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6日09:13 來源:光明日報
【短評】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隻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與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更是我國知識分子具有的優良傳統和責任擔當。
危險面前不退卻,艱難面前不屈服,榮譽面前不鬆懈,鮐背之年不停歇。陳俊武以身許國70載,成為共和國煉油催化裂化技術奠基人,讓我國煉油技術一步跨越20年,是什麼給了他激情奮斗、一往無前的動力?無疑,是他石油報國的初心。他的“國家需要是我奮進的不竭動力”的思想,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
陳俊武說:“知識分子的最高情懷就是愛國主義。”人的一生總是充滿了選擇,每次選擇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陳俊武每次人生的重大選擇,首先考慮的是工作需要、科研需要、國家需要。“心有大愛,策馬無疆”,陳俊武從一開始能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生活,投身到最艱苦的崗位,自覺地把個人理想和報國之志結合起來,把深邃的愛國情懷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忠誠履職,不斷創新,為我國石油科技事業發展創造了輝煌業績。
復興征程,人人有責。陳俊武說,“愛國就是做好本職工作”。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更需要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陳俊武說:“從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許國、一生獻科學的准備了。我個人經歷過戰爭危機,經歷過車禍病危,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為國家需要而奮斗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毫無疑問,中國未來無論何種命運,都有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一份,共擔才能共享。
在中國歷史的每個時代,知識分子都是一個被寄予厚望與重托的群體。尤其是在近現代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進程中,這個群體始終與國家同奮進、共命運,為民族的進步和興盛作出了青史留名的貢獻,其所展現出來的崇高的家國情懷、強烈的責任擔當以及卓然的人格精神,為“知識分子”這個稱號不斷注入新的時代意蘊和豐富內涵。新時代知識分子,要像陳俊武院士一樣融入發展潮流,與國家同頻共振、榮辱與共,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大業的推動者、建設者,方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不失知識分子的本色。 (作者:王勝昔)
相關專題 |
· 評論·熱議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