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他的話,我會永遠記在心裡——追憶賀蘭縣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民警何旭

張曉慧 

2019年08月09日14:01    來源:寧夏日報

原標題:他的話,我會永遠記在心裡

何旭生前在訓練中。 (圖片由賀蘭縣公安局提供)

何旭的妻子(右)翻看像冊,難掩對丈夫的思念。 本報記者 張曉慧 攝

何旭走了,走得很突然。在參加全區公安機關5公裡越野比賽項目時,抵達終點后他突然暈倒,再也沒有醒來。

強忍悲痛的何父,委托兒子的同事在賀蘭縣公安局一個430人的微信群裡發了一條信息:如果何旭生前批評過誰,請他多原諒﹔如果何旭生前問誰借過錢,請告訴我,我來還。

妻子:他太累了,這次讓他好好歇歇吧

時間定格在8月3日19:30。

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何旭安靜地躺在床上,仿佛睡著了一般。

馬旭花的心被掏空了。

她發瘋似地呼喚著何旭,卻再也聽不到那個熟悉的聲音。

“他太累了。”在何旭去世3天后,接受記者採訪時,馬旭花忍不住失聲痛哭。

在何旭家裡,書架上擺放著何旭的12本榮譽証書和兩頂警帽。“何旭當過交警,后來是治安警察,這些都是他的驕傲。”馬旭花深知丈夫對職業的熱愛,她輕輕地把帽子從書架上拿下來,緩緩擦拭著警帽。

何旭至今保留著他上大學期間的火車票。從銀川到西安到延安,4年24張火車票,見証了何旭一路走來的足跡。“農村娃兒上大學不容易,每張車票都有汗水,等兒子長大了講給兒子聽。”何旭為兒子設想了很多種成長的方式,然而他卻再也看不到兒子長大了。

能見兒子一面對何旭來講並不容易。因為工作繁忙,何旭把孩子放在了固原老家由父母幫忙照看。今年3月,母親帶著兩歲的兒子來銀川看何旭。已經連續工作3天沒有回家的何旭,回到家隻陪兒子玩了半個小時又匆匆離家。“老婆,對不起。你和媽好好陪兒子,我執行任務去了。”心懷愧疚的何旭給馬旭花發了一條短信。

“我懷孕已經到了預產期,但是何旭接到緊急任務要出警。臨走時他對我說,如果一旦有生產跡象,讓我打110或120。”這份叮嚀讓馬旭花感到沉甸甸的,丈夫的每一次出警都像最后一次道別。

“這個地毯是何旭買的,這書架是他設計的。”家裡每個角落都彌漫著何旭的氣息,馬旭花看著屋裡熟悉的一切,恍如隔世。

馬旭花清晰地記得,最后一次見何旭是7月29日晚上10時。何旭敲開門,把一桶香噴噴的爆米花拿到她面前,馬旭花愣了。“老婆,我看到懷遠市場賣爆米花,知道你愛吃就給你送回來,我現在還要趕回訓練基地。”來不及擁抱,來不及道聲晚安,這次不到5分鐘的匆匆見面,成了馬旭花與何旭的生死離別。

同事:一個戰壕的兄弟,他總是沖鋒陷陣

穿上警服前,何旭是海原縣一所鄉村小學的體育教師,但在他心裡那顆想當警察的種子卻日漸生根發芽。

2012年,何旭通過參加全區公務員統一招考,離開了三尺講台,穿上了日思夜想的警服,成為一名人民警察。他的入警誓言是:這一生,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幫助每個有困難的群眾,保護每個有危險的群眾。

何旭的辦公桌上有一小盆綠色的植物,何旭給它起名叫寧靜致遠,辦公桌的抽屜裡整整齊齊地放著他做過的一些筆錄和案卷。銀色的“170174”警徽在陽光照射下散發著光芒。監督崗崗位依然有何旭的工作牌,照片裡的何旭目光堅毅笑容明朗。“何旭是我們隊伍中的一員,所裡永遠會給他留一個位置。”賀蘭縣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所長趙曉鵬盯著牆上的照片難掩心痛。

在賀蘭縣公安局,何旭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2018年8月,何旭接到警情稱有人跳樓,3個農民工站在一幢未竣工的樓頂准備往下跳,何旭談判許久無果,便決定和同事爬上樓。大樓周邊比較雜亂,也沒有可攀爬的地方,何旭隻能抓住一些凸起的牆體攀爬,最終爬上樓頂救下農民工。“當時情況非常危險,一旦抓不住牆體,隨時可能墜落。”趙曉鵬回憶起那次出警,至今都覺得后怕。

在賀蘭縣交警大隊代理大隊長史學科看來,何旭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同為銀川市公安局警務實戰技能兼職教官,史學科見証了何旭的成長。“一開始裝卸槍支訓練,何旭兩分多鐘都裝不好,而且還會產生故障,但這小子不服輸,他就把我們休息的時間全用來訓練。”史學科說,后來何旭裝卸槍支40秒左右就能完成,是教官中速度最快的。

“他總是替別人分憂,把重活攬到自己身上。”這是同何旭在掃黑辦並肩作戰的搭檔胡磊對他的描述。今年6月,何旭被抽調到賀蘭縣掃黑辦時,他眼部突患疾病,左眼腫成一條縫疼得無法睜開。胡磊勸他去醫院,他卻說核查線索太多,不能耽誤做筆錄,僅靠著能睜開的右眼,他核查線索26條,制作筆錄40份。在掃黑辦工作期間,他依然堅持每周回派出所值班,連著兩個多月沒有休息一天。

“他的壓力太大了,父母常年有病,他還承擔著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很辛苦。”同事張玲燕聽到何旭去世的消息后,連續幾天沒有睡好覺,腦海中總浮現出那個年輕警官的臉,陽光溫暖,對工作充滿熱情……

何旭的高中同學馬林給記者展示了何旭的手機,屏幕已被摔裂,被透明膠帶粘著。“這個手機他用了好些年,一直舍不得換,他卻給我花800元錢買衣服和鞋。”馬林告訴記者,因為他的體檢多項指標不達標,身體不太好,何旭得知后,鼓勵他鍛煉身體,並去商場給他買了運動鞋和運動服。“他希望我健康,可他自己卻走了,真是個‘狠心’的家伙。”馬林忍不住哭出了聲。

“這事你別管了,我來。”“這事交給我了,你放心吧。”何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群眾:走到人心裡的警察,我怎能忘了你

“何警官不在了?真的不在了嗎?”在德勝工業園區從事危化品生意的浙江商戶王昌東,在微信圈看到何旭犧牲的消息后,趕緊來到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詢問。

與何旭的認識,源於王昌東的一次違法行為。

“我從未想過一個警察面對一個違法者能如此和氣,他跟我講了很多道理,像朋友一樣。”王昌東告訴記者,在一次檢查中,何旭發現他的危化品存放地不合格,也沒有相關手續。

得知王昌東一個人在銀川做生意,家裡還有一個兒子需要照顧時,何旭依法對王昌東的拘留期限降到10天,並一再叮囑他危化品存放地不合格的危害性,像家人般的諄諄勸導,讓王昌東在那一晚失眠了。

10天拘留期過后,王昌東給何旭送了面錦旗“人民好警察,百姓貼心人”。這面錦旗也成為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第一面由違法者送給警察的錦旗。

“他是一個能走到人心裡的警察,我違法了,但我感激他。”王昌東說,何旭雖然不在了,但他說過的話,我會永遠記在心裡。

海亮社區一家超市老板的王根,說起何旭多次泣不成聲,他無法相信這個警察兄弟就這樣走了。

因為發現庫存少了3條中華香煙,在查看店裡監控多次未果后,王根選擇報警。就這樣,他第一次見到了何旭。

“他來到我店裡不停地勘察現場,后來他分析有可能我的煙放在門口的紙箱中被拾荒者拿走了。”王根不知道去哪裡找拾荒人,何旭陪著他從超市開始一個一個路口調監控,一個一個路口尋找拾荒人的身影。第二天凌晨2:30,在銀川市沈陽路的一片荒地上,找到了拾荒者,3條中華香煙還躺在廢紙箱裡。

“就這樣一個小案子,他從晚8時接警到凌晨2:30,將近7個小時,一直陪著我在找。”王根坦言,何旭的執著和堅持讓他十分感動,就是這一次出警,讓王根和何旭變成了朋友。

何旭曾經辦理的一起套路貸案件的受害者小月,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我人生中第一份筆錄是他寫的,厚厚一沓,足足寫了5個小時,這樣一個用心的好警察怎麼就走了?

今年4月,小月被男朋友利用套路貸詐騙虛增債務達14萬元,小月頻臨崩潰。最終,她走進德勝工業園區派出所報案。何旭接警后,認真為小月做了筆錄,反復安撫小月要相信公安機關。6月,在掃黑除惡線索核查中,何旭對該案件詳細梳理、認真取証,在與前期案件串並后,將嫌疑人成功抓獲。

“被騙后我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是何警官的鼓勵和安慰,讓我對生活重拾希望。”遠在貴州的小月發來短信,一直想跟何警官說聲謝謝,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責編:王珂園、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