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愛國情 奮斗者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追記“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

2019年09月30日08:4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2012年4月13日,李保國教授在臨城縣為農民講解薄皮核桃高接換優技術要領。 記 者 趙永輝攝

9月17日,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是我省唯一獲獎者。9月29日,郭素萍代表丈夫李保國領取了“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巨大的榮光,無上的贊譽。在河北農大,在他生前曾幫扶過的臨城、內丘、平山、阜平、唐縣等地,人們再次念起這位“農民教授”“科技財神”,由衷的為他驕傲和自豪。

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國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年僅58歲。他去世后,習近平總書記對他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稱贊他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學習他的高尚精神,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

改革先鋒、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脫貧攻堅模范等,李保國的名字銘刻在國家豐碑上,更留在億萬群眾的心裡。

今天的燕趙大地上,千萬個李保國精神的傳承者正腳踩泥土,身接地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書寫著太行山上的新論文。

他像一把火炬,點亮了貧困群眾的希望

——創新推廣36項農業實用技術,幫助山區農民增收58.5億元,帶領10萬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看到紅蘋果,想起李保國。

“他走的時候,蘋果花開得正盛。”內丘縣崗底村村民楊雙奎站在自家果園,望著對面山坡上“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幾個大字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李老師,咱崗底的日子越來越好啦!”

往事歷歷在目,緬懷與日俱增,楊雙奎的眼眶濕了。

他曾是李保國在崗底的“得意門生”,農忙下地,農閑上課,他現在是農民高級技師,成立了“李保國128技術服務隊”,經常外出義務傳授果樹管理技術。

“把我變成農民,讓農民變成我”,李保國生前,長年累月和農民摸爬滾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們操作,幫助他們發展致富產業。鄉親們稱他為“農民教授”“科技財神”。

李保國是教授,更像農民——臉龐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塵土、兩腳泥巴,扎在人堆裡,和農民沒啥兩樣。

他穿不講究、吃不挑剔。

“李老師穿的衣服還沒有一些農民的好。”和李保國打交道20年,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回憶,一次下地,李保國的衣服被樹枝劃了個口子,“我想給他換件新衣服,問他穿多大號。他說‘你把我打扮成上講堂的教授模樣,我咋和農民打交道?’”

他說話直白、通俗易懂。

給農民講課,不能把給碩士生、博士生上課那一套搬來。教農民疏花,他講得很形象:“一棵果樹所供給的營養有一定的限量,打個比方,10個饅頭10個人吃,一人隻能吃一個,誰也吃不飽。如果10個饅頭5個人吃,一個人就能吃兩個,大家都能吃得飽。”

“要讓農民把技術落實到位,必須對農民死盯、盯死。”李保國說。套袋、去袋、轉果、施肥……他獨創了128道蘋果標准化生產管理工序。村民按工序生產的蘋果,果型、著色、個頭像一個模子脫出來的。在市場上,自然能賣出好價錢。

他像一把火炬,為貧困群眾點亮希望。他創新推廣的36項農業實用技術,幫助山區農民實現增收58.5億元,帶領10萬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多年來,李保國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次,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許多果農成了“技術把式”。經他直接幫扶的村庄已達到四十多個,間接帶動發展起來的村有百余個。

在崗底,像楊雙奎一樣拿到高級技師証書的村民有5位,另有190余位村民拿到初、中級証書,60余位拿了大專文憑,而且還都在考本科。2018年,崗底村民人均收入4.3萬元,幫助2萬多果農人均年增收2700元以上。

“我是農民的兒子,見不得窮。”“還有許多山區農民在過苦日子,我必須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全部貢獻出來。”“太行山的父老鄉親富起來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從武邑縣一個農民家庭走出來的李保國,有著濃濃的“三農”情結。

在李保國生前上千條的手機通訊錄裡,貧困地區的農民佔了60%﹔在他眾多的微信群裡,都起著他自己編創的一串串便於識別的獨特名字:“崗底蘋果群”“前南峪板栗群”“綠嶺核桃群”等。

他的妻子、河北農大研究員郭素萍說:“無論何時何地,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農民打來電話,他都會耐心地解答。”

生前李保國有三個家,一個是永久的,在河北農大家屬院﹔一個是臨時的,在幾個主要幫扶基地﹔一個是流動的,在他那輛越野車上。

在去世前的4個多月時間裡,他在河北農大家的時間不到10天。這些年,他一直奔波在路上,“很多地方找來,能堅持多去一個地方,就不能少去一個。”

常年奔波,生活沒有規律,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李保國先后患上了重度糖尿病和重度疲勞性冠心病。

“活著干,死了算。”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歲月,石家庄、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保定、邢台,都留下了李保國奔波忙碌的身影。

傳承,是最好的懷念。前南峪人把他的事跡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崗底村建起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集學習、展覽、瞻仰多功能為一體﹔河北綠嶺建起李保國科技館,展現李保國35年扎根太行山所取得的技術成果……

他用科技之手,把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

——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讓140萬畝荒山披綠,打造了“富崗”蘋果、“漿水”板栗、“綠嶺”核桃等全國知名品牌

中秋小長假,石家庄游客董曉敏來到邢台縣前南峪村。這裡的一片“綠”海,著實震撼了她。站在觀景平台,眼前甚至沒有“空白”。

林木覆蓋率達94.6%,這裡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然而就在半個多世紀前,這座“花果山”卻是個“光山禿嶺和尚頭”。

變化從何而來?從半山腰處的李保國故居裡,董曉敏找到了答案。

八百裡太行,五百多裡在河北,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不足12%。老百姓年年種樹不見樹、年年治山山依舊,生計無所依附,日子過得緊巴巴。

為治住大山趟條路,1983年,河北農大的小流域綜合治理課題組進駐前南峪,一對年輕的“夫妻檔”就此扎下根來,他們正是李保國、郭素萍。

太行山旱、薄、蝕、窮,治理的唯一辦法就是加厚土層。

根據李保國和課題組的設計,待整治的山坡上,每隔幾米要開一條溝,並把石頭翻出來做外沿,然后再把8米見方坡面上的土集中到一米見方的山地上來。經過如此改造,開出來的溝便既能聚集水土,也能聚集徑流。

開溝需要爆破。村民郭雙慶還記得,“當時為了節省經費,李老師就自己炒制土炸藥。硝銨、鋸末……在殺豬用的大鍋裡,他不知上手翻炒了多少回。”

一次次數據積累、一次次技術試驗,李保國拿出“豁命”的勁兒終於摸清了大山的“秉性”。伴著隆隆炮聲,他的溝狀梯田整治技術漸成體系,以小流域為單元,以各條溝谷為基點,山坡灘川立體開發之路得到明確。

而通過聚集土壤、聚集徑流,李保國創造的“兩聚”造林理論使石質山地的造林技術發生了一次革命。

在此期間,李保國把年邁的母親和一歲多的兒子也接到村裡,一住就是4年多。他們的課題叫小流域的立體開發,所以當地好多村民管他們的兒子叫“小流域”。

前南峪模式、崗底模式、綠嶺模式、葫蘆峪模式……李保國探索出一條條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脫貧致富兼顧的山區發展新路。在廣袤的太行山上,他先后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讓140萬畝荒山披綠,打造了“富崗”蘋果、“漿水”板栗、“綠嶺”核桃等全國知名品牌。

山盼綠,民盼富。怎樣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成了李保國的新課題。

在綠嶺·中國核桃小鎮,到處都是一片豐收的景象。這是李保國用17年心血培育的萬畝核桃林。

前不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綠嶺核桃通過林木良種審定。這意味著,“綠嶺核桃”繼2011年通過升級審定后,又拿到了國家級的“通行証”。

和果農們挎起竹籃、走入林間,郭素萍親手摘下了20顆青皮核桃,“這是保國生前在臨城親手栽下的第一片核桃林,如今願望終於實現了。荒坡變綠嶺,這裡已經綠了20年。”

臨城屬於太行東麓的淺山丘陵區,山區丘陵面積佔八成以上。這裡地表以下70多厘米有一層白漿石,呈強鹼性,會對植物根系造成嚴重灼傷。

“1998年承包荒山之初,我們想種蘋果,請到李保國老師時,他沒急著下結論,而是採集了20多個土壤剖面的土樣帶回試驗室,並對地質地貌、水文條件、氣候特點等進行了全方位調查。”綠嶺集團董事長高勝福說。

“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一番科學論証后,李保國終於給出建議:“種薄皮核桃吧!這兒的土質中性偏鹼,鈣質豐富,非常適宜栽種薄皮核桃。”

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在太行山一帶,核桃樹大多自然生長在山溝裡、岸崖邊,從來沒有人大規模種植。

可李保國不僅要在這裡種核桃,還要選育早實、薄皮、豐產和抗性強的優質核桃品種。為了優中選優,他從美國引進了6個良種核桃和11個山核桃品種,又從山東、新疆、河南等地引進了13個國內良種。

2001年,李保國團隊在引進的香玲核桃中發現一株具有明顯變異特征的單株,表現為果個比香玲明顯大﹔果形有別於香玲的卵圓形,而是長圓形﹔單株結果數較香玲多。在長達10余年的重點觀察后,他們將該株確定為變異株,並進行擴繁和分子生物學鑒定,這即是后來被定名為“綠嶺”的核桃新品種。

皮薄僅0.8毫米,仁肥脆香、適合鮮食,如今的“綠嶺”已擁有薄皮核桃標准化種植示范基地1.8萬畝,苗木繁育基地2600畝,在太行山沿線發展核桃種植合作基地20余萬畝,成為山區農民的“搖錢樹”。

復制“點石成金”奇跡,從邢台前南峪到平山葫蘆峪,從富崗蘋果、綠嶺核桃到南和紅樹莓……李保國用科技之手在太行山上點亮了一連串閃光的名字。

他把課堂設在田野裡,把論文寫在了太行山上

——承擔了57項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大批學生被他“趕”到田間地頭,把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

30多年來,李保國每年在山裡200多天。除了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李保國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上車當司機,下車當勞力,一年行程約4萬公裡。

“一個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堅,力量也有限。”李保國常說:“我要讓更多學生成長為扎根山區、服務‘三農’的有用之才。”

李保國及時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把生產一線的信息作為信號,更新講授內容。學生們都說,他主講的課程生動、形象,指導性強。

“他一直都上著本科生的課,我說你實在忙不過來就象征性地上幾次課,剩下的給年輕老師分分。”河北農大林學院黨委書記盧振啟說,他堅決不同意,說要從本科階段開始引導,使學生熱愛農林專業。

把課堂設在田野裡,把論文寫在了太行山上,李保國先后承擔了57項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大批學生被他“趕”到田間地頭,把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

他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一入學,就會收到一張學習任務清單:第一學期完成課程學習和開題報告﹔第二學期開始在實踐基地實習一年,完成實驗並寫出研究報告……每一項都有詳細的要求和明確的時間表。2013年他的一個碩士生因為前期准備不認真,被要求寒假留在學校寫畢業論文,直到農歷大年三十寫完才回家。

在這種手把手、肩並肩的實踐教育中,許多學生在校期間就取得了驕人的科研成績。他帶的碩士研究生,七成以上考上了博士,全部拿到了國家獎學金。

學生李迎超記得,實習期間,李保國帶他們學習核桃嫁接。有一次李保國問李迎超:“你今天嫁接了多少棵?”李迎超回答說嫁接了100棵。李保國搖搖頭說:“農民們每天都能嫁接500棵!”在老師的督促下,后來李迎超每天嫁接核桃樹能達到1000棵。

為了讓李保國拿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務太行山區,河北農大為他的課題組建設了3個專用實驗室,並配備了全新的科研設備,學院的綜合實驗室也優先保証他的研究生使用。

信仰為帆,大山筑夢。35年李保國堅守太行,為太行披綠。如今,他的很多學生逐漸成為扎根山區、服務“三農”的有用之才。

從丈夫離開的那一刻起,郭素萍就下定決心,活著就要完成李保國的夢想,“用科技之手把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

郭素萍和丈夫留下的20多人的科研團隊,足跡遍布我省30多個市縣(市、區),平均每年在扶貧一線工作超過300天,鞏固了李保國生前的幫扶成果,還新建示范基地2萬余畝。

2014年,李保國開始紅樹莓種植技術研究。在他的指導下,南和建成了中國北方最大的紅樹莓種植基地、全國最大的紅樹莓組培實驗室。

“李老師生前最牽挂的就是紅樹莓產業發展。4月3日那天,他還到南和指導紅樹莓栽培。”李保國科研團隊成員、河北農大副教授張雪梅眼圈一紅,“老師都沒等到紅樹莓口服液投產上市。”

如今,在張雪梅等人的努力下,紅樹莓口服液產品已通過了相關質量認証,有望規模上市。

以崗底村為中心,建設178平方公裡的太行山生態大花園,是李保國生前的一個構想。我省山區開發專家、河北農大山區研究所研究員周大邁帶領團隊,用4個月時間走遍了規劃區內的每片土地,已完成整體規劃。

大山無言,百姓有情。人們會永遠記得他的名字:李保國。

(責編:王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