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浙江理工大學: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

2019年10月10日08:2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浙江理工大學: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

從“柴房書屋”裡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到抗日救亡的革命音樂家任光,從嘉興南湖黨的“一大”到杭州望湖賓館(原國民黨浙江陸軍監獄)的前世今生……國慶節前夕,在浙江理工大學大會堂裡,一系列獻禮共和國70華誕,展現英雄模范事跡的“紅色故事會”持續開講。

借著“紅色故事會”的東風,浙江理工大學也為現場觀看演出的近千名師生打造了一堂生動的思政教育課。

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有著120多年辦學歷史的百年老校,一直流淌著紅色文化的基因,先后培養了吳先清、夏衍、黃廷鑫等革命先烈。而今,在繼承前人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學校緊扣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挖掘弘揚傳統文化資源,探索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使之成為思政課教學的源頭活水。

“紅色故事”啟迪人心

“這個話劇是我們浙江理工大學原創的,前后整整排演了好幾個月。為了演好角色,我反復琢磨,閱讀了大量資料。在這之前,我從來不知道望湖賓館的舊址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我親身投入到這場演出當中去,才真正體會到那個年代,革命者視死如歸的信仰。這給我的心靈震撼和精神洗禮,絕對不是空話和套話。”微話劇《望湖賓館的紅色記憶》的主演、該校大學生陶子煜深有感觸,將紅色故事講出來、演出來,讓“紅色故事”從書本上走出來,真正直擊了年輕人的心靈。

的確,對於沒有經歷過革命炮火的新時代年輕人,“紅色”所蘊含意義往往略顯抽象、空洞。而“紅色故事會”“紅色歌劇進校園”則生動詮釋了“紅色”的豐富內涵。

“紅色故事會”上,浙江理工大學以杭州人熟悉的望湖賓館、校場路、小車橋公交站展開,講述了望湖賓館不為人知的紅色記憶,展示了“虎膽英雄”裘古懷,浙江早期黨組織的卓越領導人、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徐英等革命者的真實斗爭事跡。

台上台下,同頻共振。史量才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二學生張可盈在觀看演出時數次落淚:“看完故事會,我的胸口仿佛被重重敲了一記,這些先輩的故事都發生在浙江大地,發生在我的身邊。讓我懂得,人類精神的每一次解放,人類價值觀的每一次進步,無不是伴隨激烈的斗爭和革命,以生命和鮮血的代價換來的。”

記者了解到,用經典的紅色藝術感染化育人,這個傳統在浙江理工大學由來已久。十多年前,浙江理工大學教授、國家一級演員金永玲就已將她的原創代表作紅色歌劇三部曲——《江姐》《洪湖赤衛隊》《祝福》帶進校園。

數年來,金永玲堅持“紅色歌劇推廣計劃”和“高校百場巡演活動”,已為大學生演出近900場,觀展人次達到上百萬。

“藝術教育絕不是大學教育的裝飾,要通過藝術教育特別是紅色經典藝術教育來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重溫紅色經典,感受那段苦難歷史的同時也能促人反思,更能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金永玲說。

“紅色基地”遍地開花

新學期,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衛雅僑有了一個新身份——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講習館講解員。

依托該校申報的全國首個紅色文化研究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今年9月,學校成立了浙江省高校首家“紅色文化講習館”(簡稱紅館)。紅館集陳展、教學、閱讀、研習於一體,較全面地呈現了我國紅色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和內涵體系。

“我們光講稿就有60多頁紙,幾萬字。在協助老師整理資料時,我不但對紅色文化有了更全面系統的了解,也讓我不斷思考,如何把紅色文化講好,闡釋好,用紅色精神去感染鼓舞更多人。”從資料收集開始,衛雅僑和她的同學幾乎全程參與了紅館的籌建。

除了校內的紅色基地,浙理工還深入研究紅色文化,與桐廬、臨安、永嘉、德清等各縣市合作共建紅色實踐基地。浙江現代革命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高校思政課省級實踐教學基地、浙南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在學校的推動下,一個個教學基地相繼落成,逐步形成了全省范圍內的紅色文化教學基地群落。

“紅色基地作為思政理論課堂的延伸,把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回答並解決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理論熱點、難點和現實問題,是學生了解國情省情和社情民意的有效渠道,也是研究發掘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渠長根說。

記者獲悉,近年來,浙江理工大學還以“紅色文化節”為契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結合專業特長的實踐活動。

“我的國,我的家”“手繪浙江省廉政文化地圖”“紅色景點地圖”“捧在手心的紅色模型”……一系列圍繞紅色主題的思政精品項目,發動大學生們將紅色元素巧妙地融入專業課程實踐中,不僅啟發了學生對歷史、對紅色文化的深入思考,也讓學生們得以發揮特長,學以致用,學有所成。

浙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吳鋒民說:“紅色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它傳承的是中華民族在民族危亡之際奮起抗爭的共同記憶,反映的是人類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學校要把紅色文化資源作為開展思政課教育的生動教材,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蘊含的寶貴的精神價值,不斷完善紅色文化育人的長效機制,創新思政課教育方式,讓紅色文化成為校園文化裡不可或缺的亮麗風景,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本報記者 嚴紅楓 陸健)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高校黨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