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一線行走:我找到了“崗位幸福感”

申 宸

2019年07月15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身上有煙火氣,褲子有泥巴印,這不就是一個基層干部的“軍功章”嗎!

 

“你是哪裡來的游客哦?”第一次入戶時,老鄉見到我后的第一句話讓我有點哭笑不得。

去年,我來到村裡工作。來之前,一位長輩勉勵我要主動作為,早日找到“崗位幸福感”。然而,因為沒有農村生活經歷,又不是本地人,到村后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我毫無頭緒。於是,我決定先從入戶開始,了解村民情況。

可現實馬上給我澆了一盆冷水。剛進老鄉家門時,他們都頗感意外,甚至有些警惕,等到好不容易坐下來了,聊天又時不時陷入“冷場”:要麼我說的老鄉聽不懂,要麼老鄉講的我不了解。這怎麼行?靜下心來想了想,我決定像上課一樣“做功課”,為每次走訪做好准備。

首先是“預習”。我找來村裡的村庄規劃、戶籍名冊和貧困戶台賬,又重新學習了包括精准扶貧在內的扶農惠農政策,在入戶前就對老鄉家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然后是“學習”。入戶時既自己講,也認真傾聽,碰到有意思的話題再和老鄉深入談下去﹔還學了幾句本地常用俗語,以便聊天時拉近和老鄉們的心理距離。最后還得“復習”。入戶結束,我把走訪情況一一編號,並記在筆記本上。對老鄉們提出的問題,當成家庭作業一樣來完成。這樣有來有往,有問必答,就和老鄉們保持住了聯系。

這樣做的效果立竿見影。還記得第一次到貧困戶昌遠家,家裡隻有他一個人,看我進來也不理睬。還好我有備而來,此前也到過他的三個兄弟家,我說:“你們四兄弟,長得還真是像!”一句話,打開了話匣子。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得知他小兒子今年第一年出門打工,趕緊把情況記下來,回去咨詢了政府工作人員,又跟他小兒子通了電話,向他介紹如何申請外出務工交通補貼。后來,當我在村裡碰到昌遠時,他都會熱情地招呼我,主動和我聊聊村裡的事。

在村裡待久了,我的筆記本越記越厚,手機通訊錄裡的號碼也越來越多。因為老鄉的信任,我開展起工作越來越順利,逐漸找到了“崗位幸福感”。

在基層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往往是隔閡與距離產生的根源,要獲得信任,就必須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求、所想所盼。事實上,你投入越多,工作“回饋”的幸福感也就越強。

上一次回家,小半年沒見到我的媽媽說:“身上怎麼有股柴火味。”我還有些驕傲:“有這個味道就對了!”身上有煙火氣,褲子有泥巴印,這不就是一個基層干部的“軍功章”嗎!

(作者為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黨委副書記、十八洞村黨支部副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5日 11 版)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