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泉州市鯉城區委常泰街道工作委員會
2019年10月15日16: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常泰街道地處泉州市鯉城區與南安市交界處,服務動態宣傳覆蓋面較低,服務項目較單一,部分服務設施設備滿足不了活動多樣化多層次的需要和差異化需求,資源未能有效開放整合,功能還不完善,影響到服務黨員群眾服務需求多樣化的效果,一定程度存在“缺位”和“短腿”。近年來,針對城鄉結合部黨建基礎較為薄弱,平時和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學校等單位黨組織聯系交流較少的現狀,常泰街道黨工委積極貫徹落實全國和省市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精神,圍繞“強基促穩”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環節,探索創新“四共四新”工作模式,大力提升城鄉結合部黨組織服務效能,努力增強城市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做法與經過
為進一步提升黨組織服務效能,街道黨工委通過組織調查摸底、召開座談會、外出取經等辦法,集思廣益,探索創新“四共四新”工作模式,即“組織共建,打造新格局、齊抓共管,創建新模式、資源共享,突出新效應、服務共為,激發新活力”,取得較好成效。
(一)組織共建,打造新格局。街道黨工委認真實施區委城市基層黨建“磐石工程”,構筑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主體、轄區單位黨組織和各類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1+1+X”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實現工作全覆蓋。一是優化體系聯動。針對轄區黨組織聯系不夠緊密、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街道黨工委以成立泉州西黨建聯盟為試點,逐步擴大到轄區各黨組織,建立街道、社區、駐區單位、網格四級黨組織工作責任體系,各黨組織書記全部建立黨建責任清單,推動責任落實。出台《關於建立常泰街道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常泰街道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共建項目建議》等文件,和23家黨組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書》。通過組建黨建聯盟,實現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的有效聯動。二是思想引領帶動。各黨組織以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著力點,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線上+線下”雙重發力,在推進“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見實效,把黨建質量體現在黨員干部干事創業上。加強教育培訓,組織開展黨建聯盟黨員微培訓,著重對社區主干、“兩委”進行任職培訓、任期培訓,鼓勵和引導其提升學歷,切實提升履職能力,今年來舉辦各類黨建學習培訓會20多場。三是項目運作推動。確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支部結對幫扶、共建“不忘初心”黨建主題公園等黨建重點項目,深化黨建聯盟單位各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嚴紀律、促發展”的職能作用,搭建“積分標准”“積分評議”“積分運用”三位一體黨員積分體系,定期開展“社區工作日”,同社區一道研究工作、解決問題,落實社區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制度,推動黨建工作和經濟建設共同發展。今年上半年街道經濟工作排在全區前列。黨建聯盟單位共同建設黨建主題公園,公園佔地3000多平方米,設置“黨建聯盟微展”“學習時代楷模”“初心湖”等12個板塊,為黨員干部、居民群眾提供學習休閑的場所。
(二)齊抓共管,創建新模式。街道黨工委堅持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聚焦社區基層矛盾問題多發的痛點、難點、堵點,豐富社區基層治理工作抓手,推動城市多元共治不斷向上拓展、向下延伸,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一是搭建自治平台。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社區鄉賢、企業家、居民群眾代表廣泛參與的“微端”自治機制。在開展移風易俗活動中,制定完善各類社區自治“規約”和“章程”,對社區的事務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依托已開放的黨建陣地,搭建“鄉賢議事廳”“鄰裡和諧空間”等載體,有效拓寬居民群眾參事議事渠道。近年來,在社區振興、項目攻堅、慈善公益、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社區鄉賢、企業家、居民群眾代表積極主動參與社區自治,發揮了重大作用。二是踐行法治建設。強化黨務政務信息公開,全面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重點加強網上信訪工作力度。採取以會代訓、以案說法、集中宣傳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辦法,全面推進依法治街進程。積極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在社區建設2條法治宣傳長廊,在人口密集地設點、外來人口集中點開展法規宣傳活動,通過張貼宣傳橫幅、播放LED宣傳標語、制作法治板報專欄、進家入戶發放法律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在轄區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三是倡導德治精神。街道黨工委結合街道工礦汽配產業特色,創新以汽車輪胎作為宣傳載體,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號召黨員干部不斷錘煉個人品德,做道德建設的積極倡導者、示范者。
(三)資源共享,突出新效應。充分發揮黨建聯盟作用,共建單位黨組織主動分享經驗方法、陣地場所等資源,實現工作資源“一體化”整合、“最大化”互補。一是信息互享。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經常溝通交流,互相共享各自上級主管部門部署的工作任務、本地本單位進展動態、搜集整理黨員學習資料、PPT課件、學習教育視頻及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樹立的先進典型、特色亮點等信息,使各黨組織及時掌握情況、相互宣傳、共同學習。二是優勢聯享。整合黨建聯盟單位優勢職能,將工作重心下移社區,各類資源下沉社區,變社區“獨唱”為黨建聯盟“合唱”,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等力量利用最大化節約化。今年來,黨建聯盟單位在“尚好家園”小區設立“四點半課堂”,為放學后無法接孩子的小區家庭解決后顧之憂﹔與華岩小學、明新中學等單位共同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讀書節活動﹔協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群眾義務巡診,為社區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解決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物業管理等各類問題200多個,增強了轄區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三是陣地共享。黨建聯盟單位逐步將黨群服務中心、教育文體等場所陣地、活動設施向社區黨員群眾開放,統籌使用,以集聚黨建活動陣地破解資源少、散、弱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陣地的作用。今年來,下店、仙塘、錦田3個社區均重新修繕布置辦公樓黨建活動陣地、黨群服務中心。黨建主題公園已舉辦各類活動19場,700多人次參與活動。
(四)服務共為,激發新活力。街道黨工委按照區域服務共建理念,統籌服務資源、提升服務效能,實現基層服務資源和黨群服務力量雙凝聚。一是開展組團式服務。黨建聯盟單位圍繞文明共建、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制定每個月主題黨日活動方案,開展項目化共建和“菜單式”服務,改變分散服務為組團式服務,形成黨建聯盟單位“共駐一地、同心共建”的工作氛圍。黨建聯盟單位還組建黨員幫辦團隊,共有300多名在職的黨務工作者、醫生技師、律師等專業技術人才主動參與,依托雷霆救援隊服務平台,為社區居民群眾解決住宅高樹遮光、免費上門診療、高考直通車、噪音擾民、水電搶修等各類急事難事90多次。二是深化志願者服務。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積極參加社區黨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成立鯉城區首支新時代文明實踐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黨旗領航·聚力發展”系列活動20余場,參加2500余人次。在黨員“三諾”、“強基促穩”三年行動承諾、“一名黨員一面旗”活動中,共收到承諾書800多份、“微心願”300多個,黨員志願者根據自身崗位認領服務,領辦承諾事項1200多件,解決突出問題30多個,慰問幫扶困難黨員群眾、離退休黨員等493人次。三是推行網格化服務。全街道劃分84個服務網格,按照每個網格1支志願服務隊,每支服務隊至少3名網格服務員的標准,配備網格服務員1200多人,形成“服務定格、格中定人、人人定責”的網格化服務聯動局面。網格服務隊共開展活動60多場,為社區群眾辦實事好事100多件,服務黨員群眾3000多人。今年上半年新組建小區黨組織2個,覆蓋4個小區,實現轄區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尚好家園”小區黨支部主動對接物業公司,先后調處小區各類矛盾糾紛20余起,小區業主主動贈送12面錦旗。
三、經驗與啟示
(一)突出核心引領,打造服務集群。街道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口多、行業廣,群眾服務需求多樣化。要堅持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充分利用駐區單位黨組織、群團組織等多方力量,將他們吸收進服務社區的集群中,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服務動能。一是拓展服務內容。按照“服務體系完善、服務定位准確、服務保障到位”的建設標准,按需設置愛心義賣、政策宣講、生活服務等不同的志願服務崗位。積極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號召廣大黨員群眾主動認領志願服務崗,不斷提升服務集群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在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學習活動中,採取集中輪訓、專題培訓、任職培訓、網絡培訓等方式,運用專題理論課、學員討論、案例分析相結合等方法,進一步提高工作者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讓工作者盡快進入工作角色。同時,要對各行各類服務工作者梳理歸類,打造不同的專業服務團隊。三是提升服務實效。服務力量要下沉到社區一線,發揮干事創業激情,鍛煉在一線干實事、見實效、解難題的真本領。通過開展面對面、點對點、一對一的幫辦服務,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細化服務項目,列出服務清單,提高服務水平,在服務中對崗位工作、方式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和創新。
(二)突出需求導向,提升服務質量。按照居民群眾年齡性別、收入水平、健康狀況等不同特點進行精細化分類,根據居民群眾不同的需求導向,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類別和方式,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一是組團服務。推行“格中有我、共同參與”的組團服務方式,網格內所有工作人員組成服務團隊,形成服務合力,為居民提供志願服務、衛計健康、法律咨詢等優質服務。二是數字服務。建立數字社區、社情民意、人口信息等管理系統,提供社區在線、便民繳費、“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等信息化服務,使服務更便捷、更高效。三是文化服務。圍繞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常泰街道文化活動中心,新塘、仙塘、五星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提高居民群眾文明素質。在節假日、傳統節日開展公益籃球賽、廣場舞大賽、全民健身等各類文體活動,讓居民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社區主人翁的意識不斷提升,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和各類活動。四是幫辦服務。倡導“群眾張嘴、干部跑腿”理念,居民群眾提供申辦材料,社區工作人員隨時受理、及時幫辦、按時答復,簡化辦事程序,節省辦事時間,使社區服務更加人性化。五是治安服務。針對轄區企業多、外來流動人口多、治安隱患多等問題,在發揮好派出所、高速交警二大隊等治安管理優勢的同時,組建群防群治隊伍,籌措綜治平安專項基金,加強打防管控體系建設,織好社會治安“安全網”,提高居民群眾安全感。
(三)突出聯動共建,精細服務網格。按照“服務企業保發展、服務基層保穩定、服務群眾保和諧”要求,對轄區劃分服務網格,推行網格化管理與服務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群眾生活,打通治理服務“最后一公裡”。一是支部結對服務。轄區內黨組織分別簽訂服務協議書,整合優勢資源,開放場所陣地,為黨員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資源。各黨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需求調查研究,把黨組織的組織力量轉化為服務力量,共同打造服務型黨組織。在職黨員實實在在地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來,服務社區,更好地接地氣、通下情,實現以黨心凝聚民心,黨群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共享治理成果。二是群團貼心服務。發揮婦聯、工會、老人協會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依托網格化群團服務工作,變被動聯系為主動服務,逐步實現社區服務零距離。群團服務人員發揮服務一線、貼近群眾、反饋及時的優勢,有效避免服務不到位、群眾不滿意等情況,使服務成效更深入、更廣泛、更持久。三是社企共建服務。整合街道社區、轄區單位、企業三方力量開展聯動共建服務,定期溝通服務情況,互相反饋服務信息,持續增進社企工作銜接和資源對接。進一步動員企業積極主動參與社區治理,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社區基礎建設,不斷引導更多社會資源向服務群眾聚集。
相關專題 |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