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商洛市委組織部
2019年07月31日09: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商洛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發揮黨員教育引領作用為關鍵,分領域實施“黨員+”融合教育,推動黨員教育與干部群眾教育雙向融入、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探索出一條黨員教育引領全民教育的新路子。
一、背景和動因
商洛市位於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秦巴山區,全市7個縣(區)中有5個縣(區)是深度貧困縣。總面積1.93萬平方公裡,人口253萬。一段時間以來,全市少數基層黨組織存在著政治功能不強、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問題,尤其在脫貧攻堅中,一些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一些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和能力嚴重不足。對此,商洛市於2016年12月開始,在地域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山陽縣開展“黨員+農民”融合教育試點,在129個貧困村開辦以黨的政策宣講、思想道德教育、技術技能培訓、集體文娛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民大課堂”,推行支部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群眾文明指數“三個指數”量化積分考核,扎實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以黨員教育引領農民教育、以農民教育豐富黨員教育,統籌解決“富腦袋”與“富口袋”問題,集中授課2500余場次,組織各類其他活動3940余場次,為農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1710個,開展好人評選760人、道德模范1540名,實現了村黨支部班子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群眾想脫貧要脫貧的意願空前高漲的良好效果。2018年,商洛市對山陽縣先行試點情況進行了認真總結,在全市全面開展“黨員+”融合教育,將黨員教育與干部群眾教育相互融合,通過教育融合實現工作融合,有效解決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問題,以此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推進黨的建設與黨的事業互促共進匯聚磅礡力量、提供堅強保障。
二、做法
商洛市在開展“黨員+”融合教育中,堅持以黨員為主體,圍繞“黨員+非黨干部群眾”,採取“1+3+X”模式,“1”就是黨的政治建設﹔“3”是指共性選項,即學習教育、日常活動、創建目標﹔“X”是指本地本單位的其他特色工作。通過構建以黨員教育為引領、統籌抓好全民教育的新機制,使黨組織活動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黨員需求、融入群眾關切,不斷提升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一)堅持分類推進,解決“怎麼融”的問題。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實際,分領域分類別施策,確保融入中心工作、融入黨員群眾需求。農村以“新農民大課堂、量化積分考核、十星級文明戶創建”為載體,實現“村民會自治、公民真守法、全民奔小康”﹔城市社區以“社區大講堂、網格化管理、文明社區創建”為載體,實現“核心作用強、治理聯動好、便民服務優”﹔機關事業單位以“機關講壇、雙聯雙促、文明單位創建”為載體,實現“黨員作表率、干部樹形象、工作爭一流”﹔學校以“師德講堂、雙培雙帶計劃、德育集體創建”為載體,實現“黨員成骨干、名師帶教學、德育主陣地”﹔國有企業以“國企紅色講壇、六微黨建、‘四強四優’創建”為載體,實現“黨的領導強、質量效益高、發展活力足”﹔非公有制企業以“非公書記講壇、雙聯雙帶、‘雙強六好’創建”為載體,實現“有效覆蓋全、轉型升級快、發展效益好”﹔社會組織以“黨員講壇、三個服務、‘五星黨員’創建”為載體,實現“黨員隊伍好、經營服務好、社會評價好”。
(二)突出政治建設,解決“學什麼”的問題。堅持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規定內容,學好理論補足“鈣”﹔按照“應知應會、准確理解、精確運用”要求,學會政策提效能﹔突出“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標准,學精業務強本領。農村重點學習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等內容﹔城市社區重點學習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等內容﹔機關重點學習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堅定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等內容﹔學校重點學習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強思想道德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重點學習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等內容﹔社會組織重點學習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內容。
(三)靈活方式方法,解決“怎麼學”的問題。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搞“大水漫灌”,採取黨委(黨組)會議集中學、中心組專題研討學、分級辦班輪訓學、組團服務宣講學、現場參觀體驗學、討論互動交流學、樹立典型引導學、舉辦競賽比著學、送教上門幫助學、網絡平台互動學等方式,確保“黨員+”融合教育全面、系統、持續推進。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中,全市先后聘請專家學者38名、縣級黨校優秀教師91名、貧困村科技特派員351名,根據黨員群眾需要,深入田間地頭、小區廣場、種養殖基地等進行宣講。柞水縣建立“新時代講習所”,採取“請黨員群眾來”和“到黨員群眾中去”的辦法,在部門、鎮(辦)、村(社區)黨員活動室“課堂式宣講274次,利用庭院會、板凳會等流動宣講109次。商南縣實施“紅喇叭”工程,利用農村(社區)大喇叭、廣播電台調頻廣播、微信平台音頻小喇叭三大平台,組織黨員干部錄制音頻,及時推送並循環播放,教育引導黨員群眾學先進、勇擔當、創業績。鎮安縣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創新設立扶貧中心戶長,與全縣24.49萬農業人口結成幫扶對子,為脫貧攻堅增添了新力量。
(四)建立制度機制,解決“常態化”的問題。建立聯系抓點制度,實行黨員領導聯系責任區、一般黨員聯系活動點、干部職工聯系群眾,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問題。建立承諾積分制度,全面實行“承諾踐諾積分評議”一體化教育管理監督,量化學習、崗位、服務、奉獻、創新等五方面積分細則,採取個人自評、黨員互評、群眾測評、組織評定的程序,做到一人一卡、一季一評。建立精准運用制度,加強考核評價,嚴格監督管理,實施月公示、季評星、年推優、嚴獎懲制度,公開積分,精准用分。每月對積分在90分以上的點名表揚,70-89分的預警提醒,60—69分的限期整改,對60分以下的不合格黨員進行組織處置。丹鳳縣把“黨員+”融合教育與“設崗承諾·評星定級·標兵評選”活動相結合,有能力黨員突出“十帶頭”,無能力黨員突出“六個好”作為授星依據,通過黨員帶動群眾爭當先鋒、爭做模范,帶出了一片新氣象。商州區把表彰激勵引入“黨員+”融合教育中,開展紅星黨員、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活動,形成了良好的家風和純朴的民風。
三、成效
一是強化了黨的政治建設。通過開展“黨員+”融合教育,有力推動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促使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做到了“兩個維護”,也帶動群眾增強了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匯聚起齊心協力謀發展、奔小康的生動局面。
二是提升了黨員干部群眾素質。通過分領域打造黨員教育陣地,創新干部培訓課堂,以黨員教育帶動全民教育,先后組織開展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學技能活動12600余次,培訓黨員干部2.5萬人,培訓貧困群眾11.7萬人,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論素質全面提升、眼界思路全面開闊、創業能力全面加強、干事本領全面增強。
三是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通過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倡導新風、破除陳規,幫助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脫貧能力,實現了物質脫貧、精神脫貧“雙提升”,群眾想脫貧、要脫貧、爭脫貧的意識空前高漲。
四是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在“黨員+”融合教育中,廣大黨員干部與群眾學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時通過公開承諾、志願服務等途徑,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88萬余件,進一步拉近了黨群干群距離,建立起了融洽和諧的新型干群關系。
五是促進了黨建與中心工作互促共融。黨建與中心業務工作之間的“節點”全面疏通,形成了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顯著提升。
六是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將融合教育與精准扶貧相結合,在全市大力推行“黨支部+‘三變’改革+經濟經濟+貧困戶”黨建領航脫貧攻堅,通過支部引領、支委領辦、黨員示范,共建立村級合作經濟組織、互助資金組織763個,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6323個,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達到410個,共有3.64萬名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1.2萬余名黨員干部、產業大戶與5.9萬余戶貧困戶結成互助組,累計實現442個村、12.62萬戶、45.37萬人脫貧。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