談,以案釋法、以法明理,形成倒逼機制。)成功清理不規范合同295份,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409萬元。通過為各個村解決難題,又有利於繼續集中資源,壯大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建設。

三、建立村企分開的管理機制,最大激發各層管理主體的主動性。鼓勵參與聯創發展的各村委積極參與民主監督、民主管理。一是創新基地經營模式,實行村企分開,村委會不直接參與基地經營,而是成立理事會,由理事會負責鴿場日常運行和管理,包括研究問題、決定事項、涉外事務等,領固定工資。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員1名,工人2名,採取固定工資+月獎+年獎方式留住人才。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每年年底分紅前,將合作社全年收支情況、物資分配使用情況,一一在各村村務公開欄公開,並向村民代表通報。三是加強基地資產管理和監督,設立由村“兩委”班子組成的監事會,基地整體運行和管理在全體社員以及監事會成員的監督下進行。8個村每周輪值一村,派出1名村干部到基地值守,並發放執勤補助。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推動聯創基地高效有序地運行,闖出了集體經濟發展的一片天。

【成效】

(一)打破資源分散、力量弱的僵局,實現“一加一大二”團隊效應。圍繞共同的利益目標,採取有分有合的形式開展合作,有效將一個區域、一種行業更有優勢的人才、陣地等資源吸引統抓統管起來,發揮資源的最大合作效應。港南區新塘鎮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在多名鄉土能人對“白鴿”產業的飼養條件、市場行情研究分析后,作為重點推薦產業,但由於養殖設備、聘請專業管理員成本高而難以實施。通過8村“聯創”模式整合資金200多萬元,才得以選擇“白鴿”產業的發展方向,搭建鴿舍6棟約3000㎡,年出欄肉鴿18萬羽以上。基地全部採用自動化投料設備,集中孵化模式,聘請專職技術人員,不僅節省人工成本,也提高了產蛋率和孵化率,初步形成了以“養殖白鴿為主,種茶樹菇、蔬菜為輔”的閉環式村級集體經濟綠色產業鏈,加之“乳鴿”市場價格一路攀升,年增入可達50多萬元以上。目前該發展集體經濟模式已經在港南區區“遍地開花”,全區多個鎮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產業聯創”項目15個,涉及43個行政村,佔比達26%,預計年增收入達400多萬元。

(二)吸引聚攏優秀返鄉黨員,為村級組織隊伍建設輸送人才。充分發揮先鋒“領路”人才庫及人才聯盟的聯絡紐帶作用,依托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的崗位、土地、陣地等條件,為有知識、有技術、有思路的返鄉黨員提供了實踐創業、交流學習的舞台。

(三)延伸黨建工作觸角,真正實現黨的全面領導。黨建聯盟的建立,成為產業“聯創”的紐帶,同時集體經濟“聯創”產業園又成為了黨建創新的重要學習實踐基地。依托基地開展黨建陣地建設,進一步發揮黨建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通過組織聯創村黨組織及各系統單位黨組織,到基地開展黨組織學習交流活動,使參與活動的黨員群眾感受到黨建引領發展的魅力。在產業獲得收益的同時,也全面強化了對聯盟各個黨組織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組織引領和工作引領。同時,通過先進的村黨組織帶動后進村黨組織,發揮“建強一個、帶動一批”的效應,把黨建創新的成果落實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

【啟示】

一是必須重視發掘先鋒能人,服務好培育好農村發展“領路”人。港南區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道路上進行了積極探索,部分村的集體經濟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並帶領周邊多個薄弱村共同致富,証明了,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必須要有發展的“主心骨”、“領頭人”,特別是吸引敢擔當、會經營、懂管理的優秀先鋒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或集體經濟合作社,才實現了從落后到先進的華麗轉身。

二是要抓牢建強組織堡壘這個“牛鼻子,讓村黨組織挑大梁、唱主角。要建立村黨組織引領下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強化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主協商,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對於重大決策問題,協商議事過程有組織,協商事項落實有督辦,把有利於發展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更強大的發展優勢。要加強黨員群眾思想教育,弘揚講擔當、講奉獻的好模范、好作風,摒棄以權或集體、公共資源謀取私利的行為,批評教育不敢為、不想為和等靠要的思想風氣。

三是通過組織聯建促進資源共享統管,建立有分有合的聯動機制。發揮“合”的疊加效應,把分散在各村的有限、薄弱的資源通過“黨建聯盟”這條紅線聯結起來,資源聚合以后通過人和物的統一管理、有效整合,實現了很多原來沒有的功能,強化了集體產業發展的整體實力。激勵“分”的主觀能動性,賦予經營主體獨立經營權,由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管理經營。各個聯建村要有“分”的意識,在“聯創”過程中,主動參與了解、學習和管理,避免從“放心”轉為“放手”,在“合”的平台中向先進村學習經驗,掌握“單飛”能力,使農村產業在“聯創”產業園的帶動下“遍地開花”。 

(責編:喬業瓊、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