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樵華社區委員會
2019年09月10日14: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樵華社區轄區面積5.5平方公裡,以新城區大型樓盤為主,是典型的城市型社區。現轄小區30個,常住居民13234戶、40335人,其中戶籍人口13126人,流動人口約9268人。現有工作人員23人,兩委干部8人,平均每個干部要管理5000人。社區黨員226人(兩新組織黨員43人),60歲以上黨員51人,佔22.6%。
樵華社區人口數量龐大,治理任務繁重,呈現城市社區治理的一些特有難點。社區物業管理糾紛居高不下,一些物業公司無法滿足小區業主的安居需求,和業主之間矛盾和偏見加深。社區居民之間是一種“陌生人社會”,缺乏信任基礎,注重隱私、交情淡薄,推進小區治理難以取得共識。居民權利意識增強,社區發生了多起業主維權的激進事件。針對存在問題,社區黨委採取多方措施推進基層黨建,通過黨建引領加強社區治理。但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和邊緣化的問題依然存在,一些黨員的黨員意識不強,對社區治理不聞不問,居民對基層黨組織缺乏認同感,社區工作人員除黨建工作外還承擔大量社區事務,制約了黨建效果的發揮。
二、“樵華紅房子”主要做法
為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更好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推進基層治理,近年來樵華社區駐點團隊和社區黨委在30多個小區中挖掘房產資源,嘗試建設“樵華紅房子”。通過打造這一平台,更好整合黨建資源,凝聚工會、婦聯等力量,創新基層治理方式。
具體做法如下:
建設資金方面。樵華社區作為城市社區,沒有集體經濟等收入,隻能靠財政資金劃撥。首個“樵華紅房子”建設(凰樵聖堡小區)資金來源包括兩部分,一是西樵鎮政府劃撥的總額約為3萬元的建設資金,包含試點啟動、硬件設施、制度上牆等費用﹔二是積極爭取業委會支持,由其自行解決用房裝修費用和日常維護。建設場地方面。我們將樓盤社區用房、物業用房、業主活動中心、架空層等作為“樵華紅房子”主要選取范圍,並將小區成熟度、黨員覆蓋面、治理基礎等列為考慮要素。在物色凰樵聖堡小區“紅房子”時,起初僅有一處布局單一、空氣不流通的57座首層可供選擇,場地不盡如人意,后來社區黨委聯合駐班團隊、房管部門、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到樓盤內實地考察,幾經協調選定現址。此外,考慮到場地使用合理合法性問題,“樵華紅房子”全部場地的使用均經過駐居律師前期咨詢、管理部門報備、正規公示和物業管理處備案等流程。
建設好“樵華紅房子”只是具備了一個創新的載體,人員從哪裡來?今后載體的功能如何發揮?社區黨委努力探索,形成了一些新認識、新方法和新舉措。
一是設立樓宇黨小組,實現黨組織的社區全覆蓋。社區黨委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試點小區內的每一座樓開展了“掃樓”行動,經過統一摸排和入駐登記后所掌握的黨員底數,初步估計,凰樵聖堡小區戶籍外黨員約200名,雅居樂小區戶籍外黨員約70名。根據摸底,社區黨委正式籌備推行樓宇小區有 3 名以上正式戶籍黨員或流動黨員的,按規定單獨設立樓宇黨小組,成員包括但不限於戶籍黨員、流動黨員、小區物業公司黨員、專職黨務工作者等。樵華社區黨委全面統籌樓宇黨小組工作,樓宇黨小組負責小區具體黨建工作,前者是領導核心,后者是“神經末梢”,構筑了真正的扁平化“堡壘型”的基層黨組織體系。
二是動員黨小組成員競選業委會,實現黨小組組長和業委會主任“一肩挑”。通過前期的人員甄選(是否有公心,是否有領導力和組織力、是否願意為小區治理出一份力量等標准)和民主集中制等流程,凰樵聖堡小區黨小組和業委會實現了“組長”“主任”一肩挑的目標。規范了業委會成立、管理和服務,引導和督促業委會依法依規、重情為民,加強了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力。
三是建立社區黨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黨建引領、黨群共治的良好局面。社區黨小組聯席會議制度,由黨委書記任召集人,實行月例會工作制度,發揮樓宇小區黨員定期聯系群眾、收集民意的作用。黨小組成員形成小區治理和群眾意見需求征集的相關提案,聯席會議上共同研究解決樓宇治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自形成機制以來,邀請季度聯席會議成員、物業公司、黨員骨干等列席會議,先后協調了凰樵聖堡小區外堤圍車輛亂停放和停車難、廣場舞噪音擾民、業委會選舉后財務公開、小區違建處理等問題,並對小區業委會各項重要事權進行公開和意見征詢,“樵華紅房子”的黨小組架構和業委會治理得到了所在小區居民的認可。
四是建立黨組織與居民的互動機制,變封閉為開放,調動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樵華社區黨委創設了“居民議事廳”黨群交流平台,優化整合轄下的黨建資源優勢。現已吸納了包括區直單位、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20多家區域黨建的合作單位,聯合業委會、物業公司、相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轄區單位等,形成了基層黨組織豐富的“治理資源智庫”。“居民議事廳”主要通過“敞開式”的論壇對話,圍繞部分難以解決的黨小組提案問題,定期邀請小區黨小組、黨員骨干及相關黨群共治主體來到平台上,與小區居民進行“零距離、面對面、心貼心”的直接溝通,“救火”的同時進行“防火”,實現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效益最大化。
五是加強黨建項目化管理。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服務項目,打造了“根叔志願服務隊伍”和“新市民志願服務隊伍”等的自運行服務機制等。利用城市社區治理經費,邀請有經驗的第三方社會機構,開展“黨群共治,樓長治理”黨群服務計劃。經過系列的志願培訓、志願服務及活動策劃技巧和實踐等,我們形成了一支長期的、具有穩定性和服務能力的“樓長”黨群志願服務隊伍。
六是打造“黨群服務一條街”,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100米”。社區黨委聯合各小區黨小組,在群眾“家門口”送去暖心服務,每年舉辦服務數十場,每場活動服務參與人員200-400人次,打造了群眾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服務品牌。這裡不僅是黨群共治服務的“集聚地”,也是群眾表達訴求的“風向標”,推動社區治理的“助力器”,更是黨員創先爭優的“服務街”,有效提升了樓宇黨小組服務群眾的能力和影響力,有效補齊了黨建工作“點好面差”等短板,提升了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並通過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功帶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志願互助、民主自治的建設中。
三、“樵華紅房子”成效
成效一:“樵華紅房子”創新了城市黨建覆蓋模式,提升了城市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力,與社區樓宇現實治理需求有效對接,有效推動“樓宇黨小組”、樓宇業委會成立,實現“預防”與“治理”相結合。“樵華紅房子”黨建項目落實到位,在小區范圍內實現了社區黨建的細微化覆蓋。自“紅房子”項目推動以來,轄區內成功建設10個“紅房子”,在“紅房子”內建立黨小組、推行“樓長制”,有效延伸了基層黨組織的“觸角”,收到了初步的成效。通過黨建引領推動業委會成立,促成社區自治的治理大局形成。樵華社區黨委先后推動樓盤成功建立業委會6個,部分小區成功實現了黨小組組長和業委會主任“一肩挑”。
成效二:樵華社區黨建“朋友圈”不斷擴大,與利益表達處理平台成功對接,推動黨建資源助力基層善治。樵華社區基層黨建,成功吸引了西樵周邊黨建資源的關注,很多黨建資源主動上門尋求“1+1>2”的黨建合作。樵華社區黨建“朋友圈”囊括了各行各業的人才,充實了“社區治理智庫”,這些人才在社區的黨建平台“居民議事廳”中凸顯了作用。
成效三:在“樵華紅房子”的治理框架下,通過黨小組及其小區黨員組織活動,充分吸納了居民的各種意見和訴求,促進了社區、業委會、物業之間互聯互動,有效提高小區運轉效率,協調多方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在居民陌生化程度高、社區動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在職黨員、退休黨員成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中非常重要的關鍵 “突破口”。樵華社區通過多種方式和建立平台,鼓勵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服務、亮承諾,把開展的每一項小區治理工作都變成結識和熟悉群眾的機會,圍繞“便民、利民、為民”,著力解決小區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黨組織的群眾基礎得以鞏固。同時,小區黨組織及黨員在“樵華紅房子”的活動中,架起小區各個方面的溝通橋梁,達成了黨建共商、事務共管、難題共解、活動共辦社區管理模式的良性運轉局面。
成效四:社區有效治理和自治的實現,帶動了志願服務力量的崛起。建設“樵華紅房子”以來,社區涌現出一大批優秀黨員,有效帶動了志願服務力量的崛起,成為帶動社區治理、居民自治的重要力量。2019年樵華社區榮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截至今年6月底,樵華社區“i志願”(廣東省志願服務系統)登記注冊人數已超過6000人。其中,黃伍根從事志願服務達40多年,除了身體力行常年為民辦實事外,還組建“根叔志願服務隊”,帶動了社區其他核心志願隊伍的發展和成長,激活在職黨員和群眾參與小區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有關探討
城市社區的人員異質性、需求多樣性和事務復雜性決定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經驗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須根據實際採取針對性措施。“樵華紅房子”耦合了樵華社區治理的需求,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可行性,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歡迎,也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同時,在建設“樵華紅房子”過程中,我們也感覺到由於轄區范圍和社區居民數量過大,管理難度加大,僅僅依靠“紅房子”還是不夠。我們經過深入研究,申請將社區一分為二,以便實現更好的精細化管理和服務。目前,方案已得到政府批准。
城市基層黨建任重而道遠,“樵華紅房子”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探索也剛剛開了一個頭,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將面臨更多新的課題。下來我們將不斷的細化措施,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據每個小區的具體情況,實現“樵華紅房子”從“量”向“質”提升飛躍,探索更多可供復制的共性和個性治理經驗,切實在這場社區治理革命中充分發揮黨組織治理核心的優勢。
相關專題 |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