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實施“五大行動” 全力打造基層黨建工作升級版

中共黃山市黃山區委組織部

2019年07月31日11: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十九大報告指出,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為進一步抓好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依據遵循。組織力是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引領力,動員力、號召力,貫徹力、執行力,提升組織力有利於補齊基層組織建設短板,更好更快地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上台階、上水平。

近年來,黃山區堅持全方位、全領域統籌推進農村、社區、機關、企業、學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黨組織政治功能“淡化”。少數黨組織在履行黨建主體責任上不到位,抓黨建工作還缺乏主動性。二是班子隊伍建設“弱化”。部分基層黨組織書記“頭雁”作用不明顯,黨員帶頭奉獻、帶動發展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三是基層黨支部工作“虛化”。一些黨支部工作標准降格,黨組織宣傳組織凝聚服務群眾作用發揮不明顯。四是黨建推動發展“軟化”。少數黨組織黨建與中心任務結合不緊,與本職工作融入不深。五是黨建創新品牌“碎化”。黨建工作在創新上缺少持續性、系統性,大多數停留在“現學現用”,整體效應不佳。究其原因,還是需要有一種新的工作要求、新的工作機制,確保基層黨建工作的定有標尺、抓有方向。

2018年以來,黃山區委組織專門力量,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詳細了解全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提煉總結出基層黨組織“五大行動”,即:以“抓基層打基礎、強功能提素質、重規范促帶動”為目標,深入實施“紅色領航、頭雁培育、支部提升、提質增亮、先鋒引領”五大行動,突出政治引領、班子配強、堡壘夯實、載體創新、推進發展,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開展紅色領航行動,增強政治功能

一是實施思想領航工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納入各級黨組織教育培訓規定科目,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理論路線、理想信念和黨規黨紀教育,及時將各黨組織和黨員的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今年以來,組織開展“萬名黨員大學習”“百名講師大宣講”“千名干部大培訓”活動以及村和社區“兩委”正職專題培訓班等,區鄉村和機關、企業各黨組織共舉辦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訓班530多場,受訓黨員1.55萬人次,舉辦主題培訓班、太平講堂等專題宣講42場,實現全區969名科級干部、475名村干部輪訓全覆蓋。

二是實施樣板領航工程。以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為抓手,按照建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思路,實施283樣板工程計劃,即以工業園區、甘棠鎮為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在機關劃分黨群、宣傳、教育等8個黨建示范帶,在農村劃分環黃山、環太平湖、環城區3個黨建示范片,著力打造黨建工作“樣板間”。目前全區納入標准化建設黨組織已達標80%。其中7個農村黨組織、2個城市社區黨組織、1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2個非公企業黨組織、1個社會組織黨組織獲得“市級百個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示范點”稱號。

三是實施黨性領航工程。精心打造情景黨課“初心·使命”,以“初心”為主線,通過情景劇的形式,把革命先烈、建國前老黨員、選派幫扶干部的故事搬上了舞台,使黨員群眾身臨其境的接受黨性教育,受眾5530人。同時,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聯合區委黨校,以譚家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為教學基地,打造黨性教育精品課程,提煉出《黃山情懷》、《黃山兒女革命精神》等8個教學主題,真正實現了黨員感動一陣子、受用一輩子的目的。據統計,一年來共舉辦區內外培訓班153期,35300余人參加培訓。

(二)開展頭雁培育行動,建強基層班子

一是堅持選拔+培養,用准配強“領頭雁”。結合村和社區“兩委”換屆,進一步優化村干部年齡、性別、學歷等結構,並將一大批“三有三帶”型優秀黨員選拔為村黨組織書記,其中本地致富能手18名,復員退伍軍人16名,能人回引1名,從機關單位選派4名,並選派2名村干部跨村擔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切實做到選准一個人,帶好一個村。同時,每個行政村按照1—2名的數量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全區建立了村級后備干部信息庫,不斷加強后備干部培養。目前共有村級后備干部148名。今年村“兩委”換屆,共有69名后備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其中30人當選村“兩委”主要負責人。

二是堅持學習+培訓,育強鍛造“帶路人”。全面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人才培養工程。五年來共安排200余名村干部參加學歷教育並取得大專學歷,新一屆村和社區“兩委”班子中,大專及以上學歷達60%。在抓好村黨組織書記經常性教育培訓的基礎上,組織村黨組織書記赴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借鑒經驗,開闊眼界,提高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本領。健全教育培訓制度,先后舉辦《組工論壇》、社區干部能力拓展、機關黨建業務和非公企業支部書記培訓班18期,培訓區鄉各黨(工)書記、黨支部書記、黨務干部1320人次。鄉鎮舉辦新一屆“兩委”培訓班14期,對475名兩委干部每人開展了不少於32學時的集中培訓,提高了班子成員的崗位履職能力。

三是堅持激勵+管理,規范約束“一把手”。完成基層黨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7年村“兩委”干部正副職年均報酬分別達4.3萬元、3.4萬元,並實現了三項保險全覆蓋。制發《農村基層黨建保障工程鞏固提升方案》,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完善承諾、述職、評議、考核、管理“五位一體”管理機制,實現村(居)基層黨建承諾、述職、評議、考核全覆蓋。建立村級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在全區開展村級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加強對村務決策、村務公開、村級資源資產資金管理、工程項目建設、惠農政策落實等監督。

(三)開展支部提升行動,夯實基層堡壘

一是全面優化組織設置。為進一步理順區直單位黨組織關系,切實加強新形勢下機關黨建工作,區委按照“合理優化、應建盡建”的原則,理順上與下、分與合的關系,優化調整黨組織設置,推動黨建工作重心下移,消除黨的工作盲點,全面構建了有點有面、到底到邊的組織架構,全力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據統計,此次優化調整共撤銷黨組織11個,新設立教育黨工委1個、機關黨委3個,升格黨組織4個,調整72個黨組織隸屬關系,將169個區直黨支部劃由區直機關工委直接管理。

二是全域提升黨建水平。堅持抓早一步、抓深一層,圍繞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動、基本保障,全面開展以整村規范、整鄉推進、整區提升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基層黨建“抓全域提升,促鄉村振興”專項行動,以建強每個農村黨支部來整鄉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以抓好每個鄉鎮來全域提升農村基層工作、促進鄉村振興。先后創新制定執行黨支部經常性工作“十條清單”、劃定黨員不合格表現“十三條紅線”、建立鄉(鎮)村黨組織書記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清單、設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21418標准、建設“一體四中心”等。

三是全力激發黨建活力。在全面開展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的基礎上,在黨支部和黨員中,通過建立隊伍建設指數、陣地拓展指數、制度落實指數、活動開展指數、保障強化指數、作用發揮指數等“六項指數”考評管理,以百分制評級定檔方式,通過互比互學互促的方式,促使全區每個黨支部組織力明顯提升、政治功能明顯增強、履職能力明顯提高、作用發揮更加突出。同時,推廣黨性教育“一刻鐘”和體驗式、開放式組織生活,增加黨建工作吸引力,提高黨員對組織的歸屬感。

(四)開展提質增亮行動,打造黨建品牌

一是開展質量提升活動。開展“組團互學”,分環黃山、環城區、環太平湖三片組團先后開展農村黨建“互學互比”活動13期980人次。開展“互學互比”,探索建立機關黨委“互查互評”和小微支部“聯學聯動”機制,加大機關支部“燈下黑”整治,先后開展督查7次,制發各項通報10期,推動了機關黨建“走在前、作表率”。完善小微企業“聯片劃區”工作法,對組建質量和工作質量不高的非公企業及時優化調整,優化調整后單獨組建率提高20%。成立7個黨建指導站,分片聯企統籌開展非公黨建聯學聯謀、聯動聯考活動,推動非公黨建區域化管理,實現了黨建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二是開展“美麗黨建•3A爭創”活動。用好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整區推進試點區、全國精致休閑農業示范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示范區、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等金字招牌,在全區鄉村開展“美麗黨建·3A爭創”活動。會同區旅委、區美麗辦出台《美麗黨建、3A爭創建設標准》,按照“黨建+美麗鄉村+全域旅游”思路,在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的“三鎮三村”率先爭創,並逐步推廣,著力在美麗鄉村建設和全域旅游工作推進植入“紅色元素”,著力打造“山青水綠陣地紅”的3A景區村,著力構建有特色的黨建地標,繪出靚麗的黨建風景線。

三是統籌組建“黨建聯盟”。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統籌社區所轄共建單位、包保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居民黨支部、居民志願者隊伍等,組建“城市黨建聯盟”,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小區共管、責任共擔,實現了社區、網格、小區三個層面黨建資源、載體和機制的融合,構建城市服務治理聯盟共同體,實現了城市黨建共建共治共享。組建非公黨建聯盟。在企業較多的工業園區和甘棠鎮,綜合考慮產業分布、強弱不同等特點,以區域為單位,組建了7個“非公黨建聯盟”,聯盟下設黨建指導站,建立“1+4”運行架構,明確聯盟聯席會職責,健全工作制度,確保龍頭作用發揮到位。

(五)開展先鋒引領行動,激活發展動能

一是黨建引領扶貧。區直各單位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積極用好萬名黨員干部幫萬戶、結對結親、“幫促扶”等黨建載體,統籌資金、人才、智力、技術等各類資源向農村一線傾斜,投入到扶貧主戰場。今年以來,共完成了2511名幫扶責任人調整工作,安排25名區級領導干部聯系幫扶19個貧困村,對82戶貧困戶新增區處級領導干部、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鄉鎮主要負責人聯系幫扶,選派234名干部駐村幫扶,有效實現幫扶全覆蓋。同時,結合進一步強化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要求,對109個幫扶單位聯系村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每個村都有1個結對幫扶的單位,以精准指導促幫扶工作抓有方向、抓有成效。

二是組織引領發展。出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意見,2016年起實施第二個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按照每村100萬元標准,每年扶持20個左右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到2019年實現79個村全覆蓋,村級集體經濟提效明顯,目前村均經營性收入達44.9萬元。同時,實施貧困村集體經濟提升鞏固工程,2018年對1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各安排20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用於發展和鞏固提升集體經濟,確保每個貧困村至少培育1個有穩定收益的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截止9月30日,19個貧困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83.8萬元、村均30.7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280.4萬元、村均14.8萬元。

三是黨員引領幫扶。廣泛開展農村黨員示范戶、機關紅旗窗口、非公黨建責任區、社區志願服務崗爭創活動,引領廣大黨員干部亮身份、作表率,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創城小區包保、文明窗口創建等志願服務中,不斷將組織活力轉化為推動經濟社區發展生動活力。圍繞脫貧攻堅、六城同創等工作,深化112個機關黨支部與社區農村“村村共建”、“共駐共建”“結對結親”“支部連線”等活動,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組訪農戶搞幫扶,2018年各結對單位共走訪幫扶對象2.2萬人次,幫助爭取各類資金600余萬元,架起干群之間的連心橋。

三、經驗啟示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是基礎。新時代新發展新問題,在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多發階段,基層黨建面臨各種難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直面問題、攻堅克難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重要特點和基本要求。抓黨建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將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貫穿工作始終,增強工作的針對性。

二是堅持工作實效是根本。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是新時代賦予基層黨建工作的全新課題和重要任務,為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抓基層黨建必須要堅持目標導向,將提升組織力、增強政治功能落實在黨建的具體實踐中,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才能保証黨建工作不虛不空。

三是堅持服務中心關鍵。緊緊抓住黨建工作和重點工作的結合點,服從服務於全區重點項目和中心工作,有的放矢才能鍛煉基層黨組織、發揮先進作用、體現黨員模范價值,才能使基層黨組織建設組織力提升工作的效果得到逐步顯現,逐步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責編:喬業瓊、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