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愛國情 奮斗者 身邊的大國工匠】

沙漠綠洲中的“半生緣”

2019年09月04日10:43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愛國情 奮斗者 身邊的大國工匠】沙漠綠洲中的“半生緣”

唐希明在治沙現場。記者 雷宇翔 攝

28年,治沙147萬畝,騰格裡沙漠到寧夏中衛市的距離向后退了20公裡。在唐希明堅守的中衛治沙林場,列車從包蘭鐵路上呼嘯而過,兩側灌木叢生,綠意盎然。

很難想象,這是我國第四大沙漠的東南緣,數十年前,流沙掩埋鐵路,沙塵暴侵害城鎮村庄。“那時候吃飯,碗裡都是沙子,路上能見度不到5米。”唐希明站在一望無際的植物草方格間向《工人日報》記者介紹。陽光透過厚厚的雲層洒下,天空湛藍,遠處可見山巒起伏。

這道祖國西北綿延百裡的生態屏障,是寧夏中衛市治沙林場副場長唐希明在沙漠中守望半生的夢想。

回到家鄉 扎根沙漠

今年53歲的唐希明是土生土長的中衛人。因為家鄉生態環境惡劣,他從小的願望就是考上大學,離開家鄉。

1991年,在西北林學院學了4年林業的唐希明畢業分配又回到中衛。當時的他立志,既然回來了,就要努力向老一輩治沙人學習經驗,把家鄉的沙漠變成綠洲。

從那時起,唐希明每天早出晚歸、扎根沙漠。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他和同事在沙漠中一待就是一天,風沙時時打在臉上。中午吃從家裡帶來的冷飯冷菜,有時刮大風,飯盒裡都是沙子。吃完后,他們就地躺在沙土裡午休。陽光炙烤著沒有任何陰涼的沙漠,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中衛治沙始於1958年。包蘭鐵路橫穿騰格裡沙漠,如果沒有人天天清理,過不了幾天,黃沙就會將鐵路掩埋。為了保障包蘭鐵路的暢通無阻,第一代治沙人開始了讓沙漠變綠洲的壯舉。那時沒有路,一捆捆麥草,全靠他們肩扛背運。20世紀90年代通車后,從中衛市區到沙漠中的一條路,唐希明一走就是28年。

潛心鑽研 實踐創新

沙漠干旱少雨,造林速度慢,成活率低,治沙效果不明顯。

一次,在沙漠中走累了的唐希明杵著木棍在沙丘上休息,沙子逐漸下陷出一個洞,這給了他極大的啟發。經過不斷摸索試驗研究,他發明了“水分傳導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干”字型鐵棒,最下端呈半圓弧狀,將灌木樹苗根須部放置其中,莖干貼著垂直於地面的工具主干向沙土深處壓下,這樣栽種下的樹苗根部可深植於沙土下40厘米以上。這一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工具,目前已為國家節省資金6000萬余元。這一工具的使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保証沙漠造林成活率達到85%以上,比過去提高了25%。

麥草方格是老一輩治沙人發明的治沙方法,雖取得了固沙成果,但經過風吹日晒,兩三年后草方格風化,沙丘裸露,失去固沙作用,隻得重新扎設。

唐希明在麥草方格的基礎上,經過兩年的實驗觀測,在扎好的草方格中播撒耐旱沙蒿、沙米等草種,通過風把種子吹到草方格四周,經過降雨,種子發芽生長形成植物草方格,再在方格中栽種耐旱樹苗。3月開始扎設,6月播撒草種,10月栽樹,當年隻要有降水,第二年植被就能生長起來。植被生長,沙土固定,從而達到永久固沙效果,有效提高了植被覆蓋率。

目前,這一治沙造林模式已被大面積推廣應用。

發展治沙隊伍 跨省區防治風沙

為了保証治沙造林的質量,唐希明始終堅持在一線探索、指導,每天要在沙漠中行走10公裡。一早出門就是一天,回家后頭發、衣服裡全是沙土。家人開始不理解,直到一次,唐希明帶著他們到治沙現場,家人親眼看到遠處一片片沙丘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被綠色覆蓋,感動不已。

2013年開始,唐希明組織發展起了一支治沙隊伍,現場傳授指導扎方格、植樹造林的技術要求。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到如今的300余人,不但治沙隊伍不斷擴大,不少人還通過治沙實現了脫貧脫困。

“他們中大多數是附近村庄的農民,親身經歷過風沙危害。”唐希明說。多年治沙,不但他們的村庄、庄稼受到保護,家鄉環境變好,這些人也有了一技之長,收入大幅增加。除了在中衛市和寧夏范圍內,唐希明還引導他們到甘肅、青海、內蒙古等沙漠地區治沙。

今年,唐希明帶領這支治沙隊伍提前1年完成了2013年~2020年寧夏黃河東岸防沙治沙項目,6年間治沙面積42萬畝。

近10年,唐希明帶領干部職工、治沙隊伍,在騰格裡沙漠東南緣和香山荒漠地區共完成治沙造林面積57.33萬畝。堅持不懈對沙區的綜合治理,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推動了旅游、工業、農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三贏”。

在唐希明心中,扎根沙漠,不斷創新,“在有生之年,不僅寧夏,還要盡可能將其他地方的風沙治理好,讓更多沙漠變成綠洲”,是他最大的心願。(記者 郝赫)

(責編:王靜、呂騰龍)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