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開學了,他卻再也不能站上講台——追記共產黨員、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周騫

2019年09月10日08:2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開學了,他卻再也不能站上講台

新學期開學了,剛滿50歲的共產黨員、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學院副教授周騫卻再也不能站上他心心念念的講台。

和鼻咽癌抗爭了6年的周騫去世前還在念叨未完成的工作、牽挂著學生們的論文。8月28日,在周騫追悼會的現場,兩百多人泣不成聲。“他把崇高的師德踐行到了生命的盡頭,一生都在詮釋和堅守著共產黨員和人民教師的初心。”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學院黨委書記胡慶國含淚說。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1994年,周騫從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專業畢業,留校當了一名高校教師。他的碩士導師胡列格教授是老黨員,在導師影響下,周騫鄭重地寫下入黨申請書。2000年5月,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后的周騫工作更加積極主動。很多專業課老師不願意當班主任,他一次次主動“攬活”。“他就像親人一樣關心照顧我們。”學生張宇琪說,每周晚上的班會周老師都會來,教大家如何選課、規劃大學生活,叮囑早起鍛煉天冷加衣,“別的班都好羨慕我們”。

在同事楊明老師的眼中,周騫很“不一樣”。周騫曾經是他們教研室主任,按理來說,教研室的事是大家一起來做,但是很多時候,為了不給別的老師添麻煩,他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把事情做完了。

在學院黨務主任李金蓮的印象中,周騫很注重學生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教育,他多次自費組織自己指導的研究生黨員和所當班主任班級學生黨員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2016年11月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學院交通運輸系教工黨支部開展“講奉獻、有作為”專題學習。時任支部書記的周愛蓮講述了周騫的事跡,說“這是一種真正的奉獻精神”,並邀請他講一堂黨課。

“我是一名黨員教師。黨員教師應始終牢記自己具有黨員和教師的雙重身份,既要以合格黨員的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又要以合格教師的標准來約束自己。”周騫在黨課上說。

那段時間,周騫連獲兩項榮譽:一是被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二是獲評學校首屆“教學奉獻獎”。

這兩個榮譽都有一定獎金。但“優秀共產黨員”所得的1000元獎金,周騫全部當作黨費交給黨組織﹔“教學貢獻獎”的獎金下發的第二天,他就將其全部捐入學校教育基金。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周騫生前所獲獎勵和重病期間的慰問金都以交特殊黨費、捐贈校基金會、資助困難學生等方式捐出,分文不取。

其實周騫的家庭並不富裕,甚至是清貧。他和妻子都來自農村,家裡有三個老人需要贍養,其中周騫的父親也罹患癌症,兒子正在上大學,兄弟姐妹家庭條件也不好。他非常節儉,上下班都乘坐地鐵和公交車,系裡的老師說,周老師一件夾克可以穿十多年。

剛得病時,周騫千方百計向學生瞞著自己生病的消息,“直到瞞不住了,必須面對面審閱、修改論文時,我才知道”。2011級研究生鄒桂蘭是第一個知道老師在住院治療的學生,“去看老師那天,他戴著帽子,頭發掉了很多,邊流鼻涕邊講論文,師母就在旁邊給他遞紙巾”。

后來的幾次住院期間,周騫的幾個研究生一起“表心意”,用信封裝了筆慰問金去看望他。由於深知老師的性格,他們趁聊天的時候把慰問金偷偷塞進了老師的一個袋子裡。沒想到,他們告辭離開還沒下電梯就被剛剛做完化療的周騫追上:“我現在還能維持。要是需要幫助的話,我會向學校申請的。”周騫覺得,學生能“自信、自強,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這是讓他覺得最開心的。

“有您這樣的老師真好”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對周騫的學生們來說,他們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

“對周老師,我隻有感激和歉疚。”2015級研究生呂小峰清楚地記得,2016年6月的一個周三,因為一篇論文要請教,與周老師約好在他給本科生上課的教室見面。可是那天沒課的呂小峰午睡過了頭,醒來才發現最后一節課已經下課了。他趕緊從宿舍跑向教室,剛到圖書館路口就遇到了周騫,“周老師說就知道我會從這邊過來,所以就在這邊等著了”。於是,就在圖書館旁邊的草地上,周騫一邊用紅筆在文章上標注,一邊耐心講述如何修改。

天慢慢黑下來,呂小峰估摸著可能講不完,建議第二天再談,“這時候師母也打來電話問老師怎麼還沒有回去,周老師說沒事,要我去找個教室繼續。直到把論文講解完,他才去趕公交車”。

“那時,看到公交車漸漸消失在夜色中,我的眼睛濕潤了,心裡想著:周老師,能有您這樣的老師真好,能成為您的學生是我的榮幸。”呂小峰說。

這樣的場景,周騫的研究生經常遇到。在周騫看來,這對一個老師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世界這麼大,我與他們成為師生是一種緣分。以前,我常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現在自己的孩子大了,就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關心他們,是人之常情”。

在學生眼中,周騫老師雖然平易近人,但一旦是跟學習有關的事,在他那裡就來不得半點馬虎。

2013年下學期,物流1202班有的同學在高數課上挂了科,周騫為此專門開了主題班會。“那是這麼久以來,我們唯一一次見到老師發脾氣。”羅玉麗同學回憶。

隻要不在醫院,周騫班上的班會他都會參加。“那時我們不知道周老師身體已經不太樂觀,每天都需要去醫院治療,那次班會周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建議,還說等下學期天氣好了,大家再搞一次班聚。班會結束后,周老師卻拖著病軀再到醫院輸液……”2016級交通運輸專業學生康依權回憶起上學期末的最后一次班會說。

已經畢業三年的研究生謝婷,今年8月回到長沙決定留在長沙發展。正值暑假,她想著還有很多時間,等忙完手頭的事情,在教師節那天跟師弟師妹一起看望周騫老師,當面跟他說一聲“周老師,我回來了”。“但再也沒有機會了。原來,很多事情是不能等的。”她哭著說。

(本報記者 龍軍 本報通訊員 鄧崛峰)

(責編:謝倩、喬業瓊)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