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鄉村教師陳碧英:當教師是我最大的幸福

2019年10月05日08:5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當教師是我最大的幸福

  【愛國情 奮斗者】

  從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城驅車10多分鐘便到達了白玉明德小學。走進學校大門,嶄新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映入眼帘,孩子們正在操場上歡快地玩耍。

  “這些年,國家非常重視鄉村教育,我們學校的環境不比城裡的環境差。”初中數學老師陳碧英邊走邊介紹,“這是留守兒童之家,這是多媒體教室,這是圖書室,孩子們可以自由借書,有興趣還可以學鋼琴、象棋……”

  從1998年參加工作至今,陳碧英扎根鄉村已有21年。她說:“我用21年的時光陪著一屆又一屆孩子們成長,也見証著鄉村教育發生的巨大變化,我相信,鄉村教育還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陳碧英最初參加工作時,是到蓬安縣石孔中心小學任教。陳碧英回憶,那是她第一次坐上從蓬安縣城開往石孔鄉的班車,汽車在顛簸中艱難前行,爬上一座陡峭的大山,終於來到了一塊平地。一群孩子從教室裡跑出,圍住了陳碧英,叫著“老師好”。

  “那一刻隻覺得鼻子酸酸的。”陳碧英說,“到石孔當老師的第一天,我就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陳碧英被派到石孔中心小學四村小任教,那裡條件更加艱苦——學校就是一座小廟,小廟因為由土夯成、由瓦蓋成,在歲月的侵蝕下,一遇晴天就會變成高溫大烤爐,一遇雨天就經常漏雨﹔老師吃飯要步行20分鐘到中心校現做,吃完后匆匆忙忙趕回村小上課。

  “我在縣城旁邊長大,剛到學校的時候生活上確實不大適應。”陳碧英說,但看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情憧憬,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其實媽媽是有機會到更好條件的地方工作的,但是她放棄了。”陳碧英的女兒說,媽媽舍不得白玉鄉,舍不得學生,如果離開了,媽媽會失去她的快樂,所以她一直堅守在鄉村學校。

  2012年冬天一個周末,陳碧英正和家人吃晚飯,突然接到了學生潘麗華的電話,潘麗華在電話裡向她請教幾道幾何証明題的解法。陳碧英放下碗筷,對著電話仔細講解了起來,半個小時過后學生還是沒有弄明白,她選擇了送教上門。陳碧英家距離潘麗華家有30多裡地。陳碧英耐心講解,直到潘麗華徹底弄懂后她才冒著嚴寒離開,到家已經是深夜12點了。

  潘麗華從小是一名留守兒童,陳碧英不僅在學習上耐心輔導,在生活上也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她。潘麗華說:“陳老師總是像媽媽一樣,照顧著我,疼愛著我,給了我母親般的溫暖。”

  在鄉村學校,有很多留守兒童。陳碧英心疼他們,總是一次又一次在學習和生活上為他們提供幫助。這些孩子快樂的時候,她就快樂﹔這些孩子難過的時候,她總是比孩子們更難過。

  “陳老師就像一個檔案室,裝滿了每一個孩子的檔案。當孩子學習出現問題的時候,她就拿出學習檔案,為孩子解決學習問題﹔當孩子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她就拿出生活檔案,為孩子解決生活問題。”曾在石孔中心小學與陳碧英共事的汪繼波說。

  “陳老師,我考上重點大學了!”“陳老師,我在酒店當廚師了!”“陳老師,我也做老師了!”……陳碧英先后在石孔中心小學和白玉明德小學任教,用21年的時間為鄉村教育點著一盞燈,火光明亮,生生不息。陳碧英教過的很多孩子都長大了,他們牽挂著陳碧英,一有好消息,總會第一時間和陳碧英分享。

  對於陳碧英來說,不論是教哪個孩子,她都堅持將教育貫穿每個孩子的一生。她說:“不論是孩子在校還是已經畢業了,隻要孩子們有需求,隻要我有一點可供參考的經驗,我就應該與他們分享和交流,否則我就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

  “現在條件更好了,孩子們不僅有了更好的教室,也要有與時俱進的老師。”陳碧英說,當一名教師是她最大的幸福,她要竭盡全力去做一名好老師。她總是不斷鞭策自己,向同事學習,向學生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學習。陳碧英在白玉明德小學的同事李芙蓉說,陳老師總是很忙碌,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學習最新的心理輔導方法等,她幾乎用了所有的精力去實現她的教育理想。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本報通訊員 陳 晨)

(責編:喬業瓊、閆妍)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