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群眾搬遷到哪裡 服務跟進到哪裡——息烽黨建引領助推易地扶貧搬遷

2019年08月06日11: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托黨恩樂遷福地,感良政喜住新居”“世泰時和政策好,衣豐食足黨恩深”“易地搬遷政策好,村民心中謝黨恩”……走進息烽縣永靖鎮團圓小區單元樓棟,群眾新居房門兩旁懸挂的一副副鮮紅對聯格外引人注目。走訪小區群眾,每個人臉上無不洋溢著過上新城市生活的喜悅之情。

團圓小區是息烽目前唯一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規劃安置368戶1519人。自今年4月底啟動搬遷以來,截至6月底,分別來自全縣10個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已全部搬遷入住。

為進一步加大對搬遷群眾后續扶持,完善團圓小區服務、管理機制。息烽堅持黨組織靠前指揮,把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貫穿於搬遷、穩定、發展全過程,全力為群眾解決系列民生問題,引領他們快速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目標邁進。

建好一個黨支部 優化服務“零距離”

維修房屋牆面漏水、更換電源開關、疏通下水道……連日來,永靖鎮團圓小區黨支部及時協調代建企業和施工方,就搬遷戶入住新房后發現存在問題專門制定維修方案,按照先急后緩、特事特辦原則進行集中整治。

永靖鎮團圓小區黨支部副書記王敬奎說,集中整治預計8月底結束,最后還要組織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治效果群眾“簽字”認可。

這是團圓小區黨支部提升服務的一個事例。從搬遷組織動員到搬遷后社區治理,息烽將黨建融入團圓小區易地扶貧搬遷各工作環節,為有序推進搬遷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早在今年3月的搬遷初始階段,息烽縣委組織部就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的建的工作方案》,構建起黨委領導、社區負責、群團協同、居民參與的社會治理體制。圍繞理順小區黨建工作,促進服務提檔升級。息烽縣委在團圓小區成立臨時黨委,由永靖鎮黨委牽頭成立黨支部,黨的組織建設緊密跟進。

自組建以來,團圓小區黨支部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搭建服務平台。從4月初起,團圓小區居委會服務站、警務室、醫務室、超市等配套服務機構陸續落成。全縣從有關鄉鎮、部門抽調27人組成臨時工作組入駐開展前期過渡工作。搬遷群眾從子女轉學入學到養老保險辦理,從醫療報銷到合醫參保、續保,從交通出行到水電、通訊、金融等便民需求,均可“足不出院”享受“一站式”辦結政務服務。

“實現搬遷群眾脫貧致富、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王敬奎表示,團圓小區黨支部將繼續強化黨建帶服務的引領作用,完善居民自治機制,激發群眾精神活力。

落實一名黨員干部 精准幫扶“點對點”

陪搬遷家庭到一次醫院、逛一次菜場、乘一次公交車……近段時期,息烽縣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到永靖鎮團圓小區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城市日常生活細節入手,讓搬遷戶雖身處異鄉卻一切如故。

為克服搬遷過渡階段群眾“水土不服”。息烽從6月中旬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共筑行動”,明確一名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結對包保一戶搬遷家庭。全縣共計結對368戶。

不同以往,為使搬遷群眾真正扎根團圓小區取得長足發展,確保結對幫扶不“斷檔”“缺位”。息烽把干部結對幫扶時間拓展到5至10年,除調離縣外工作外,幫扶責任人在縣域內即使工作崗位調動也不更換幫扶對象。不僅如此,結對幫扶時間長短也讓搬遷群眾說了算。對於融入好、致富快的,經搬遷戶認可的可提前結束結對幫扶期。而對於融入慢、致富門路不多的,則適當延長幫扶期,並加強幫扶力量。

突出具體幫扶內容,息烽要求結對幫扶干部在掌握家庭基本情況、制定 “一對一”幫扶措施的基礎上,還要在開展 “5+N”活動、就業創業、感恩教育上下功夫。具體而言,幫扶人與搬遷對象一起開展去一次學校等“5+N”活動,引導正確使用“水、電、氣、網”等生活設施﹔根據幫扶對象技能情況和意願,幫助解決就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黨員大會、群眾會、入戶走訪等為載體, 讓群眾接受良好的感恩教育。

王敬奎說,下步,團圓小區黨支部計劃將搬遷戶中16名黨員分設3個黨小組,對應把全縣結對幫扶的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納入黨小組管理范圍。“積極引導黨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把搬遷群眾凝聚到黨組織周圍。”

瞄准一戶家庭 保障就業“實打實”

6月24日,在永靖鎮團圓小區居委會服務站,結束一天的培訓后人們陸續離去,38歲的“班長”張舉倫依舊還在庫房埋頭收拾廚具、食材。“爭取掌握一技之長,增強創業就業能力,增加收入。”張舉倫說。

群眾會發展、能致富,是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今年9月底前,小區每一戶有勞動力家庭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息烽縣就業局局長李林介紹,團圓小區群眾還未搬遷入住前,縣就業局及早啟動群眾就業創業工作計劃。提前籌劃,在小區成立創業服務中心,配備2名勞保協管員開展前期入戶調查,摸清群眾培訓意願、務工需求等。建立起“一戶一冊、一人一檔”檔案﹔主動提供政策咨詢、創業指導等服務,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中的困難。

立足搬遷群眾實際及用工市場需求、全縣產業發展需要,縣就業局多點發力,推行“五個一批”工作法有效化解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難題。“五個一批”,即就業推薦解決一批,勞務輸出穩就業。從6月中旬以來,幾乎每周在小區舉辦一場專場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80人﹔培訓提升技能解決一批,激發內生動力。陸續舉辦廚師、家政、面點師等工種培訓班,累計培訓搬遷群眾210人次﹔培育和發展產業解決一批,產業聯結增收入。引進貴陽市雄娜興制衣有限公把扶貧車間開設到小區,預計提供就業崗位150人,達成用工意向46人﹔開發公益性崗位解決一批,托底安置保就業。結合搬遷群眾中年齡偏大、勞動能力弱、文化程度低等實際,在小區開發治安巡防、保潔、保安等崗位進行托底安置﹔干部包保解決一批,拓寬致富路子。通過全縣368名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幫助確定增收項目,竭力提供資金、信息、政策等方面服務。

眼下,團圓小區已實現就業創業494人。李林說,下一步,縣就業局將繼續加大小區勞動力調查摸底,深入推進“五個一批”工作法,深入推動搬遷群眾從靠“耕地吃飯”向靠“就業增收”轉變。(羅建普、龍萬林)

(責編:宋晨、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