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新時代·面孔)

 從大學生村官到脫貧帶頭人,段必清苦干十年——把“溜達雞”賣到北上廣

本報記者  徐元鋒

2019年07月15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著手機導航,記者一行還是在山裡迷路了。

陣雨剛過,把天空洗得瓦藍。眼前是成片的檸檬,雞蛋大的果子套著紙袋。檸檬樹下,“溜達雞”三五成群,自由自在。司機指著對面大山說,“呶,那邊是緬甸。”

中緬邊境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勐秀鄉戶瓦村,水泥路串起景頗族寨子,透出一棟棟新蓋的民居。好不容易找到段必清的養雞合作社,他正給畹町鎮來學習的黨員授課:農村的想聽養雞技術,城區的關心互聯網營銷和合作社,他站著講了倆小時,掌聲陣陣。

黝黑的臉龐,壯實的身板,張嘴露出一口大白牙,握手真誠有力。趁他喝口水的工夫,記者查看起榮譽牆: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的証書和一堆榮譽放在一起,記錄著段必清不平凡的經歷。

懵懂青年考上村官,走進大山深處

擱10年前,段生明怎麼也想不到兒子會以養雞聞名。那時候段必清剛從昆明大學畢業,公務員沒考上,對前途一片茫然。

2009年,段必清決定考村官。等到組織宣布他去戶瓦村的一刻,他才蒙了。借口上廁所,他出來給父親打電話:“戶瓦村你去過沒?”

戶瓦村離城區五六十裡,聽著不遠,卻幾乎是全市最落后的村寨。車子把段必清送到鄉政府,剩下的路得走著去。村主任領著他,夕陽西下,他們在山裡繞來繞去,腳下的土路似乎沒盡頭。段必清無比失落:這個選擇是不是錯了?

難熬的日子還在后頭。不會做飯、條件差點沒什麼,問題是段必清找不到事干——語言不通,景頗族村民辦事也不找他。他在村裡無所事事,一天天晃來晃去。段必清把農村書屋裡的書翻了個遍,一本書裡有句話深深地觸動了他:你不知道干什麼,連覺都不想睡的時候,就該改變了!

從哪變起?愛打籃球的段必清先在村裡組織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會。沒成想,運動會得到村民的贊許,也激發出段必清的干勁。他主動請纓,幫著村民填寫低保戶申請,一家家走訪下來,他心裡壓上了石頭:家徒四壁的農戶,佔到1/10還多!一次走訪回來,手機沒電了,摩托車也沒油了,半夜下起大雨,他一個人推著摩托車,走在漆黑的路上,真想大哭一場。

掌握了村情,段必清工作開始得心應手。從那以后,城裡的親戚朋友想要土雞,段必清都幫忙積極聯系。“能幫村民一點是一點”,段必清說:“和他們整天在一起,干活喝酒開玩笑,感情就有了。”

一心一意帶群眾致富,不料合作社成“累贅”

2010年,有個村民找到段必清,說家裡蓋房子缺錢,問有沒有朋友願意租他家林地。那塊地段必清的父親段生明也看了,父子倆一合計,索性自己租下來養雞。恰巧段必清一個朋友也有意加盟,倆年輕人一拍即合。

回首創業之初,段必清感慨:“萬事開頭難,開頭一直難。”想挖20米溝槽埋水管,本以為小菜一碟,干起來才知道:亂石崗子鏟不動也刨不開,10多分鐘后雙手就疼得拿不住鐵鍬了。搭個茅草棚,梁柱、椽子、四壁用啥竹子都有講究,啥時候砍不招虫蛀?咋處理不易腐爛?都得現學。茅草棚蓋起來,外面大霧裡面小霧,外面下霜裡面也落一層白。

創業的艱難,段必清講三天三夜不重復:養雞場每個角落,都有他辛勤的汗水﹔去瑞麗的每段路,他都有講不完的故事。坐在面包車上,段必清隨口能說出哪段路霧大,哪段路雨多冬天易打滑。

幾經折騰,2012年,段必清養的首批1050隻雞該上市了。可是他和同伴不得不面對尷尬的現實:雞已死了大半不說,別人家的雞3斤多,自家的雞1斤多就不長了。總之創業失敗了,或者用合伙人的話說“騎虎難下,進退兩難”。那段時間,段必清喜歡去村民家做客:彈盡糧絕,改善下生活。不過做客有輿論壓力:有村民說過養雞的風涼話,這下被說中了!

吃苦不少,但段必清思來想去,覺得養雞這件事能成:技術逐漸掌握了,市場逐步打開了,就缺資金。他去和父親攤牌,父親的答復出人意料:家裡沒錢,把房子抵押了!他的拼勁父親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最后扔給兒子一句話:“男人不能慫!”

父子倆把合伙人的股份轉過來。2013年,養雞場步入發展快車道,“一個月都有幾萬元的收入”。不少村民聞訊找上門問這問那,拉著段必清話說不完。

2014年,在養雞場茅草棚旁的空地上,戶瓦村養雞合作社宣告成立。段必清頭腦一熱,給社員開出優厚條件:雞苗成活率95%以上﹔回購價保底12元一斤﹔飼料、雞苗款幫墊付﹔還指導蓋雞舍、拌飼料、防雞瘟……村民們干勁上來了,隱患也就此埋下。

因為市場銷路還沒打開,社員們的雞長大后,收購商對段必清壓價:9元一斤。如此一來,段必清收的越多賠得越多,一個多月虧了四五十萬。而這年,州裡有部門授予他“誠信道德風尚獎”。

“我調動10萬隻雞不費勁,一呼百應”

“多虧讀了幾年書”!說起2015年的“咸魚翻身”,段必清覺得學習和干勁都重要。

銷售低迷,段必清想了很多招。一是利用學到的農業電商知識加上“溜達雞”的品質,把雞賣到了北上廣﹔二是招募村民發勞務費,到瑞麗幾條街上賣雞﹔三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在瑞麗和芒市開起實體店。第一招賠本賺吆喝,但讓他摸索出一套“快遞雞”的完美包裝。第二招段必清覺得來來回回路上工人不安全,自己叫停了。第三招如今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瑞麗市麓川路上有個綜合農貿市場,也有一排專門殺雞賣雞的店。在一家水果店旁邊,就是段必清的形象店:店門口擺的不是雞籠而是做活動的易拉寶﹔進門是干淨舒適的前廳,殺雞一律在后廚進行,全透明操作。“我們都是殺好了雞再稱重,不做手腳,脫毛也不用瀝青,市區免費送貨上門”,段必清說。

憑著一股子實誠勁,段必清的形象店在麓川路立住了腳。記者採訪間隙,來買雞的人絡繹不絕,都是交代一句就忙去了,等殺好后再來取。

自助者人助之。段必清的成功,得到了各方面的關心幫助。別的不說,段必清講課的那個大棚,就是組織部門安排的項目資金。“溜達雞”在芒市還有家形象店,生意比瑞麗的好。那家店的房子是自治州人防辦免費提供的——人防辦正好在戶瓦村扶貧。“一開始還有些擔心,后來才發現專門開車來買雞的人還不少”,這讓段必清很欣慰。

2015年,段必清6年的“村官”任期期滿。按規定,組織安排他到條件更好的弄島鎮工作,但被段必清拒絕了,“養雞場形勢不錯,我算是找到了舞台。而且村民被帶起來了,這個時候我怎能走。”

去年底,戶瓦村土雞合作社社員有109戶,銷售額達800多萬元。村民手裡有了更多零錢花,孩子也有了城裡的玩具。合作社還成立了黨支部,凝聚力越來越強。

“近兩年在練內功,做農業要靠熬。”對於未來,段必清很有信心,“我們把眼光從遠方收回到眼前,抓牢管理,深耕本地市場。你看我們到處免費做養雞培訓,也是在積蓄力量,我調動10萬隻雞不費勁,一呼百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5日 11 版)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