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江蘇省江陰市:改革吹號 網格為鑰 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的探索與實踐

中共江蘇省江陰市委組織部

2019年10月15日14: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1、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要求。2017年7月首次提出“城市基層黨建”概念,作出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江陰作為蘇南地區的一座現代化小城,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大量人口涌入,目前常住人口165.18萬,戶籍人口125.95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72%。

2、加強基層治理的現實需要。目前我市社區常住人口大多在1萬以上,最多的達2.2萬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許多新要求,街道社區原有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實際需要,單靠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工作人員做好基層治理工作,力量和能力也都遠遠不夠。

3、強化黨建引領的重要保証。街道社區負責的社會事務紛繁復雜,干部平時疲於應付事務性工作,導致抓黨建工作精力不夠,黨建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有所弱化。

二、主要做法

江陰市委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高度重視,市委主要領導將城市基層黨建作為“書記項目”,親自謀劃,親自部署。以“改革吹號,網格為鑰”為主線,實施網格黨建,聯動管理進網格、共建共駐聯網格、精准治理抓網格、亮牌行動在網格、制度保障強網格。

1、聯動管理進網格。構建起集全市黨的建設、網格管理、指揮調度、監督考核為一體的江陰市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台,形成了“指導在市、主抓在鎮(街)、主體在村(社區)”的三級聯動機制,發揮四項功能,實現社會治理的動態化、精細化和高效化。事項流轉功能。基於“互聯網+智慧城市”的平台定位,充分發揮基層力量作用,確立“從上到下全過程協同辦理”和“從下到上全方位處置反饋”的雙軌運行模式,同步實現與綜合執法、民生訴求、應急管理、政務服務的聯勤聯動。績效考核功能。建立了每周通報、每月排名、年度考核評優的工作機制,對網格員的打卡情況、軌跡情況、事件情況等進行綜合考核。數據分析功能。匯聚26個重點部門的100余項數據信息,動態跟蹤城市熱點指標,了解城市運行情況。綜合指揮功能。通過各部門的業務信息匯聚和網格員的信息採集,將黨建、地理位置、小區樓棟、房屋、人口等信息,按照“人、地、事、物、組織”的形式統一納入網格,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

2、共建共駐聯網格。深化街道“大工委制”、社區“大黨委制”。由街道黨工委或社區黨委主導,建立季度專題會議制度,定期組織成員單位研究黨建工作。通過簽訂共建協議、干部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共同開展活動等方式實現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創新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充分履職、物業公司優化服務、職能部門配合的“紅色物業”。建立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項目化推動機關部門與社區的結對共建。社區黨組織摸清居民需求,結合實際制定需求清單﹔結對機關單位結合自身職能,重點在加強黨組織建設、參與社區治理、支持社區建設、開展共建活動等方面提供資源清單﹔社區“大黨委”在統籌需求清單及資源清單基礎上,多渠道征求意見,確定結對項目清單。

3、精准治理抓網格。突出政治功能。深化實施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星級化創建工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5個規定動作+1個主題活動”)等制度,試行黨員積分記實管理,在各網格黨支部培育黨建品牌。實施“暨陽紅”先鋒陣地示范工程,建設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書記工作室等紅色陣地。提升治理功能。建好用好先鋒驛站,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引導群眾以正當的渠道和合法合理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努力化解矛盾、調解糾紛。優化服務功能。大力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深度融合,積極培育志願類、公益類社會組織,組建公益組織、科技社團、商會、行業市場等黨建聯盟,引導他們共同參與網格服務。

4、亮牌行動在網格。一是社區黨員“亮身份”。社區黨員干部統一佩戴共產黨員標識,積極參與社區各類志願服務活動。二是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市級機關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有關工作的通知》,突出活動陣地“聯用”、組織生活“聯過”、社區活動“聯辦”、星級支部“聯創”,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到基層一線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深入轉變工作作風,切實為民服務解難題。三是黨代表“顯作用”。建立各級黨代表聯系社區制度,黨代表每人固定聯系1個社區,接待、走訪群眾,幫助基層及群眾協調解決問題。

5、制度保障強網格。一是實施社區黨組織“社會治理領頭雁359工程”,利用3年時間,建設一支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政治素質強,在履行黨建主責上領先﹔擔當作為強,在帶領融合共建上領先﹔服務本領強,在踐行為民服務上領先﹔治理能力強,在引領基層治理上領先﹔作風紀律強,在嚴守紀律規矩上領先的“五強五領先”型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二是啟動社區書記選任事業單位負責人,從現任社區黨組織書記任職滿5年,且男性不超過53周歲,女性不超過48周歲的社區書記中,每年按照總數的7%選任事業單位負責人。三是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對全市在職在崗的社區黨組織書記,累計任職滿3周年的,按照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倍確定企業年金繳費基數,提高退休后生活保障水平。四是建設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立健全涵蓋資格認証、選拔任用、教育培訓、管理考核、保障激勵等方面的職業標准和制度體系。五是落實為民服務項目經費,市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城鄉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項目獎補和財力相對薄弱地區補助。

三、初步成效

1、組織機制更加嚴密。形成“黨(工)委—基層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的四級黨建網格體系,全市域建成17個黨建一級網格、271個黨建二級網格、1558個黨建三級網格、5453個黨建四級網格,推動黨員信息、組織設置、活動場所等黨建資源要素全部入網入格,實現基層黨建網和社會治理網“雙網融合”。組建公益組織、科技社團、商會、行業市場等各類黨建聯盟17個,覆蓋“兩新”組織846家。

2、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全市6個街道建立“大工委制”,吸收區域內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等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黨工委委員,選聘兼職委員46名﹔55個社區建立“大黨委制”,吸收社區民警、業委會、物業公司以及轄區內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黨組織委員,選聘兼職委員185名,實現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駐共建互聯互動。70個機關部門與35個城市社區進行結對,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共建活動。

3、功能機制更加凸顯。高標准建成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1個。打造“一門式”綜合服務平台,實現群眾就近辦理21個部門190項行政服務。組建市社會救助中心,建立全覆蓋的黨內關愛制度。加快推行黨員聯戶“1+10+N”制度,設置先鋒驛站1564個,推選先鋒黨員1596名,聯系黨員17960名,聯系群眾35057戶。培育志願類、公益類社會組織176個,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4、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建成覆蓋全市域的18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配備70名專職指導員、232名兼職指導員,實現“人員、經費、陣地、培訓、制度”五個到位。指導站建成以來,走訪調研督查基層黨組織1775個,指導新建、調整基層黨組織241個、586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1818個。培育“五強五領先”型社區黨組織書記15名,選任9名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到鎮(街道)屬事業單位領導崗位。建立整合基層黨建、基層治理、公共服務等內容的大數據庫,實現了黨建信息平台與政務信息平台、城市管理平台的互聯互通。

四、經驗啟示

1、堅持頂層設計、系統協同是根本保証。城市基層黨建是系統建設整體建設,涉及市、街道、社區多個層級,涉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個領域,面對許多單靠基層黨組織無法啃下的“硬骨頭”,必須強化頂層設計,堅持系統謀劃,組織協同推進。

2、堅持問題導向、精准施策是有效路徑。始終瞄准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層治理,始終聚焦突出短板,直面現實問題,做到行動不敷衍、問題不遮掩、矛盾不回避,從黨員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尋找突破,確保了接地氣、有底氣。

3、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是基本方略。試點先行的意義在於先行突破,充分發揮試點先行的引領作用,放大徐霞客鎮網格化黨建示范效應,推動全市域網格化黨建﹔總結華西村黨員聯戶“1+10”制度經驗,拓展全市域黨員聯戶“1+10+N”制度﹔發揮上市公司黨建聯盟的引領作用,組建各級各類黨建聯盟,及時將點上的“盆景”打造成面上的“風景”。

4、堅持簡政放權、重心下移是重要條件。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街道社區黨組織是基礎,推進責權與力量的下移至關重要。強化市、街道之間的職責重構、資源重配、體系重整,使更多的資源、更優的服務圍著基層轉、貼牢一線干。這種“眼睛向下”的做法,實現了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責編:喬業瓊、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