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堅守初心 逐夢前行——記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上)

和茜

2019年08月06日09:11    來源:雲南日報

她,像一名戰士,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奉獻,堅守“能幫一個是一個”的信念,讓136個孤兒有了“媽媽”﹔

她,在備受質疑時,忠誠堅守,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心上,用不服輸、拼到底的精氣神,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面向貧困山區家庭的女子高中,讓貧困山區的女孩子有學上﹔

她,身患重病,仍然沖鋒在教書育人的第一線,改革創新辦學模式,堅持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帶領教師隊伍傾心培養貧困山區的孩子……

她就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

23年來,張桂梅始終與黨同心同行,把遠大理想落實到教育實踐中,始終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孜孜不倦教書育人,堅守初心,逐夢前行,將愛心播撒在滇西北高原上,把擔當寫在信仰的旗幟上。

一個小家:讓不幸的孩子都有媽媽

7月31日下午6時,華坪縣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在福利院大門翹首以盼“媽媽”。當穿著洗得發白的黑色襯衣、拖著蹣跚步伐的張桂梅出現在孩子們眼前時,年紀最小的丁曉付沖上前,拉著張桂梅的手開心地走進福利院。隨后,孩子們紛紛圍坐在張桂梅身旁,噓寒問暖。孩子關心媽媽的身體,媽媽嘮叨孩子的學業,現場一片暖意融融。

時光倒轉。23年前,當張桂梅帶著喪夫之痛,從大理市喜洲鎮調到華坪縣任教時,她看到很多因貧窮、無知造成家庭悲劇的孩子,每一次看到孩子的不幸,張桂梅的心總是一陣一陣地痛,總有個聲音在她腦海裡縈繞:“到底怎麼樣才能救這些苦命的孩子?”渴盼“讓不幸的孩子都有媽媽”的種子,悄悄發了芽。

1998年7月,張桂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旗下的宣誓,更堅定了她要給可憐的孩子一個溫暖之家的信念。2001年,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找到張桂梅,希望她能擔任福利院的負責人。張桂梅毅然承擔起了這個重任。

華坪縣兒童福利院一開始收養了36個孩子。每天下課后,張桂梅就跑回福利院忙裡忙外,照顧每一個孩子,教他們讀書識字,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正確的人生觀。一年365天,從沒間斷。

“張老師雖然不是這些孩子的親媽,但卻比親媽還要待這些孩子好。”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趙建英說,這麼多年來,張老師全身上下有近20種病,每天吃很多種藥,但她對自己的身體一點都不在意,不暈倒絕不上醫院,但隻要孩子生病了,她就馬上送去醫院治療。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龍朗出水痘,大家擔心張桂梅的身體,紛紛勸阻她別去醫院照看王龍朗,但張桂梅還是悄悄跑去看望。王龍朗病好了,她又忙著做錦旗送到醫院。張桂梅說,我沒在小龍朗身邊照顧他,都是醫生在照看,我得好好感謝人家,要讓孩子心存感恩之心。

到目前,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先后收養了136個孩子,其中50多個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今年25歲的張惠華,是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收養的孩子,2017年畢業到華坪縣石龍壩鎮工作。他告訴記者,沒有張桂梅媽媽的撫養照顧,就不會有他的今天,張桂梅媽媽對他很重要,是她教會了他怎麼做人。現在自己長大了,要努力工作,像媽媽一樣去幫助別人,特別是貧困家庭的學生。

一所學校:讓大山裡的女孩有書讀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著一個小女孩,身旁放著一把鐮刀和籮筐,望著遠方發呆……這畫面到現在我都無法忘記。”張桂梅哽咽地說,當我下車詢問小女孩怎麼了?她哭著說,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她嫁人。

小女孩的話和渴望讀書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張桂梅的心裡,她覺得應該給山裡的窮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便萌發了創辦一所女子高級中學的想法,讓山裡的女孩子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兒”的惡性循環中。

張桂梅開始四處募捐。大家都說她異想天開,可她仍舊咬牙堅持。2007年,作為黨代表在出席黨的十七大期間,有位記者問張桂梅,“你的夢想是什麼”?她深情地說:“我的夢想是創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山裡的女孩子都有書讀。”當時有人對她說,全中國有那麼多處於貧困的女孩子,你是不可能讓所有山裡的女孩子都讀上書的。張桂梅卻堅定地認為,能幫一個是一個。

在張桂梅的呼吁下,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支持,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

2008年,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開學了。第一年招收了100個貧困家庭的女學生。

學校創辦初期各方面都很艱難,整個學校隻有一棟教學樓,沒有食堂、廁所,學生和女教師擠在教室裡睡覺,男教師睡在樓梯間。由於學校的院壩沒有硬化,風一吹,整個校園滿是灰塵,老師每天下午5點半還得清掃校園。

惡劣的環境讓部分老師打了退堂鼓,2008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有的老師想到華坪縣教育局聯名反映張桂梅,相約著不掃操場。張桂梅什麼也沒說,背著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小蘿卜頭”,拿著掃帚默默地清掃校園,整個校園隻有孩子的哭聲和掃地的刷刷聲,掃完地后,張桂梅和“小蘿卜頭”成了灰人。老師們被張桂梅感動了,又留下和張桂梅一起投入到緊張的教學中。

一份堅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建校初期出現的種種困難,張桂梅和老師們都竭盡全力去克服,可第一學期考試成績出來了,不盡如人意的成績讓一些年輕教師失望了,紛紛選擇了離職,部分學生也轉學了。

禍不單行,張桂梅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額頭、后腦、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長骨瘤,肺上有結節,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產生劇痛。

當時,張桂梅坐在學校的旗杆下哭泣,“怎麼辦?學校是不是辦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辦公室去整理學校的檔案。就在這時,她發現,留下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黨員,她心中暗想,隻要有黨員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經過思考,她提出了“革命傳統立校 紅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開創了“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論學習、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並寫觀后感交流”的“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隨后,學校黨支部很快成立,張桂梅任支部書記,“五個一”黨性常規活動得到認真落實。

高中課業繁重,很多人都勸說張桂梅“改一改方式”,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學習紅色文化上,但倔強的張桂梅卻初心不改:“黨的理論裡有大學問,隻有繼承好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經過紅色熔爐鍛造,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張桂梅的學生都忘不了高中入學后的第一堂課。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剛進校的第一課,校長並不直接談高中階段的專業學科,而是讓我們抄寫黨章。”華坪女子高中畢業學生鄧婕回憶,“經過高中三年紅色文化的熏陶,我變得堅強獨立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有革命先輩吃苦耐勞的精神,用勤奮去實現、靠毅力去堅持、靠進取去推動我的理想……”

現在,除了抄寫黨章,學校還緊緊依托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共黨史等學科改進課堂教學,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個環節,廣泛開展讀原著、聽專題報告、談心得體會、看影像資料等活動﹔並定期舉辦“重溫入黨誓詞,緬懷偉人功績”“演繹紅色經典”課間操等主題教育活動,使紅色文化教育內化為一種文化自覺。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先后被評為2010-2012年雲南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學校、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麗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基地、華坪縣黨性教育與理論研究基地。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