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共話新時代·黨的建設】

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19年07月17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嘉 賓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主任 張志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戴立興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廉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劉金程

主持人:

本報記者 王昊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繼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從來沒有自己的私利,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也是我們黨贏得人民群眾擁護、信賴、支持的重要原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就要做到始終堅守人民立場,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今天,我們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主任張志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戴立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廉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金程三位專家學者就此話題進行探討交流。

1.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請談一談對這一重要論述的認識和理解。

張志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為人民謀幸福,讓人民過上越來越美好的生活,永遠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我們黨作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98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使我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了強大的力量,團結和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宗旨,真心實意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虛心接受人民監督,全心全意服務人民。

戴立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突出人民主體地位高度統一,再次強調了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永遠與人民在一起的質朴情懷,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光輝歷程啟示我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鞏固根基、汲取力量、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途徑。我們要深刻認識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2.重整行裝再出發,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主持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請您對我們黨持之以恆加強作風建設的歷史作一簡單回顧。

戴立興:黨風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作風建設始終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黨一貫重視作風建設,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及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等優良作風。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始終把黨的作風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中央八項規定為肇始,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馳而不息糾“四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作風建設成為黨的建設的“金色名片”。黨的十九大開啟新的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恆心和韌勁,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把“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劉金程: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加強作風建設。早在建黨之初,我們黨就逐步明確了紀律建黨的工作方針,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在工作紀律中明確了工作作風的要求。1945年,黨的七大確立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建立了中央和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作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不斷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聚焦“四風”,嚴字當頭、刀刃向內,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黨風政風煥然一新,作風建設的名片越擦越亮,贏得人民群眾交口稱贊。

3.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

主持人: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如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於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

張志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一重要論斷揭示了人心向背的基本規律。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98年來,我們黨始終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形成了一整套踐行根本宗旨的好辦法、好制度、好傳統,形成了由黨的群眾路線涵養的群眾觀點和強大的群眾工作能力優勢。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要持續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進一步抓好各級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切實提升全黨的政治能力,特別是領導干部在新時代的群眾工作水平。

戴立興:群眾路線體現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為黨密切聯系群眾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當下,極少數黨員干部在踐行群眾路線方面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滋長了“四風”等不正之風,損害了群眾切身利益,削弱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這一問題要徹底解決。

一方面,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以百姓之心為心,真誠傾聽人民群眾呼聲,要像解決“腹心之疾”一樣真心解決民生疾苦和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和群眾路線,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在深入群眾的實踐中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使工作更順民心、合民意。

劉金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反思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始終牢記我們“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黨員干部要真正將群眾思想、群眾路線弄懂學會、入腦入心,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將思想認識自覺地轉化為實際行動。同時,在主題教育中要注重思想認識與實際工作的結合。既要在理論上、認識上能夠“上得去高度”,又要強調在具體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沉得下來”。

4.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主持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各位認為,廣大黨員干部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要求,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張志明: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我們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零容忍態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與黨的優良作風和初心使命格格不入。黨中央反復強調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黨同志一定要把這個問題當做重要政治任務加以認識和落實。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精神,各級黨組織要在選拔任用干部過程中,加強作風考察,把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作為重要考察內容。要從選用干部的機制導向上,讓那些堅定初心使命、工作實績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讓那些作風浮夸、熱衷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干部沒有市場、得到懲處。

戴立興: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的本質,是權力異化與責任虛化。我們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要求,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要從黨內“關鍵少數”做起,從領導干部自身做起,從中央和國家機關做起,帶頭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而且要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進行堅決斗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加強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的作風,推進工作要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要雷厲風行、見底見效,面對難題要敢抓敢管、敢於擔責﹔切實解決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的問題,加強總量控制和計劃管理﹔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切實為敢於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激勵廣大干部見賢思齊、奮發有為,凝聚形成創新創業的強大合力。

劉金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必須堅持標本兼治,在抓問題的同時注重思想根源和制度因素。“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行動上散一尺往往是因為思想上鬆了一寸。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能簡單就事論事,要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放到黨性意識的“放大鏡”下深挖思想根源。

堅定理想信念,挺直精神脊梁,才能在工作中自然展現出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要繼續加強紀律建設,以制度規范權力運行,以紀律約束黨員干部言行,把規矩意識滲透到日常工作的細節中,逐漸形成恪盡職守的工作常態。要注重經驗總結,把好的經驗固化為制度,破解體制機制層面的難題,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供長效化的制度保障。

(本報記者 王昊魁)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