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愛國情 奮斗者】

孫德民:扎根戲劇田野的“精神守望者”

2019年09月11日09:3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扎根戲劇田野的“精神守望者”

一個月前,話劇《塞罕長歌》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這是繼今年六月河北梆子《李保國》獲得舞台藝術領域的政府最高獎“文華大獎”之后,著名劇作家孫德民又一次獲得重要獎項。

從倡導生態環保理念的河北梆子《百合嶺》到謳歌民族大團結的河北梆子《六世班禪》﹔從反映改革開放中農村改革艱難歷程的《霧蒙山》到探索“話劇民族化”的成功實踐《成兆才》﹔從生動反映時代楷模感人精神的河北梆子《李保國》到全景式展現河北塞罕壩生態建設故事的話劇《塞罕長歌》……“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飛天獎、曹禺戲劇文學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全國話劇百年突出貢獻藝術家稱號……孫德民自1962年開始從事戲劇創作,50多年裡先后創作了50余部戲劇和10多部影視劇,默默耕耘,獲獎無數。

9月4日,在河北電影制片廠的一間辦公室內,78歲的孫德民鋪開稿紙,一邊創作,一邊暢談自己的創作之路。“生活永遠是戲劇的根本,戲劇創作永遠要扎根生活、扎根田野,要像農民種地一樣,向生活深深地彎下腰去。”談及戲劇創作的訣竅,孫德民一針見血地說。

孫德民的創作始於農村題材作品。孫德民一直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感情。上大學時,孫德民曾經作為學生黨員下村。當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和農民一起吃“三兩三”——就是玉米秸軋一軋,加上鹼面,水磨加工后,蒸成棒子面餅子,一頓一個餅子,一碗白菜湯。1962年大學畢業后,孫德民回到了家鄉的承德話劇團工作,隨后又去農村待了三年。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孫德民幾乎是一邊在話劇團工作,一邊扎根農村深入生活。青龍縣沙河村、隆化縣四道營村等塞北村落一直是他的“生活基地”。即使是后來擔任了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孫德民仍然和當地的鄉親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而這也讓孫德民更加深入地見証著中國農村三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霧蒙山》《蒼生》《晚雪》《日頭日頭照著我》等力作,都是孫德民從基層一線走訪中獲取的“戲劇果實”。

改革開放后,社會思潮更加開放起來,這也為孫德民的戲劇創作打開了新的大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孫德民一頭扎入故紙堆,創作了一批以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廟史料為依據的“山庄戲劇”,從描寫青年慈禧“辛酉政變”的話劇《懿貴妃》,到話劇《西太后》《聖旅》《十三世達賴喇嘛》和戲曲《班禪東行》等,在宏闊的歷史敘述中,孫德民塑造了一群具有豐滿形象的歷史人物,也為后來的戲曲劇本創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孫德民寫戲有一“快”,也有一“慢”。從年輕時開始,他就養成了周末和節假日閉門寫稿從不休息的習慣,至今未變。那時,每逢臘月二十三全團放假,他便讓人將自己鎖在樓裡趕稿,正月初七大伙兒上班,他保准交出一部戲來,這是一“快”。同時還有一“慢”。首先是一部戲寫前,要有大量的採訪,每部戲要採四五十人左右﹔戲成之后要修改,專家座談會一遍又一遍開,“要不怕受委屈,不怕被批判”,批評的意見不斷融入劇本,一邊改一邊再去採訪,每個劇本力求精益求精。一部劇改來改去,總得要磨他個三四年才算“出來”,是為一“慢”。一“快”一“慢”之間,是一個創作者對創作的無比真誠與熱愛。

談及近幾年廣受贊譽的《李保國》《賽罕長歌》兩部力作的創作歷程,孫德民反復提到“感動”“真實”。“劇作家是‘精神的守望者’,對真實發生的感人故事進行創作改編,展示時代精神,傳達時代脈動、社會需求和人民心聲,給予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力量,這應當成為劇作家自覺的追求。”孫德民說。

盡管已經退休,但是孫德民每天仍然是第一個上班,最后一個下班。河北電影制片廠二樓這間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裡,幾乎總能見到他的身影。“每天坐在這裡寫寫東西,就是我最幸福的事。”孫德民說。

(記者 陳元秋 耿建擴)

(責編:王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