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
2019年09月24日15: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主題教育不劃階段、不分環節,但是要求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重點措施有機融合、貫穿始終。調查研究作為其中一項重點措施,意義重大,但做好不易,用好調查研究可以服務決策、解決問題,用不好調查研究不僅會淪為“形式主義”,更要“失去民心”。
調查研究是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必然要求。習近平指出,要了解客觀實際,就必須深入群眾、深人實踐進行調查研究,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搞清楚,把事物的內部和外部聯系弄明白,從中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符合群眾要求的辦法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因此,做好調查研究是走好群眾路線的關鍵所在,必須要做到“三轉三改”。
一是要轉變思想認識、改掉“形式主義”。如果思想上沒有對於此次主題教育的高度認可,帶著情緒,隨便基層找幾個點走走看看“敷衍了事”,不僅無法發現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不僅給基層造成負擔,更損壞了黨員干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因此,各級各部門要加強主題教育的動員部署,督查黨員干部自覺開展學習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堅定政治立場。在開展調查研究前,要轉變思想認識,做好充分的准備,針對自身業務范圍,選擇矛盾突出的幾個問題,制定調查研究方案,帶著問題下去,沉下去、沉到底,到最基層的地方去,到矛盾最突出的脫貧攻堅一線去,反復調查、反復研究,與群眾一起查問題、找“病根”,與基層一起想辦法、找對策,讓調查研究結果在基層可行,讓問題在基層得以解決,真正發揮調查研究的作用,切實改掉“形式主義”,拉近黨委政府與群眾的“距離”,提升群眾對於黨員干部的“好感度”。
二是要轉變方式方法、改掉“千篇一律”。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隻要工作用心,沒干好是能力問題,但是工作不用心,那就是態度問題。過去很多調查研究,大家為了圖方便,都愛往工作做得好、經驗較多、干群關系好的地方去,“扎堆調研”的現象普遍存在,給予基層造成了較大的負擔,一些地方一天接待無數個單位下來調研“苦不堪言”,最后形成的調研報告相互借用、“千篇一律”,毫無價值可言。因此,各級黨員干部要把調查研究作為本職工作對待,始終保持“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的工作態度,轉變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輕車簡從,嚴格控制調研人數,不要基層陪同,自己深入基層、深入農戶,隻有這樣群眾才會給你說真話,隻有這樣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發現問題,也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精准施策”,改掉調研報告“千篇一律”。
三是要轉變運用方向、改掉“虛而無用”。調查研究的目的是找問題、想辦法,主要運用於服務領導、服務決策。過去,許多調查研究課題較大,涉及范圍較廣,往往擬定的對策“大而空”,基層無法操作,“虛而無用”。因此,此次主題教育開展調查研究,就要轉變結果運用方向,從服務領導、服務決策轉變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本單位本部門改進工作方式。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不僅要從未基層、為群眾解決問題出發,還要傾聽基層、傾聽群眾對於本單位本部門的意見,在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的時候,找准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隻有放下自身“身段”,轉變調查研究方向,基層才不會“畏懼”,才敢說真話,隻有以群眾為中心,以為民辦事解困為目的,群眾才會接納你,才會與你“掏心窩”,因為群眾的眼睛最“雪亮”,群眾的意見才最“動聽”。調查研究隻有轉變運用方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徹底改掉“虛而無用”傳統印象,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調查研究是共產黨員的一把重要“利器”,用好解決問題,深得民心,用不好便淪為“形式主義”,受人“唾棄”。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時要切實做到“三轉三改”,帶著這柄“利器”在基層“打怪升級”,為基層“斬妖除魔”,真正解決問題。
【英雄帖】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為充分發揮黨建的重要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發現問題、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凝聚全社會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將緊扣當前熱點話題,及時推出精彩評述,傳遞黨建聲音,創辦全新品牌欄目《黨建評》。期待與您相約這一獨具特色的平台,表達觀點、展示風採,激揚文字,抒發黨建情懷。欄目投稿郵箱:pinglun@people.cn
相關專題 |
· 黨建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