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揚州市邗江區雙橋街道工作委員會
2019年10月14日10: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雙橋是揚州的核心區域,7.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近9萬人,商圈、國企、金融、事業單位、創客群體、社會組織等多元化單位在這裡扎堆。近20年的高速發展,讓雙橋不斷提升、不斷轉型、不斷突破、不斷融合,2018年,黨建紅盟應運而生,用紅色連心橋架連起區域化黨建服務體系,重塑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的共同價值追求,呼應城市黨建新願景,不斷探索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城市化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在雙橋的區域內,大量的社會人、單位人、創業人、商圈人、退休人等群體成為了社區生活的最基本單元,在狹窄的城市局部區域內,各類人群“雜居”在一起,給最基礎的社會治理疊加了教育管理難度,有效的整合治理成為了迫切的需求,原本的基礎黨建管理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造成社區內的多元群體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不夠緊密,這也成為了基層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融合發展提出了新時期的命題,也對於形成區域黨建大融合逐步形成了發展的土壤。
2018年,區域化黨建紅盟的探索,讓我們基層黨建感受到了創新的福利,不同領域的群體和單位為了共同的目標,在黨建的引領下走到了一起,在初期,雖然有鬆散感,但是整體的合力已初具規模,實質化的黨建區域治理模式已經悄然形成,各類團體、各類單位已經漸漸習慣於“抱團取暖”,黨建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了“新時尚”。
二、探索與實踐
1、從客體到主體,不變的是黨建服務的初心。
不論時代怎麼改變,不論事務怎麼變化,我們黨建服務的初心從未改變,從思想上由客變主,“提高思想認識,打牢工作基礎”是過去黨建工作中的主基調,這也反映出思想上的被動性,因此,主動服務、主動創新、主動思考成為了區域黨建蓬勃發展的內生動力,消除思想上的被動因素,主動回應社會的需求、居民的需求和發展的需求,改變服務意識也是我們在初心路上的必修課,因此黨建紅盟在城市區域內成為了這一時期的引領者。面對現實,基層黨員的初心也從未改變,從行動上由客變主,各類新式黨群服務中心走進社區、走進商圈、走進樓宇、走進創客中心、走進社團,這也成為了黨建紅盟的基礎發力點,7個“連心橋”黨支部也成為了聯動紐帶,在不同領域、不同群體間發揮著電傳導作用,為黨建紅盟內的各型化學反應提供了基礎載體,充分體現出了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屬性,所以,黨建紅盟的創新探索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轉型發展提出了一種新的嘗試,有效調動了區域內黨員的參與性。
2、從門外到門內,不變的是對紅色基因的傳承。
如今,城市家的概念已經更容易被群眾接受,從整體上看,行走在城市裡移步換景,除了傳統的人文景觀外,我們的城市增添了大量的“口袋”公園,這讓我們的居民走出家門給出了更多的選擇,也讓居民的視線從“居家”轉移到“社區家”和“城市家”,在這其中,黨建紅盟主動融入城市家,在公園體系中,建設了開放型的黨建服務點,更多的紅色元素走進了居民的視線,讓更多的“家裡人”停下腳步感受城市的厚重和紅色的魅力,同時,越來越多的單位黨組織更樂於走進服務點與居民進行零距離互動。從細節上看,黨建紅盟給出的服務更趨向於植入化、細節化,有別於以往過於強硬、生硬的灌輸,我們傾向於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和感受,從源頭消除抵觸情緒,比如,我們改變活動形式,在商圈、社區、社團和樓宇內舉辦各種類型的讀書分享會和項目推介會,以開放的形態讓群眾感受黨建服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感知什麼是黨組織的先進性和共產黨員“忠誠、堅強、責任、創新、進取、活力”的精神品格。從效果上看,過去的黨建服務有不少的“羞澀感”,基層的黨員黨員干部在開展服務時“被動感”很強,現在,紅盟更注重於親和力和融入感,因為觀念的轉變對社會治理和社區治理更為重要,截止目前,紅盟內的會員單位已經達到了70家,共有黨組織五十余個,覆蓋服務群眾上萬名,在這裡每天都有形式多樣的開放式組織生活,我們始終認為,治理從溝通開始。
3、從三項清單到項目運營,不變的是對互利共贏的追求。
在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裡,黨建紅盟工作室發揮著樞紐作用,一張黨建地圖標明了區域內的各類黨建資源和紅盟單位,借助工作室的統籌功能,各項資源得以合理分配,各類需求得以合理滿足,各種項目得以合理實施,在“四聯四化”的區域化黨建願景下,在利用資源、滿足需求、共享成果的過程中,一個個紅色連心橋項目應運而生。一是為民服務清單。基層黨建工作的主要精力是為民服務,便民服務,這是黨建工作的基本指標,也是“軟實力”的直觀體現,從黨建紅盟成立至今,“同心圓”的功能被不斷放大,“紅盟議事廳”、“娃娃河長”、“紅色管家”、“小候鳥”等鮮活的事例都印証著紅盟效應正影響著千家萬戶。二是黨建資源清單。黨建紅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厚重的資源支持,揚州大學、優客工場、東方醫院、揚帆工作室、浙商銀行等70家紅盟單位,已經成為了單位資源走進了紅盟清單,通過“契約化共建”和“雙向型服務”真正做到了讓彼此越走越近、越拉越親。三是紅盟活動清單。過去的黨建活動大多是街道和社區的“獨唱”,現在的黨建活動更加多元化,紅盟單位主動參與,活動內容更加豐富,今年5月,我們完成了第一次“紅盟睦鄰文化節”,紅盟黨員和社區黨員聯合組隊,參照“跑男”的模式,改變了以往禮貌性接觸、感情化維系的尷尬局面。打破區域界限、層級壁壘、行業藩籬不再試一句空話,因為紅盟的串聯,區域共建不再是形式上的“相加”,大家齊心畫出最美區域同心圓已經轉向了美好的現實。
4、從傳統化到信息化,不變的是對黨建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探索。
網絡發展到哪裡,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裡。為穩妥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在黨建紅盟的體系內,增設了線上“智慧紅盟”平台,為區域化黨建實行“在線導航”,更好的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更好的紅盟單位“導航”。2019年7月,“智慧紅盟”正式上線,6大板塊,13項功能,實現了黨建工作線上互動,黨建項目線上聯動,黨建資源線上流動。通過模式迭代,用“集體合力”補充“個體微力”,在“紅盟服務廳”內設資源庫、需求單和項目橋3項功能,“晒出” 各紅盟單位優勢資源,實現基層黨委對區域內黨建資源的科學化使用和系統化分配,有效避免黨建資源的浪費,為黨建紅盟的“圈層聯動”,為基層黨建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給足了“后勁”。通過服務升級,用“在線導航”替換“線下迷航”,長期以來,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局限在“圍牆內”,再加之區域壁壘的限制,造成單個黨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容易產生瓶頸,“智慧紅盟”的運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黨組織在項目推進和品牌塑造的難題,運用平台功能為基層黨組織進行“在線導航”,如,“紅盟圈”的投入使用,將“一對一”、“一對多”的跨區域合作成為現實,各類型黨組織在線交流,在線互通。通過概念創新,用“紅盟交響”和音“單位獨奏”,自黨建紅盟運行的一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黨組織在黨建紅盟的“導航”下,把組織學習、品牌互動、資源疊加和積分兌換進行有機結合,所有的黨組織活動都可以產生積分,不同的單位的黨員隻要參加紅盟單位的活動就可以在線積分,過去的“單位獨奏”逐漸成為“紅盟交響”的音符。今后,“智慧紅盟”將成為黨建資源的“集散平台”,信息交流的“互通平台”,社會治理的“展示平台”,是基層黨建的綜合服務體。
三、思考與啟示
雙橋的區域化黨建以黨建紅盟為紐帶,不斷凝聚不相隸屬的單位、行業、群體等各方利益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在黨建引領下,實現工作融合、感情融合、需求融合、利益融合。
1、持續提升黨建資源的利用率和科學化分配。黨建紅盟潛力無限,成員眾多,各類資源相對繁雜。下一步,將在“區域統籌、集約共享”的理念下,把需求做精、把項目做細、把平台做亮,讓紅盟內資源得到充分“流動”與“共享”,推動從各個組織的“圍牆內”走向“圍牆外”。
2、持續提升黨建紅盟的新人氣和新力量。黨建紅盟起始不易,做強不易,下一步,更多的是將紅盟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提升,讓紅盟在區域化黨建可以持續發力,講黨建“朋友圈”擴展到社會治理層面,深層次的與黨建服務和便民服務融合發展。
3、持續提升黨建機制的區域聯動和區域拓展。“四聯四化”的黨建工作機制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已經做到了實踐探索,進一步規范組織設置、資源共享、利益驅動和激勵考核,成為了黨建紅盟的“動力主軸”,如何持續放大黨建紅盟的“交響效應”,將成為黨建紅盟的新目標。
相關專題 |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