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一個把植樹當興趣的“怪人”

2019年09月05日15:47    來源:青海日報

原標題:一個把植樹當興趣的“怪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人喜歡讀書、有的人喜歡運動、有的人喜歡收藏……前不久,記者在採訪中認識了一個人,他的興趣愛好卻是植樹。

他就是西寧市城北區魏家庄村的村民林海春。

魏家庄村是西寧通往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必經之路。聽當地村民說,在2004年之前,村口的深溝屬於西寧市災害溝道之一——道路泥濘崎嶇,污水橫流,垃圾遍地,再加之山凹本身就是一個風口,當地村民出行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來形容毫不為過,群眾出行非常不便。

可如今,記者在現場早已看不到昔日的窘況。荒山上已經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極目望去,不僅讓人心曠神怡,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這一切,都歸功於林海春。

林海春對樹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今年44歲的他小學畢業后就開始在社會上跌爬滾打、賺錢養家。他曾經當過好幾年的園林工人,如今西寧大街小巷中栽種的林木好多都出自他手。每當在街上看到自己曾經栽下的樹木長得枝繁葉密,一種驕傲和自豪感無緣由地油然而生。

后來,林海春開始從事拉土方的營生。由於管理有方,經濟效益不錯。當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后,綠化家門口荒山、改善村民出行環境的願望與日俱增。對他而言,植樹,是始終根植於心的一種情懷。

經過反復考慮,他決定自己出錢在荒山上搞綠化。

林海春的想法一說出,就遭到了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對。有人說他傻,更有人罵他“腦子進水了!”可林海春卻認為,他有責任和義務去綠化自己的家鄉,為鄉親們創造一個山清水秀的環境。

在一片反對聲中,林海春毅然開始了他的植綠計劃。

從2004年起,修路、填土造地、購置苗木、種樹等依次展開,林海春購置了兩台裝載機,一台挖掘機,把資金和精力全部用在了種樹上。為了節約資金,他把別人不要的樹種拉回來種上。種樹最怕缺水,於是他又購置了三台洒水車,花錢買水灌溉。

“他一大早就上山開始忙活,直到天黑才下山,皮膚晒得黝黑!”魏家庄村村民李洪秉說道,林海春每天帶著工人們在山上挖土、造地、修路、種樹,自己掏腰包為大家發工資,從來沒有拖欠過。

然而在實施植綠計劃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2010年,一施工單位在山上施工,為了圖省事,把開挖的土石方傾倒在了深溝溝口,為排洪疏浚造成極大的隱患。林海春積極組織人力、機械,連夜施工把土石方清理了﹔為了減少泥石流隱患,2017年,林海春帶領村民積極爭取項目,自己投工投勞興建了八座大壩……

“遇到困難時,我也曾心灰意冷過。但是冷靜下來想想,還是得接著干!”林海春最大的希望是,在山上建立一個集休閑、觀光、採摘、體驗為一體的生態園,把這座荒山打造成滿山皆綠的“生態山”。

讓林海春感到幸運和鼓舞的是,雖然他不知道尕布龍同志是時代楷模,但他曾經有幸親眼看到過這位老人生前在北山植樹的場景。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這位倔強的青海漢子當時就想,連當過那麼大官的老領導都親自種樹,說明我選擇的肯定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於是,林海春下定決心,不管多難,都要持之以恆,一定讓這座山綠起來。

林海春靠一己之力開荒綠化的故事,早已在當地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被他的“愚”所感染。

15年來,林海春的植樹隊由最初的幾個人已經發展到20多個人,他沒拿過政府的一分錢補助,自己陸續投入500余萬元。在“敢教日月換新天”中,林海春換來了成功的喜悅——昔日的荒山灘涂變了模樣,披上了綠裝,煥發了生機。

不僅如此,林海春用自己的個人行為影響著這個風景秀麗的山鄉,也感染著周圍的百姓,很多村民也和他一樣,在田壟山坡間種上些許的綠樹,使這裡的風景更美,空氣更加新鮮。

站在山上,當看到在風中舞動的綠樹時,林海春的心中感到些許欣慰,覺得再苦再累也值了,也更加堅定了把開荒綠化當做終身事業的決心。(記者 李 欣)

(責編:王靜、呂騰龍)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