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根植大地 播撒希望——記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下)

和茜

2019年08月07日09:49    來源:雲南日報

張桂梅,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著、閃爍著、散發出愛的光芒,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出大山。在她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勇擔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動和忠誠詮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仁心大愛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

一個心願: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

60歲后,能夠干什麼?

多數人是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悠閑自適。但在張桂梅眼中,60歲則是煥發生機活力的又一個起點,培養山區貧困家庭女學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讓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歲的張桂梅激情滿懷地向記者“規劃”著未來。

隨著年歲的增長,張桂梅非但沒有放緩將貧困山區女學生帶出大山的節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每天5點半起床的張老師,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韋堂雲說,每天早上,叫完學生集合后,張老師回到辦公室一邊啃饅頭一邊開始處理日常事務,等忙完手裡的活,她還要去各個教室檢查,常常沒有一個完整的早餐時間。

很多人問張桂梅,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你已經幫助了1500多名山區貧困學子走出大山,還把自己獲得的70多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連續10年獲得了麗江市高考綜合第一的好成績,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有必要這麼拼嗎?

“我沒時間了,多搶一點時間,多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貢獻,特別是要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張桂梅說。

身體本就不好,還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張桂梅全身時常疼得動不了,可她卻瞞著所有人,吃點止痛藥,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張桂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了,這樣干待著,太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熬過了3天3夜,張桂梅稍微緩過勁來,沒等醫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學校。“孩子考上好學校,就是最好的藥!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女學生。”說話間,張桂梅的眼睛裡閃爍著充滿希望的光芒。

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張桂梅忘記了病痛,忘記了年齡,使她渾身充滿了力量。為了學生,她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幾次暈倒在講台上,而每一次張桂梅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

一種感召:凝聚起全校師生的心

校外進行家訪,校內開展“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張桂梅和老師們邊研究邊探索,感性的認知慢慢聚攏,理性的判斷漸漸升騰,老師、學生的心漸漸和黨支部、和張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張桂梅要去學生陳明思家家訪。當天她的身體很不舒服,走兩步就要歇一歇。可當她看見遠遠來迎接她的陳明思,緊蹙的眉頭馬上舒展開來,微笑著擁抱著學生,輕聲詢問假期作業的完成情況。

2014年到2015年間,陳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繼去世,承受不住家中變故的父母經常吵架,有時還會打架,導致陳明思無心上學。張桂梅了解到情況后,及時到陳明思家家訪,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陳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親還去打工掙錢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聽過,但由張校長說出來讓我更信服。”陳明思說,“在我情緒不好的那段時間裡,我不想和任何人講話,校長就讓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憊,隻要校長發現我情緒不對,她都會和我談心,給我講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裡,流露出對我深深的愛,慢慢地我開始和校長講心事了,現在校長已經成為我的知心長輩。”

陳明思告訴記者,現在她在“演繹紅色經典課間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數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獻》,一聽到歌聲響起,就特別振奮,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輩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洒熱血,渾身充滿了勁,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克服,她相信隻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財經大學。

多年來,張桂梅把家訪作為一種工作常態,堅持走進家庭、攜手育人,深入到每個貧困學生家裡,前后共走了10余萬公裡。在她的教育影響下,女高的學生都在心裡暗暗許下向革命先輩學習,努力拼搏實現自己夢想的心願。

“學校每周都開展的‘五個一’活動,一日一次重溫入黨誓詞和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革命歷史故事片等活動,讓我們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養,我們的心和張老師連在了一起,讓大山裡的孩子走出來成了大家共同的心願。”麗江華坪女子高中辦公室主任張曉峰說。

當年因不堪學校嚴苛管理而離開的陳建華老師,不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繼續任教,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離開學校后,一直都聽到張桂梅老師的故事,張老師把自己融入時代、將信仰融入生命,讓我深受感動,我也想做像她一樣有信仰的人。”

一種精神:激勵人們勵志前行

“從2008年開始,我就陪著張老師家訪,那麼多年過去,張老師越來越老,身體越來越差,可她牽挂孩子們的心一點都沒減。”華坪縣融媒體中心的王秀麗說,每一次陪張老師去家訪,都會讓她感動萬分。

2012年,張桂梅到永勝縣家訪的第6天,肋骨一直疼。當時她以為是舊疾復發,沒有在意。次日,張桂梅卻疼得下不了床,大家建議她回華坪檢查身體。可她卻說,馬上就要臨近高考了,孩子們的學習和心理狀況一定不能忽視。每一天她都忍著劇痛一家一家走訪,在路上疼得齜牙咧嘴,可隻要一踏進學生的家,她馬上像沒事似的,和家長、孩子交流。就這樣一直堅持走訪完所有的學生家。等回到華坪檢查時,醫生診斷說張桂梅的肋骨斷了兩根。

“當我知道張老師的肋骨斷了兩根時,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淌。”王秀麗說,她竟然為了別人的孩子不顧自己身體,忍住這樣的劇痛,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她是我學習的榜樣。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我放心,去年我便把女兒送到了女高。”

“每當看到張老師使出渾身的力量來培養孩子們,我總感覺自己和張老師還有很大的差距。”華坪縣縣長龐新秀說,現在在工作上遇到問題,我就會用張老師的事跡、用拼搏精神來激勵自己迎難而上,攻堅克難。

慢慢地,張桂梅的故事在華坪傳開了,她也先后獲得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杰、全國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雲南省勞動模范、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雲嶺先鋒獎章等榮譽。

為了教育引導全縣廣大黨員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華坪縣先后於2007年特別是2014年、2016年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作出了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決定,堅持用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鼓舞和激勵華坪人民永續奮斗。今年,華坪縣委又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作出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決定,將張桂梅同志作為主題教育的先進典型,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活動。目前,已經在女高開展87期主題教育活動,共有13200余名黨員參加。

“我們每一次到華坪女高接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心靈都會受到一次震撼,一次洗禮。”華坪縣委書記余麗軍說。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