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國家治理現代化: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羅宗毅

2019年10月07日09:1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國家治理現代化: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7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7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實現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的歷史跨越。中國歷史巨變的程度之深、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見。取得這樣的成就絕非偶然,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獨特而顯著的優勢,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之道是一條成功之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提升國家治理效能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中國共產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組織動員力執行力強的獨特優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國家最高政治力量,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黨的領導是搞好國家治理的根本保証,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特征決定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我們黨有能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圍繞共同目標而奮斗。我國自上而下的嚴密組織機構,對黨和國家經濟、社會等重大政策的貫徹執行,能夠做到全國上下一盤棋,雷厲風行地統一行動、集中力量辦大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人民當家作主,保証人民廣泛參與國家治理的獨特優勢。我國的現有制度安排,能夠有效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真正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能夠有效保証人民享有更廣泛、更現實的權利,能夠有效保証人民廣泛參與國家治理,使國家治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協商民主、聚焦最大公約數、形成最大同心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在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協商,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可以廣泛暢通各種利益要求和訴求進入決策程序的渠道,可以廣泛達成決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識,可以廣泛形成人民群眾參與各層次管理和治理的機制,可以廣泛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使國家治理具有堅實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從而不斷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國家治理效能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一種制度好不好,有沒有優勢或優越性,不是看它設計得如何完美,而是看它能否給所在國家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它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秩序、促進和諧方面發揮的作用如何。國家治理效能是反映制度優勢的重要指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需要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需要通過治理效能來實現和彰顯。要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在諸多衡量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標准尺度中,人本、活力、公正、法治是其中的四個重要方面,可以從這四個維度著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換為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彰顯制度優勢。

人本,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人出發,以人民為中心,把關心人、為了人作為國家治理的目的。為什麼治理,怎樣治理,都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宏觀框架內,充分利用現有的制度、環境和技術等既有條件,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各類治理實踐之中,把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維護人的權利,實現人的理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制度機制設計和各項治理措施上加以全面落實。

活力,即增強社會活力。社會活力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治理水平與治理效能的直接表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比資本主義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能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更能在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體現出來。

公正,即促進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目標追求,也是國家治理必須堅持的重要取向。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成為全社會追求的最大公約數之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成為國家治理變革的重要方向,也是衡量治理效能的重要指標。隻有將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的社會公正制度體系具體化為國家治理實踐中的措施和行動,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共建共享社會發展的經濟政治文化成果,才能真正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體現制度的優越性。

法治,即全面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家的發展進步需要活力和持續的動力,又要保証它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法治為國家的正常運行和活力的釋放提供正確的“軌道”和秩序,確保活而不亂、運轉有序。依法治國要求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更加注重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群眾的訴求,使人民群眾由衷感到權益受到公平對待、利益得到有效維護,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公平正義。

在國家治理的四大價值追求中,“人本”關乎國家發展的目標導向﹔“活力”關乎國家發展的動力機制﹔“公正”關乎國家發展的平衡和諧﹔“法治”關乎國家發展的秩序規范。隻有在國家治理中把這四大價值追求落到實處,才能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才能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必須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是自然而然地體現和釋放出來的,需要通過完備有效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發揮作用。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由之路。

完善治理體系。總體而言,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是有獨特優勢、適應國情和發展要求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需要從實際出發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包括加強制度建設,補充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相配套的具體制度﹔推進制度創新,改革不合時宜和“邊際效應減弱”的原有制度﹔優化制度結構,加強制度之間的相互協調,使國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體制度形成科學合理的治理結構,產生制度合力,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提高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發揮。治理能力不行,再好的制度也會因得不到有效落實而難以發揮作用。必須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總進程,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提高國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履職能力,提高人民群眾依法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能力。要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工作本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更加有效運轉,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更充分地發揮。

理順治理關系。要進一步理順政黨、政府、市場、社會等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要著力完善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要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堅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政府和社會多元主體共建共治,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

創新治理方式。必須加強實踐探索,創新治理理念、制度、手段、方法,利用德治、法治等多種方式和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種手段,全面提高治理水平。

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以什麼樣的思路來謀劃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根本、關系全局、關系長遠的重大問題。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正確把握和處理好以下關系。

一是制度自信與制度創新的關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對此,我們應當有充分的制度自信。但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同參與激烈國際競爭的要求相比,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全面現代化的艱巨任務相比,我們的制度還存在不足,還沒有成熟定型,隻有不斷推進改革創新,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進一步發揮其優越性。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發揮更大優勢。

二是多元共治與黨的領導的關系。國家治理是一項涉及多主體、多領域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主體在黨的領導下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協同推進,以確保國家治理堅持正確方向、形成治理合力。隻有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保証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切實增強國家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形成集成效應,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如果說治理主體多元化是現代治理文明的共性要求,那麼,堅持黨的領導則是我國國家治理文明的獨特亮點。

三是民主協商與凝聚共識的關系。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協商民主的真諦,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民主協商是為了凝聚共識。廣泛凝聚共識,才能以大團結大聯合畫出最大同心圓,增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向心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思想基礎。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在發揚民主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凝聚全社會推動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之勢。

四是尊重權利與維護秩序的關系。社會大局穩定,是進行國家治理現代化必不可少的條件。隻有在穩定的環境中才能順利推進國家治理,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隻有公眾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和不斷發展,才能不斷增強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全社會同心協力維護和諧穩定。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使權利成為秩序之下的權利,使秩序以維護權利為目的。要把尊重權利與維護秩序納入法治軌道,依靠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五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法治是國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僅靠法治這一手是不夠的。法律的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為依法治國創造良好人文環境。要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的突出問題,依法加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失德行為的懲戒。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綜上所述,通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彰顯制度優勢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之道。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們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

(作者系原中央黨校教育長)

(責編:喬業瓊、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