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核武器研究者汪瀚:用一生踐行“家國情懷”

2019年08月14日10: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核武器研究者汪瀚:用一生踐行“家國情懷”

82歲老人汪瀚,頭發花白,微微駝背,但精氣神十足。他和老伴建了一個微信群,將三個孩子都拉進群中,群名叫“家國情懷”。汪瀚經常和孩子在群裡討論,如何踐行工作崗位職責、如何為國家作貢獻。

汪瀚的一生都在踐行“家國情懷”這四個字。上世紀60年代,他前往西北大漠,成為從事核武器試驗和檢驗的科研人員,將青春獻給祖國的核武器和導彈事業。

汪瀚的父親曾就讀於北京輔仁大學,母親曾任職於國民政府考試院。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汪瀚出生於六安舒城縣。為躲避戰事,年幼的汪瀚隨著父母背井離鄉,一路輾轉。

“祖母會給我們講木蘭從軍等故事,祖父還經常給我們讀報紙,讓我們了解戰事。我們的‘小米加步槍’和外國現代化武器相比,實在吃虧。”汪瀚回憶,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讓他深刻了解到現代化武器的重要性。他在心底埋下一個願望:“要是我國也有原子彈該多好!”

1955年,18歲的汪瀚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專業。5年的學習生涯中,他求知如飢似渴,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上世紀60年代初,汪瀚被選派去西北工作。

“我的志願就是去研究核武器,為祖國現代化盡一分力。”汪瀚回憶,他也是當時北大唯一一個被選去的學生。

西北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是艱苦的,一年有10個月要穿棉衣,還要忍受高原缺氧的痛苦。“零下20多度的天氣,有的戰士鞋子和腳凍在一起,脫都脫不下來。”汪瀚回憶,惡劣的環境,考驗著每一個人。

“千千萬萬人前赴后繼,作出奉獻和犧牲。核武器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大家分工不同,少了誰都不行。”汪瀚感慨。

除了要克服環境的考驗,汪瀚和同事還要攻克無數個科研難題。當時,蘇聯撕毀了向我國提供原子彈技術資料的協議,並撤回在華的全部專家,相關科研資料和儀器都要從零做起。

工作中,汪瀚主攻爆炸物理研究。“我們要研究炸藥裡爆震波的傳播速度和方向,這需要儀器性能精確到微秒。”汪瀚感嘆。

“技術‘一窮二白’,都要靠自己。大伙常常為了獲取一個數據,要從不同專業、不同手段去鑽研,團結協作。”但汪瀚和同事們的心中憋著一股氣:要早日把原子彈研制出來,填補空白,加強國防!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某個裝置出現意外,汪瀚遭到高壓電擊,所幸撿回一條命。“我努力讓自己朝相對安全的方向倒下,僥幸自救成功。”3個月后,他才將此事告訴了妻子高鳳琴,高鳳琴當即哭了出來。

高鳳琴是遼寧人,常年在偏遠山區搞建筑安裝和設計工作。1963年初,二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夫妻倆一年隻能見一次面,忙的時候一年也見不到一次。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時汪瀚還在做實驗,當聽到廣播裡傳來的消息,他的眼淚“刷”地流了出來。“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心情,高興得不得了,一個勁地歡呼。”

汪瀚和同事們沒有鬆懈。“空投原子彈等多項試驗研究,我都有幸參與其中。”汪瀚說。

汪瀚的一家都為國防作出了貢獻。1983年,他的大兒子表示想去參軍,報效祖國。汪瀚回憶:“他訓練了3個多月,就跟著隊伍上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者陰山前線。”

由於核武器研制的特殊性,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員必須保密。汪瀚的父親直到去世,也不知道兒子所從事的事業。直到1985年《解放軍報》對他進行了專訪報道,汪瀚才敢把真相告訴母親。

1987年,汪瀚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后從事實驗設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汪瀚覺得,能將一生所學奉予國家,是自己的榮幸。

如今,住在合肥市包河區的汪瀚還擔任蕪湖路街道“赤闌橋講師團”講師,他走進機關單位、校園,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傳播愛國主義正能量。

蕪湖路街道選擇講師時,中科大推薦了汪瀚。街道人員起初心存顧慮,擔心汪老的身體吃不消。汪老卻說:“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宣講,弘揚老一輩科學家們不怕吃苦、甘為國家奉獻的精神,激發更多青年人努力學習,不忘初心,接續奮斗。”

一次,汪瀚在合肥二中理科班講完以后,孩子們很感興趣,將他圍住提問。汪瀚說,他很願意給孩子們講故事,講物理公式推導,講講家國情懷,孩子們也愛聽。如果條件允許,他想在寒暑假把孩子們組織起來,帶他們做實驗,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研究核武器,是一群人的歷史,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採訪過程中,汪瀚反復強調,不要過多渲染他。在汪瀚心中,他的故事是屬於一代人的光榮,是一代人的家國情懷,年輕人應該了解這一段歲月、學習這種精神。(記者 王海涵 王磊 校媒記者 陳寒 尤寬)

(褚小龍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王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