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道:打通黨員教育管理“最后一米” 創新社區黨校做實做深做好黨員教育管理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道

2019年08月07日14: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背景起因】

高淳區淳溪街道位於高淳區中部,是高淳區委、區政府所在地,街道轄區面積約82平方公裡,人口約12萬人,有11個城市社區,城市社區在冊黨員1549名。近年來,淳溪街道黨工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針對城市社區黨員來源廣、層次多、成分多元,離退休黨員多、無職黨員多,動員大會召集難、活動開展難、教育管理難等突出問題,2016年,在11個城市社區全部建立了社區黨校,把黨員的教育管理擺到了黨員的“家門口”,打通了黨員教育管理“最后一米”,並以社區黨校為紐帶,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城市基層治理與黨建為民服務的互促共融。

【做法與成效】

一、突出主責主課主業,筑牢黨員教育管理“主陣地”。以黨性教育為發力點和著力點,創新教學方式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校在基層黨員黨性教育中的“神經末梢”功能。一是教育模式凸顯亮色。健全社區黨校組織體系,街道黨工委書記任黨校校長,聘請區黨校教師、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退休黨員領導干部、優秀基層共產黨員為社區黨校教師。針對城市社區無職黨員、退休黨員、失業黨員、困難黨員的不同需求,採取“點餐式”教育教學模式,提供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科普知識講座、法律知識講座、創業和勞動技能培訓等教學課程,最大限度實現社區黨校教育的社會化。針對城市社區流動黨員“雜、散”等特點,定期組織流動黨員進社區黨校報到、進課堂學習,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二是教育內容保持本色。黨校姓黨,決定了社區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性教育和黨的理論教育。在課程設置上,社區黨校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黨規黨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省市區委重大決策部署”“城市基層治理”等政策理論和黨建基礎知識等內容作為重中之重,確保黨性教育課程不低於社區黨性教育課程總課時的70%,保証黨性教育的主業主課主導地位不變,真正將社區黨校打造成為基層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紅色殿堂。三是教育方法突出特色。結合社區黨員實際,採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固定學習與流動學習相結合、走出去學習與請進來學習相結合等方式,增強學習時效。推出訪談教學、典型人物進課堂、身邊黨員講黨課等啟發式、娛樂式、互動式、體驗式教學模式,提升黨校課堂的吸引力。採取以查督學、以考促學、以競比學、以獎促學等方式,重點督促社區“兩委成員”、黨員社工、黨員網格長和黨員信息員加強黨性學習,不斷提升社區黨員骨干力量的政治素養和政策水平。

二、突出便民利民惠民,激活文化服務“主載體”。把涵養社區文明作為重要目標,把培育提升社區群眾文化素養作為重要內容,在社區黨校的組織創新、載體創新、內容創新上下功夫,充分發揮社區文化的浸潤功能。建好文化組織。充分發揮社區黨校在黨員溝通聯系方面的紐帶作用,鼓勵社區黨員和群眾骨干牽頭,面向居民、社會吸納各類文藝愛好者,成立舞蹈隊、健身隊、書畫協會、棋類協會等各類文化團隊,聯合區內各類文化團體和協會,在建黨周年慶、重陽節、世界健康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各類文化服務活動。11個城市社區依托社區黨校,已建成各類文化協會和文化志願服務團隊30多家,成為社區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建強文化陣地。充分整合傳統媒介和新興媒體等各類資源,借助微信群、QQ群等新媒介和宣傳欄、社區廣播、戶外標語等傳統媒介,開展及時性、互動式的新政傳遞、政策解讀、問題解答、典型宣傳,增強文化傳播的覆蓋面。盤活社區內部各類閑置資源,打造黨員群眾的文化活動陣地。11個社區共建成將娛樂休閑、親子互動、老年人日間照料管理、圖書閱覽等各類功能集一體的文化服務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等陣地4630多平方米,社區“文化名片”越擦越亮。豐富文化活動。秉承“辦群眾文化、群眾辦文化、為群眾辦文化”的理念,圍繞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開展各類文化服務活動。攝影書畫展、社區棋類競賽、社區廣場舞大賽等各類文藝活動競相登台,為廣大居民搭建起人人可參與、人人可展示的基層文化舞台。堅持寓教於樂,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動,廣泛開展送政策進社區、送健康進社區、送溫暖進社區等各類文化志願服務活動,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通過靈活多變的文化活動形式,送到每一位黨員群眾身邊。社區黨校成立以來,共計開展各類文化志願服務活動170多場次,惠及群眾9000多人次。

三、突出共建共治共享,鑄造城市基層治理“主心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居民為中心,充分發揮社區黨校在社區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協調聯動、共建共治。以社區“大黨委”為統籌,以社區黨校為平台,堅持黨員聯動,人人參與,構建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駐區單位黨組織、社區居民代表會議、社區議事代表會議等多主體參與的多元共治機制,明確各方權責,最大程度調動社區治理力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季度組織黨員群眾代表、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物業公司等社區治理力量依托社區黨校開展政策培訓、議題會商、問題會辦,為社區治理出謀劃策,凝聚群力提升社區共治水平。貼近需求、辦好實事。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推動社區治理提質增效的關鍵招,結合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大走訪、大落實”活動,組織黨員經常性深入社區、深入群眾走訪調研,發現問題、找准短板,吸納民智、傾聽民聲。建立民情懇談會制度,每季度組織物業公司、社區警務站、轄區單位代表、黨員群眾代表等,召開社區民情懇談會,梳理總結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建立黨建實事項目制度,建立需求清單和項目清單,社區“大黨委”班子成員、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和黨員骨干分別認領,作出公開承諾並一抓到底。在社區黨校組織下,開展實地調研、入戶走訪700多次,梳理矛盾糾紛、物業管理、環境治理等各類問題2000多個。創新載體、服務為民。堅持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為紐帶,動員社區黨員骨干牽頭成立“淳佳愛心工作站”、“搭把手志願服務團”、“巾幗志願者”等各類黨員志願服務隊、黨員義工隊、居民志願服務隊20多個,開展環境整治、鄰裡糾紛調解、治安巡邏、家政服務、助殘助困、婦女兒童定向服務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400多次。建立民情交辦會商制度,以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為主要力量,協調解決居民停車難、物業糾紛、公共設施維護等問題1000多個,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經驗與啟示】

一是辦好社區黨校要把牢正確政治方向。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建立和發展社區黨校,其核心目的也在於發揮社區黨校的政治功能。社區黨校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突出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將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作為辦學施學的重中之重,及時、准確把上級黨組織精神傳達貫徹落實到每一名黨員。

二是辦好社區黨校要緊貼基層需求。社區黨校位於基層,服務對象主要是基層一線黨員,辦好社區黨校,就需要堅持基層視角,深入黨員群眾的工作、生活,了解黨員之所想、所需,堅持“缺什麼、要什麼、補什麼”,精准化、人性化設置課程內容、創新活動載體,使社區黨員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三是辦好社區黨校要服務社區基層治理。結合推進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工作,統籌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優勢資源,聚焦社區發展治理的主要方向,針對社區發展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創新社區黨校課程體系、活動形式、機制載體,最大程度發揮社區黨校在助推社區發展治理中的作用。

(責編:喬業瓊、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