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湖南東安縣蘆洪市鎮:黨建引領聚合力,共建共贏促發展

中共東安縣委組織部

2019年10月18日09: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蘆洪市鎮地處東安縣中北部,290年至589年為應陽縣知府所在地,624年唐高祖立蘆洪戌,歷史悠久,人文獨特,2009年被列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2016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7年入選湖南省首批經典文化村鎮,現為永州最美村鎮、東安縣域副中心、永州市中心城市衛星鎮,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區位優勢和農產品資源優勢。2018年以來,東安縣委按照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的要求,高標准、高要求、高質量打造蘆洪市鎮基層黨建綜合體,為全縣基層黨建立標杆、建榜樣,為東安縣打造永州次中心、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背景和起因

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出,“要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標省委、市委“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年”活動要求,東安縣委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在蘆洪市鎮著力打造基層黨建綜合體,以蘆洪市鎮黨委為圓心,聯結融合區域內各類黨組織,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發力,拆除不同領域、不同隸屬黨組織之間的“藩籬”,充分展示黨建綜合體多元化和一體化、開放性和整合性的特點,努力實現“工作共商、資源共享、活動共建、發展共贏”的工作目標,走出了一條符合東安實際的基層黨建新路徑。

二、做法與經過

(一)“三互模式”構建統籌聯動的組織體系。

一是組織互聯,構筑黨建“同心圓”。制定蘆洪市鎮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1+2+3+3+4+8”聯席會議模式,由蘆洪市鎮黨委牽頭,組織區域內2所醫院、3所學校、3個企業、4個農村社區、8個行政村等各類黨組織,實行“每月一次協調會、每季一次聯席會”,商議解決工作中的難題,抓好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落實。二是點面互促,打造過硬黨支部。對照省市關於加強基層黨組織“五化”建設要求,大力實施“支部過硬行動”,當前,已將區域內趙家井村、紅獅水泥2個黨支部打造成“五化”示范黨支部,將永電新村和張家院子打造成基層黨建示范小區,並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點面互促,促進區域內其他20個黨支部的“五化”建設,實現蘆洪市鎮黨建綜合體整體推進。三是黨員互動,織就干群“連心網”。蘆洪市鎮黨委利用各類黨組織聯合聯建的優勢,充分發揮區域內578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以黨員為主體的科技服務、治安巡邏、衛生清掃、矛盾調解、扶貧幫困等志願者服務隊伍,為群眾提供科技指導、法律援助、環境整治、矛盾化解、扶貧解困等服務,形成了“有困難找支部、需服務找黨員”的服務機制。

(二)“三聯機制”構建有序運轉的保障體系。

一是平台聯建,零距離服務區域群眾。承接市委組織部“瀟湘紅雲·智慧黨建”平台建設,積極創新“互聯網+黨建”方式,以“智慧黨建”APP為主體、以“遠程教育”為基礎、以黨建工作QQ群和微信群為平台,整合區域內機關、學校、醫院、企業、村等社會資源和黨建工作要素,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智慧黨建服務平台,零距離為“三農”和企業員工提供黨建、政務、便民、教育、醫療、商業、金融、科技、創業等服務,實現“村民不出村、職工不出廠、能知縣內事、能夠辦成事”。二是陣地聯用,合理化安排活動場所。推動區域內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社區、村等黨組織將黨建活動場地、服務設施向城鎮居民、村民和企業單位員工定時免費開放,並推行“活動項目認領制”,即黨建活動由黨建綜合體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主動認領、其他黨組織配合組織開展,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場地、居民文化活動場地、服務設備設施不足的問題,真正實現區域內黨建陣地共用。三是資金聯籌,多渠道保障黨建經費。由蘆洪市鎮黨委統籌區域內各黨組織,根據實際需要排出年度黨員教育、信息傳播、政策宣傳和實用技術培訓等各類活動計劃,每月安排活動課程和活動舉辦單位,拿出經費預算,協調各黨組織出人出錢出物,實現人、財、物等資源統籌使用。同時,通過黨費劃撥、財政補貼、企業贊助等方式,設立黨建綜合體黨建工作專項經費,把區域內各單位關於黨建的部分資金、項目整合起來統籌使用。

(三)“三式活動”構建多元參與的運行體系。

一是“開放式”開展主題黨日。由蘆洪市鎮黨委統籌,區域內各黨組織輪流組織,圍繞“雙挂雙亮雙服務”(黨組織挂牌、黨員佩戴黨徽,亮身份、亮承諾,服務農村、服務企業),組織區域內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共同參加助困、助老、助殘、助孤、助醫、助學“六助”主題黨日活動,解決困難黨員、貧困村民和困難員工的實際困難,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促進機關與村(社區) 、地方與企業黨員的互動融合。二是“聯合式”開展評選活動。結合“戴黨徽、亮身份、作表率、樹形象”活動,聯合開展“兩好兩優三最三標兵”評選活動,即好支部、好黨員,優秀班組、優秀職工,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庭院、文明標兵、領富標兵、生產標兵評選活動,讓黨員融入群眾,讓黨建深入人心,形成黨組織核心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民心凝聚的良好局面。三是“結對式”開展組織生活。打破傳統條塊分隔、“各自為戰”的組織生活模式,推行機關單位與事業單位、村、民營商家、企業單位“1+1”的結對模式,由鎮黨委選派黨建指導員到各黨組織,指導開展以“簽訂一份共建協議、開展一輪志願服務、解決一批難點問題、幫扶一群特殊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組織活動,指導開展“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推動黨的政治生活“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四)“三共目標”構建各方受益的服務體系。

一是地企合作,共育人才。在各類黨組織中大力實施“黨員人才工程”,發展黨員做到“三優先三注重”,即優先從優秀致富帶頭人、專業技術人才和生產經營骨干中發展黨員,注重從生產工作一線、黨的力量比較薄弱的地方和流動人員聚集地培養發展對象。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推動黨員成長成才,地方可以為企業人才成長提供優良環境,企業可以招錄、培養、使用地方人才,共同做好育才、留才、用才工作,形成黨建引領、地企合作、共育英才的人才培養模式。二是齊頭並進,共促發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支部+企業+產業基地+農戶”的抓黨建促經濟發展模式,大力實施黨員攻堅行動,從區域內各類黨組織中選出10名黨員骨干成立產業攻堅小組,共同研究、深入挖掘適宜的鎮、企、村產業項目,組團作戰、攻堅破難,推動各項產業項目落實落地。地方黨組織為駐地企業解決用地、用工、用資源等方面問題,促進企業做大做強﹔駐地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勢,支持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做到地方服務企業、企業回報地方。三是群策群力,共扶貧困。將企業發展和脫貧攻堅有效結合,大力實施“政府+企業+銀行+貧困戶”的扶助模式,由政府擔保貼息,農村商業銀行核定“托管”企業貧困戶,向企業發放每戶不超過5萬元的貸款,企業使用貸款資金,每年向貧困戶發放固定分紅﹔同時,鼓勵企業黨員干部與村(社區)貧困戶“結對子”,推薦貧困戶參與企業應聘,及時解決企業和貧困戶的雙向供需,實現貧困戶受益、企業發展壯大、銀行增加效益、政府完成脫貧目標的四方共贏目的。

三、成效與反響

(一)一級抓一級,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

組織領導更加有力。成立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任組長的東安縣蘆洪市鎮黨建綜合體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蘆洪市鎮黨委書記兼任,以蘆洪市鎮黨委為核心,有效聯結融合區域內各黨組織力量,吸納區域內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建工作負責人或優秀黨員為企業、村(社區)黨建指導員,搭建“鄉鎮黨委—企事業單位—村級黨支部—片區黨小組—黨員戶”等五級組織架構,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布置工作。網格設置更加合理。根據黨建綜合體所轄12個村(社區)設置網格黨組織,將綜合體劃分為18個支部網格,每個片區至少設立1個黨員便民服務點,指定1名支部書記和2名黨員示范戶負責。共設立網格黨小組36個,黨員便民服務點21個,服務附近居民2500余人次。各村(社區)支部設立“功能型”黨小組,根據黨員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等,分類建立扶貧幫扶、治安巡邏、文體曲藝、志願服務等“功能性”黨小組,定期組織活動,目前參加人數已超過1600余人。黨群參與更加廣泛。結合鄉風文明建設,積極打造以“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的文化特色,組建了腰鼓隊、秧歌隊等文藝團隊,經常開展具有當地特色、村民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帶動融合區域各黨組織、黨員和群眾參與,傳遞黨的好聲音,傳播社會正能量,豐富群眾生活,融洽干群關系。

(二)一步接一步,逐步推出基層黨建品牌。

一是“五化”建設有序推進。深入開展黨支部“五化”建設,推動黨政領導進“軟”村、經管規劃進“窮”村、農技農機進“產業”村,對症施策,全力建強黨組織,推動全鎮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推進。全面推進村級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統一設立“九室一站兩中心一廣場”功能布局,進一步完善相關基礎配套設施,為開展便民服務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示范帶動成效明顯。堅持以點帶面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緊緊依托趙家井村毗鄰國企神華火電廠的優勢,精心培育趙家井村黨建示范點“樣板”,以“黨建+”為引領,以“微黨建”為載體,下設特色種養服務黨支部、美麗鄉村建設服務黨支部、重點項目建設服務黨支部,大力發展特色種養產業,打造“一帶八景”核心景區美麗鄉村建設,助力神華國華永州電廠項目建設。東安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在5月份組織其他16個鄉鎮場到趙家井村召開基層黨建示范點現場流動會,通過現場觀摩、對標學習、經驗交流等形式,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帶動全縣基層黨建示范點品牌創建,截止8月底,全縣共創建成功基層黨建示范點36個。三是鄉村振興特色鮮明。堅持蘆洪市鎮黨建綜合體創建和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用“紅色引擎”推動“綠色產業”。結合蘆洪市鎮“一帶八景”建設,突出國宴名菜“東安雞”宣傳,著力打造以唐生智故居、永電新村、張家院子為主的旅游景點,發展集農業生產、旅游、觀光、休閑、餐飲、民宿於一體的鄉村綠色旅游產業。實施蘆江河流域環境治理工程,栽植木芙蓉等5種園林苗木共6000多株﹔九龍岩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170戶群眾520余畝土地種植精品麒麟瓜﹔趙家井村種植西瓜、甜瓜、香瓜共650畝,種植翠冠梨600畝,新培育東安雞生態養殖大戶2戶,通過神華國華永州電廠安排就業200余人,為每名群眾年增收達1000余元,強有力地發揮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三)一環扣一環,全面規范基層為民服務。

一是立足服務,推進基層治理。蘆洪市鎮黨建綜合體積極推進區域內基層服務性黨組織建設,全面推行農村“135”治理模式,切實落實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今年以來開展各類共建活動10余場,協商解決各類問題25個,為民代理事務860余件,成功創建蘆江、大枧塘等6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示范村項目,組織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12次,開展衛生執法巡查1050人次,共清理空心房屋拆除空心房27座2100m2,為鞏固農村黨組織政權、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雙聯雙促,助力脫貧攻堅。雙聯雙促,即黨組織聯系脫貧任務較重的村、黨員干部聯系貧困戶,促進農村黨組織建設整體提升、促進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區域內22個黨支部與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15個村結成幫扶對子,578名黨員干部與1581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據統計,區域內黨員干部共走訪群眾13700余次,發展種植業1890余畝,辦好事實事1400余件,帶動3000余貧困人口脫貧。三是黨建引領,實現互利共贏。蘆洪市鎮黨建綜合體對接和指導蘆洪市鎮優秀企業、青年社會組織,積極開展“五個一”系列惠民利民服務活動,即開展一次助老扶幼活動、發展一批特色產業、解決一批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培訓一批貧困群眾勞動就業技能、落實一批公益捐贈項目。如開展“護巢”行動和“綠色網吧”行動﹔推薦300余人到紅獅水泥、神華火電工作﹔8月31日紅獅水泥與附近村級共建助學,對來自西源村、蘆江村、雄塘村、楊柳井村等8名高校貧困生捐贈1.6萬元﹔紅獅水泥黨支部與蘆洪市鎮黨委聯合成立關愛行動工作組,建立關愛基金理事會,每年重陽節對60-79周歲、80-99周歲和百歲老人分別發放關愛資金200元/人、300元/人和1000元/人,對重大疾病致貧家庭給予4000元/戶救助關愛資金,對考取博士生、全日制研究生、985和211院校本科生、一般大專院校和職業中專學生分別一次性給予8000元/人、6000元/人、4000元/人、2000元/人教育關愛資金,對企業和村共建基層設施項目支持金額3萬-15萬元等。

四、啟示與探討

(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核心作用。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是成功創建蘆洪市鎮黨建綜合體的關鍵,是實現“工作共商、資源共享、活動共建、發展共贏”的重要引擎。黨建綜合體充分發揮區域內各類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推進機關黨建、社區黨建、農村黨建、“兩新”黨建、國企黨建、學校黨建、醫院黨建七類黨建互通融合,通過體制和機制創新,整合和引領各方力量,使基層黨建工作朝著全區域統籌、全領域融合方向有序推進。

(二)必須堅持以民為本,創新服務方式。“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根本的群眾路線。創建基層黨建綜合體,務必要著眼群眾需求,充分考慮區域內全體黨員、廣大群眾的特點和需求,創新為民服務品牌,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群眾易於接受、便於參與的活動,提供各具特色、有針對性的服務。隻有堅持以民為本,群眾才會主動參與,真心擁護,黨員示范、帶動、引領和輻射作用才能更明顯,基層黨組織才能更有力,基層黨建綜合體才能整體推進。

(三)必須堅持統籌聯動,凝聚強大合力。兼顧地域和行業原則,條上塊上同時發力,通過組織共建、活動共抓和資源共享,讓隸屬關系不同的黨組織和黨員在綜合體黨建中找到互聯互動的平台,求得互惠共贏的“最大公約數”,有效統籌當地的現有資源,挖掘不同行業的潛在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合理布局推動發展,更好的下活基層黨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環境治理、旅游發展這“一盤棋”。

(四)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大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是黨的建設的根本原則,也是黨建工作的生命線。黨建綜合體區域內各類黨組織主動應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來建組織、強規范,選干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抓基層、打基礎,找准黨建工作服務經濟發展的“契合點”,推動基層黨組織切實擔起促進改革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責任,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力量轉化為發展力量,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和實效。    

(責編:喬業瓊、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