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下)

2019年06月26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41 高青旺 

  高紅

  高青旺,男,漢族,1951年10月生,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場退休職工﹔高紅,女,漢族,1977年12月生,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場護林員。二人系父女。

  “皇甫山和林場養育了我們,要懂得感恩……再難也要把所有山頭種滿綠樹。”高青旺、高紅一家四代傳承堅守山區,接力祖輩承諾播綠護林,讓6萬畝荒山變林海、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譜寫了江淮分水嶺上的“塞罕壩精神”。

  1957年,高青旺的爺爺舉家從肥東縣遷到滁州市皇甫山,加入植樹造林大軍。小時候,高青旺就常聽爺爺講起這段艱辛故事,“要把所有山頭種滿綠樹”的諾言也深深扎根心底。就這樣,他追隨爺爺、父親,成為一名造林工人。每天天不亮,他肩挑背扛樹苗上山,至少栽種600棵。寒來暑往,育苗、看護、刨坑、栽樹……許多人嫌太苦太累離開了,但他扎根深山,風雨無悔。1985年,為救兩名伐樹工友,他被大樹砸中,因公致二等甲級殘疾。可他不居功、不放棄,轉崗干起了瞭望員。他18年植樹造林,親手種下超過35萬棵樹木﹔23年瞭望護林,6萬畝森林未發生一起火災。

  1998年,在父親動員下,年輕的高紅接力祖輩承諾,放棄進城生活機會,成為林場的正式職工、唯一的女護林員。她刨坑栽樹、巡山護林,樣樣不輸男子漢。懷著熱愛和對諾言的堅守,她在護林員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她和林場職工結婚、生子,扎根在了皇甫山。她在所看護的4000畝林區來回巡查,排除著有損林場的“失火”“偷樹”等隱患。如今,她的兒子馬永就讀於滁州旅游商貿學校,以后的路,高紅也有打算,“我想讓他畢業后也回到林場來。”

  正是以高家四代人為代表的林場人60多年的堅守與奉獻,讓曾經貧瘠的皇甫山蕩起萬頃林濤,森林覆蓋率達96.1%,涵育著1000多種動植物,保存著江淮地區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原始次生森林景觀帶。

  高青旺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高紅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稱號。

  342 高淑貞

  高淑貞,女,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

  20多年來,高淑貞堅守“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承諾,帶領2個“貧困村”“問題村”,走出一條“抓黨建帶全局、抓班子帶隊伍、抓民生奔小康”的鄉村振興之路,被譽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領路人”。

  1995年底,正在中學任教的高淑貞,經鎮黨委任命,擔任東太平村的黨支部書記。經過五年艱苦奮斗,她帶領村民干紡織、建燒窯、抓養殖,修通柏油路、用上自來水、架起新電網,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改變了村裡的落后面貌。高淑貞也成為遠近聞名的“女能人”。

  2004年,高淑貞擔任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上任以后,她鄭重作出承諾:“絕不辜負黨組織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為了這句承諾,高淑貞一干就是15年。她帶領村兩委成員從落實“三會一課”抓起,開展“黨旗飄飄映四鄰,四鄰聯動黨放心”和“亮黨員身份,接受群眾監督”等主題活動。開通村干部24小時值班熱線電話,成立120多人的黨員為民服務隊,村干部當起服務村民的代辦員。逐步規范起村兩委班子管理,用真情服務贏得村民認可。高淑貞常說:“咱這個班子要想讓老百姓信咱,跟咱干,就得把承諾的事情一件一件辦好。”為給村裡修路,她個人向親戚朋友借款,又用自己的房子辦抵押貸款。她天天在工地上,連續幾個月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沒吃過一頓安生飯。為帶領村民致富增收,高淑貞帶領大家招商引資、騰籠換業,盤活10家企業,引進70家企業,建起農業生態示范園、採摘觀光園和生態養殖示范區等,村集體由負債60萬元到收入260余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2.6萬元。

  經過高淑貞和大家的努力付出,“問題村”變成“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平安家庭創建先進示范單位”“省級文明村”。如今的她,依然在崗位上扎實工作、服務群眾,堅守著“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承諾。

  高淑貞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山東省“擔當作為好書記”、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343 郭建華

  郭建華,女,漢族,1953年7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電影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

  郭建華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堅守一個信念“為農民放電影”,把為群眾放一部好電影、讓群眾看一場好電影,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的目標。

  從上世紀70年代當上農村放映員至今,郭建華已從業43年。她從拉板車、抬機器、走村串鄉做起,與鄉親們結下不解之緣。她說:“隻要鄉親們喜歡看,俺情願當一輩子鄉村放映員!”在當一線放映員的19年裡,她為農民放電影1.3萬多場。在當站長和公司負責人的24年裡,她帶領工作人員放映14萬多場。

  郭建華將服務領域擴展至脫貧攻堅。她帶領放映人員深入7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29個貧困戶較多的非貧困村,三年建立100個農村扶貧電影放映點,放映電影近萬場。她創新性推出的“菜單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作為優秀案例向全國推廣。

  郭建華放映過無數影片,讓她刻骨銘心的還是《焦裕祿》。她說自己堅持為群眾放電影的原因,源於電影《焦裕祿》裡“焦書記拉著板車在風雪中給老百姓送救命糧”的鏡頭,正是焦裕祿精神激勵著她一直堅守。她說:“今后我要組織放映更多更好的優秀電影,為群眾送去更豐富的精神食糧,讓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代代傳頌。”

  郭建華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4 席世明

  席世明,男,漢族,1975年1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於田縣招商局副局長,天津市靜海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技術管理科科長。

  “和維吾爾族老鄉一起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他的援疆承諾。兩年來他踏遍於田縣所有村庄,奔波在脫貧攻堅一線,通過招商引資,極大改善了數萬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用熱血和生命踐行了援疆人的諾言。

  牢記“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的進疆誓言,他義無反顧奔赴援疆第一線。席世明的母親年逾八旬、兒子還在上小學,他是家中的頂梁柱。2017年2月,席世明克服家庭困難,成為天津市第九批援疆干部,擔任於田縣招商局副局長。從渤海之濱到昆侖山下,跨越萬裡,隻為履行一份庄嚴的使命。他心系群眾、苦干實干,結合於田脫貧實際和發展需求,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和提高配套服務水平,多次赴內地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踐行“和維吾爾族老鄉一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援疆承諾,他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席世明陪同150多名客商走遍當地所有村庄,從項目選址到落地,他親力親為、負責到底。天津農產品企業在於田各鄉建的合作社,距他住地近的15公裡,遠的40公裡。每次運貨,他都會趕到現場,和工人們一起把幾十噸的貨物裝上車。苦心人天不負,2017年以來,於田縣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37個,到位資金21.59億元,新增就業人數15394人,改善了當地群眾“無地可種、無業可就、無工可打、無以脫貧”的現狀。在他一次次風雨兼程、不遺余力的奔波中,群眾看到了一名援疆人踐行諾言的堅定信念。

  2019年1月6日,席世明在幫助企業裝運了30多噸農產品后,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8天后去世。從患病到去世期間,自發到醫院探望或以各種形式轉達慰問心意的維吾爾族老鄉多達千人。在他們心中,席世明不僅是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的好干部,更是用生命踐行援疆承諾的親兄弟。

  席世明被追授為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天津市模范公務員。

  345 黃凌燕

  黃凌燕,女,黎族,1983年4月生,海南滴滴沃家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凌燕恪守誠信為本、操守為重,以誠待人、以信取人,履約踐諾、言行一致,致力於發展農村電商,銷售海南原生態、無公害的本土特色農產品,不僅讓好產品有了好銷路,還幫助不少農民脫貧致富。

  海南很多農戶以種果蔬為生,但苦於市場銷路不暢,收入一直較低。為了幫助鄉親們實現脫貧致富,2014年,黃凌燕返鄉創業致力於土特產品的銷售。

  2017年9月,黃凌燕得知亞欠村種植在山坡上的香粉蕉由於風吹日晒,蕉皮有黑斑,外表不美觀,導致銷售困難。為了打開銷路,黃凌燕決定依托“互聯網+農業平台”,通過免費品嘗等方式進行推廣。另外,她還抓住了香粉蕉不打農藥、天然種植、口感好、甜度高的優勢,以“原生態農產品”擴大了銷售,使香粉蕉的收購價由原來的每斤0.8元提升到2.5元,當年就帶領亞欠村49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2019年初,受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陵水當季的辣椒價格低迷。黃凌燕接到求助電話后,從開始幫助個人銷售辣椒,到最后遍布本號鎮、提蒙鄉等鄉鎮的幾十戶都成為黃凌燕的收購對象。經過近3個月的集中收購,黃凌燕解決了貧困戶的辣椒銷售困難,卻為此虧損了20多萬元。她說:“因為當初答應了,那就一定要做到!”

  為了提升“消費扶貧”品牌影響力及擴大銷售渠道,2018年10月,黃凌燕在政府扶持下,通過貸款在陵水高鐵站廣場開設了陵水特色產品體驗店暨消費扶貧體驗店,建立“候鳥”微信群,積極出謀劃策幫助貧困戶拓寬銷售渠道。開店僅半年,體驗店已累計銷售貧困戶種植的地瓜約11萬斤、香粉蕉約5萬斤、芒果約4萬斤。

  346 康全鑫

  康全鑫,男,漢族,1963年8月生,中共黨員,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全鑫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康全鑫從事日用百貨零售行業30余年,秉持“以誠取信,以信取勝”理念,從未賣過假貨、次貨、過期貨,從未發生過一起質量投訴,以保質保量、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樹立起良好的信譽和口碑,用誠信為事業點亮明燈。

  1993年初,康全鑫到石家庄進貨,由於資金不足,他給批發商寫下1300元的欠條,並約定還款時間。還款期臨近,生意又虧損,他為按時還債,毅然賣掉了一家六口正居住的三孔石窯洞和家裡唯一值錢的黑白電視機。當趕到石家庄還款時卻趕上市場搬遷,找不到那位批發商了。此后8年,他每年都專程去幾次石家庄,找遍所有的批發市場,終於在2001年找到那位批發商,還清了欠款。2008年,為保証合作建設的辦公樓如期建成,他人生中第二次為履約賣掉房子和車子,一家人住進職工宿舍,最終保証工程順利進行,以行動踐行承諾。

  2012年10月的一天,康全鑫在超市巡查時發現顧客落下的一個錢包,裡面裝有2000元現金以及工資卡、銀行卡等証件。他趕緊組織員工多方尋找失主,最終將錢包物歸原主。大家都說:“在全鑫超市買東西,不用擔心質量,丟了東西能找到,讓人放心。”公司的一名採購員私自借了20多家客戶共計18萬余元后不辭而別,康全鑫得知此事后,主動用自己的錢還清所有客戶的欠款。這些客戶感慨地說:“康全鑫有擔當,這樣的合作伙伴值得永遠珍惜!”

  近幾年,零售行業受網購沖擊,很多同行裁員、減薪壓縮成本。但康全鑫卻承諾:不裁員、不減薪,哪怕少掙錢、不掙錢,也要保障大家的生活。從最初的地攤小哥、小商店老板,發展到擁有5家連鎖超市、1個配送中心、經營面積7800余平方米、職工280余人、總資產達3000余萬元的民營企業家。康全鑫說,企業發展的秘訣就是四個字——誠實守信。

  康全鑫榮獲中國誠信企業家、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陝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榮登“中國好人榜”。

  347 梁菲

  梁菲,女,瑤族,1984年8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小學教師。

  梁菲堅持一聲承諾,一生踐行:一句“我來當您孫女”,為孤寡老人養老送終﹔一句“我陪你長大”,陪伴孤兒成長成才﹔一句“我幫你撐起這個家”,減輕困難家庭經濟壓力。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她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思政課堂上的道德宣言。

  梁菲關注孤寡老人,踐行著要為她養老送終的諾言。2012年3月2日,梁菲認識了獨居20年,身患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鐘婆婆。梁菲下決心要照顧這位老人,對她說:“您就把我當作您孫女,我一定為您養老送終。”她為老人購置手機,便於隨時聯系。老人80歲生日那天,梁菲親手制作了生日蛋糕。鐘婆婆突發心臟病住院期間,梁菲端屎倒尿,忙前忙后。老人病故,梁菲和家人為她操辦葬禮,讓她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

  梁菲關心孤兒成長,信守要陪她長大的諾言。2012年4月,梁菲在新聞報道中得知女孩欣欣的遭遇: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遭遇車禍身亡,暴雨沖垮了她和祖父母住的房子。梁菲主動找到她,說:“你放心,姐姐一定養你長大。”每到周末,梁菲就把她接到家中,為她輔導功課,教她自立自強。在梁菲的精心照顧下,欣欣考上了師范大學,畢業后也成為了一名思政課老師。

  梁菲關愛困難家庭,兌現幫她們撐起家庭的諾言。2014年12月,梁菲認識了潘家姐妹一家。潘家有五口人,父親半身不遂、患有腎衰竭,母親患有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哥哥腦癱,僅靠低保維持生活。梁菲對她們姐妹倆說:“別怕,我幫你們撐起這個家。”她四處奔走,為她們倆申請貧困生資助,為潘家父母申請減免醫療費用,並負責照顧潘家孩子。她為潘家種植的果蔬和養殖的家禽找到“固定買家”,讓他們家有了穩定收入。現在梁菲仍然幫扶著8個“弟弟妹妹”。

  梁菲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南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348 葛向棟

  葛向棟,男,漢族,1967年10月生,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破魯鄉八墩村村民。

  葛向棟為了完成父親“捐資助學、愛鄉興教”的遺願,甘受清貧,承諾10年內出資20萬元資助貧困學子,每年拿出2萬元主動送到學校,以“凡人善舉”鼓舞了莘莘學子,在當地譜寫了一段誠實守信的佳話。

  葛向棟的父親葛義生前是一位熱愛教育事業的優秀鄉村教師,2011年,父親病危期間,拉著兒子葛向棟的手說:“我教了一輩子書,深知農村孩子們求學的艱難,上學是他們唯一的出路,不管你們有多難,都要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孩子們完成學業。”老人家臨終的一句話,成了葛向棟心頭的一件大事。2013年,在葛向棟的努力下,父親任教的青澤學校成立了“葛老師獎學金”,葛向棟向全校師生庄重承諾,在10年內出資20萬元,資助該校家庭貧困但成績優秀的學子,幫他們圓“求學夢”。

  葛向棟生活並不富裕,他自己是個收入不高的臨時工,妻子沒有固定工作。為每年准時將2萬元捐款送到孩子們手中,他經常利用休息日去洗車場打工。7年間,葛向棟的助學資金從未短缺,目前共出資14萬元,先后資助218名學生,其中有的學生已經上了大學。

  葛向棟從小受父親言傳身教,良好的家風成就了他孝字當頭、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優秀品德。他也經常教育這些學生,做人要講誠信、重孝道,現在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葛向棟榮登“中國好人榜”。

  349 程紹光

  程祖全

  程紹光,漢族,1923年10月生﹔程祖全,漢族,1969年1月生,均為重慶市黔江區城東街道下壩社區居民。二人系父子。 為踐行“守好烈士陵園”的庄嚴承諾,程紹光、程祖全父子兩代人接續70年,以愛黨愛國的一腔赤誠之心,義務看管烈士墓,打掃清潔、安全巡邏、義務修繕、精心守護,書寫了初心不改、一生無悔的誠信篇章。

  1949年11月,黔江縣(現重慶市黔江區)解放后,縣政府把在全縣犧牲的22位烈士陸續遷到三元宮集中安葬,安排26歲的程紹光義務看管。1951年,程紹光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妻子羅素香帶著兩個孩子接過了守墓的擔子。1956年,程紹光帶著軍功章從部隊回到黔江,謝絕了分配的工作,執意回到老家耕田種地,繼續守墓。程紹光內心執著而堅定:“沒有烈士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為他們守墓天經地義。”1982年,黔江革命烈士陵園在原址建成。為更好地看護陵園,程紹光干脆搬到陵園生活。每年春節、清明節和建軍節,程紹光要至少提前半月為迎接市民參觀做好各種准備。程紹光還先后走訪了烈士們犧牲的地方,拜訪了那些經歷過戰斗的軍人和群眾,將收集到的英雄事跡整理成冊,為前來祭奠的群眾宣講。

  2007年,程紹光在彌留之際,囑托兒子程祖全:“我走后,守墓的任務就交給你,我們守護和傳承的是愛國精神。”他還說,要保護好陵園的物品,革命文物都是無價之寶,不能遺失﹔要保護好陵園的一草一木,不能讓人破壞,不能打擾烈士長眠,玷污庄嚴之地﹔除了日常看管,還要向群眾講述先烈故事,傳揚革命精神﹔要將他安放在烈士墓對面,去世后還要守護烈士陵園。

  程紹光去世后,程祖全與妻子像父親那樣,共同守護著陵園,細心呵護著一草一木。為了踐行當初的諾言,父子兩輩人將70年的人生奉獻給了這件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業。感恩英雄、守護英雄、學習英雄已然成為他們程家的家風,踐信守諾的崇高精神也將代代傳承。

  程紹光、程祖全榮登“中國好人榜”,當選“感動重慶”2018年度人物。

  350 程樟柱

  程樟柱,男,漢族,1942年11月生,江西省德興市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義務講解員。

  作為一名義務講解員,程樟柱51年如一日堅守“一輩子講述烈士精神”的承諾,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方志敏等烈士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氣節,成為當之無愧的“紅色精神”傳承人。

  1968年,眼睛高度傷殘的程樟柱婉拒了部隊提供的療養待遇,選擇退伍到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當管理員和義務講解員。從小就敬仰方志敏的他,從那時起開始宣講方志敏及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革命事跡。“出了房間門,下兩級台階,前行20步左拐走35步,再上四級台階,就到了紀念館大門。”這段被數字化的水泥路,雙目失明的程樟柱每天要走上幾遍,這一走就是51年,從一個英姿颯爽的青年變成白發蒼蒼的老人。建館之初,紀念館隻有一座破敗的房子和8張照片,程樟柱以館為家,走村串戶收集與方志敏等革命烈士有關的資料和遺物,自己掏錢整修館舍、清理庭院。

  程樟柱的視力從初來紀念館時的0.04,到如今完全失明,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方式便是收音機。為讓自己的講解有吸引力,程樟柱聽廣播“充電”的習慣一直延續至今,用壞的收音機就有十多台。在他的解說中,緊跟當下時事、國家改革、國際局勢,還有很多新詞,把老故事講出新意義,具有感染力,很受參觀者歡迎。51年來,程樟柱共為來紀念館參觀的海內外各類群體義務講解服務達20多萬人次。

  程樟柱將全部身心扑在紀念館上,對家裡照顧不上。開始還常回家看看,后來兩隻眼睛完全失明,他索性整年留在紀念館。程樟柱說,方志敏值得他守護一輩子,要讓一代一代的青年人永遠記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烈們拋頭顱洒熱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紀念館有了新的講解員,但程樟柱依然堅持留在館裡——“我死的那天,便是我義務講解員身份的結束之日。”

  程樟柱榮登“中國好人榜”。

  351 謝海琴

  謝海琴,女,漢族,1970年12月生,陝西省榆林市謝老大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海琴堅持“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人生信條,依靠誠信致富后創立制衣公司,從“裁縫”到“總經理”,走出一條誠信贏得發展的人生道路。

  1991年12月,剛從服裝培訓學校畢業的謝海琴,在方塌鎮辦起了自己的“小草時裝店”。那時候給顧客裁個褲邊1元錢,換個拉鏈1元錢,但她從來沒有馬虎過。因為謝海琴手藝好、人實在、守信用,在當地小有名氣,慕名而來做衣服的人絡繹不絕。

  2005年,謝海琴來到榆林,開了一家服裝店。2012年,公司擴建廠房耗費大筆資金,盡管工人們要求把工資先欠著,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擴大生產上,但謝海琴堅持用貸款結清所有員工的工資。她說:“職工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掙的是血汗錢,是養家糊口的錢,再缺錢也不能拖欠職工工資。”正是這種信念,使得職工相信公司,更相信謝海琴。

  2008年底,謝海琴和一家酒店簽訂了一批服裝加工合同,沒成想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若按合同履行,她不但掙不到錢,反而會虧損2萬多元。對方了解后,主動提出適當提高交易價格。可她拒絕了,她說:“錢賠了還可以掙,如果信用沒了,用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

  謝海琴還熱心公益事業。近年來,她慰問空巢老人、困難群眾400余名,關愛殘疾人360余名,資助貧困學生3230余名,累計向社會慈善捐款、公益資助、幫扶弱勢群體達240多萬元。生意越做越好,謝海琴越來越忙,還辦起培訓班,幫助家鄉的女孩子學習一技之長,拓寬就業門路,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謝海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陝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352 竇蘭英

  竇蘭英,女,漢族,1949年5月生,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隆暢社區居民。

  大女兒患病離世,留下12萬元看病欠款,竇蘭英年過花甲,6年間辛勤勞作,替女還債。老人視誠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鄰親切地稱作“信義奶奶”。

  1985年2月,竇蘭英丈夫因肝癌去世,36歲的她以一己之力承擔起撫養兩個女兒和照顧婆婆的重擔。2006年,竇蘭英的大女兒結婚了,但孩子出生28天后女婿就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2013年,患直腸癌的大女兒不幸去世,留下年幼的外孫女和12萬元看病欠款。許多人看著年邁的老人拉扯幼小的外孫女生活不易,想著不再提債務的事了,竇蘭英卻做出了決定:替女還債!她用田字格本做了個小賬本,把看病所欠的12萬元賬目全都羅列出來,甚至女兒生前所欠一些小商鋪數額不大的柴米油鹽錢也都被列了進去,記在本上、裝在心裡。

  為信守替女還債的承諾,60多歲的老人當起保姆、干起鐘點工,撿廢品賣破爛,省吃儉用把每一分錢都攢下來。每還完一筆,竇蘭英就在債主名字旁邊打個小勾,每打下一個勾,心裡也就輕了一分。6年時間裡,在老人的努力和社會各界幫助下,12萬元債務已還得隻剩下1萬多元了。

  在她的影響下,外孫女無論家務還是學習,樣樣拿手,多次獲得“三好學生”等獎項。外孫女常說:“姥姥不僅撫養我長大,更教會了我做人,真想快快長大掙錢,讓姥姥享福。”

  竇蘭英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甘肅省道德模范稱號。

  353 藺發儒

  藺發儒,男,漢族,1955年3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農豐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經理。

  經商20多年來,藺發儒始終秉承“辦事重在實,說話重在信,做人重在誠”的理念,寧肯自己受損失,也要以農戶的利益為先,履行著與農戶一起富裕的約定,把企業做成當地響當當的金招牌。

  藺發儒辦企業講誠信,始終把成本低、質量好的農資產品提供給農戶。1999年,額濟納旗出現農資供需矛盾,質量差、價格高的產品讓農戶有苦難言。藺發儒同情農民兄弟,拿出所有積蓄,多方籌資,成立農豐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為防止出現偽劣農資產品,藺發儒去新疆、赴甘肅、跑山東,走遍西北、華東大部分銷售農資產品的廠家考察質量。20多年來,他從沒有賣過一袋假種子、一袋假化肥,從不缺斤短兩。

  藺發儒在經營企業時,以誠待人,寧願讓自己受到損失,也要維護農戶的切身利益。2010年,他從新疆引進一批棉花高產新品種,相比舊品種,每畝地平均可增產50%。不幸的是,那年因遇上了多年未見的晚霜凍,種子出苗率特別低。面對農戶質疑,藺發儒二話不說,先把30噸價值26萬元的種子補發到農戶家抓緊補種,雖然個人受了損失,但沒有耽誤春耕,挽回了農戶的損失。

  藺發儒始終履行著與農戶一起富裕的約定。他自己出資邀請土壤、肥料專家及相關作物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實地指導,舉辦各類培訓班10多次,培訓人數達1000余人次。為了把農戶的風險降到最低,他掏錢租地300余畝,辦起了試種試驗示范基地,為農戶們提供低成本、高質量、多品種的農資產品。許多經濟困難的家庭經過多年的辛勤種植,如今也買了房和汽車,錢包也鼓起來了。

  藺發儒榮獲全國“十大誠信之星”、內蒙古自治區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等稱號。

  354 廖良開

  廖良開,男,漢族,1974年9月生,中共黨員,重慶市開州區趙家街道和平村村民。

  19歲的戰友為搶救落水群眾英勇犧牲后,面對痛失兒子的戰友父母,廖良開認下兩位老人為“爹媽”,為戰友盡孝22年。他以實際行動,踐行“戰友為人民犧牲,我來替他盡孝”的庄嚴承諾。

  1997年初,來自四川開縣(現重慶市開州區)的廖良開和來自吉林樺甸的劉繼強一起被分配到了葫蘆島海軍某部。兩人因興趣相投,成為知心朋友,並相約共同努力報考軍校。就在兩人憧憬著美好未來時,意外發生了,1997年9月28日下午,劉繼強在搶救落水群眾時英勇犧牲。在戰友父母來到部隊見了兒子最后一面后,廖良開腦海中不斷浮現二老憔悴的面孔。他對兩位老人說:“我們是人民子弟兵,他跳下十幾米高的防波堤救人,憑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他走了,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二老的兒子。”

  認下“爹媽”后,廖良開就開始履行兒子的義務。一有空,他就打電話與“爹媽”談心﹔每個月都寄一封信問候“爹媽”,與“爹媽”分享自己的一件件喜事。在北京工作期間資助貧困大學生,退伍后在成都安家立業,他總是第一時間向“爹媽”報告。孝敬父母的錢物、探親的假期,他總是一分為二,兼顧兩邊爸媽。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廖良開到吉林探親,往返一次3000公裡,要坐兩天多的火車。即便如此,他每年至少都要跑一趟,后來成了家,就是夫妻同行,再后來有了兒子,探親路上變成了一家三口。廖良開還曾多次將吉林的“爹媽”接到重慶老家,讓兩邊父母親人團聚。20多年間,兩個家庭在不斷交往中感情日漸深厚。

  一聲父母千鈞重,說好一輩子,就是一輩子。2017年,廖良開喊了整整20年的吉林媽媽走了,他心急火燎趕去吉林,在母親靈前,為老人敬上了最后一個軍禮。吉林的母親雖已去世,但父親健在。廖良開堅定而真誠地表示,他會將這份承諾和孝道延續下去。

  廖良開榮獲全國“十大誠信之星”,當選“感動重慶”2017年度人物,榮登“中國好人榜”。

  355 廖聰濟

  廖聰濟,男,漢族,1970年8月生,廣東省樂昌市梅花鎮紅七軍革命烈士紀念園管理員。

  為了紅軍的一個囑托,因為祖父的一句承諾,廖聰濟一家三代人接力守護烈士忠骨。直到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廖家三代人孤守紅軍墓數十載的故事才進入公眾視野,“青山埋忠烈,廖家守諾言”的感人故事成為當地佳話。

  1931年2月2日,紅七軍進入梅花墟(現廣東省樂昌市梅花鎮)后,遭到國民黨軍的包圍,雙方展開激烈戰斗,史稱“血戰梅花”。第二天,廖家突然來了3名年輕的紅軍,其中一人身受重傷。祖父廖文成在當時的嚴峻形勢下,不顧自身安危,迅速將這3名紅軍在自己家裡安頓下來。大山裡缺醫少藥,受重傷的軍官不到半個月便犧牲了,另外2名紅軍戰士在出發尋找部隊前告訴廖文成,犧牲的軍官真名叫李謙,年僅22歲,是紅七軍在梅花一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將領,並寫下一張字條,懇請廖文成幫忙看護好李謙的遺骨,待到革命勝利后再來找他。

  受紅軍托付,廖文成將李謙的遺體掩埋在自家屋旁。由於怕暴露,不敢刻碑文,對外則稱是自家的祖墳,他每年懷著敬意為李謙烈士掃墓。從童年開始,父親廖更新就帶著廖聰濟和家人祭拜李謙烈士,並經常跟他講述當年祖父廖文成為李謙烈士療傷的經過。

  2005年,廖聰濟毅然放棄在外打工的機會,回到深山照顧年邁父母,同時也接過照看李謙烈士墓的重任。2009年,文物部門在普查中確証了李謙烈士墓的所在地,紅七軍20師師長李謙帶軍“血戰梅花”的歷史被頌揚開來,廖家三代人孤守紅軍墓數十載的故事也才被人熟知。

  2010年12月,李謙烈士的遺骸被遷葬入樂昌市梅花鎮新建的紅七軍革命烈士紀念園。廖聰濟一家被安排遷出深山,廖聰濟成為了紀念園的管理員,繼續守護著烈士墓。他還當起義務“紅色講解員”,向前來祭奠烈士和參觀紀念園的各界人士講解敘述烈士英勇戰斗的故事。

  廖聰濟說,“我們廖家三代為紅軍李謙烈士守墓,我覺得是一種義務和責任,紅軍那時候這麼艱難都過來了,我更要傳承紅軍精神,不畏艱難,繼續守護。如果我兒子將來願意,我希望他能接我的班,把這個崗繼續站下去。”

  廖聰濟入選“廣東好人”。

  356 熊子勛

  熊子勛,男,漢族,1927年6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政協文史委員會原副主任。

  憑著一諾千金的執著信念,他用60多年時間尋遍每一座山頭,查清58名犧牲戰友的下落。兩度患癌、一眼失明,仍然堅守承諾、不言放棄,每找到一人,便為他們造墳豎碑。熊子勛用畢生踐行諾言,被譽為“信義戰友”。

  1949年3月,谷城縣獨立營第三連奉命剿匪,不料在茶園溝遭伏,58名解放軍戰士下落不明。谷城縣特派作戰經驗豐富的熊子勛為區長再次進山剿匪。9個月后,成功解放谷城西南山區。當熊子勛帶人進入茶園溝時,頓時驚呆了:草叢中到處散落著解放軍戰士的爛衣服、爛鞋子、破襪子,尸骨卻不見下落。熊子勛含淚將戰友們的遺物就地埋葬,並在心中立下重誓:“哪怕用盡一生時間,我也要找到58名戰友!”

  有一次,熊子勛聽說沈陽一名教導員那裡有戰友名單,立即趕到沈陽。教導員說名單在文書那裡,熊子勛又輾轉來到文書的老家湖南。一路追尋,輾轉千裡,最后在四川找到這份珍貴的名單。正是根據熊子勛找到的這份名單,犧牲的戰友被一一追認為烈士。

  1982年,熊子勛被診斷出罹患胃癌。家人和領導怕他出意外,阻止他進山。他卻悄悄留下遺囑,獨自進山。1988年6月,熊子勛在茶園溝一戶姓焦的農戶家裡訪談時得知,半山腰上有兩名解放軍的墳,他決定到上面看看。快爬到半山腰時,大雨傾瀉而下,一股泥石流把他沖下山去。翻滾中,他被兩棵樹擋住身體撿回一條性命,右眼卻被嚴重刺傷,最終失明。1989年,熊子勛又罹患肝癌。他再次給老伴寫下遺囑:“隻要有一口氣在,我就要完成我對死去戰友的承諾!”就這樣,經過60多年艱辛尋找,58位戰友的犧牲經過、掩埋地點被他全部查清。每找到一人,他便會給烈士造墳祭奠。

  1979年以來,他著手為犧牲戰友寫書立傳,在患白內障視力急劇下降的情況下,24年間數易其稿,完成50多萬字的手稿《磨盤山平暴記》。2008年7月,該書以《黎明的鐘聲》為名正式出版。那天,熊子勛來到谷城縣紫金鎮烈士墓前,將新書擺在烈士墳前告慰英靈:“書寫出來了,人們會記住你們的!”

  熊子勛榮獲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稱號。

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

(按姓氏筆畫為序)

  401 丁華

  丁華,男,漢族,1964年2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鐵東區分局治安大隊民警。

  丁華部隊轉業后成為當地一名排爆警察,憑著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能成功處置各種挑戰,歷經數次生死考驗,先后排爆400余次,處置炸彈、手雷上萬枚,被譽為“排爆英雄”“拆彈專家”。

  2017年5月8日,鐵東區某採石場進行了30年來一次最大量爆破作業。丁華趕赴現場,制定了周密的爆破作業流程和應急方案,在爆破作業過程中採取不間斷現場監督的方式,現場執勤監管工作有序進行,未發生任何事故。

  2017年6月14日,四平某小區施工現場挖出一枚炸彈,因鏽蝕與空氣接觸燃燒,產生大量煙霧,狀態極不穩定,嚴重威脅現場施工人員和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丁華接到處置指令后迅速趕到,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現場對炸彈實施降溫處理。在指揮部做出搬運引爆決定后,丁華請纓:“讓我一個人去,一旦出現意外,別造成更大的犧牲。”在他捧起炸彈時,冷卻的炸彈突然躥出1米多高的火焰,他的手瞬間被灼傷。他忍著劇痛將炸彈放到安全位置。在進行二次滅火冷卻后,又獨自駕車把炸彈運往安全地帶進行銷毀。

  2018年4月24日清晨,丁華接到處置某小區工地發現炸彈的指令,他獨自一人冒死對炸彈進行現場勘查。在初步處置后,一場歷時9天的艱難排爆行動開啟。這次排爆遇到很大困難,一方面炸彈位於繁華地段,周邊均是高層居民樓,最近處僅30米﹔另一方面炸彈體量約為50公斤,爆炸后果不堪設想。爆破公司的人一致認為應當就地銷毀,但如果這樣,爆炸引發的沖擊波勢必造成樓體鬆動,預測損失將以億計﹔如果轉移銷毀,一旦發生爆炸,勢必造成人員傷亡。關鍵時刻,丁華又一次挺身而出,他進入現場,先是對彈坑注水以隔絕空氣,之后將炸彈抬出放入事先擺好用於轉移的特制水槽內。駕車最終將炸彈拉到郊區成功銷毀。

  丁華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吉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

  402 馬祎

  馬祎,男,回族,1954年1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掌子溝鄉達沙村黨支部書記。

  馬祎擔任達沙村黨支部書記27年來,帶領全村群眾艱苦拼搏、奮發不息,換窮業、改窮貌,把達沙村建設成為多民族聚集的團結和諧幸福村,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華麗嬗變,被群眾稱為小康路上的“領頭人”。

  作為村級組織的“領頭雁”,馬祎首先從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入手。他堅持從優秀青年和致富能人中培養發展黨員,探索村民參與管理村級事務的新途徑,每月召開一次“知情大會”,為全村群眾搭建“談話說事”的平台,村上的事情讓老百姓說了算,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群眾的困難訴求實行村社干部上門服務代辦,在與群眾貼心交心的過程中贏得了認可支持。

  馬祎對村上脫貧攻堅有想法、有辦法。他認為全村有四種人:勤勞致富“走的人”、想脫貧缺錢缺技術“站的人”、徘徊觀望“坐的人”、等靠要“躺的人”。他通過政策宣傳、真心幫扶和精准施策,讓“走的人”跑起來、“站的人”走起來,“坐的人”“躺的人”站起來,極大提振了全體村民感恩奮進、自力更生、戰勝貧困、共同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他因戶因人制定實施脫貧發展計劃,動員群眾組建成立種養殖合作社,發展當歸種植、蜜蜂、獺兔、牛羊養殖,引導群眾外出經營牛肉拉面等特色餐飲業,幫助600多人勞務輸轉就業,幫助105戶群眾改造危房、30戶群眾搬出了“窮窩”。短短幾年時間,全村危舊房改造覆蓋率、自來水入戶率、水泥路通戶率、電網覆蓋率、寬帶網絡入戶率、適齡兒童入學率均達到100%,2015年實現了整村脫貧。

  達沙村多民族雜居、各類矛盾糾紛多發、環境衛生難管理,馬祎堅持當好小村庄裡的“大當家”、小社會裡的“大法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奔走在村社巷道、田間地頭,教育引導大家講文明、樹新風,比致富、比和諧、比衛生,如今的達沙村宗教和睦和順、社會和諧穩定、人人思上思進、庄風民風淳朴。

  馬祎榮獲甘肅省“隴原先鋒崗”、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甘肅人物“隴人驕子”等稱號。

  403 王書茂

  王書茂,男,漢族,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委員,潭門海上民兵連副連長。

  多年來,王書茂積極參與南海島礁建設,培養南海維權民間力量並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投身維護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先后參加多項國家重大涉海工作。他還帶領群眾造大船、闖遠海致富,成為潭門鎮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典型。

  王書茂熱愛島礁建設事業。在東門礁施工中,他和60多歲的父親及18歲的兒子一同加入施工隊伍,三代同堂建南沙的事跡一時傳為佳話。南沙華陽礁建設中,他不辭勞苦,全心付出,頂著高溫,往返於潭門和南沙之間,運送建筑材料、給養物品,在暴晒下,依然堅持運送完最后一批。

  王書茂把南海當成“祖宗海”,熱血守護。在2012年4月黃岩島事件期間,王書茂和他的船隊在黃岩島附近作業時,遭遇外國漁民船隻侵擾。面對佩帶武器、無理挑舋的外方漁民,王書茂先向他們進行口頭警告,在對方不聽勸阻,變本加厲地要沖入我國領海時,王書茂毅然下令船隊擋在外方漁船前進的方向上,阻攔他們非法越過我國領海線。經過多天的周旋與對峙,外方船隻最終撤離。

  2014年5月,外方出動大批船隻非法強力干擾中方“981”鑽井平台作業。王書茂帶領海上民兵連10艘漁船共200多名民兵骨干,日夜兼程趕往西沙中建島南部。對於那些不聽勸告妄想非法靠近“981”鑽井平台的外方船隻,他親自帶領船隊沖向對方,迫使外方非法船隻遠離作業平台,既保護了“981”鑽井平台作業環境,又維護了我國的南海主權不受侵犯。

  王書茂在先富裕起來之后,又把心思放在如何帶領群眾致富上。他船上原有兩名臨時雇員,生活十分困難。他了解情況后,便主動向他們傳授捕魚的技術,並在生活中給予他們幫助。在王書茂的幫扶下,兩人都購買了漁船,日子越過越紅火。

  隨著南海漁業資源的減少和國家對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視,部分漁民面臨著轉產轉業的選擇。2017年11月,海南首個休閑漁業試點項目落地潭門。為響應號召,王書茂鼓勵潭門漁民以漁船入股方式加入公司參與休閑漁業發展﹔支持發展特色漁家民宿,增加村民收入。

  王書茂榮獲“改革先鋒”等稱號,榮立三等功1次。

  404 王春生

  王春生,男,漢族,1964年3月生,九三學社社員,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

  王春生長期堅守海洋科研工作第一線,參加我國30多個航次調查,8次擔任首席科學家,11次搭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探秘海底。他帶領團隊刻苦鑽研,不畏艱辛,屢創佳績,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和提升我國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的話語權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深海探秘勇士”。

  工作30多年來,王春生平均每年參加一至兩次海上科考,每次隨船出海,少則一個多月,多則小半年。2005年中國首次大洋環球科考,王春生擔任前半程的首席科學家,在船上連續工作152天。由於高強度作業,兩台岩芯取樣鑽機先后出現不同故障,但此時船上攜帶的備品備件都已用完。王春生立刻組織搶修,把其中一台鑽機的逆變器拆下來裝到另一台上,以保証科考作業順利開展。他們克服安裝空間狹小、耐壓筒沉重的困難,花了幾個小時才完成拆裝。由於兩台鑽機設計細節各不相同,重新組裝后,控制系統仍無法正常啟動。經過三天三夜的遠程會商、搶修,終於使鑽機恢復了工作。

  2013年以來,王春生擔任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4個航段的首席科學家,進行了11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352米,取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樣品和視頻資料,對深海生物多樣性及分布特點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相關規定制定上的話語權。

  王春生非常重視科研團隊建設,帶領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撐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的工作。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第十九屆會議審議我國富鈷結殼勘探合同申請和第二十屆審議中國五礦集團多金屬結核保留區勘探合同申請時,王春生負責勘探區環境研究與評價方面的陳述和答辯,為順利申請到2個礦區的勘探合同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為國際海底管理局“西太平洋海山區環境管理計劃”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他先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0多項﹔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50余篇,出版專著2本﹔發現海洋生物3個新屬,50多個新種﹔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王春生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先進個人、十佳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405 王輔成

  王輔成,男,漢族,1940年6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師范大學退休干部。

  王輔成退休25年來,始終堅守在宣講“三觀”的講台上,1500多場義務宣講,40余萬觀眾思想共鳴,幾十萬元愛心捐款,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老教師、老黨員的職責和信仰。

  1994年,王輔成面臨退休。他想,退休就意味著為黨和人民奉獻的時間變少了,必須抓緊時間。為了讓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好立志成才、報效祖國,他決心以開設講座的形式,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遞給他們。在他看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我們不去講,誰去講?這是共產黨人的使命和天職,不僅要講,還要大講、特講、理直氣壯地講。”

  王輔成的“三觀”宣講有聲有色,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從大學講到中小學,從機關講到社區,從企業講到農村,從南國講到北疆﹔從“三觀”講到“三嚴三實”,從“兩學一做”講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邀請他宣講的單位絡繹不絕,親友們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勸他少講幾場。可他總是有求必應,曾創下一周宣講6場、一天宣講3場的紀錄。2017年底,王輔成應邀擔任天津市和平區“文明先鋒”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兩年多來,王輔成巡回宣講50余場,幾乎場場爆滿,深受聽眾歡迎。

  宣講“三觀”,王輔成與自己“約法三章”:一是站著講,以體現對聽眾的尊重﹔二是脫稿講,體現對自己的嚴要求,給別人講的,自己先消化吸收﹔三是不計報酬講,請他宣講不要任何報酬,如果非要給,他就把這些錢用於扶危濟困、助弱幫殘。

  60歲那年,王輔成就立下遺囑,其間三次修改完善。最后一次修改是在兩年前——“活著完獻生命,死后全捐遺體,為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崗”。他覺得,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王輔成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關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等稱號。

  406 王錦萍

  王錦萍,女,漢族,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衛生所醫生。

  33年來,王錦萍扎根海島村醫崗位,秉持“醫者仁心”職業操守,不分晝夜、不計報酬、救死扶傷、醫治病痛,成為村民們信任依賴的“海島120”。

  1986年,王錦萍成為島上唯一的村醫。30多年來,她帶著藥箱走遍島上每家每戶,每個角落。對村裡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了然於心。她以醫治村民疾患為最大責任,全天24小時候診,隻要有人需要,不分晝夜,不論早晚,隨叫隨到。王錦萍睡覺都要把手機放在頭邊,就怕聽不到電話聲。她說,作為島上唯一的醫護人員,必須有求必應,保証鄉親們需要的時候及時趕到。她和她的藥箱成為海島村民信賴的“120”。

  作為一名醫生,王錦萍從未斷過診,哪怕是自己處於傷病中,也要為島上的鄉親們消除病痛。有一年冬天,她在出診的路上摔傷了腿。就在她腿傷未痊愈之際,一位70多歲的老人家屬深夜敲開衛生所的門。王錦萍二話沒說,頂著呼嘯的海風,一瘸一拐來到老人家,給老人看病輸液。隨后連續幾天,王錦萍都忍著疼痛堅持到病人家裡進行治療。她用自己的辛勞付出,換來了村民的健康,也贏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遇到危重病人需要出島就醫,王錦萍總要跟隨前去,以防路上出現危急情況,她便於及時搶救。王錦萍不僅要給村民們看病抓藥,還要負責村裡的接生工作,30多年來共接生了200多個新生命。對島上的孩子來說,王錦萍是他們的健康守護者,從出生的嬰幼保健,到成長過程中的醫治病痛,都有一份來自這位“醫護媽媽”的功勞﹔而在當地老人們的心裡,王錦萍則像孝順的女兒一樣照料著他們,不但為他們看病查體,還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王錦萍覺得最愧對的就是家人。兒子小時候到城關讀書,想讓王錦萍到城關照顧,她狠狠心,為兒子辦了寄宿手續﹔前幾年,兒子和丈夫外出經商,請求王錦萍同去團聚,她還是狠狠心,留在了島上。因為她想到了島上衛生所還沒有接班人,萬一村民有個頭疼腦熱,沒有醫生,小病就可能拖成大病。

  王錦萍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鄉村醫生特別關注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407 王磊

  王磊,男,漢族,1969年4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

  王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從醫20多年致力於結直腸癌、放射性腸炎預防與診治相關研究,原創直腸癌擴大左半切除新術式“天河術式”,是國內結直腸癌預防與診治技術發展的推動者、創新者。

  20多年從業生涯,王磊診治的門診、住院患者,大部分是疑難雜症,每年都超過4000人。他創立國內規模最大的放射性腸炎診療中心,很多病人都是慕名而來,在這裡重獲健康新生。他堅持“醫者仁心”,秉持以病患為先的診療理念,想辦法為病患分憂。他曾經為一位病患准備6套手術方案,成功幫他擺脫長達3年多的病痛折磨。王磊和他的老師等人通過大量研究,從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角度出發,在結直腸腫瘤治療領域成功建立一個標准、兩項技術和一個方案。

  王磊始終致力於技術創新,原創直腸癌擴大左半切除新術式“天河術式”,有效推動國內結直腸癌預防與診治技術發展。為有效預防和治療放射性損傷,王磊和汪建平團隊不斷探索創新,成功設計一套術前“單純全量化療”去放療的直腸癌治療新方案,打開直腸癌診療新篇章。他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開展相關合作,與結直腸外科專業世界領先的克利夫蘭醫療中心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王磊參與主持廣州市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示范工程項目投資計劃,牽頭啟動與廣東省62家縣級醫院胃腸診療服務的全面幫扶,創建了國家臨床藥物研究基地。在繁重臨床工作之余,他一直堅持講授外科學、診斷學、分子醫學課程,共培養博士生11人、碩士生5人。

  2018年初,王磊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術后不到兩個月就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一年多時間裡,看診近600名患者,參與上台手術治療患者近100位,牽頭制定發表《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年)》。他說:我或許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

  王磊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08 王曙群

  王曙群,男,漢族,1970年6月生,中共黨員,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有限公司班組長。

  30年來,王曙群甘於寂寞、愛崗奉獻,默默堅守在航天裝配一線,傳承航天精神,腳踏實地開拓創新,攻克多項技術難題,以匠人之心鑄航天重器,是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優秀代表。

  王曙群刻苦鑽研,奠定扎實精湛的技術功底。參加工作后,他從事工裝模具的裝配維修工作,認真踏實完成每件工裝產品。1996年,王曙群因在中級工考試獲得全廠第二名,被破格批准參與高級工培訓班,趕上對接機構產品研制重要時機。1998年,對接機構進入初樣產品研制階段,工作中出現很多問題,王曙群執著堅持,攻克難關,練就了一手“精、新、准、快”技術絕活。王曙群堅持學以致用,勇於探索實踐,牽頭研發了50多台套專用裝備,完成論文15篇,獲得5項國家發明專利,成為載人航天工程總裝戰線上的領軍人物。

  王曙群參與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圓滿完成對接機構調裝任務。天宮一號是帶著對接機構首次上天的飛行器,在發射前進行熱真空試驗中,發生了對接機構無法解鎖分離問題。王曙群認真分析,逐一排查,鎖定問題並迅速排除故障,確保了天宮一號如期發射。2011年,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載著由王曙群帶領的團隊親手裝調的對接機構,在太空上演了一場完美的“太空之吻”,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后第二個掌握對接機構裝調技術的國家。近年來,從神舟八號至神舟十一號,再到天宮、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團隊總裝的對接機構經歷了7次飛行試驗,圓滿完成了13次交會對接任務,受到業界高度評價,贏得崇高榮譽。

  王曙群發揮“傳幫帶”作用,打造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團隊。他作為班組長,在班組管理中突出“規范化、精細化、人性化”,完善崗位依據目錄百余項,重修專項操作規程5篇。在研制“玉兔”月球車工作中,王曙群大膽選用年輕人,給他們壓擔子。王曙群結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講解產品裝配重點難點,在模擬實驗中親身示范,言傳身教,幫助年輕組員更快成長。王曙群團隊現有成員17人,平均年齡38歲,是一支具有良好業內聲譽的優秀團隊。2012年,成立國家級王曙群技能大師工作室,為企業培養了17名技師,42名高級工。

  王曙群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技能大獎,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等稱號。

  409 切陽什姐

  切陽什姐,女,藏族,1990年11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體育工作一大隊隊員。

  切陽什姐以“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為座右銘,在十幾年競走運動的職業生涯中,她以非凡的意志,頑強的拼搏,巨大的付出,不斷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切陽什姐從小熱愛體育,2008年入選青海省體工一大隊競走隊,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運動員。在訓練中,她堅持“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作風,充分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高原精神,以提高比賽成績為核心,以爭牌奪冠為目標,努力提高自身的體能素質和技戰水平,認真完成每一次的訓練和比賽。多次在全國競走大賽中取得佳績。2010年,成功入選國家隊集訓,為她提供了更高的訓練平台和更大的施展空間。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訓練中,內在潛力不斷展露,技術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雖然在訓練成長的歷程中,她經歷過來自思想的碰撞、生活的磨煉、運動傷病的折磨,但她沒有放棄自己的選擇,克服重重困難,憑借過人毅力,創造了驕人戰績。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切陽什姐以1小時25分16秒的成績獲得銀牌,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並成為我國首位奪得奧運會獎牌的藏族運動員﹔在2019年國際田聯世界競走挑戰賽田徑女子20公裡競走世界積分排名第一名,同年她獲得國際田聯競走挑戰賽冠軍並三次蟬聯此項比賽桂冠。這位世界頂級的競走運動員,在賽場征戰了11年的藏族女孩,收獲了諸多獎牌,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切陽什姐在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方面也發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思想政治上,積極參加政治學習,不斷充實理論知識,升華思想境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平時的訓練、生活中,嚴於律己、做好表率,成為田徑隊眾人學習的榜樣。她從沒有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切陽什姐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家體育總局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

  410 葉聰

  葉聰,男,漢族,1979年1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

  葉聰作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席潛航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是我國載人深潛領域潛航員專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以他為代表的深潛團隊獻身國家深海事業,為鍛造大國重器、實現“海洋強國夢”忘我奉獻。

  葉聰於2001年7月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同年8月到七〇二研究所工作。“十五”期間,葉聰擔任863重大專項——7000米載人潛水器項目主任設計師、載人深潛主駕駛員,是國內首位載人深潛主駕駛員。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四度進行海上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作為現場指揮部成員、深潛部門長和潛水器主駕駛員,他親自參與“蛟龍號”第一次突破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深度的駕駛。

  2013年起,葉聰擔任“寰島蛟龍”觀光型載人潛水器的總設計師,2014年起擔任“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總質量師。他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團隊不斷取得一個個勝利,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寰島蛟龍”成功應用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觀光潛水器市場的空白。“深海勇士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載人深潛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自主創新能力,有力推動深海裝備功能化、譜系化建設。葉聰目前擔任萬米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在深海技術領域帶領團隊不斷創新,不斷創造新的紀錄。

  在科研管理工作之余,葉聰肩負好自己的社會責任,在大中小學、圖書館、科技館等各類場合進行多次海洋科技科普講座。在他看來,“能夠增進社會大眾對於海洋科技的了解,在學生、青年中播撒下‘藍色海洋夢’種子,這也是船舶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

  葉聰榮獲“改革先鋒”“載人深潛英雄”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411 曲建武

  曲建武,男,漢族,1957年7月生,中共黨員,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輔導員。

  37年來,曲建武無論是在高校輔導員崗位,還是擔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職務,始終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突出業績。2013年,出於對學生工作的熱愛,他主動辭去領導職務,回到高校教書育人第一線,把自己的學識和心血奉獻給學生與課堂。

  無論在什麼崗位,曲建武始終心系學生。1982年他從遼寧師范大學畢業,如願以償留校任輔導員。他投入滿腔熱情,與學生們同吃同住,傾心交流,受到大家信賴與歡迎。因工作出色,他又先后擔任校黨委副書記、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后兼任省教育廳副廳長。在此期間,他首創“新老生同寢室”管理辦法,得到普遍認可。他經常深入各大學食堂、教室、圖書館、宿舍與學生談心,為他們解決困難。在他建議和推動下,孤兒大學生學費和住宿費減免政策得以落實。他具體負責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考察工作等,工作成效十分顯著,影響和帶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出於對學生工作的熱愛,2013年,55歲的曲建武重返高校,回到學生身邊擔任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藝術學院輔導員,並承擔本科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任務。他為剛接手的學生建立電子檔案,對每名學生情況都了如指掌。他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成長成才。課堂上,他及時評析社會熱點,將生活與教材有機結合。課堂外,他通過公眾號、博客與學生互動,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和訴求,解決學生思想困惑。他的課從不點名,卻座無虛席。

  37年來,曲建武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悉心呵護學生成長。他在全國輔導員中率先開展了家訪,家訪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十幾個省份,共家訪上百個學生家庭,推動開展了遼寧省“千名輔導員萬家行”活動,探索創建了全國輔導員博士培養基地和“八個百”工作模式,使學生教育將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統一起來。2019年,他捐出全國“教學名師”獎金和書稿費,成立勵志基金,幫助貧困大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孤兒大學生以及遇到困難的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

  曲建武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12 朱恆銀

  朱恆銀,男,漢族,1955年11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朱恆銀舍“小家”為“大家”,44年扎根地質一線,一年200多天風餐露宿,讓探寶“銀針”不斷前進,將小口徑岩心鑽探地質找礦深度從1000米以淺推進至3000米以深的國際先進水平,填補7項國內空白,創造新的“中國深度”,在業內被稱為“地質神兵”。

  勇於創新,屢破技術瓶頸。1976年,懷揣報國夢的朱恆銀,到地質隊當了一名鑽探工人。當時國內鑽探設備落后,一次野外作業鑽機故障,讓班長重傷致殘。這件事讓他深受觸動,下決心改變這種落后現狀。1978年他考入大學,苦學理論知識,畢業后放棄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地質隊。從“六五”計劃開始,他先后參加和主持1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取得“多分支受控定向鑽探技術”系列成果,攻克陡礦體等無法勘探礦體系列難題,讓10萬噸儲量的滁州琅琊山銅礦驚現於世,礦山開採壽命延長30年,3000名工人保住飯碗。他把定向鑽探技術應用於霍邱李樓鐵礦、銅陵冬瓜山銅礦、安慶龍門山銅礦等特大型礦區,取得重大的找礦突破。2006年前,受技術所限,我國探礦深度始終在1000米左右徘徊不前,“攻深找盲”,成為新一輪地質找礦的重點。朱恆銀帶著一股“犟”勁領銜攻關深部鑽探項目,無數日夜、無數汗水,終於一舉突破探礦瓶頸,將地質鑽探深度推進至3000米以深,為我國礦產資源開發作出巨大貢獻。

  發揮優勢,為社會作貢獻。2003年7月,上海地鐵四號線突發地面塌陷事故,外灘兩座大樓傾斜,黃浦江堤壩和一座大廈面臨嚴重威脅。危急關頭,朱恆銀率隊連續奮戰10個晝夜,出色完成搶險任務。他參加完成“上海地面沉降監測原理與施工技術”科研項目,有效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技術成果廣泛應用於浦東國際機場、磁懸浮鐵路、東海大橋等國家重點工程。

  傳授技藝,帶出更多“工匠”。“地質事業需要年輕人接班,工匠精神需要代代傳承”。朱恆銀在國內率先編寫百萬字的《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深部地質鑽探金剛石鑽頭研究與應用》,為我國鑽探行業留下珍貴的技術資料,並精心培養出一大批行業精英。

  朱恆銀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當選“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榮登“中國好人榜”。

  413 劉傳健

  劉傳健,男,漢族,1972年11月生,中共黨員,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飛行員、A320機型B類教員。

  劉傳健工作27年來,以過硬的飛行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面對執行航班突發的極端險情,他在座艙瞬間失壓、駕駛艙溫度達到零下40攝氏度的生死關頭,臨危不亂,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正確處置,完成“史詩級”備降,確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被譽為“英雄機長”。

  2018年5月14日7時08分,劉傳健駕駛3U8633航班飛行在9800米的成都上空,駕駛艙右風擋玻璃突然出現裂紋。劉傳健發現后立即向地面管制部門發出備降信息,並讓副駕駛發出7700遇險信號。此時,玻璃碎裂向外四散,駕駛艙門自動打開,座艙失壓,自動駕駛設備故障,飛機劇烈抖動,情況萬分危急。劉傳健忍受著極端低溫、缺氧、強風和巨大噪音的惡劣條件,實施全手動操作飛機。他左手緊握操縱杆,盡力控制飛機狀態,右手竭力去拉位於左側的氧氣面罩,飛機迅速左轉飛向成都雙流機場,並開始緊急下降。由於設備損壞和風噪,他無法得知飛行數據,無法通過耳機與地面建立正常雙向聯系。劉傳健憑借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在充分考慮地形和安全高度前提下控制航速和航跡,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操控飛機艱難下降。7點46分,劉傳健操縱飛機以近乎完美的曲線安全降落成都雙流機場。面對34分鐘的極限考驗,劉傳健以無一失誤的手動操作,與機組有序配合,無懼生死,力挽狂瀾,確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跡。

  劉傳健熱愛飛行事業,多年來苦練過硬技術,堅守嚴謹作風,以平凡成就非凡。2006年,劉傳健從空軍退役,成為一名民航飛行員。他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為內心堅守,工作中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他堅持學習和總結,十余年如一日,臨睡前翻看學習航空書籍,對歷史上發生的特殊飛行事故,他都思考如果是自己該如何處理。每次碰到問題和疑惑,他總是千方百計學懂弄通。每次飛行結束,他都要總結進步和不足。多年來,他飛行川藏線百余次,練就了過硬的飛行技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積累了高原飛行的寶貴經驗。

  劉傳健榮獲“最美退役軍人”、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414 劉前東

  劉前東,男,漢族,1972年7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葉城二牧場三連黨支部書記。

  劉前東扎根昆侖山深處,無怨無悔、一心為民,和連隊少數民族群眾親如一家,總是用真心、真誠和實際行動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被稱為“昆侖山上的亞克西連長”。

  他是“絕命路”上的穿行者。2013年,劉前東調任到二牧場三連。這裡地處偏遠,海拔高,氣候惡劣,進出全靠一條蜿蜒曲折、崎嶇陡峭的山路,一邊是亂石嶙峋的絕壁,一邊是萬丈深淵的懸崖,當地人稱為“絕命路”。三連的放牧點分布在大山裡,自從擔任三連連長以來,他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在山路上穿行,看牧民生活、問牧民生計、聽牧民建議。母羊接羔、羊群轉場、羊痘接種、口蹄疫防治、三聯四防工作等,劉前東都必須到第一線去。群眾出行不便,他有時會帶著任務出山,或是幫學齡兒童辦理入學手續,或是幫助生病的老人聯系醫院,或是給大家購買生活用品。在這條山路上,劉前東遇險30多次,每次都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是脫貧攻堅的帶頭人。劉前東入戶走訪中,得知三連部分群眾沒有草場,年輕牧民積極性不高,整體收入偏低。為幫助大家脫貧致富,劉前東通過重新劃分草場、成立養殖合作社、引進牦牛和特色種羊、組織年輕人培訓和外出務工等方式,提高大家積極性。在他的努力下,三連牧工群眾人均年收入提高了一倍,摘掉了貧困連隊的帽子。

  他是邊境線上的巡邏員。三連有37公裡長的邊境線,巡邊時隻能靠馬和毛驢,馬驢不好走的地方,就靠人手腳並用一點點爬。每月4次的巡邏,劉前東一次也沒有落下。三連的群眾全是少數民族,不懂國家通用語言,於是劉前東兼職國家通用語老師,每次上課前,都會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寫下“我是兵團人,熱愛祖國熱愛黨”。

  劉前東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15 劉娟

  劉娟,女,滿族,1962年7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靈山街道靈西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

  20多年來,劉娟始終牢記宗旨、扎根一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居民當親人,把社區的事當作自家的事,從關心群眾生活入手,摸索出一整套基層工作方法,把一個臟亂差的社區建設成為平安、舒適、文明的幸福家園,成為居民眼中的“貼心人、暖心人、引路人”。

  劉娟信念堅定,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1998年,她調任鞍山市靈西社區黨委書記。當時該社區被稱為“鞍山的北大荒”,下崗失業人員多、治安狀況差、環境臟亂差,居民普遍有情緒,對社區工作不支持。劉娟及時體察群眾需求,用真心和實干贏得群眾信任。經過她近4年的積極爭取,靈西社區2003年被列入市級200萬元小區改造項目,首次大規模投入資金進行改造。她籌集資金16萬元,修建16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帶領社區黨員群眾消除幾百個衛生死角,排除上千處安全隱患。多次與相關部門溝通,解決困擾社區多年的供暖、燃氣入戶等老大難問題,大大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把昔日的臟亂差社區打造成舒適宜居的百姓好家園。

  劉娟心系社區,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社區有3000多戶家庭9000多位居民,誰家的事她都記在心裡,幫群眾解決大事小情。自己拿出10萬元積蓄,建起下崗職工再就業一條街,幫助幾百名困難群眾實現就業。她還成為社區14個殘疾孩子的“媽媽”、60多位空巢老人的“女兒”、幾百位困難群眾的親“姐姐”。

  劉娟將群眾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為民服務,把黨的聲音播撒在群眾心裡,使社區黨組織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她打造“微宣講亭”,積極開展“庭院式”微宣講,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近百場。組織老工人老黨員組建社區治安聯防隊,成立“溫暖靈西”志願者義工服務隊,引導群眾參與社區共建共享。

  她以全區推行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契機,倡導“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理念,建立民生議事工作制度,讓居民一起研究討論有關社區建設、社區事務和社區服務的問題,調動了社區群眾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所在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和諧社區”“全國平安家庭示范社區”等榮譽稱號。

  劉娟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16 杜富國

  杜富國,男,漢族,1991年11月生,中共黨員,南部戰區陸軍某大隊士官。

  他始終把忠誠和信仰刻在心中,以“讓我來”的使命擔當,不畏艱苦,不懼生死,先后進出雷場1000余次,累計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為掩護戰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彈炸傷,失去雙眼和雙手。杜富國用鮮血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榮光,被譽為“掃雷英雄”。

  號令當頭“讓我來”,為人民掃雷障沖鋒在前。2015年6月,杜富國得知要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第一時間遞交申請,主動請纓,征戰雷場。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准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麼,為百姓做了些什麼……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到掃雷大隊后,他訓練刻苦扎實,熟練掌握10余種地雷的排除方法,臨戰訓練考核課目被評為全優。為訓練探雷針手感,杜富國每天堅持練習上萬針,是全隊公認的“排雷尖兵”。他為群眾安全高度負責,在搜排一片不足3平方米的區域時,村民說肯定沒雷,他執意不放過,結果搜排出爆炸物10余枚。在他和戰友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標有骷髏標志的雷區變成了致富果樹林、黃金口岸地、紅色旅游帶。

  生死關頭“讓我來”,為戰友不惜命血染雷場。杜富國經常第一個進雷場、第一個設置炸藥、第一個引爆,成為掃雷隊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在馬嘿雷場,面對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杜富國搶先上前,成功排除全隊首枚反坦克地雷。在天保口岸雷場,發現一枚引信朝下的120火箭全備彈,杜富國讓戰友撤離,獨自排雷。2018年10月的一次排雷作業中,他為掩護戰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彈炸傷,失去雙眼和雙手。

  苦累危難“讓我來”,為大愛洒真情無私奉獻。在雷場背運炸藥,戰友扛一箱,他總是爭著扛兩箱。2018年9月,駐地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12名學生被困二樓,杜富國不顧安危,將他們逐個轉移到安全地帶。到敬老院搶險時,又第一個跳入河中蹚路,與戰友組成人牆,將19名老人逐個背回。

  挑戰考驗“讓我來”,為時代立豐碑奔跑追夢。失去雙手雙眼的杜富國,以堅毅剛強的品格、樂觀豁達的心態,樹立起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戰斗姿態。一等功授勛儀式上,他在病房用殘缺右臂敬禮,展現了一名戰士的堅強意志和嚴明作風。

  杜富國榮立一等功1次,榮獲全國自強模范、“時代楷模”、陸軍“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等稱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417 李東方

  李東方,女,漢族,1956年3月生,東方寶笈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李東方扎根戈壁20多年,以珂羅版技術復制國家瑰寶敦煌莫高窟壁畫,耗盡青春年華和全部積蓄完成九個洞窟壁畫局部復制,為后人留下珍貴文化財富,是戈壁灘上的“國寶造像者”。

  1983年,聽說國外有人要復制敦煌壁畫后,當時在國家文物局從事珂羅版臨制文物工作的李東方熱血沸騰:“我們中國人自己可以復制!”1984年7月,20多歲的李東方主動請纓,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車來到敦煌莫高窟,自此就和這片神秘的戈壁灘結下不解之緣。此后,數十年堅守,直至2008年,李東方完成對敦煌莫高窟九個特別精選洞窟及壁畫局部的精心復制。復制的敦煌壁畫作為文物資料永久留存,為后人留下珍貴的文化財富。壁畫復制難度相當大,李東方說,“每一塊版都需要獨立修版,版和版疊加時不能有一根頭發絲的差錯,否則前功盡棄。敦煌壁畫穿越歷史滄桑,很多鏽跡和斑駁也要如實復制下來。”

  20多年的戈壁生活,耗盡李東方的青春年華。她每年花費半年時間堅守在戈壁灘,飲食營養無法保障,最勞累的時候,曾出現短暫失明的症狀。余下半年時光,李東方回到北京尋找其他工作,籌措資金開展接下來的復制工作。20多年風雨兼程,往返於敦煌和北京,李東方把芳華全部奉獻給敦煌,沒有收獲愛情,沒有養育子女,而是把全部積蓄投身文物臨制事業。國家文物局得知此事后,撥款10萬元獎勵李東方,她又將這筆錢全部投入挑戰003窟千手千眼觀音圖的臨制工作。12個月后,這件稀世國寶從牆壁上“移動”下來。1998年,有日本商人出1700萬元高價購買李東方復制的5種敦煌壁畫,被她斷然拒絕:“這些都是國家文物,不是斂財的工具。”

  2015年,李東方以精湛的珂羅版技術,依托海峽兩岸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三希帖》原件,復制並制作90套《三希帖》展品,合璧出版發行《三希帖》。李東方說,“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將這門獨有的技藝傳承下去!”

  李東方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榮登“中國好人榜”。

  418 李廷俊

  李廷俊,男,漢族,1945年1月生,山西省呂梁市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山西仁愛醫院院長。

  李廷俊從醫60多年,從赤腳醫生到臨床大家,研究和攻克疑難頑症,治愈國內外患者30余萬例,以高尚的醫德踐行醫者仁心,以精湛的醫術傳承中國國粹,大醫精誠,在業界贏得良好口碑。

  李廷俊歷經曲折,矢志學醫治病。他苦讀中醫典籍,鑽研醫術精華。15歲便開始熟讀經典、行走山村、治病救人,28歲進入公社衛生院,36歲考入原山西醫學院深造,其后拜師國醫大師路志正,領悟到“濕病學”的獨到精髓。

  1994年,李廷俊創辦了呂梁地區紅十字會疑難病症醫院,后更名為呂梁市中醫藥研究院。辦院25年來,李廷俊始終秉承“以德為先、以人為本、以患者為重”的宗旨,一律不收取挂號費、診療費和出診費,嚴格執行國家藥品收費標准,對困難患者不收住院費,特困患者視情況減免藥費,個別患者無錢返鄉還給予路費。先后為數千例特困患者減免費用,無一例住院病人因沒有錢而拒絕治療,無一例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

  “遵古不泥古,治病必求於本,辨証與辨病相結合”是李廷俊治療疾病的基本理念。他刻苦鑽研典籍,勇於實踐探索,主持研究的中醫治療骨結核、肺結核、截癱、股骨頭壞死、頸椎病等五項科研項目,均為國內領先水平,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他的治療經驗載入《國醫年鑒》等多部典籍。治療肺結核藥物獲國家發明專利。他參與編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類叢書)。

  2019年,他將多年積累的200萬元捐給山西中醫藥大學,設立李廷俊仁愛獎學金,用於獎勵成績優異的中醫學子,鼓勵學生學習中醫知識、傳承中醫文化。

  李廷俊榮獲山西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419 李進禎

  李進禎,男,回族,1967年7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興隆鄉民生保障服務中心主任。

  李進禎三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基層一線,戰斗在脫貧攻堅最前沿。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心裡牽挂的是還沒核算完的扶貧賬目。李進禎在當地群眾心中留下長久的懷念。

  多年來,李進禎有個工作習慣,總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詳細列著每天的工作,干完一項,劃掉一項。他的電話就是鄉裡的“民生熱線”,不管所反映事項歸不歸他負責,他都認真記下來,盡快了解情況后答復。

  李進禎還負責鄉財政所工作,每年經手資金逾千萬元,但他很“摳”,每分錢都算清楚,准確無誤。2013年,縣財政局安裝了一套財政一體化支付系統,專網費隻需1200元,可他一直沒拉專線,每次報賬都要跑到縣上,用財政局電腦系統。他說,錢省下來了,鄉裡就可以辦其他事情。

  李進禎為人清正廉潔,不佔群眾一分錢便宜。一天晚上,李進禎加完班回家,一名來求他辦事的群眾進門放下一頭小羊羔便匆匆離開。李進禎立即牽起羊羔,追出去還給他,嚴肅地說:“你要是送禮,你的錢就不能支付。”那位群眾連連點頭,夸他是好干部。

  2016年年初,李進禎負責新生村5家貧困戶。他領到任務的第一天,就走村入戶,與他們結成“親戚”。此后每隔幾天,他都要去幾戶貧困戶家一趟,出謀劃策發展生產。其中一位姓田的家庭有7口人,3個孫子上學,靠不到一萬元的土地流轉費和4頭牛維持生計。李進禎主動當擔保人,幫他家貸款10萬元發展養牛業,年底就賺回15萬元。如今,田家蓋起磚瓦房,養了68頭牛,順利脫貧。

  李進禎有好幾次可以調離基層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他對妻子說:“比起到上面坐辦公室,我更願意和鄉親們近一點。”

  2017年10月24日晚,李進禎加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7點鐘,他照常來到辦公室,剛打開電腦,就覺胸口疼得厲害,突發心梗。工作人員迅速將他送往縣醫院。在醫院,李進禎還一直惦記著工作:“住房補貼的表,還催著要呢……”病情更加嚴重,他被緊急轉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最終還是沒能挽救他的生命,去世時年僅52歲。

  李進禎被追授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愛崗敬業道德模范,榮登“中國好人榜”。

  420  李洪佔

  李洪佔,男,漢族,1933年12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蔡家堡鄉后灣村原護林員。

  李洪佔堅守大山60余年,腳步踏遍家鄉的山澗溝窪,用一把鋤頭、一副肩頭、一個甲子的時光種綠了家鄉的每一個山頭,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樹老人”。

  曾經的蔡家堡鄉,是個“荒土嶺、栽死鳥”的蠻荒之地。為了圓心中建設綠色家園的夢想,李洪佔從23歲起,春天種樹,夏天修剪,秋天補栽,冬天防火,他用兩條“泥腿子”一遍遍丈量著蔡家堡的山野,他的手上布滿了老繭、指甲縫裡塞滿了泥土,雙腳皴裂了一次又一次。他的腳步幾乎踏遍全鄉,鄉裡有幾道山梁,有幾條溝壑,甚至在哪裡種了哪些樹他都非常清楚。60多年來,李洪佔義務種樹2000多畝8萬余株。

  每年一到春天,李洪佔每天早上6點起床,拿起樹苗、扛起鐵鍬,帶上干糧就出門,直到日落才歸。剛開始種樹時,澆水是最頭疼的問題。要麼挖窩存水,用冰草蓋好,涵養水源﹔要麼挖水渠,引水至能澆上水的地方﹔修不成渠的地方,他就用架子車拉、用馬馱、用肩挑……該想的辦法都想了。種樹也是個技術活,經過反復的摸索和實踐,李洪佔總結出了“馬蹄底馬耳頭”等育苗經驗,提高了樹的成活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李洪佔的精心照料下,綠色漸漸覆蓋了荒山坡。

  1980年,李洪佔從護林員的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沒有因為不再當護林員而停止種樹,反而種起樹來更帶勁了。他將其戲稱為“上班”,這個班一上就是60多年,而且,他從未打算過“退休”。2018年年底,因易地搬遷項目,后灣村搬遷到了條件優越的塘川鎮,原本以為李洪佔老人可以歇歇了,可沒想到他又規劃了新的種樹路線。

  如今,李洪佔家已是四世同堂,兒孫們勸他在家頤養天年,可他卻說:“隻要我能動一天就種一天的樹,直到拿不動鐵锨,上不了山了。我還打算讓你們接我的班。”現在老人的二兒子和兒媳婦也跟著李洪佔種樹,延續父親光榮的種樹事業。

  421  楊大林

  楊大林,男,彝族,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西川鄉沙力村黨總支書記。

  楊大林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貧困落后的高寒山村,為村裡修路通電、發展產業、訪貧問苦。在連續奮戰250天后,因勞累過度,犧牲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沙力村地處高寒山區,平均海拔近3000米,是國家級貧困縣裡最貧困地區之一,16個村民小組中有8個小組還未通電,沒有一條像樣的硬化道路,就連人畜飲水都難以保証。楊大林從當選村主任第一天起,就不遺余力地解決通路、通電、通水問題。配套資金不足,他想方設法四處籌措,用家人的工資卡抵押貸款10萬元,自己賒賬租賃修路機械,發動黨員群眾投工投勞。經過幾年努力,終於修通了長達21公裡的通組公路。他還自己貸款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解決了3個村民小組用電問題。在楊大林帶領下,逐步實現全村各小組通電、通路、通水,村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沙力村是全縣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要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產業支撐必不可少。為此,楊大林探索出一條“基層黨建+特色產業+農戶”的脫貧攻堅新路子。開始老百姓不敢種、不願養,楊大林就率先垂范。貧困戶沒錢投入生產,他就送種子、送羊羔、送豬仔,提供養殖技術,幫助農戶售賣。為盡快帶動村民致富,楊大林注冊成立隆欣黑綿羊養殖公司專業合作社。在楊大林推動下,如今沙力村發展起綿羊養殖和烤煙、中藥材、花椒種植四大特色產業。很多貧困戶參與這些產業而脫貧致富,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9戶934人,已有170戶692人成功脫貧。

  為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2017年4月2日起,楊大林一直奮戰在全縣“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第一線。不管風吹日晒、刮風下雨,他加班加點走村串戶、深入群眾。全村636家農戶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跡。經過楊大林和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深入細致的工作,沙力村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2017年12月9日,楊大林因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250天,勞累過度,不幸去世。

  楊大林榮獲雲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追授為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榮登“中國好人榜”。

  422  楊雲

  楊雲,男,漢族,1975年5月生,重慶興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泥工班組組長。

  楊雲堅持“人凡事不凡”理念,15年堅守在泥工崗位上,積極學習知識,革新工藝,對待項目一絲不苟,勇於擔當,工作時吃苦耐勞,沖鋒在前,是工友眼中的“拼命三郎”。

  2011年,楊雲來到重慶興達公司泥工組上班。他始終堅持勞動爭先、業績爭優,奮戰在泥工一線,依靠自身努力和敬業精神,逐步成為工程項目帶頭人。楊雲以強烈的擔當精神深鑽業務、狠抓質量,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每次拿到施工圖紙,他都仔細研讀,精准核對每個符號、每個數據。遇到疑難問題,他堅持學懂弄通,查閱大量資料深鑽細研,向技術人員請教、向一線工人問計,制定出切實可行、避免浪費的方案。憑著這種認真細致負責的態度,他所參與負責的環節和項目從未發生任何質量問題及安全事故。

  為更好適應崗位需求,楊雲不斷學習新技術、改造新工藝,突破技術瓶頸,練就高超技藝,積累豐富的經驗。2011年,楊雲和工友在清理某工地基槽時,通過參照觀察、核對數據,發現道路間距不夠,及時上報項目部。經復核,基槽開挖線偏移3.5米。楊雲及時發現糾正問題,使公司避免了150多萬元的損失。

  楊雲干起活來,不顧臟累,從不偷懶取巧。不管公司安排的任務多難多重多緊急,從不說一個“不”字。有一次,為能如期開工,公司要求兩天內完成某項目擋土牆施工。當時正值夏季暴雨多發季節,天氣悶熱難當,工友們都說在現有條件下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楊雲給工友們鼓勁:“與其抱怨,不如抓緊時間干活,我們會將‘不可能’變為‘可能’。”說完,他率先跳進滿是淤泥還夾雜著腐臭味的基坑,忙活起來。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都全身心扑在工地上,最終按時圓滿完成任務。

  多年來,楊雲在建筑行業謀求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鄉梓。他個人出資為村裡修路,資助貧困工友30多人,帶動2000多名農民工就業。

  楊雲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23  楊雪峰

  楊雪峰,男,漢族,1976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交巡警支隊石船公巡大隊副大隊長。

  楊雪峰從警21年,參與偵破案件300余起、處理交通警情2萬多起,創造執法“零投訴”紀錄﹔堅持執法為民,干了很多暖人心、解民憂、護民安的好事實事。他面對突如其來的暴力襲擊,為防止傷及無辜群眾,挺身而出與歹徒搏斗,不幸英勇犧牲,楊雪峰是用生命守護平安的好民警。

  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楊雪峰在人山人海的春運交通安保一線執勤,突遇歹徒暴力襲擊。為防止歹徒傷及無辜群眾,楊雪峰在腹部和頸部被連刺數刀、血流如注的情況下,仍然與歹徒英勇搏斗,拼盡最后一絲力氣,打掉其手中的凶器,最終因傷勢過重,楊雪峰英勇犧牲,年僅41歲。

  多年來,楊雪峰一直奮戰在一線,始終無怨無悔。節假日值班、早晚高峰執勤,他總說“讓我來”﹔技能比武、解決疑難雜症,他總說“看我的”﹔開展專項整治、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他總說“跟我上”。交通執勤10年,面對60多攝氏度的地面溫度,他像釘子一樣釘在崗位上,一身警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一個夏天要被晒脫幾層皮。2014年6月的一天,剛處理完交通事故回到辦公室,楊雪峰發現一輛出租車濃煙滾滾。他提起滅火器就沖上去,全然不顧被大火烤焦頭發、燙起水泡,和趕來的戰友們將大火扑滅,群眾無一受傷。

  楊雪峰做過許多暖民心、解民憂、護民安的好事實事,是群眾心中的“暖警”。發現轄區存在事關1300余名師生安危的交通安全隱患,他現場處置,僅用3天就排除隱患﹔依法查處嚴重超員搭載小學生的面包車后,他自掏腰包聯系中巴車把學生送走。為確保安全,依法暫扣一位老人駕駛的應強制報廢摩托車后,他為這位老人購買車票,並將身上僅有的200多元現金塞到老人手中。楊雪峰也是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鐵面包公”。無論是面對“毒駕”人員的恐嚇威脅,還是面對金錢、權力、人情的干擾,他都嚴格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楊雪峰被追授為“時代楷模”、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個人等稱號,被追認為烈士,榮登“中國好人榜”。

  424  余培南

  余培南,男,漢族,1941年5月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中醫醫院顧問。

  余培南從醫50多年,傾心研究毒蛇咬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研究制定“毒蛇咬傷的鑒別診斷與臨床分型、分度、分級標准”,為國內外同行臨床治療用藥提供科學依據,被業界譽為“蛇醫學術泰斗”。

  1979年,余培南調到梧州市中醫醫院工作,潛心鑽研蛇傷診療技術,帶領創立醫院蛇傷科,主持完成我國第一個城市蛇傷流行病學調查——梧州市蛇傷流行病學調查。他起草制定我國第一個毒蛇咬傷鑒別診斷與臨床分型、分度、分級標准,1997年成為國際標准並沿用至今。

  為解決抗蛇毒血清短缺難題,余培南十分重視中草藥治療研究。他曾踏遍深山,拜訪民間蛇醫。在長期蛇醫實踐中,他積累了豐富的中草藥治療蛇傷經驗,在抗蛇毒血清短缺情況下,應用中醫藥手段介入臨床治療,獲得較好療效。從醫50多年來,余培南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毒蛇咬傷患者近萬例,治愈率超過99%,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9%以上。由他帶領組建的梧州市中醫醫院蛇傷科,是目前國內唯一救治了中國常見十大毒蛇咬傷病人的醫療機構。

  余培南長期擔任亞洲及我國蛇傷防治專業學會會長職務,組織召開6屆國際蛇傷學術會議和10屆全國蛇傷學術會議,推動國內國際學術研究。他發表學術論文89篇,主編出版10部與毒蛇咬傷中毒診療相關的著作。余培南非常關心培養一批“好苗子”。2011年起,他義務到50多個山區基層醫院和鄉鎮農村傳授蛇傷防治技術,培訓基層人員6000多人,並與當地建立醫療協作,解決偏遠山區農村蛇傷病人早期的應急處置、醫療轉送等相關問題﹔在區內外舉辦71期蛇傷防治培訓班,為國內10多個省份和廣西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大批蛇傷防治人才。在余培南的推動下,2019年2月,梧州市中醫醫院作為梧州蛇傷療法傳承基地,成為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余培南榮獲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廣西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425  谷山

  谷山,男,漢族,1966年3月生,海南省瓊中女足管理中心主任。

  谷山擔任瓊中女子足球隊主教練十余年來,艱苦拼搏、甘於奉獻,致力於足球執教事業,鑄就了“瓊中女足”這支響當當的隊伍,用辛勞汗水譜寫了一曲敬業贊歌。

  2005年10月,谷山開始擔任瓊中女子足球隊主教練。球隊剛組建,條件極其艱苦。面臨諸多困難,他從不氣餒,帶領隊員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因為經費少,谷山經常為球隊“四處化緣”。與男子足球愛好者組成的球隊比賽時,谷山厚著臉皮“開條件”——比賽后給隊員們買一雙球鞋。為了給隊員們改善伙食,增強營養,谷山向組織申請后在學校東南角的一片空地上種起了菜。2006年6月,妻子吳小麗在谷山的勸說下放棄了在海口的工作,來到瓊中,擔任起了球隊“管家”。面對“女孩子踢球能有什麼出息”“教練克扣了球隊多少訓練費”等非議,谷山一度想過放棄,但是看著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隊員,他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生活上,谷山對隊員們的關愛無微不至,訓練中則十分嚴格。每天早晨5點半,天還沒有亮,姑娘們就要圍著400米的操場跑10圈,然后顛球,熟悉球性,每天練球5個小時。艱苦的訓練為瓊中女足打下堅實基礎,技戰水平過硬,作風優良頑強。

  為了讓隊員們盡快成長,谷山使出了渾身解數,他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隊員經風雨見世面,凡是外地比賽邀請他參加的,他都帶著隊員去﹔凡是能爭取的比賽機會,他都不放過。剛開始,因為找不到女足對手,谷山請來了縣裡的消防隊、海南媒體隊等業余球隊來陪練。一圈比下來,姑娘們幾乎沒有輸過,這讓大家越來越自信。

  谷山帶領女足隊員的拼搏付出,終於結出碩果。2009年2月,他帶領瓊中女足參加全國女足冬訓的5場熱身賽,戰績3勝2平保持不敗。這支橫空出世的黑馬,震動了整個冬訓基地。2015年開始,瓊中女足連續三年蟬聯“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賽冠軍。2018年,隊員們陸續被選進各大俱樂部以及國家女子足球隊。

  谷山榮獲全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海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26  庫爾班·尼亞孜

  庫爾班·尼亞孜,男,維吾爾族,1964年5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

  16年來,庫爾班·尼亞孜堅持用國家通用語言辦學、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用教育為孩子們搭建起一座通向現代文明的橋梁。他創辦的小學先后有454名學生考入內初班,培養出烏什縣第一個清華學子,他被譽為“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

  2003年5月,庫爾班·尼亞孜利用創業掙來的60萬元創辦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成為新疆第一所民辦的國家通用語言小學。在一個維吾爾族佔99.5%的南疆農村,絕大多數成年人都不會說國家通用語言,環境封閉保守,創辦國家通用語言學校的困難可想而知,但他的信念堅如磐石。16年來,他聘請漢族老師授課,讓師生始終學習生活在一起。開設國學堂,向古聖先賢學習。從小學三年級起,每晚准時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目,學習拉二胡、唱戲曲、扭秧歌等傳統文化,組織師生一起過春節吃餃子、過端午節吃粽子、過中秋節吃月餅。要求學生全天候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功夫不負有心人,到2018年,小學共有九屆557名學生參加考試,454名學生考取內初班,錄取率達到81.5%。2016年第一屆畢業生穆薩·圖爾貢以701分的高分,成為烏什縣第一個清華學子。

  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行者。他堅信:隻有文化通,才能思想通﹔隻有思想通,才能語言通﹔隻有語言通,才能感情通﹔隻有感情通,才能心靈通。16年來,他堅持用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禮儀文化、節日文化、古典文化、建筑裝飾文化進行全方位引領,成立“庫爾班中華文化推廣中心”。 2018年,從安塞聘請專業老師,利用一個暑假教會680余名孩子學會了打安塞腰鼓,那鏗鏘有力的陣勢,使每一位參觀者油然而生中國人的自豪。他還出資聘請安塞教師,培訓1000名農民學會集體打安塞腰鼓,將中華文化如同“烙印”一般烙刻在人們心中。

  庫爾班·尼亞孜榮獲“改革先鋒”、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27  冷菊貞

  冷菊貞,女,漢族,1973年2月生,中共黨員,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西林子鄉小南河村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駐村近4年來,冷菊貞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經濟,使小南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國家級貧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民俗旅游村,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大頂子山下的暖菊”。

  2015年12月,冷菊貞請纓走進貧困村小南河村擔任駐村書記。為了盡早改變小南河村的貧困面貌,她深挖優勢民俗資源,帶領黨員群眾走鄉村旅游產業脫貧致富的路子,開發了“端午一日游”“七七乞巧節”“中秋情”等民俗項目,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有140多個團、1500多名游客前來參觀旅游。

  冷菊貞在打造特色鄉村旅游方面善於開拓思路。為把小南河村建成集觀光、攝影、農家樂為一體的攝影旅游基地,她一邊給村民做思想工作,一邊墊付資金購置仿古花布、年畫、窗花等裝飾品以及近500個紅燈籠,裝扮民俗老屋,然后把周邊的美景、老關東味道的民居拍成照片、制作成視頻,發到網上,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旅游。他們把照片發到了“朋友圈”,免費廣告一宣傳,來的游客就更多了。

  冷菊貞深知,小南河村絕不能止步於鄉村旅游,要多元發展、多點開花。她倡導成立了小南河農家旅游協會和農業旅游公司,注冊了4件37類商標,村裡先后恢復了酒坊、油坊、豆腐坊、大棚園區、綠色種養殖及加工等與旅游相關的特色產業,初步形成了集“吃、住、游、娛、購”的一條龍服務鏈條。小南河村辣椒醬在年貨大集上一次銷售額達10萬余元。

  任期將滿之時,冷菊貞作出繼續留在這裡的決定。她下定決心:“要真正成為一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基層工作者,帶領全體村民將小南河的好風景變成大產業。”

  冷菊貞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黑龍江省道德模范、黑龍江省百名優秀駐村干部等稱號,被授予黑龍江五一勞動獎章。

  428  滄南

  滄南,男,漢族,1925年7月生,中共黨員,湘潭大學離休教師。

  90多歲高齡的滄南,扎根偉人故裡,投身湘大建設,一生致力於毛澤東思想研究、宣傳與實踐,生動詮釋了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比熱愛、對事業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

  滄南是優秀教師,無怨無悔投身湘大建設。1974年,湘潭大學恢復立校。1977年,滄南響應黨中央號召,毅然放棄原來優厚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來到湘潭,成為湘大復校后的首批教授之一。初創時期的湘大,條件非常艱苦,滄南與大家一起頭頂藍天、腳踩黃土,睡農家、點油燈,一邊勞動建校、一邊教學科研,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始艱苦創校,沒有一句怨言。

  滄南是學術標兵,一生致力於毛澤東思想研究。在他的推動下,湘潭大學1981年成立哲學系,2004年成立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他主編《毛澤東哲學思想》《現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研究》等多部著作,撰寫《實事求是,是一個多側面的理論體系》等百余篇論文。其中,《毛澤東方法學》一經面世便獲得良好的學界反響,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成果”。他悉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很多已成為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

  滄南離休不離崗,退休不褪色,為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1995年,他離休后又到關工委給學生們上黨課,一干就是10多年。並且在公共管理學院2005級公共事業管理班做了兩年輔導員工作,和同學們以開座談會的形式,面對面交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同學們擺事實、講道理,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滄南生活清貧,勤儉節約,卻一心回饋社會。他在2015年和2018年共捐資40萬元設立“滄南獎學金”,獎勵資助那些優秀的寒門學子。

  滄南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當選“感動湖南”2018年度人物。

  429  張玉滾

  張玉滾,男,漢族,1980年12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

  張玉滾為了讓山裡孩子平等享受教育,扎根深山18年,矢志不渝奮斗在鄉村教育第一線。他潛心鑽研每門課程,苦練教學本領,千方百計上好每一堂課,資助困難學生300多名,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照亮山區孩子求學之路。

  他扎根山村無私奉獻。黑虎廟小學位於伏牛山深處,輻射的13個自然村零星散布在方圓十幾公裡的帶狀山坳裡。2001年師范畢業后,受老校長感召,張玉滾放棄去南方工作的計劃,來到這裡做民辦教師,每月30元補助。直到2012年6月才轉為正式在編教師。學校原來沒有食堂,孩子們從家帶米面饅頭,自己生火做飯。他勸說妻子來校給學生們做飯。有一天,妻子在為學生軋面條時,右手四個手指不幸被機器軋折,落下殘疾。

  張玉滾總是說:“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夢想就是我最大的夢想。”為了這份初心,他執著堅守,扎根山區,固守清貧,用無限關愛陪伴孩子們成長。學校師資不足,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數學課,他和孩子們一起制作教具。科學課,他帶領孩子們去野外考察。缺少體育設施,他就和孩子們玩抵羊斗雞。為教好孩子們英語,他自己掏錢去鎮上參加英語輔導班。一次騎摩托車到鎮上學習途中,剎車失靈,他頭撞大石,摔暈過去。醫院沒住幾天,他就在妻子攙扶下重回講台。他的執著堅守,為學生鋪就成長成才之路,先后有21名學生考上大學。

  張玉滾愛生如子,為學校建設傾注血汗。全校40多名住宿生,1/3是留守兒童。誰家爺爺奶奶年紀大,誰上學需接送,他都記在心上。2010年7月23日凌晨3點,暴雨傾盆,他連忙起床,直奔留守兒童張明明家。到達時,眼看雨水就要淹沒床頭,他連忙抱起明明,背起腿腳不便的爺爺,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學校住宿生多,他學縫衣做飯幫孩子解決困難。2006年前,學校到山外不通車,5年間,他靠一根扁擔,為孩子們挑來學習和生活用品。學校蓋新房,恰趕農忙,農民工都回家搶收搶種,搬磚運料就落在他身上。上山撬石,下河挖沙,運水泥、平地基,新校舍蓋好時,他瘦得脫了相。

  張玉滾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430  張保國

  張保國,男,漢族,1965年10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負責人。

  二十年如一日,張保國堅持戰斗在與死亡打交道的排爆安檢工作最前線,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完成任務,用血肉之軀為人民群眾安全筑起銅牆鐵壁,被稱為“排爆千余次、生死保平安”的“排爆尖兵”。

  1999年,張保國從部隊轉業到濟南市公安局,市局正急需排爆方面的專業人才。張保國毅然表示,組織需要,再危險我也上!從那時起,他義無反顧地走上公安排爆第一線,一干就是20年。7000多個日夜,面對急難險重排爆任務,張保國都是第一個穿上排爆服擔當主排手。他對排爆隊員說:“有排爆任務不要爭,我的黨齡最長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誰的黨齡長誰上!”他先后完成防爆安檢任務1300余次,排除爆炸裝置和爆炸可疑物130余個,鑒定、排除、銷毀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余發(枚),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導火索50余萬米、導爆索1萬余米,參與處置的“10·2”爆炸案等多起案例成為全國排爆典型案例。

  有一次,某物流中心報警稱,有包裹散發出一股濃濃的汽油味,懷疑是爆炸物。張保國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這個疑似爆炸物超出X光透視儀測量范圍,隻能通過拆解紙箱,才能固定証據。這意味著需要面臨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他二話不說,立即開始操作。重達40公斤的排爆服密不透風,加上精神高度集中,讓他汗流浹背、幾近窒息。當最終安全拆除爆炸裝置后,他還沒來得及脫下排爆服就虛脫癱倒在地。

  2005年3月2日,在銷毀廢棄彈藥時,一個老舊發煙罐泄漏突然爆炸,張保國全身有8%的面積被燒傷,臉部二度燒傷,雙手深二度燒傷,落下七級傷殘。但傷殘的痛苦沒有消磨他的堅強斗志。出院后第三天,他就纏著繃帶,站在爆炸可疑物處置現場。2018年上合峰會期間,他連續96天盯靠在安保一線,24小時值班備勤,帶隊完成場地防爆安檢任務70余場次,確保39處場館駐地近600萬平方米任務區域絕對安全。張保國還精於鑽研,全面革新排爆機械手,自主研發車底安檢系統等。

  張保國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

  431  張信威

  張信威,男,漢族,1938年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信威在近60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據國家需要,不斷轉換研究領域,幾十年如一日,殫精竭慮地埋首於核武器、高技術研究、國家攀登計劃、基礎研究等不同領域的每一項研究,哪裡需要去哪裡,干一項精一項,為我國核武器研制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1960年,張信威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后,被分配到我國唯一的核武器研制單位從事核武器研究工作。他靠著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脫穎而出,不久便獨立承擔科研任務。在擔任科研組長時,他經常24小時倒班連軸轉。在大量的理論模擬基礎之上,張信威探索出一種全新的、具有強抗干擾能力的核武器小型化理論原理和結構設計方案。這一方案被確定為核試驗的工作模型,奠定我國核武器小型化物理原理研究和結構設計的基石。

  1986年,根據組織安排,張信威轉向高技術研究,從事國家高技術某主題總體研究和論証。他的研究對象從地面延伸到太空,一系列新知識需要學習和補充。為了更快更好地學習,張信威總帶著一大包資料,方便隨時隨地翻看。通過不懈努力,張信威率先在全球該研究領域提出“瑞利信標”概念,並且對信標的建立做了大量重要基礎性工作。

  1996年,他再次轉換研究領域,參加國家攀登計劃中“計算材料科學的物理基礎及應用”研究工作。他創新性地率先使用計算代替實驗手段,以第一性原理計算方式對材料性質進行研究。與他人合作,開展貯氫金屬與氫及氫同位素的相互作用、氫的吸放動力學、碳60及其摻雜第一性原理等研究,在國際上較早完成有關系列理論計算。

  近十幾年來,張信威又開始致力於沒有傳統理論支撐的異常核聚變實驗和理論研究。他廣泛調研,親自上加速器做實驗,首先推出小氫原子的能級公式,並在國內外異常核聚變國際會議上發表文章,明確表述小氫原子模型。目前,此項研究在張信威的努力下已取得重大進展。

  如今,他雖然已經81歲高齡,但每天提著一個塞滿資料的包搭乘上班班車,一頭扎入辦公室,晚上過了10點才返家,除了過年休息一兩天之外,從來不休節假日。

  張信威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稱號,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432  張雪鬆

  張雪鬆,男,回族,1973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鋁合金廠工人。

  工作27年來,張雪鬆始終堅持學習鑽研,在高速動車組生產中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完成技術革新109項,制作工裝卡具66套,形成工藝文件和操作指導書72項,摸索技術參數、形成核心技術,是用科技創新提升“中國速度”的“高鐵工匠”。

  1992年,張雪鬆從技校畢業,成為中車唐山公司的一名技術工人。2005年,中車唐山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研發時速350公裡動車組制造技術,張雪鬆因此與高速動車組結緣。他作為鋁合金車體鉚鉗班班長,面臨的第一重考驗就是提高鋁合金車體焊接精度。動車組的高速運行對車體焊接要求相當高。焊接后一旦產生變形或缺陷,后果將不堪設想。他帶領技術攻關團隊,歷經上千次試驗,制作出焊接夾具、裝配定位板、反變形工裝卡具等,形成了一系列工藝文件和操作指導書,保障了首列CRH3“和諧號”動車組在唐山順利下線。

  高速動車組開始批量生產,生產線上的設備、工裝缺陷等問題,制約著生產順暢進行。為解決問題、保証生產,10多年來,張雪鬆先后完成30多項設備、工裝的技術改造,修復加工中心高速專用進口刀具30余把,修復進口數顯伸縮尺300余次,多次出手解決生產線的停工狀態,保証了動車組車體的正常生產。他還為鋁合金車體生產線30多台進口大型數控設備建立完善的系統周期保養體系,通過量化指標,制定合理的國產備件和潤滑油脂的替代方案,降低維護成本和潤滑油的儲備需求,大大減少數控設備的故障率。

  這些年來積累的絕招、絕技,張雪鬆都毫無保留地通過現場演示、導師帶徒等方式傳授給工友。他領銜的“張雪鬆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年完成100多項創新,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張雪鬆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華技能大獎。

  433  張富清

  張富清,男,漢族,1924年1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原副行長。

  張富清在新中國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衛國,以赫赫戰功為中國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復員轉業后,主動到最艱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為民造福。60多年來,他深藏功名、塵封功績,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

  1948年3月,張富清光榮入伍,成為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一名戰士。他先后參加了壺梯山、東馬村、臨皋、永豐等戰役。每一次戰斗,他都是突擊隊員,先后炸毀敵人四座碉堡,是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其中在永豐戰役中,他帶領突擊組與敵人近身混戰,一顆子彈從頭頂飛過,頭皮受傷,繼續作戰,打退敵人數次反扑,孤軍奮戰持續到天明,奪取敵人碉堡兩個,繳獲機槍兩挺。張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戰斗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被授予軍“戰斗英雄”稱號、師“戰斗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

  1955年初,張富清面臨復員轉業。他打聽到,湖北最艱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遠的地方是來鳳,他二話沒說,便把工作地選在了來鳳,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張富清剛到來鳳城關糧油所工作時,幾乎每天都不能按時回家吃飯,加班是經常的事。上世紀60年代,張富清任三胡區副區長,國家開展精簡退職工作,他首先動員妻子孫玉蘭辭去三胡供銷社公職,減輕國家負擔。大兒子遇到一個到恩施市工作的報考機會,張富清動員兒子放棄,下鄉到萬畝林場當知青。1975年,張富清調到來鳳卯洞公社擔任革委會副主任,主動下到最偏遠的高洞片區,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80年代初,張富清到建行工作后,白手起家,蓋起了辦公樓,開展“撥改貸”業務,由他經手放出的貸款,沒有一筆呆賬。

  為了給國家節約開支,他在做白內障手術時選擇最便宜的晶體。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讓子女們安心工作,88歲時高位截肢后,張富清靠著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來。95歲高齡的他,至今仍堅持每天讀書看報、看新聞聯播節目。

  從復員轉業的那天起,張富清就“封存”所有戰功記憶,包括對子女也隻字不提。60多年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來鳳縣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工作時,張富清才拿出塵封64年的勛章、報功書、立功証等軍功証明。

  張富清榮獲“時代楷模”、湖北省“荊楚楷模”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434  張黎明

  張黎明,男,漢族,1969年8月生,中共黨員,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二級職員。

  他扎根電力搶修一線32年,累計巡查線路8萬多公裡,繪制線路地圖1500多張,完成技術革新400余項,甘當點亮萬家的“藍領工匠”,被譽為“堅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電力搶修,“搶”的是時間,“修”的是技術。沒任務的時候,張黎明總愛沿著路邊的電線杆子“溜達”,把線路切改、沿線環境畫下來。這樣的“溜達”,一走就是8萬多公裡﹔這樣的“地圖”,一畫就是1500多張。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久而久之,他練就一手事故診斷“絕活兒”——出了故障,隻要大致了解故障周圍環境,就能迅速判斷出故障的基本性質和位置,為盡快送電爭得寶貴時間。正因如此,同事們都親切地叫他“活地圖”。為將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張黎明把多年遇到的近萬個故障總結成50多個案例,編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庫》和《搶修百寶書》,讓同事在遇到故障時馬上就能“查字典”。

  他踐行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專業上精益求精,更體現在創新上實現價值升華。2011年,“張黎明創新工作室”成立,他帶領團隊時刻留意工作中的“疑難雜症”,逐漸把工作場所變成創新陣地,先后開展技術革新400余項,獲國家專利140余個,20多項成果填補智能電網建設空白。近年來,在張黎明的帶領下,工作室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8個創新工作坊,培養出一批“藍領創客”,創造經濟效益近億元。

  張黎明還是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黎明出發、點亮萬家”是他們的庄重承諾。他們發起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為11個社區150多位老弱孤殘人員建立服務檔案,定期走訪慰問軍烈屬、殘疾人、空巢老人,定期為社區排查線路安全隱患,有求必應、有難必幫,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光明使者”。

  張黎明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35  陸建新

  陸建新,男,漢族,1964年7月生,中共黨員,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

  37年來,陸建新像釘子一樣“釘”在建筑施工行業最前線,從最基層的測量員一步一步成長為鋼結構建筑施工領域頂級專家,參與承建國內7幢百層高樓中的4幢,帶領團隊將中國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推向世界一流水平,被譽為“中國樓王”。

  陸建新憑借高超業務能力,屢屢刷新“中國高度”。1982年,陸建新18歲,在中國第一幢超高層建筑深圳國貿大廈從事施工測量,從此與超高層建筑結下不解之緣。他見証並參與了中國超高層建筑從無到有、中國建筑從100米級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級世界高度的全過程,親自參與創造了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深圳地王大廈“兩天半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和廣州西塔“兩天一層樓”的世界高層建筑施工速度新紀錄。1994年,建設當時的亞洲第一高樓深圳地王大廈時,他創新測量方法,將大樓整體垂直偏差控制在當時代表世界最高水准的美國標准允許偏差的1/3以內。該測量方法成為鋼結構安裝行業測量標准工藝並沿用至今。

  陸建新孜孜不倦刻苦鑽研,不斷破解技術難題,將中國鋼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推向世界領先水平。他主持研發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超高層復雜體系巨型鋼結構安裝成套技術”等11項科技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主持和參與完成的國家專利達400余項,參與完成的成果獲4項國家科學進步獎。在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他研發出世界領先的“懸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統及其周轉使用方法”,減少1100多個塔吊使用台班,縮短工期96天,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680余萬元。該方法在全國多個項目推廣應用,獲得2017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金獎。

  陸建新勤奮敬業,甘於奉獻。他始終扎根在條件艱苦的施工一線,從事施工測量長達14年,干過塔吊裝卸工、開過卷揚機,即便在職位升遷后,仍堅持在施工現場工作。他在工程質量上嚴抓細摳、精心打造,用毫米的刻度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工匠精神的踐行者。他甘為人梯,無私傳授知識經驗,培養出40多位項目負責人、總工程師,一大批昔日的徒弟、同事成長為中建鋼構的業務骨干。他舍棄安逸,多次婉拒其他企業的高薪聘請。

  陸建新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36  陳小杰

  陳小杰,男,漢族,1973年4月生,中共黨員,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九江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主管。

  陳小杰堅信“平凡的工作干好了就是不平凡”,在艱苦的線路崗位上默默堅守23年。他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捍衛著電網的安全,他是“新時代電力工人”。

  1996年,陳小杰從部隊退伍,被分配到九江供電公司輸電線路運維檢修班工作。2000年,被選進輸電線路帶電班。一直以來,輸電帶電作業因操作難度大、危險系數高,在業內被稱為“銀線上的舞者”。陳小杰堅守“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信念,從學徒工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行家能手。

  2008年初,江西電網80%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陳小杰帶領班組穿梭於崇山峻嶺之間20余天,處置輸電線路險情20余處。1月20日,220千伏潯妙Ⅱ線#44—#45杆段架空線覆冰斷落,必須上塔作業。當時整個塔架在寒風中晃動,隨時有可能倒下。剛在高空工作了兩個多小時的陳小杰,再次請纓,“天已經暗下來了,能見度差,我熟悉情況。再說,我是共產黨員,又當過兵,有危險,更應該讓我上。”當他上到近40米的塔頂時,突然,塔體一頭栽了下來,陳小杰從高空摔落,身受重傷。

  傷愈歸來后,盡管陳小杰仍然選擇在一線工作,但由於傷病,他不得不轉向幕后。2010年5月,他所在輸電帶電班被命名為“小杰班”,並成立“陳小杰創新工作室”。在陳小杰的帶領下,9年來,“小杰班”開展各類技術革新30余項,其中QC成果16項,發表論文19篇,新增帶電作業項目6項,獲國家專利6項,每年產出經濟效益超過200萬元,年均為國家節約電量5000萬度。同時,培養中央企業技術能手1名、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1名、省部級技術能手29名,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才搖籃。

  陳小杰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

  437  陳忠祥

  陳忠祥,男,漢族,1960年9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定西工務段隴西橋隧車間橋隧工。

  陳忠祥三十九年如一日,懷揣“匠心”,潛心鑽研鐵路橋隧專業知識,痴迷橋梁隧道養護研究,矢志攻克技術難關,樂於知識技能傳授,帶領團隊先后研發成果17項,培養技師、高級技師100余名,從“門外漢”到“橋隧大師”,被譽為鐵路行業的橋隧專家。

  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1980年,剛參加工作的陳忠祥成為了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批電力機車乘務員,1984年他由機車乘務員轉行干起了橋隧工。他暗下決心,當橋隧工就要當最優秀的橋隧工。他從最基礎的工作干起,從最基本的技能學起,腳踏實地苦練基本功。不到兩年時間,他精通了橋隧維修養護技術,在工作中獨當一面。1989年6月,陳忠祥所在的橋隧機械化工隊到清水支線特大橋大修施工,一台日本進口的空壓機突然“趴窩”。工隊“內燃大拿”謝師傅讓陳忠祥協助他一起攻關,3天裡,陳忠祥在空壓機中鑽進鑽出,一遍遍拆裝,終於排除了故障。從此,陳忠祥得到了大家認可。上世紀9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到定西工務段推廣運用K型分開式扣件,經過3個月的試用,陳忠祥發現扣件的損壞率高達20%,他頂著壓力向技術權威“叫板”,經過改進把扣件損壞率降到了3%,使用壽命大大延長,2000版的《鐵路橋隧建筑物修理規則》專門作了更正說明。

  為高鐵建設夜以繼日工作。寶蘭高鐵建設期間,陳忠祥帶領團隊走遍了寶蘭高鐵59座橋梁、37座隧道,對156公裡的隧道逐米敲擊檢測,檢測了近萬個橋梁支座,先后檢查出橋梁方面問題5300多個、隧道方面問題2.2萬多個。在此過程中,他總結出高速鐵路支座轉角“4定4測2點檢測法”,極大提升高鐵橋隧科學管理水平。

  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實現超越。39年來,陳忠祥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關、解決生產難題,取得了17項成果。伴隨著一個個難題攻克,陳忠祥成為全國鐵路系統唯一的橋隧工首席技師,以他名字命名了全國鐵路系統唯一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他作為領頭人,帶領工作室完成了4萬余人次的培訓任務,培訓高鐵橋隧工等高技能人才360余人。

  陳忠祥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獲“新時代·鐵路榜樣”“鐵路工匠”等稱號。

  438  陳德風

  陳德風,男,漢族,1964年2月生,中共黨員,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京供電分公司蘇逸電纜部主管。

  陳德風30年扎根在陰暗潮濕的地下電纜管道中,憑借著勤奮努力,從一名電纜專業上“零基礎”的退伍軍人成長為一級技能專家,獲得15項國家級創新成果、29項國家專利。他以初心筑匠心,以匠心見衷心,推進電纜專業技術實現了中國創造,是電力系統電纜專業的“金牌工人”。

  他初心不忘成就“地下金龍”。30年前,陳德風從部隊退伍到南京供電公司從事高壓電纜工作,一年中有250多天在潮濕的地下通道施工。雖在電纜專業上是“零基礎”,但他有軍人不服輸的精神,在孜孜以求中提升本領。30年來,他推動架空線路下地,直接負責重點大型電纜工程26項,累計敷設高壓電力電纜2967.36公裡,安裝電纜附件7584隻,電力電纜搶修、消缺500多次,他負責的電纜下地工程為城市節省土地資源約1600畝,折合土地價值約11億元。他率先推進城市地下電纜隧道建設,已為城市節約廊道資源近10億元。

  他匠心不悔鑄就“中國創造”。上世紀90年代,高壓電纜的安裝和檢修關鍵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中。陳德風潛心鑽研,攻關眾多技術難題,先后獲得15項國家級創新成果、29項國家專利,得到國內外技術專家的稱贊,在業內有著“金剛鑽”的美譽。城市道路邊的管塔構架太大,影響電纜安全和美觀,他研制出佔地面積小、安全美觀的新型管塔﹔電纜井蓋經常被偷盜,他就研制了兼具防盜、防水、防震功能的智能井蓋。他將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運用於電纜,讓電纜“有知覺”“會說話”。他研發的電纜彎管敷設滑輪、電纜蛇形敷設打彎器、電纜專用固定夾具等器具,填補了江蘇省220千伏大截面電纜施工工具的空白。

  他衷心不改造就“工匠之師”。以陳德風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創立后,他將30年電纜施工、研發經驗,傾囊相授給團隊年輕同志,帶出了一批徒弟,現在已是“四代同堂”,成功向省市公司輸送了數十名電纜專業技術骨干。他還多次幫系統內外單位解決重大技術難題,經工作室把關和施工的電纜工程成為質量上乘、工藝精湛的典范。30年來,陳德風帶領團隊施工安裝的電纜從未發生故障,節約搶修成本約2500萬元。

  陳德風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39  武大靖

  武大靖,男,漢族,1994年7月生,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

  武大靖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奧運會紀錄保持者。他從小熱愛滑冰運動,從業余隊到專業隊,從陪練員到主力隊員,多次在國際和國內重大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國家爭得了榮譽,是中國短道速滑界的領軍人物。

  他從小立志,訓練刻苦。武大靖10歲左右就開始學習短道速滑,摔過無數個跤,受過無數次傷。進入短道速滑業余隊后,每天凌晨3點多,他就起床帶好冰刀,騎著自行車到零下30多攝氏度的室外冰場訓練。因為長時間超負荷的訓練,腳被冰鞋磨破了,訓練結束換鞋時,竟能倒出血水來。但他沒有放棄退縮,一直頑強堅持著。2010年,武大靖破格進入國家短道速滑隊,剛去時只是陪練員。為了進入主力名單,武大靖找來自己和隊友以及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比賽錄像,反復分析比較,改進自己的技術細節,成績突飛猛進。

  他奮力拼搏,為國爭光。2018年2月22日,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武大靖頂住中國隊屢次被判犯規、短道速滑項目最后一個比賽日和最后一次沖擊金牌機會的巨大壓力,以39秒584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強勢奪冠,為中國贏得平昌冬奧會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實現了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選手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9月,武大靖成為新一期中國短道速滑隊隊長,帶領全體隊員勇往直前,屢創佳績。

  武大靖胸懷大愛,奉獻愛心。他利用休息時間參加慈善活動,拍賣自己的冬奧速滑戰服,將善款捐給“EYE 明天”公益項目,幫助失明或處於失明邊緣的孩子。他還多次帶頭為貧困孩子捐款,到養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孩子們。

  武大靖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440  武荷香

  武荷香,女,漢族,1950年2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興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

  武荷香在清泉街社區工作近40年,強化社區內部管理,完善社區服務,帶領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把清泉街社區打造成“明星社區”。她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把社區居民當成自己的親人,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

  實施社區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武荷香為每一戶居民建立了社區居民戶卡及相關信息卡,不僅讓社區干部可以“按圖索驥”,有的放矢地走訪,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而且可以對接各項政策和各類信息,解決居民相應的問題和困難。完善的制度建設和基礎性工作極大地提升了清泉街社區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社區居民生活更方便。清泉街社區在社區辦公樓內設置一站式服務大廳、愛心超市、警務室、司法所、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棋牌室、黨員服務中心、圖書閱覽室、市民學校、老年活動中心,並配置了電腦,開通了社區網站。同時,面向社區及周邊開展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等10多項便民服務。

  突出社區實踐活動開展,建設和諧社區。成立“黨員會客室”,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開展“1134”活動,讓黨員群眾都滿意。建立了6支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在內的10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在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法律援助、健身和棋牌等活動。

  武荷香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為社區“大家庭”服務的工作中。多年來,她幫助困難群眾花費40余萬元,資助了兩名大學生完成學業。自己一直無償照顧社區內的18位孤寡老人、6位殘疾人和4名孤兒,幫助他們申請低保,逢年過節,自購肉、蛋、糧、油等送到他們的手中,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

  武荷香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社區工作者、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

  441  其美多吉

  其美多吉,男,藏族,1963年9月生,中共預備黨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駕駛員。

  其美多吉三十年如一日,駕駛郵車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在時刻面臨著雪崩、滑坡、泥石流及歹徒搶劫等危險情況下,行程140多萬公裡,從未發生過一起責任事故。他以螺絲釘精神緊緊釘在川藏線上,將來自黨中央的聲音、祖國四面八方的郵件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被群眾譽為“雪線郵路的幸福使者”。

  1989年,其美多吉成功應聘當地郵局郵車駕駛員,實現了兒時的“郵車夢”。他長年往返的康定—德格郵路是全國最危險的郵路之一,沿途要翻越17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被人們稱為“雪線郵路”。郵路從四川甘孜縣城向西行進,便是海拔6168米、有著“川藏第一險”之稱的雀兒山。這裡的道路幾乎開鑿在絕壁上,曲折險峻,危險重重,最窄處僅有4米。道路一面是碎石懸挂,一面是萬丈深淵,路面隨著海拔攀升不斷收窄並越發顛簸。其美多吉每次經過這裡,就仿佛在與死神博弈。這樣的線路,其美多吉堅守了30年。“隻要有郵件,郵車就得走﹔隻要有人在,郵件就會抵達。”抱著這樣的信念,其美多吉6000多次往返於甘孜與德格之間,行程140多萬公裡,相當於繞赤道35圈。

  30年堅守初心,其美多吉不僅要面對惡劣天氣的危險,還要隨時應對突發事件,但他從不向危險和困難低頭。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兒山遭遇雪崩。為確保郵件安全,他們死守郵車,一點點鏟雪,一公裡路硬是走了兩天兩夜。2012年7月,其美多吉駕駛郵車返回甘孜,遭遇12名歹徒持刀搶劫。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斷4根,頭蓋骨被掀掉一塊,昏迷了三天三夜,在重症監護室被搶救一周后,才保住性命。出院后,因左手斷裂的肌腱無法合攏,其美多吉不得不暫別崗位。為盡快重返郵路,他四處求醫,強忍疼痛堅持兩個月的康復訓練,左手才基本復原。

  30年艱苦付出,其美多吉虧欠家人很多,但從沒想過放棄。自從開始跑郵車,其美多吉隻在家裡過了5個除夕。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在郵路上。就連大兒子突發心肌梗死撒手人寰,90歲的老父親去世,他都因為奔忙在郵路上沒有見到最后一面。即便如此,家人對其美多吉也是非常理解。受父親影響,小兒子如今也選擇這個行業,是甘孜縣郵政分公司網運調度員,與父親一起成了郵路上的“父子兵”。

  其美多吉榮獲“時代楷模”、全國郵政系統先進個人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登“中國好人榜”。

  442  林上斗

  林上斗,男,漢族,1962年9月生,中共黨員,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黨支部書記。

  林上斗從部隊退休后真情回報家鄉,帶領鄉親們建設美麗鄉村,使一個落后村蛻變成遠近聞名的先進村、示范村,並帶動周邊農村同步發展,初步形成“優勢互補、同步發展”的“跨村聯建”格局。他以“公心”贏“民心”,是群眾心中的“最美退役軍人”。

  他注重黨組織建設,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林上斗把村黨組織作為引領鄉村振興的核心,規范村級組織運轉,嚴格基本制度落實,提升村級組織戰斗力,將半山村黨支部由原來的全縣軟弱渙散黨組織變成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並與周邊村成立聯合黨總支,實現黨建“跨村聯建”,帶動周邊村共同發展。

  他謀劃高標准發展,繪制發展藍圖。確定了將半山村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閩中山水養生第一村”目標。創新成立“村社一體”專業合作社,培育打造百香果產業和特色鄉村旅游業,黃金百香果種植基地被列入省級百香果示范園,“坐竹排,觀鷺鳥,環游半月島,看名木古樹”特色鄉村旅游極大發展,成為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

  他軟硬件一起抓,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他和村黨支部成員一道挨家挨戶給村民發放“家國共建倡議書”,帶頭拆除自家建筑、出讓私人用地,組織拆除旱廁39個、糞廠4個、豬圈18個,修建柏油馬路、半山大橋。加強教育引導,帶領大家共創文明村,形成了尊老愛幼、鄰裡和睦、遵紀守法的鄉風,徹底根除了半山村原來的“臟亂差”現象。

  在林上斗的努力下,半山村的干部講奉獻、鄉賢獻愛心,淳朴的民風已經形成,半山村環境變美了,旅游興起來了,11戶37人實現了脫貧。

  林上斗榮獲“最美退役軍人”、福建省“最美人物”等稱號。

  443  林鳴

  林鳴,男,漢族,1957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林鳴長期從事橋梁、隧道、海洋工程等技術工作,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主持完成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攻克十余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工程難題,推動我國島隧工程建設進入國際先進行列,被譽為“定海神針”。

  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突破核心技術。林鳴先后主持完成潤揚大橋、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難度最大的工程,設計施工均無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特別是外海沉管隧道安裝因其難度巨大而被譽為“走鋼絲工程”,世界隻有極少數國家掌握核心技術,中國在此領域的技術積累幾乎是空白。他帶領團隊刻苦鑽研、攻克難關,自主研發十幾項國內首創且世界領先的專用設備和系統,獲得數百項專利,成功攻克十余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工程難題,創造當年動工當年成島、一年安裝10節沉管的中國速度、澆筑百萬方混凝土無一裂縫、建成世界唯一滴水不漏的沉管隧道等諸多世界工程奇跡,開創中國外海沉管隧道建設的先河,推動我國島隧工程建設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勇於擔當,關鍵時刻永遠沖鋒在前。林鳴的奉獻精神和擔當品格,早已成為團隊的一面旗幟。2000年,林鳴負責建設潤揚大橋。因工程需要,必須在長江邊上深50米的基坑內施工。如土堤稍有閃失,江水將瞬間灌滿基坑。工人們望而卻步時,熟諳情況的林鳴拿起小板凳坐在基坑底陪工人們一起施工,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從此,他就有了“定海神針”的美譽。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林鳴的拼搏擔當更是有口皆碑。2013年,第八節沉管安裝准備關鍵時期,林鳴因過度勞累鼻腔大量噴血,4天內進行兩次全麻手術。術后第七天,他毅然回到安裝船上指揮作戰,直到安裝成功才下船復查。

  精益求精,嚴於管理帶出精干隊伍。林鳴對於建設團隊既“嚴”又“細”,“嚴”到“嚴苛”,“細”到近乎“吹毛求疵”。多年來,林鳴運用“望聞問切”式獨特管理方法,帶出一支高質量、高效率的建設團隊,以整潔的場地、清潔的設備、精益求精的工作規范,體現著高質集約的施工水平,展示出中國交通建設鐵軍的精氣神。

  林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44 卓嘎

  央宗

  卓嘎,女,藏族,1961年9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玉麥村村務監督員﹔央宗,女,藏族,1963年6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玉麥村婦女主任。二人系姐妹。

  卓嘎、央宗姐妹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秉持“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扎根雪域邊陲,以抵邊放牧、抵邊巡邏的方式,默默守護著祖國的神聖領土,譜寫了愛國守邊的時代贊歌。

  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玉麥鄉,距離縣城不過200公裡,卻隔著幾座高海拔的大山——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間,隻有父親桑杰曲巴和女兒卓嘎、央宗三個人生活在這裡。當年,父親縫制了3面五星紅旗插到村口,告訴卓嘎、央宗姐妹:“這是我們中國的國旗,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從那時起,她們記住了:守護好祖先留下來的這片牧場,守護好國旗,就是守衛國家。

  放牧巡邊是卓嘎、央宗姐妹一生的堅守。卓嘎說:“以前父親巡邊的時候,一路走一路挂國旗,按照他當年的習慣,我們也一直這樣做。”從她們的父親算起,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已經堅持了50多年。“當時阿爸說,我們姐妹要是嫁出玉麥,那麼誰來放牧守邊?於是我們都嫁在玉麥,向阿爸發誓,一生守在玉麥,讓五星紅旗永遠在我們祖祖輩輩放牧的土地上飄揚。”央宗說,“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無論面對多大的挫折或者誘惑,我們姐妹倆從來沒有動搖過。”生活艱苦,日子孤寂,但有祖國,家就有希望。也因此,卓嘎35歲、央宗27歲才結婚成家,這在當時的邊境牧區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晚婚了。

  近年來,隨著西藏邊境小康村建設的開展,現在的玉麥鄉有9戶32人,已是“人丁興旺”,各種惠民穩邊政策向玉麥鄉傾斜,人均年收入超過5萬元。如今的卓嘎、央宗姐妹,在玉麥鄉還是守著牧民的本分。現在57歲的卓嘎有3個女兒,55歲的央宗有一雙兒女,她們和兒女們一起放牧著140多頭牦牛,繼承父親放牧守邊的遺願,守護著玉麥的每一寸土地。

  卓嘎、央宗姐妹榮獲“時代楷模”等稱號,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445 易冉

  易冉,女,漢族,1982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組裝車間中梁電焊班班長。

  易冉扎根一線,從事電焊工作18年,先后提出精益改善提案200多條,創效近2000萬元。她不斷潛心鑽研、追求卓越、攻克難關,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世界,被譽為“中國電焊花木蘭”。

  2007年6月,廠裡開始試制當時世界上最大軸重的澳大利亞FMG敞車。客戶要求所有焊縫咬邊為零,大焊角、坡口不能有弧坑,這樣的精度相當於機械手。就在同事望而卻步時,易冉站了出來。她經過一個星期的日夜琢磨,反復優化焊接方法,終於達到了澳方嚴苛的標准。外方監造將她所焊的焊縫標記出來,當作“示范焊縫”展示。她為中國鐵路貨車產品在海外市場樹立了品質標杆,贏得了口碑。

  作為一位女電焊工,易冉憑借精湛的電焊技藝讓外國同行刮目相看。2011年10月,易冉和其他三位男同事赴德國參加國際焊接比賽。在德國,沒有女子從事電焊職業,賽場上出現一個柔弱的中國女子,讓德國同行感到驚訝。易冉的出色表現,讓比賽組委會專門為她頒發了唯一的“特別獎”,她參賽的立焊、平焊板作品獲德國DVS証書,並被公開展示。

  易冉在工作中注重學習積累,不斷攻關技術難題,堅持自主創新。她26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高級電焊師。她主持和參與了出口澳大利亞的世界載重最大、可無線遙控卸砟的石砟漏斗車,出口阿聯酋的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的硫黃漏斗車等30多種重載高速貨車試制。她獨創的“小擺快頻操作法”入選中國中車絕招絕技,“小口徑管全位置對接‘單道焊雙面成型’技巧”和“平角焊電弧‘回壓’操作法”獲評長江公司絕招絕技,申請發明專利1項已受理。

  以她名字命名的“易冉勞模創新工作室”,徒弟遍布全車間。經她培育的國際焊工100名,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25名,其中有3名公司級以上的技能專家。

  易冉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十佳最美職工等稱號。

  446 鄭志明

  鄭志明,男,漢族,1977年5月生,中共黨員,廣西汽車集團首席專家。

  鄭志明堅持“要造車,先做人”理念,攻堅克難自主創新,從裝配鉗工成長為國家技能大師,帶領團隊自主研制工藝裝備,以技術創新增進經濟效益,被工友們稱為“車間裡的愛迪生”。

  他結合崗位需要,持續打磨鉗工技能。鄭志明刻苦練習,練成“人刀合一”絕活,手工畫線鑽孔控制在0.05毫米以內,銼削平面控制在0.002毫米以內。同時,他還練習車、銑、磨、線切割水平,並學習掌握三維建模技術和機械設計技術特長。在22年的汽車技術制造工作中,他經手的零件沒有出過一次質量差錯。

  他致力於自主研發,促進生產提質增效。作為集團裝備制造技師、首席專家,鄭志明總是奔走於各大生產車間調試和改造設備。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質量的執著追求,他大膽進行鋼珠自動壓裝機、后橋總成制動器間隙調整自動化、減速器噪音攻關項目等100余項技術攻關創新,促進廣西汽車制造業的“技術突圍”。2012年,鄭志明主導研發的前軸點焊專機投入使用,將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大家不用再扛著50多公斤重的點焊鉗干活。2015年,他發明鑽孔攻牙一體機,使一些零件在同一台設備上同時完成鑽孔、倒角、攻牙等工序,填補國內此項技術空白。汽車中央通道由多塊鋼板焊接而成,其中有上百個螺母,2018年之前隻能用人工肉眼進行檢測,所要求的精細、精微、精准,幾乎時時在挑戰著人類操作的極限。經過68天的集中攻關,鄭志明設計出一套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生產系統,有效提升了配件生產的效率和精度。如今,大到機器人工作站,小到工裝夾具,公司幾乎每個生產環節都離不開鄭志明的發明創造。

  他成立工作室,做好“傳幫帶”。2014年,以鄭志明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他帶領工作室成員把長期工作探索取得的實踐經驗與前沿理論結合起來,在設備、操作方法等方面大膽創新,完成工藝裝備自主研制項目481項,交付使用工藝、工程裝備共798台套,為公司減少生產操作崗位254個,創造經濟效益4489.7萬元。鄭志明還培養出大批技能人才,打造出汽車生產線上的精銳團隊。

  鄭志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47 鄭桂杰

  鄭桂杰,女,漢族,1970年9月生,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達拉特發電廠電氣二次專工。

  25年來,鄭桂杰憑著對電力事業的熱愛,潛心理論學習,刻苦鑽研技術,從一名普通檢修工一步步成長為電力行業的技能大師,成為同事們心目中的“技術哨兵”。

  她精益求精,努力詮釋“工匠精神”。25年來,鄭桂杰堅持每天轉現場、查圖紙、翻規程,研究熟悉設備,摸透性能。為了弄清每一個回路的來龍去脈,面對每一台設備、每一套系統,她都要對照設計圖紙和資料,把保護的所有回路親自連接一遍,做到對每一個回路、壓板、端子都了如指掌,並反復練習,在檢修時到現場一一實踐操作。每次隻要從現場回來,她就對照圖紙一遍遍揣摩系統,學習專業知識,邊學習邊做筆記,現場思考筆記達10多萬字。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鍛煉,她掌握了過硬的技術,並經受了一次次“大考”。作為技術帶頭人,多年來,她先后牽頭完成90余項繼電保護專業技術改造及事故分析處理工作,發現並消除現場20多起重大設備隱患,解決150多項大小技術難題,成功處理突發事件上百起,為發電機組和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有效促進了檢修標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她傳承技藝,精心打造“工匠團隊”。鄭桂杰以傳承技術,培養年輕骨干為己任,帶動身邊同事共筑企業發展夢想。2012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鄭桂杰依托工作室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導師帶徒工作,通過日常培訓講解,生產現場、事故現場實戰分析解讀,逐步提升了專業人員的技術技能水平。在她的言傳身教下,28名青年迅速成為廠裡的技術骨干,一批青年技術人員在各類技術比武中脫穎而出。

  鄭桂杰榮獲中華技能大獎,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48 鄭德榮

  鄭德榮,男,漢族,1926年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東北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

  鄭德榮是著名中共黨史專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的推動者。67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教學科研一線,胸懷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遠大理想,把傳承紅色基因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把黨的創新理論貫穿學術研究全過程,成為學高德馨、以身垂范的榜樣,被譽為“紅色理論家”。

  矢志不渝、與時俱進,始終堅守事業的“紅色方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鄭德榮致力於馬列主義理論課教學和黨史研究。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學術著作《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誕生的》。上世紀70年代末,高校急需具有思想性和科學性的黨史新教材。他勇挑重擔,主編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成為改革開放后教育部最早推出的全國高校通用黨史教材。上世紀80年代初,鄭德榮在東北師范大學成立了全國高校第一家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客觀全面地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后的二三十年裡,他深入研究,持續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主要成果和寶貴經驗。

  潛心治學、孜孜不倦,始終探究學術的“紅色底蘊”。鄭德榮一生出版50多部著作和教材、發表了260多篇論文,很多都填補了學術空白。他的《毛澤東思想史稿》一書,是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最早的專著,開創了研究毛澤東思想史科學體系的先河。他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被高校、黨校廣為採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方面,他的《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宏觀研究方面的“拓荒之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方面,他也撰寫了《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歷史淵源與思想精髓》等多篇論文,設置了多項研究課題,闡述了自己卓有建樹的觀點。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始終傳承理想的“紅色基因”。幾十年來,鄭德榮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宣講黨的方針政策,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他注重德育為先,培養的14名碩士和49名博士,目前大多耕耘在中共黨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這片學術沃土上,並成為本領域的學術骨干和領軍人才。鄭德榮說:“作為教師,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培養學生成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鄭德榮被追授為“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教師。

  449 居馬泰·俄白克

  居馬泰·俄白克,男,哈薩克族,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包扎墩牧區衛生室醫生。

  27年來,居馬泰·俄白克奔走在大山裡,在險峻山路上巡回醫療20萬公裡,用精湛醫術救死扶傷,為牧民減免診療費等超過10萬元,成為牧民生命健康的“守護神”,被譽為“最美鄉村醫生”。

  1992年7月,居馬泰·俄白克畢業后,便一直在特克斯縣包扎墩牧業衛生院工作。包扎墩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特克斯縣草質最好的冬牧場,山路險峻異常。牧民居住分散,去一個牧民家要翻好幾座山。但無論多艱險,隻要病人呼喚,居馬泰都不會推辭,不管白天黑夜、刮風下雪。2005年1月,一位牧民妻子突然流產。接到口信后,居馬泰想:如果騎馬走常規道路,需6小時﹔如果翻越海拔4000余米的達坂,僅需要2小時。達坂雪深數米,一不小心就會滑落溝底,傳信人勸居馬泰放棄抄近道的想法。沒想到,居馬泰果斷做出決定:為了趕時間,一定要翻越達坂。2個多小時后,居馬泰終於翻越達坂來到牧民家中。大山裡有很多孩子的名字都是由居馬泰起的,在包扎墩巡診,經常能聽到孩子叫居馬泰“醫生爸爸”。因為在這種特殊艱苦條件下,他頂風冒雪、不懼艱險,接生了很多孩子。

  居馬泰每月隻有幾天待在家裡,簡單休整后再次踏上征程,翻越高山、蹚過河水,走過百裡的無人區。他先后騎過4匹馬,2匹都因道路險峻失足摔死。牧民們最熟悉的就是居馬泰的那個破舊皮藥箱,那是他的父親當年行醫時用過的藥箱,至今已經有40個年頭。

  從醫20多年來,居馬泰為牧區牧民減免的注射費、醫藥費等已超過10萬元。而居馬泰自己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他一個人的工資。因為過度勞累,居馬泰患上了心臟病,已不適合高原工作,縣裡多次調他去農區工作,但他都婉言拒絕。他說:“我不能離開,我走了牧民怎麼辦?”

  居馬泰·俄白克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450 趙慶祥

  趙慶祥,男,漢族,1965年12月生,中共黨員,國網河北邢台供電公司配電搶修一班班長。

  20年來,趙慶祥日夜守衛電網安全,參與搶修排險4萬余次、挽救客戶資產上億元,實現檢修零差錯、安全零事故、服務零投訴,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電力110”“可愛的能源衛兵”。

  他將“釘子精神”發揚在城區配網電力搶修工作當中。趙慶祥堅守崗位20年,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為提高搶修速度,他總是帶著小本,記下線路杆號等信息,陸續記了兩箱本子。轄區294條線路、上萬根電杆位置他都牢記在心。一旦出現故障,他能夠迅速判斷事故基本性質和位置,被同事們稱為“搶修活地圖”。

  他將“海綿精神”發揚在學習充電當中。趙慶祥堅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並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和創新。他提出“網格化”搶修策略,使搶修時長從4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創新40多項應用成果,累積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600余萬元。組織配電工區21名退役軍人成立“學習合作社”,幫助他們迅速適應新工作,帶領團隊開展技術創新,培養了一批理論扎實、實操過硬的崗位能手。

  他將“春風精神”發揚在黨員志願服務工作當中。趙慶祥用擔當做好電力先行官,用暖心架起黨群連心橋,十余次冒著生命危險搶險救災,無償為200多家企業解決職責外難題。作為黨員服務隊隊長,在他的建議下,邢台市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公共服務企業聯合共產黨員志願服務隊,將單一服務轉化為網格化能源一站式上門服務,成為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他將“水晶精神”發揚在扶危濟困當中。趙慶祥在工作實踐中服務廣大群眾,踐行雷鋒精神。在部隊時,他照顧老紅軍、舍己救人、幫助戰友﹔在電力崗位上,他為特殊用戶提供“特殊電”,為百名老人提供“一鍵式”貼心服務,為生病工友送去無私關懷,先后幫扶救助千余人、自掏腰包十余萬元。

  趙慶祥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河北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451 郝井文

  郝井文,男,漢族,1975年9月生,中共黨員,93811部隊副部隊長。

  郝井文入伍25年來,銘記使命職責,心系祖國藍天,苦練精飛、謀戰務戰,緊盯強敵深研制勝之法,緊跟任務提升指揮素養,緊貼實戰培育打仗人才,帶領部隊出色完成50余次重大任務,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斗員、指揮員。

  緊盯軍事前沿探尋制勝機理。郝井文任團長后,帶領專業骨干展開新型作戰樣式研究,摸索信息化、流程化、標准化訓練規范,在空軍首屆自由空戰比武競賽中,以大比分優勢奪得“金頭盔”。任旅長后,借助戰區體制優勢,主動與其他軍種部隊建立聯訓機制,帶領部隊與陸軍、海軍有關兵種常態展開協同演練,驗証新課題,探索新模式,積累上萬條一手作戰數據。在空軍“金飛鏢2018”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中,奪得某型飛機團體第一、個人前兩名。組織部隊大力開展高難課目訓練,帶領飛行員100%保持最低氣象條件起降水平,100%具備低空超低空突防突擊能力。

  聚焦備戰打仗謀戰務戰。他帶頭破除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積弊,帶頭飛第一個架次、打第一枚實彈,在空軍率先展開某型飛機夜間轟炸射擊、海上自由空戰、戰術空中加油等實戰化課目訓練,力求把載荷拉到最大、實彈打到邊界、遠海飛到盡遠,以實戰要求真訓實練、真打實備。帶領部隊開展“師敵、研敵、制敵”活動,研究對敵戰法72套,把方案預案細化到每架飛機、每名飛行員、每次行動。近年來,他認真總結與強敵對手貼身過招的實踐經驗,逐條分析27個能力指標,破解32項具體作戰問題。在他的建議下,空軍進一步修改完善“金飛鏢”競賽考核突擊項目評估標准,演練更加貼近實戰。

  瞄准鍛造一流空中勁旅擔當作為。2015年以來,他先后多次帶隊執行警巡任務,沉著果斷應對處置,提出的全新戰術處置原則被空軍推廣。針對部隊擔負任務復雜、武器類型多樣的實際,挑選有專長、善創新的飛行員擔綱相關課題攻關負責人,形成人人能盡其才、難題有效破解的良好局面。所帶部隊在空軍“四大品牌”校驗場上,10人次獲得“金頭盔”、6人次獲得“金飛鏢”,涌現出大批訓練尖子。

  郝井文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榮獲“時代楷模”稱號,榮立二等功1次。

  452 禹代林

  禹代林,男,漢族,1964年11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研究員。

  禹代林連續24年蹲點在農村、扎根在田地,從一畝試驗田到幾十萬畝大田推廣,從年年歉收到連年豐收,青稞的基因裡有他的汗水,百姓的心坎裡有他的身影。他為雪域高原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農牧民實現小康作出重要貢獻,是農牧民心中的科學種田引路人。

  作為“藏青2000”青稞新品種大面積示范推廣的主要完成者,6年間,禹代林跑遍了日喀則市120多個行政村,累計示范推廣青稞新品種150萬畝,平均每畝增產50斤以上,新增產值1.24億元。他還參與主持完成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栽培、優質飼草品種引進以及農作物物種篩選等,改變藏地農作物傳統生產方式,提高種植質量,培訓農民5.5萬余人次,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貢獻。

  多年來,禹代林為了及時把新品種推廣到農區,始終與農民群眾同吃住、同勞動,餓了就抓把糌粑、吃碗方便面,渴了就喝山間泉水。2003年,為推廣油菜和青稞新品種,禹代林前往條件艱苦、交通落后的金嶺鄉。去金嶺鄉的山路泥濘難行,加上大霧繚繞,汽車無法通行,禹代林背著行李徒步前行將近8個小時。禹代林在金嶺鄉一呆就是10個月,每天戴著草帽、挽著褲腿穿梭在田間地頭指導村民們科學種植,檢查播種機器刻度、種子包衣情況、化肥施用比例……每件事,禹代林都親力親為。

  禹代林每年農業技術服務時間長達200余天,沒有車就坐拖拉機,沒有拖拉機就徒步走,在沒有電視、沒有報紙、沒有網絡的農村試驗基點,一干就是24年。在這24年裡,由於長期生活無規律,禹代林患上了嚴重的胃病,但他每天隨身帶著胃藥,始終戰斗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對禹代林而言,沒有什麼比給農民帶去技術和服務更重要。

  禹代林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

  453 錢七虎

  錢七虎,男,漢族,1937年10月生,中共黨員,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七虎六十年如一日,堅守愛黨、報國、強軍的赤子情懷,戰斗在祖國的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為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默默奉獻。他瞄准科技前沿,自覺把人生價值融入國家和軍隊建設偉大事業,為我國各個時期的防護工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始終心懷感恩、忠貞報國,把獻身黨的崇高事業作為永恆初心。錢七虎是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他始終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從哈軍工求學、赴蘇聯留學深造到學成回國工作,他始終抱定“愛黨信黨跟黨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的信念。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投身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開創性研究,帶領團隊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著名高校、研究所和工程現場,成功研制出我國首套爆炸壓力模擬器,建成了國內唯一的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

  始終瞄准前沿,把心系家國天下作為不變情懷。錢七虎常說,哪些事情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科技工作者的興趣和愛好就要向哪裡聚焦。他建立了我國城市人防工程毀傷理論模型和分析方法,制定了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准。他積極投身長江隧道、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建設,為南海島礁、港珠澳大橋、雄安新區等國家大計提供戰略咨詢。

  始終立德樹人,把培養優秀后繼人才作為最大課題。數十年來,他創建了我國防護工程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他還心系下一代,設立瑾暉慈善基金,向貧困失學兒童和孤寡老人捐助累計100余萬元,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重點資助西部貧困學子。

  錢七虎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榮立一等功1次,被評為全軍愛國奉獻優秀干部。

  454 徐立平

  徐立平,男,漢族,1968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固體火箭發動機總裝廠7416廠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

  30多年來,徐立平立足航天固體發動機燃料藥面整形崗位,苦鑽善學,練就了一手高超的絕技絕活,為火箭上天、導彈發射、神舟遨游“精雕細刻”,讓一件件“大國重器”華麗綻放,被譽為新時代雕刻火藥、為國鑄劍的“大國工匠”。

  徐立平刻苦練習成就一流技術。他從最基礎的拿刀、握刀學起,先后跟隨多位師傅學習技術。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整形允許的最大誤差,而他整形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一張紙的厚度。他用手摸一下,就能修整出符合設計要求的藥面,是這個領域響當當的“一把刀”。30年多來,徐立平整形的產品始終保持著100%合格率和安全事故為零的紀錄,他還設計、制作和改進30多種刀具, 其中一種刀具被命名為“立平刀”。

  徐立平沖鋒在前,勇挑責任擔當。1989年,我國某重點型號發動機研制進入攻堅階段。一台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火藥出現裂紋,為了找准故障原因,不影響后續研制進度,專家組決定成立突擊隊就地挖藥。21歲的徐立平憑借精湛技術,和師傅們一起加入挖藥突擊隊。在狹窄空間裡,人如同“芯材”一樣被包裹在成噸的炸藥堆裡,每次隻鏟出四五克藥。為確保安全,規定每人在裡面最多干上10分鐘就必須出來。但為了讓隊友們能多休息一會,徐立平每次都堅持多挖五六分鐘。歷經2個多月的艱難挖藥,故障成功排除。2005年,徐立平的班組接到一項緊急任務,要給一台已經裝滿推進劑的發動機挖藥。他毫不猶豫地第一個鑽進發動機裡,接連干了一個多月,成功找出問題所在,保証試驗圓滿成功。

  徐立平開展培訓傳承經驗技術。他針對大、小整形組各自擅長手工和機械整形技術的特點,開展手工和機械整形技術雙向培訓,使班組成員全都掌握手工和機械整形相結合的方法。他還編寫整形機整形程序,實現數控整形機在藥面整形工序的成功應用。他把團隊的成長進步當作重要職責,依托“徐立平大師技能工作室”,幫助青年職工成長,所在班組被命名為“徐立平班組”,其中多人成長為國家級技師和技能技藝骨干。

  徐立平榮獲“時代楷模”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

  455 郭璐萍  

  郭璐萍,女,漢族,1976年2月生,中共預備黨員,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

  郭璐萍用纖弱的身軀踐行著中國醫療隊“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把中國人的大愛播撒在非洲大地,即使身患重症,依然堅持工作,被譽為“撒哈拉玫瑰”。

  2014年初,郭璐萍主動請纓,加入中國第二十一批援非醫療隊。剛剛到達突尼斯,時差還沒倒過來的郭璐萍,便投入到搶救婦嬰的工作中。24小時間,她連續做了20個B超,上了7台手術,從死神手中奪回兩對高危婦嬰的生命。

  2015年3月16日凌晨4時,一名孕婦頻繁子宮收縮,胎心音隻有80次/分鐘,郭璐萍憑借多年臨床經驗,立即判定為“急性胎兒宮內缺氧”,並冷靜地指揮搶救工作。救命如救火,郭璐萍連刀柄都顧不上,直接抓起薄薄的手術刀片開始了手術。“胎兒取出來了!”郭璐萍緩緩地舒了一口氣。從孕婦進手術室到胎兒取出,僅僅用了3分鐘。

  郭璐萍每天的手術少則四五台,多則十幾台。她經常工作到深夜,連續三四天奮戰在手術台也是常事,碰到情況危急的病患,還要獨自一人承擔多台手術,往往是幾口干面包配一杯水就簡單地解決了一餐,哪怕是累得腳都站不住,郭璐萍坐在凳子上也要堅持把手術做完。在北非艱苦而落后的醫療條件下,郭璐萍以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強烈的使命擔當,積極開拓創新、獨創先進手術,創造了當地醫院歷史上多個“零”的突破,救治了眾多險、急、重症婦嬰,親手迎接了1436個非洲新生命的誕生,完成大小手術500余台。

  持續的高強度工作,極度透支了郭璐萍的身體。2015年7月,郭璐萍突然感覺左胸疼痛,實在放不下病人的她,沒有及時檢查,仍然帶病工作。直到2016年1月25日,郭璐萍休假回國就醫,被診斷為乳腺癌中晚期。

  作為援外醫生,郭璐萍深知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始終秉持醫者的仁心仁術,全心全意為當地患者服務。正是她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非洲當地高度贊賞和表彰,為中國醫生贏得了榮光。

  郭璐萍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醫生、全國援外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被授予白求恩獎章。

  456 唐嘉陵

  唐嘉陵,男,漢族,1984年4月生,中共黨員,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唐嘉陵是我國首批自主選拔、培養的蛟龍號潛水器專業潛航員,始終奮戰在深潛第一線。他全程參與蛟龍號4次海上試驗,駕駛潛水器達到最大下潛作業深度7062米,刷新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並創造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被譽為“載人深潛英雄”。

  2007年,唐嘉陵投身祖國深海大洋事業第一線。2009年到2012年,他全程參與蛟龍號潛水器1000米至7000米的4次海上試驗,連續3年駕駛潛水器達到海試最大深度,最大下潛作業深度7062米,刷新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並創造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在4年海試中,每當遭遇惡劣海況或需要長時間水面漂泊時,他都沒有絲毫退縮,主動要求參加水面時間最長、最難受、最顛簸的試驗任務。唐嘉陵不但專業技術過硬,愛學習、能吃苦的精神更得到全體海試隊員的認可。特別是在3000米海試的一次返航檢查中,他及時發現蓄電池箱異常發熱、電纜短路的嚴重故障,及時有效避免可能影響試驗進展的重大事故。

  隨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試驗轉向應用,唐嘉陵即作為我國兩名職業潛航員的一員,在蛟龍號2013年至2017年試驗性應用階段作為主駕駛,承擔近一半的深潛作業任務。在海上任務期間,他踐行“我的崗位無差錯、我的工作請放心”精神,保障了深潛作業人員和裝備設備安全,取得了豐富寶貴的科研資料和海底樣品。

  唐嘉陵作為核心技術骨干,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逐步擔當起從研制單位手中全面接收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職責,帶領第二批潛航員和年輕技術人員一起全面承擔蛟龍號潛水器日常維護保養備航以及海上備潛維護維修工作,參與組織完成中國大洋31、35、37、38航次蛟龍號潛水器本體備航工作。同時,圍繞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以及作業工具研發,個人申報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參與發表論文10余篇。

  唐嘉陵榮獲“載人深潛英雄”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57 曹君

  曹君,男,漢族,1967年2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鹽環定揚水管理處四泵站黨支部書記、站長。

  曹君堅持29年扎根人跡罕至的荒原,常年堅守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精心守護老區人民的“生命工程”,先后輪換駐守8個泵站,確保數萬人畜用水安全。他以無悔的青春奉獻,換來群眾從心底發出的“共產黨好、黃河水甜”的真摯感情,是人們心中的“水的使者”。

  鹽環定揚黃工程總長123公裡,設12級泵站,大多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自然條件惡劣。1997年,曹君調到環境艱苦的六泵站任站長。他帶領職工長期徒步巡查,逐一檢查維護沿線所有工程設施,確保安全行水。2003年夏灌高峰時,出現多年未遇的旱情。一天,一節渡槽止水橡膠突然裂口,水流噴涌而出。曹君和職工趕到現場,用纖維袋裝上沙子拋堵,但很快被水沖跑。危急時刻,他毅然跳進2米深的渡槽,用木頭、鐵皮等封漏水口,半個多小時后,終於堵住漏水口。

  2012年,曹君調到四泵站工作。他用自家房產証作抵押貸款,帶領職工開墾出100多畝農田,發展農業和養殖業、搞工程,使泵站綜合經營產值達55萬元。職工上下班困難,他自掏腰包買了一輛二手車免費接送﹔職工生病,他開車護送就醫﹔他還建起閱覽室,搞“菜籃子工程”,豐富職工精神和物質生活。

  多年來,曹君帶領其他職工背上干糧,圍著渠道扎草格、種樹苗,並晝夜輪班抽水澆灌。冬季,安裝防沙草障水泥樁和刺絲圍欄時,車輛無法進場,他和大家頂著凜冽寒風,硬是把幾百個水泥樁抬進工地。最終,一條10公裡長、1600多畝的綠色屏障在荒漠中屹立,成為一道保護渠道、保障輸水、改善生態的安全屏障。

  結婚20多年,曹君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2004年,泵站大面積栽植灌木,他母親因患心臟病要到西安手術治療,等他帶著職工澆完500多畝灌木后才踏上列車,但此刻母親已去世。他長期堅守泵站,與妻子分居兩地。妻子唯一一次向他提出請求,是8年前她患病要做手術,希望他回去一趟。當時正值上水和防汛期,作為站長,他必須帶頭值守,隻好委托親友陪護妻子。

  曹君榮獲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農林水勞動模范等稱號。

  458 常明昌

  常明昌,男,漢族,1963年1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山西農業大學教授。

  常明昌33年執著追夢,堅持奮戰在教學科研和科技扶貧第一線,率團隊在全國首開食用菌專業人才本科教育,在省內40多個市縣開展科技服務,引領全省食用菌產業轉型發展,為促進全省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常明昌牢記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耕耘在本科教學一線。先后主編全國規劃食用菌本科、專科統編教材4部,講授《食用菌栽培學》《真菌分類學》等課程。2012年率團隊在國內開創食用菌專業人才本科教育,食用菌學科建設在全國名列第三,為推動培育專業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他先后為近2萬名本科生授課,他的課程一直是聽課規模最大的校選課,300多人的大教室總是座無虛席,培養出一批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

  常明昌科研創新結出了累累碩果。他先后發表論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發表16個食用菌新種,培育食用菌新品種2個,率領團隊完成技術標准19項,建立了山西省食用菌產業標准體系,研發的產品榮獲了中國(山西)特色農業博覽會5項金獎。2002年常明昌自籌資金近千萬元,創立了山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2014年以來,常明昌主持國家成果轉化重點項目、國家星火項目等重大項目研究,全面提升食用菌人才、學科、科研、產業“四位一體”的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持續發展。

  常明昌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因地制宜推廣到實踐中。為了提高科技成果在脫貧攻堅中的貢獻率,他設立咨詢電話,及時提供技術指導,並經常深入農戶開展服務,切實解決食用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他自籌資金,創辦了食用菌培訓和研發中試基地,帶頭建成山西省第一個現代化的食用菌工廠化車間,推動食用菌工廠化發展水平走到了全國前列。多年來,他先后在全省40多個市縣開展科技服務,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推廣優良品種300多個,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常明昌榮獲全國師德標兵、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59 梁增基

  梁增基,男,漢族,1934年10月生,中共黨員,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農技推廣中心退休研究員。

  梁增基扎根黃土地,嘔心瀝血,五十八年如一日,執著地堅守在小麥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前沿,突破和創新“高強抗鏽、抗旱高產、多抗優質、高產優質、用調節播期避開病毒病並提高抗凍性”等五大難題,培育多個小麥良種,在部分旱區推廣累計過億畝、增產25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40億元以上,是守護糧食安全生產的“育種專家”。

  梁增基出生於廣東茂名,1961年大學畢業后,來到渭北高原陝西省長武縣農技站工作。面對旱塬小麥種植難題,他克服種種困難,潛心研究、堅持育種,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上世紀70年代,“7125”“702”“秦麥4號”等小麥優良品種相繼問世。1984年旱塬第一個矮稈高產抗旱品種“長武131”選育成功,畝產400公斤,推廣種植面積3800多萬畝。1997年,梁增基用獨創早收幼嫩種子低溫催芽並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培育出綜合性優良、高產、優質的“長武134”小麥品種。2001年,培育出優質多抗高產的“長旱58”,推廣種植超過2500萬畝。2014年,80歲的梁增基培育的抗旱豐產適應性更強的“長航一號”,在渭北地區大面積推廣,開創旱塬小麥生產的新天地。

  梁增基雖然功成名就,但始終淡泊名利,過著儉朴生活。他住著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騎著半新的自行車上下班。當時和他一起來到長武工作的同窗,都早已回到城裡,他多次謝絕省內外農科院的工作邀請,始終堅守在育種工作最前沿。他低調務實,從不主動申報獎項,並將近年來市、縣獎勵的15萬元獎金全部捐贈給了文化、教育系統及育種基地所在的十裡鋪村。1997年“長武134”剛通過審定,當時小麥種子1公斤炒賣到80元。但梁增基不以公斤賣,而是裝成二兩的小袋,分散供給農民,讓他們自繁推廣。隻要他願意,隨時可以成為百萬富翁,可他不慕錢財,把“利潤”全部奉獻給渭北大地。

  梁增基熱愛自己的事業,工作中從來沒有節假日。為了工作,他直到36歲才成家。如今,雖然已是85歲高齡,但他從未停止科研工作,依然每天在試驗田裡奔忙。他一直致力於培養團隊,把長期積累的育種經驗和育種陣地傳續下去,為農民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提供長遠的服務。

  梁增基榮獲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陝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楷模”、陝西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460 董學書

  董學書,男,漢族,1935年2月生,中共黨員,雲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退休職工。

  董學書從事蚊虫分類、生態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60余年,即便退休后依然全年365天都用在工作上,為中國及亞太地區蚊虫分類研究和蚊媒傳染病防治做出了突出貢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敬業精神。

  上世紀50年代,董學書畢業后回到瘟疫橫行的雲南思茅,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瘧疾防治工作者。幾十年來,董學書始終在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為蚊虫分類及生態研究默默奉獻。他帶領團隊收集上萬套雲南蚊類標本,建起國內最大的蚊虫資源庫。他編纂《雲南按蚊檢索圖》《中國按蚊分類檢索》《中國媒介蚊種圖譜及其分類》《中國覆蚊屬》等學術專著累計410萬字,已成為中國及亞太地區蚊虫分類生態研究的教科書。在《雲南蚊類志》這部214萬字的鴻篇巨制中,董學書一筆一筆親手繪制了書中384個圖版、2000多幅插圖。為中國蚊類研究提供豐富的知識和數據。

  1996年2月,董學書退休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到實驗室,繼續蚊虫研究。他在實驗室解剖、鑒定、記載、繪制蚊虫……不斷探索“防蚊術”。隨著年齡增長,董學書更有強烈的緊迫感。他給自己安排出一份365日的“狂人”日程表:周一到周日正常上下班,全年365天都是工作日。除了生病,董學書把時間都用在“斗蚊”事業上。在董學書的兒子看來:“家只是父親吃飯和休息的地方,實驗室更像他的‘家’,他在實驗室的時間比在家還要多。”所裡曾向董學書提了很多次,要給他發返聘工資,都被他婉言謝絕。他隻要一張辦公桌,並將獲得的獎金作為特殊黨費交給組織。如今84歲高齡的他仍然在蚊虫研究崗位上孜孜不倦地奮斗著。

  為讓蚊虫研究工作后繼有人,董學書採取培訓授課、跟班學習、個別輔導等方式,根據實際情況為每個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把自己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無私地傳授給后輩。他先后培養數百名國內和東南亞周邊國家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如今,許多學生已成為各國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的骨干和中堅力量,對“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董學書榮獲雲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

  461 程開甲

  程開甲,男,漢族,1918年8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北京衛戍區某退休干部休養所退休干部。

  程開甲是“兩彈一星”元勛,堅守為核武器事業奮斗終生的信條,主動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和條件,毅然回國,帶領科研人員完成了幾十項核武器試驗,把自己畢生心血和才智傾注在為國家構筑核盾牌上,是忠誠奉獻、科學報國的典范。

  堅守初心,科學報國。青少年時代,程開甲就立下科學救國、振興中華的諾言。1949年,程開甲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留校任研究員。導師建議他把妻子接來,在英國工作、生活。但程開甲始終相信,回到家鄉、報效祖國,才是根本的出路。新中國成立后,他放棄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的優厚待遇和條件,義無反顧返回祖國。回國后,他投筆從戎走進大漠,投身於核武器研制試驗。幾十年來,他始終堅守初心,信守諾言,為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發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程開甲常說,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敢於攀登那些前人少有涉及的領域。他善於超前思維、科學預見,提出許多富有創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學術思想和技術論斷,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他參與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以及兩彈結合飛行試驗等在內的30多次核試驗,帶領團隊利用歷次核試驗積累的數據,對核爆炸現象、規律及核武器效應與防護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為建立中國特色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做出杰出貢獻,兌現了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奮斗終生的承諾。

  德馨品高、行為世范。他治學嚴謹、精益求精,倡導學術民主、團結,從不以權威自居、不以名望壓人,對起草的每份文件報告反復推敲,對科研試驗中的每個隱患從不放過。他熱心培養和提攜后人。50多年來,程開甲創建的研究所及其所在的基地,已經走出10位院士、40多位將軍。面對黨和國家給予的最高榮譽,他始終保持淡泊心態。他常說:“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然而,他又是幸福的。在百歲生日的時候,他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程開甲榮獲“改革先鋒”稱號,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八一”勛章,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462 程剛

  程剛,男,漢族,1982年7月生,北京康立生醫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程剛帶領團隊著眼創新驅動,研制3000種藥品雜質標准品和近百種國際前沿藥品,填補多項新藥市場空白,是致力於提高國產藥品質量的“醫藥工匠”。

  程剛建立國際標准的實驗室,引進流式細胞儀、液質儀、離子色譜等一系列全球頂尖醫藥研發設備,著手進行新藥研究和藥品雜質標准品開發。僅用兩年時間,成功完成100多個藥品雜質標准品的研制,以優異成績通過原國家食藥總局、英國皇家實驗室和美國FDA考核。2013年,企業成為原國家食藥總局藥品雜質標准品定點採購單位,成功將藥品雜質標准品推廣到歐美。目前,程剛帶領團隊,已完成3000種藥品雜質標准品研制。

  程剛致力於創新藥研發,挑戰世界市場空白。8年多來,他帶領團隊研發出近百種國際前沿藥品。其中,有治療糖尿病腎病的一類新藥,填補國際糖尿病腎病治療藥物市場空白﹔有一系列納米抗腫瘤藥,開創國內納米技術用於腫瘤藥物治療先河﹔有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藥,療效和毒副作用均有明顯優勢……

  程剛工作起來忘我投入,常年堅持每周7天、每天16小時的工作強度。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吃住在單位,不分晝夜地工作。有一次,在做一個沒有成癮性戒毒藥物研究時,設計模型篩選工藝總是失敗。程剛在休息時腦中靈光閃現,想到一個研發思路立馬起床記錄下來,半夜起來做模型,最終解決問題。程剛因長期勞累和飲食不規律,患上嚴重肛瘘疾病,為取得納米抗癌新藥技術關鍵點的突破,他將手術拖了一個多月。在醫院完成手術的第二天,他便強忍疼痛處理100多個與工作相關的電話。憑借這份敬業和擔當,程剛帶領企業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

  程剛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

  463 曾翙翔

  曾翙翔,男,漢族,1989年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團委副書記,宿州市埇橋區支河鄉路湖村扶貧專干。

  他主動請纓駐村扶貧,勤勤懇懇為民辦事,心心念念脫貧攻堅。2018年8月18日,他在村裡冒雨搶險救災,連續奮戰12個小時,在幫助受困群眾轉移途中不幸犧牲,年僅29歲。

  2017年9月,曾翙翔主動請纓,任路湖村扶貧專干。一到村裡,他便脫掉西裝換農裝、脫下皮鞋換布鞋,開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忙碌起來。駐村期間,村裡185戶貧困戶,都成為他心連心的“親戚”。62歲的貧困戶謝大娘前幾年做了膽囊摘除手術,時常感到腹痛。曾翙翔就開車帶她到城裡醫院檢查、跑前跑后,讓沒出過遠門的大娘心裡踏實又感動。為方便群眾辦事,他吃住都在簡陋的村部傳達室,扶貧組長說:“路湖村這個‘家’更讓小曾惦記,他整天泡在村裡,我還以為他是單身青年。”他對自己很“摳”,對貧困戶卻很大方,經常為他們購買生活用品。從單位領了慰問品,他連家都沒回就直接送給了貧困戶。

  2018年8月17日至18日,受台風“溫比亞”影響,宿州市狂風呼嘯,暴雨如注。17日是七夕節,曾翙翔打算早點回去陪伴懷孕3個多月的妻子,但忙完工作趕回城裡家中已是深夜。18日是周六,可以在家休息的他看到外面狂風暴雨,放心不下鄉親,清晨6時便驅車趕往村裡。到達村裡后,他和村組干部冒雨查看險情,幫助滯留老人緊急撤離。下午5時許,在轉移受困群眾的途中,他發現一處脫落在村道上的電線。他擔心電線挂到其他車或是碰到人,便下車處理,不幸觸電犧牲,29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和搶險路上。曾翙翔出殯的當天清晨,從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到殯儀館,上千名群眾排起長龍,手拉挽聯,自發送別曾翙翔。

  曾翙翔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道德模范,被追認為烈士,追授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青年五四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64 謝邦鵬

  謝邦鵬,男,漢族,1982年3月生,中共黨員,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張江科學城能源服務中心副主任。

  博士畢業后,謝邦鵬扎根電網一線崗位,勤奮學習、苦練本領,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勇於創新,成為綜合能源服務、繼電保護、配電自動化、變配電運檢等方面的技術專家和改革先鋒,被譽為“國網工匠”。

  10多年來,謝邦鵬始終堅持用心做事,以昂揚奮進的工作狀態,詮釋著新時代“工匠精神”。他僅用3年時間,就從一名實習生成長為最有技術含量的繼電保護及自動化班班長。他脫下“博士服”戴上“安全帽”,迅速成為班組裡擰螺絲最多、接線頭最快、看圖紙最細、做筆記最多的人。2009年上海世博會備戰階段,一些用戶站資料不全,給電網安全埋下隱患。他堅持每天步行二三十公裡開展實地排摸,硬是用雙腳“丈量”出浦東世博區全部代維用戶站的供電路徑,精確繪制出數千條線路接線,被同事稱為世博會電路“活地圖”。

  謝邦鵬在工作中勤於思考、精於鑽研,善於改革創新、攻堅克難。2013年,謝邦鵬被任命為中國首個高可靠性示范區的繼保和配電自動化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經過4個月不分日夜的奮戰,將浦東陸家嘴區域年平均停電時間從4小時縮減到5分鐘。成功面前,謝邦鵬沒有止步。他和團隊又相繼研制出電纜快速接頭、個人單兵系統、主變實時監護系統、智能視頻監控等裝置,與一流配電網共同構筑起“銅牆鐵壁”,確保供電保障萬無一失,完成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保電使命,為智慧保電奠定堅強技術保障。

  2015年2月,“謝邦鵬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他充分發揮創新帶動作用,凝聚集體力量和優勢,不斷取得新成績,比如,研制應用國內首套用於配電線路的動態增容系統,首個面向客戶搶修服務的“全科急診醫院”等。多年來,謝邦鵬團隊獲得專利40余項、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百余篇、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21項,累計節省開支2182萬元,創造收益961萬元﹔促進用戶滿意度大幅上升,助力“獲得電力”指標從98位躍升至14位。

  謝邦鵬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465 潘美兒

  潘美兒,女,漢族,1976年11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麻風病區)護士長。

  潘美兒從事麻風病患護理工作20余年,以精湛的護理技術照顧每一位患者,用愛心、耐心、責任心溫暖每一位患者的心,彰顯“醫者仁心”的大愛,被稱為“最美護士”。

  1996年,20歲的潘美兒從湖州衛校畢業后,被分配到我國最早的麻風病院之一——浙江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醫院位於德清縣的山溝裡,潘美兒就常年堅守在被人們稱為“麻風村”的地方。她主動申請去風險最高的現症病人區工作,精心護理平均年齡達73歲、平均住院40多年的患者,幫助他們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潘美兒每天除了忍受麻風潰瘍散發出來的氣味外,還要面對肢體畸殘、眼盲鼻塌的患者。她沒有膽怯厭惡,把他們看作自己的親人,與他們同吃同住,給他們打針換藥,陪他們聊天說笑,幫他們清洗縫補。一位病情較重的患者全身多處潰爛,潘美兒每天為她擦洗全身、清洗傷口、點眼藥水﹔82歲的錢奶奶大便排不出,潘美兒幫她一點點摳出來﹔雙目失明的范大娘一次次大便拉滿衣褲,潘美兒幫著擦洗身子、換洗衣服﹔小徐被送到醫院后,未婚夫再沒來過,她欲尋短見,潘美兒一邊耐心開導她,一邊反復做她未婚夫的說服工作,最終她康復出院,舉行了婚禮。潘美兒無怨無私的付出贏得了患者的尊敬和喜愛,大家也把她當成自家人,“麻風村”“村民”最多時有150多位,大家都親昵地叫她“阿美”。

  潘美兒潛心鑽研業務,在國內外權威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在國際麻風大會上進行學術交流。她倡導直接接觸患者肌膚的護理理念,讓患者找回康復的信心。她設立“心理醫療室”,開展心理疏導、人文關懷,讓患者感到被尊重、理解和關愛。她所在團隊開展的心理咨詢服務項目,被中國科協列為麻風病學科重大成果之一。現在,她正致力於科普麻風病知識,呼吁加強對麻風病人群體的關注。

  潘美兒被授予第四十二屆南丁格爾獎、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榮登“中國好人榜”。

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

(按姓氏筆畫為序)

  501 王世所

  王世所,男,漢族,1946年10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省鞍山市第三冶金建設公司退休工人。

  王世所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49年見証了堅貞不渝的愛情,用真愛為妻子撐起一片晴空。他們相互支撐,彼此守護,用愛創造奇跡。

  妻子癱瘓,女兒早歿,王世所始終不離不棄。1970年,王世所和妻子經人介紹相識,書信傳情,最終步入婚姻殿堂。第二年,妻子懷孕生產后不久,被查出罹患神經損傷病,從此癱瘓在床。他邊上班邊照料妻子,同時四處為妻子尋醫問藥。他每天清晨4點起床,生火做飯。飯好了,他用嘴試試溫度,再喂給妻子。服侍妻子吃完飯,他才匆忙吃點去上班。聽說附近有醫生能用針灸治這種病,他每天推著三輪車帶妻子往返三個小時去治療。女兒10個半月大時,因先天不足離開人世。他承受著打擊,咬牙堅持照料著妻子。妻子一度陷入絕望,王世所強忍喪女之痛,開導妻子。

  妻子為他冒險生子,王世所起早貪黑,節衣縮食,照料妻兒。妻子冒著生命危險再次懷孕,生下一個男孩。孩子的到來不僅給全家帶來歡樂,也讓妻子再次深深體會到丈夫對家庭的責任擔當。當時家裡條件不好,王世所平時在單位食堂吃飯。輪到伙食改善的日子,他不舍得吃盤裡的五花肉,總是小心翼翼地把五花肉挑揀出來,裝進事先備好的飯盒裡,帶回家給妻子吃。為了節省花銷,他經常穿親友的舊衣服。為了照顧妻子,他放棄了廠裡保送進修的機會。2006年,妻子又患上膀胱癌,從此小便失禁。從那時起,王世所每天要洗20多塊尿布,給妻子倒尿袋、透尿道,從無怨言。這麼多年,妻子沒得過一次褥瘡,沒穿過一件臟衣服,沒挨過一次餓。清貧的家雖簡陋,卻被丈夫打理得干淨整潔。

  真愛創造奇跡,王世所的悉心照顧讓妻子病症明顯緩解。1990年,妻子全身肌肉已經萎縮,隻有右手能活動。由於承擔不起長期按摩治療的費用,王世所偷偷學藝,每天自己給妻子按摩。經過日復一日的堅持,妻子萎縮的肌肉竟然被推按開,恢復了一些活力。現在妻子可以坐起來,頭部也能活動,有人扶著甚至可以勉強走幾步。就這樣,王世所用堅守書寫著丈夫的責任和擔當,用純朴的真情樹起孝老愛親的榜樣。

  王世所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遼寧省道德模范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

  502 王紅偉

  王紅偉,女,漢族,1975年1月生,吉林省舒蘭市溪河鎮溪浪口村村民。

  為照顧年邁母親和年幼侄子,王紅偉用瘦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擔。她放棄婚嫁全心在母親身邊盡孝,給小侄子以母愛,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詮釋著人間摯愛。

  王紅偉原本生活在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2008年5月,她的哥哥意外身亡,留下年幼的侄子嗷嗷待哺,嫂子也一蹶不振,全家人的生活變得拮據窘迫。王紅偉一邊忙著8畝旱田裡的庄稼,一邊照顧悲痛欲絕、未從喪夫之痛中走出來的嫂子,還要安撫年邁的父母。短短幾個月,王紅偉原本110斤的體重減到隻有80多斤。嫂子難以承受喪夫這個事實,離家出走,留下了隻有7歲的侄子,王紅偉主動承擔起照顧侄子的責任。2013年,她的父親也離開人世,家中就剩下年邁的母親和幼小的侄子。王紅偉暗下決心,即使終身不嫁,也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照顧好他們,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王紅偉多年來把照看母親擺在第一位,細心照顧老人起居。每天一起床,就給母親梳洗、做飯,忙完地裡農活回來,打掃家裡……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她對母親的愛與付出,讓老人慢慢從喪子之痛中走了出來。

  經歷了家庭巨變的侄子時常生病。一次半夜,小侄子高燒發作,王紅偉趕緊帶著孩子連夜趕到醫院,確診是小兒手足口病,需要住院輸液治療。王紅偉日夜陪護、寸步不離、悉心照料,直到侄子恢復健康。多年來,瘦弱的她練就了強大的內心,人生歷練讓她變成了“生活的萬能手”。這位孝順、有責任心的姑娘,用自己朴實的付出詮釋著人間最真摯的愛。

  王紅偉榮獲吉林省道德模范稱號。

  503 王曉旌

  王曉旌,女,漢族,1969年9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紡織工作部部長。

  11年來,她將非親生子女視若己出,悉心照顧多病父母、高齡公婆和丈夫前妻年近九旬的母親及繼父,以無私付出溫暖著3個家庭。

  她用真愛溫暖著大家庭。11年前,王曉旌第一次到丈夫家時,她就決定要給這個沉悶的家帶來溫暖。為改變家裡的氣氛,她便召集全家開了個會:“咱們是個重新組合的家庭,以后無論誰回家都要和大家打招呼,離開家3天以上,回來要和家人抱一抱。家裡人生病或者有什麼特殊情況,其他人起碼要問候他3句話。”在她的努力下,家庭氛圍越來越好,家人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她無私地溫暖這個家,也得到了家的溫暖。因為她上班最遠,單程也要一個半小時,趕上刮風下雨的時候,父子倆就會一起打著雨傘去公交車站等她。

  她用真心把孩子培養成才。王曉旌對孩子真心相待、視如己出,把孩子的學習和冷暖都放在心上。她變著法子為孩子做可口飯菜,有機會上街就給孩子買新衣裳。既不因孩子早年喪母而嬌縱溺愛,又對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身心發育關心備至。為讓孩子出國留學,她賣掉早期自己單位分的房子,給孩子支付出國費用。

  她用真情侍奉著3家老人。2017年,王曉旌年近八旬的父親遭遇第三次腦梗,住進ICU。她為父親聯系醫療護理和康復機構,將母親接到自己家照顧。父親康復后,她把父母家重新改造裝修。家在南方的公婆喜歡攝影和旅游,每逢學校寒暑假,她和愛人睡沙發、打地鋪,或者到自己娘家居住,也要騰出臥室邀請老人來北京住幾個月。考慮到愛人前妻的老母親和繼父最不容易,一到周末,她就帶著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飯,還將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帶過去﹔逢老人過生日、老家來親戚,她熱情招待。

  王曉旌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榮獲首都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504 王皓錦

  王皓錦,男,漢族,1983年4月生,中共黨員,32523部隊四級軍士長。

  結婚10年,面對父親的病痛、任務的召喚,王皓錦與妻子克服“四地三家”的現實困難,患難與共、以孝為先。他與妻子一道勤儉樹仁德,共建“最美家庭”。他用鐵肩擔起人間的大義和大愛,用忠誠的堅守詮釋軍人特有的孝道。

  王皓錦從小就體恤父母,主動替家裡分擔臟活累活,十分懂事孝順。工作后,他總是把每月的大部分津貼和工資拿出來補貼家用。結婚后,他與妻子同盡孝道、共渡難關,把3個家庭經營得充實幸福。王皓錦父母生活在安徽界首,岳父母家在寧夏中衛,而兩人的小家在江西南昌,多地分居的生活沒有磨去這對年輕人對彼此的忠貞和對家人的真情。

  2009年8月,王皓錦父親因為股骨頭惡化壞死,住進醫院。當時部隊演習訓練任務很重,王皓錦正在執行任務。得知父親的病情,王皓錦心急如焚,讓妻子帶著兩人僅有的6000元積蓄,當晚匆匆趕往醫院。

  2010年,父親突發腦萎縮精神障礙,病情嚴重時,連續幾天都不肯睡覺,幾度想跳樓輕生。正當王皓錦匆忙請假准備回家探望時,上級一紙急令調他去撫州唱凱堤抗洪搶險。妻子主動安慰王皓錦:“對父母的這份孝心我替你盡到,你隻管在前線搶險救災。”王皓錦含淚奔赴搶險一線,妻子帶著倆人一年來的全部積蓄和岳父岳母資助的裝修款,趕回老家救治父親。夫妻倆一人在病床前照料老人,一人在前線抗洪救災。抗洪任務結束后,王皓錦拖著疲憊的身體馬不停蹄趕到醫院,日夜不休、寸步不離地守在父親病床邊,待父親病情好轉后,才敢睡個踏實覺。

  生活中,王皓錦也是一個熱心善良的人。遇到走失的老人,他幫著尋找救助﹔遇到落水的兒童,他二話不說下水救人﹔遇到突然暈倒的群眾,他毫不猶豫沖上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子弟兵為人民的深刻內涵。

  王皓錦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最美家庭。

  505 王鵬

  王鵬,男,漢族,1970年12月生,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曲阜市稅務局經濟開發區分局紀檢監察員。

  王鵬多年來細心照料患病臥床不起的繼母,直到她安然離世﹔耐心陪伴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讓老人快樂幸福﹔撫養呵護遭遇家庭變故的妻侄,身體力行堅守著“孝老敬親、正風齊家”的良好家風。

  1997年,王鵬的母親因癌症去世。為讓父親得到更好的陪伴,王鵬提議並鼓勵父親再找個老伴兒。父親和繼母在2000年重新組建家庭,王鵬待繼母如生母,一家人其樂融融。2011年,繼母突然因嚴重的糖尿病引發腦梗死、心梗、腎動脈狹窄、視網膜病變等一系列並發症,身體每況愈下。2013年到2015年間,王鵬帶著繼母奔波輾轉於濟寧各大醫院,花費近20萬元做心臟搭橋、腎動脈介入等手術,不惜花光全家多年的積蓄。他節衣縮食、四處借錢,仍然不遺余力地為繼母求醫問診。2016年,繼母突發腦梗出血癱倒在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王鵬夫婦在床前悉心照料,喂藥喂飯,洗頭洗腳,伺候大小便。每天睡覺前,王鵬都會陪老人聊天,幫她按摩。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兒子學習空暇,便坐在奶奶身邊,給她按摩萎縮麻木的手腳。2018年7月,老人安然離世,王鵬披麻戴孝,為老人送終。

  在繼母病重時,王鵬的父親於2014年患上阿爾茨海默病,每天念叨著回尼山的老家。然而,多年前由於修建尼山水庫,父親兒時的老家早已經不復存在。王鵬便帶父親去遍尼山鎮所有的村庄,想盡各種辦法讓父親找到他“想象中的老家”。2019年5月6日,王鵬下班回家發現父親又不見了,心急火燎地沿著那條父親熟悉的路足足追了30裡,終於找到父親。王鵬說:“我小時候頑皮跑丟了,父親也是這樣找我的。相比他老人家對我的付出,我做得太微不足道了。”

  2016年,王鵬9歲的妻侄因家庭變故,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王鵬把他接到自己家裡,每天接送孩子上學,輔導作業。閑暇時間陪孩子聊天,給孩子講述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3年來,有了王鵬的陪伴,孩子從沉默寡言漸漸變得活潑開朗,成績也有明顯提高。

  506 王滿福

  王滿福,男,漢族,1969年10月生,甘肅省定西市漳縣三岔鎮河南坡村村民。

  王滿福面對因妻子癱瘓導致的家庭變故,不離不棄,把沒有血緣關系的兩個繼子撫養成人,用19年的堅守和擔當演繹著人間真情,是十裡八鄉公認的好父親、好丈夫。

  王滿福父親離世早,家裡兄弟多,一直沒有成家。2000年,經人介紹,他認識了三岔鎮河南坡村的張改改。張改改的丈夫之前因為車禍去世,留下她和3個孩子,當時最大的5歲,最小的隻有2歲。王滿福與張改改相識后,決定做個上門女婿,他想,隻要兩人齊心合力,日子還是有奔頭。

  2005年,張改改在一次外出中遭遇車禍,導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看著3個不懂事的孩子,王滿福心裡再清楚不過,這個家必須靠他支撐下去,一旦他選擇退縮,3個孩子連同這個家庭就徹底完了。那段時間,除了照顧妻子,干好地裡的農活外,他還要靠打零工掙錢補貼家用。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0年,大兒子又因意外不幸離世,這讓張改改更加沉默寡言。在遭遇一次次打擊后,張改改最終沒能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撇下一家人撒手而去。料理完妻子的后事,2個孩子問王滿福:“爸爸,您不會離開我們吧!”看著一臉稚氣的孩子,王滿福哭了。他說:“傻孩子,有誰會舍棄自己的孩子呢?我一定會供你們上學,我們一家人永遠在一起。”

  堅強的王滿福一個人撐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背煤、拉土、打零工,不管什麼臟活、累活,他都去干,隻為多掙點錢,讓兩個孩子完成學業。開家長會時,王滿福經常聽到老師的表揚,說孩子積極上進,又團結同學。王滿福看到孩子都很有出息,自己感到非常自豪。2018年,二兒子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小兒子去了服裝廠上班。王滿福說,終於能給九泉之下的妻子一個交代了!

  王滿福榮獲甘肅省道德模范稱號。

  507 王震雲

  王震雲,女,漢族,1942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退休干部。

  47年不離不棄,王震雲用無私母愛撫養腦癱兒子成人成才,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守和陪伴,幫助兒子實現五彩夢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愛的奇跡。

  她含辛茹苦,撫養孩子慢慢長大。1972年冬天,王震雲的小兒子出生時因窒息缺氧造成腦癱,導致運動神經與語言受損。有人勸她放棄,但她卻堅定地說:既然我生了這個孩子,就要用一生的陪伴照顧好他。從此,王震雲就成了醫院常客。由於孩子身體虛弱,王震雲一次次將奄奄一息的孩子從死亡線上救回來。她四處求醫,聽說青島嶗山有位大夫有新療法,她就抱著兒子前去求醫﹔得知白俄羅斯有位名醫,她就托人用俄文寫信寄過去……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但無論多苦多累,她都咬牙堅持。她說:“隻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會放棄。”在她細心呵護下,兒子像頑強的小草漸漸長大。

  她耐心教育,培養孩子漸漸成才。在兒子四五歲時,王震雲觀察到孩子雖行動不便,但思維能力正常。她便開始自學殘障兒童教育訓練方法,教孩子發音、識字、寫字。一個簡單的發音要重復上千次,一個漢字要練幾個星期。在她的精心培養下,孩子10歲時跨進學堂。王震雲一直留意兒子的心理變化,經常用張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跡鼓勵他。小學以后,王震雲便在家中教孩子功課。在她超乎常人的不懈努力下,兒子完成了初中、高中課程,並能熟練地使用電腦。她發現兒子喜歡閱讀,便購買大量書籍,陪伴孩子一同閱讀、分享感悟,幾年下來翻爛了6本字典。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兒子已發表180多篇(首)作品,出版30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殘愛》、150首詩歌匯編的詩歌集《路,遠方》。作品《我要飛翔》榮獲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優秀歌曲獎,2009年被新疆作家協會吸納為會員。

  兒子在《母親》一文中寫:我的母親平實而又堅強,她雖沒有堅實的臂膀,也沒有力拔千鈞的超人力量,但用偉大的母愛扛起了我的全部世界。

  王震雲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508 元旦才項

  元旦才項,男,藏族,1975年4月生,中共黨員,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峨堡鎮黃草溝村三社牧民。

  元旦才項二十年如一日,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樣,贍養著兩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元旦才項用20年時光詮釋人間大愛。提起他,村裡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他是一個難得的好青年。

  1998年, 元旦才項得知村裡哈樂、倫多兩位老人沒有子女、無人贍養,便帶上面粉、清油等生活必需品去探望。當他看到老人睡在冷炕上,吃了上頓沒下頓,隨即產生要照顧兩位老人的想法。元旦才項家並不寬裕,他向妻子說出想法后,妻子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元旦才項夫婦去接兩位老人時,老人們起初說什麼也不肯給他們添麻煩。夫妻倆沒有就此作罷,而是每天按時給老人送飯菜,順便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看著元旦才項夫婦兩邊奔走,十分辛苦,兩位老人覺得過意不去,元旦才項說:“從過來看望你們的那天起,就已經把你們當作家裡人了。”在夫妻倆再三堅持下,兩位老人正式走進元旦才項家,成為他最牽挂的親人。

  自從兩位老人搬來后,元旦才項夫妻每天為他們梳洗、做飯,把火炕燒得熱熱的,費盡心思改善老人的生活。老人偶爾有個傷寒感冒,夫妻倆更是端水喂藥、揉腿捶背,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由於兩位老人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壓,不久相繼失明。元旦才項一再叮嚀妻子:“老人沒有兒女陪伴已經夠苦的了,不能再讓他們受一點委屈。”從此,他們對兩位老人更是百般呵護。遇上晴好天氣,就陪老人在草原上散步﹔遇上雨雪天氣,就陪老人在屋裡聊天說笑。

  每當牲畜轉場時,元旦才項都會讓妻子留在家裡照顧老人。2011年,元旦才項家的牲畜轉場前往青甘兩省的邊界處,由於連日下雨,他擔心牛羊有損失,隻好讓妻子和他一起守護在牧場,暫時雇人照顧兩位老人。這一守,整整守了半個月。他實在惦記家中老人,心急如焚,不顧山大溝深、路面濕滑,決定步行回家。他在大雨中一路摔跤一路奔走,一天一夜終於趕到了家。

  2018年,98歲的哈樂老人因肺心病等多種疾病,躺在床上不能自理,元旦才項夫妻不分晝夜輪流看守、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轉。兩位老人逢人就說:“20年來,元旦才項夫妻倆像親生兒女一樣照顧我們,我們吃得好、穿得好,感到非常幸福。”

  元旦才項榮獲青海省孝親敬老之星稱號。

  509 韋權芳

  韋權芳,女,漢族,1978年5月生,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龍馬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保潔員。

  9年來,韋權芳扛起家庭重擔,無微不至地照顧患病公婆,傳承著“百善孝為先”的美德,是人們眼中的“最美媳婦”。

  2010年11月,韋權芳的婆婆被診斷為尿毒症,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花光家中多年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婆婆出院后,需到附近醫院繼續治療。韋權芳家距縣城有30多公裡,來回不便,於是她毅然關掉自己經營的學習用品店,到縣城租房居住。禍不單行,2012年以來,公公、丈夫及女兒的身體也先后出現異常。公公患格林巴利綜合征和帕丁森綜合征,丈夫患甲亢,女兒被診斷為腦垂體增生等病症。而丈夫又在外工作,照顧公婆及女兒的擔子全落在韋權芳的肩上。

  家人相繼患病導致韋權芳家裡債台高筑。婆婆病情穩定后,為貼補家庭開支,她找到一份環衛工作。有一次,原本要去上班的韋權芳,發現婆婆躺在床上不停地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焦急的她獨自一人將婆婆從7樓背到1樓,送往醫院。之后,為了不耽誤工作,她回到崗位完成清掃任務。婆婆住進醫院,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韋權芳就沒日沒夜地守在婆婆身邊。婆婆的身體非常虛弱,她就做一些既可口又營養的飯菜,一勺一勺地喂婆婆吃。在韋權芳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體很快有了好轉。還有一次,韋權芳為了給住院的公公買午飯,趁公公熟睡后,飛奔到醫院食堂。行動不便的公公尿在了病床上,當韋權芳提著飯菜回來時,立即將公公的衣褲床單換好,為公公擦洗干淨后,給公公喂飯、喂湯,接著又餓著肚子給公公洗衣褲、洗床單。

  為了讓婆婆的尿毒症得到更好的治療,白天,她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帶婆婆去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晚上,給婆婆洗澡、吃藥,清洗尿布和褥子。同時,還要照料公公穿衣、洗臉、喂飯、翻身,樣樣親力親為。“我家這個兒媳,對我們真的很好,就像親生姑娘一樣。”韋權芳的婆婆逢人便夸她。

  韋權芳榮獲貴州省道德模范稱號。

  510 韋德華

  韋德華,女,漢族,1973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

  從公公被確診肝硬化,到后來發展成肝癌,10年間,韋德華無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繹了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婚后,為了方便照顧公公婆婆,韋德華和愛人多年堅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並不擅長做飯的她專門買來菜譜,一樣一樣練習,學做二老愛吃的飯菜。1998年9月,她發現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馬上住院治療。那時,她仍在讀研,和愛人月工資加起來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輸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當時還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公公每年至少要住兩到三次醫院,每次花費近2萬元,巨大的開銷讓她和愛人生活捉襟見肘。她節衣縮食,盡量讓公公吃得好一些。她親自上手,為公公扎針輸液。還自學中醫經絡按摩,每天為公公揉捏按摩。幾年來,她沒睡過一個踏實覺,沒為自己買過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診斷為肝癌。韋德華陪公公到上海求醫。專家會診后建議做肝移植手術,至少需准備五六十萬元。為救公公,她決定賣掉和愛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勸她把房子留給孩子上學用。她卻說,“隻要公公還有一點機會,我們就要竭力爭取,錢沒了以后再掙!”她最終說服家人賣掉房子,籌得26.7萬元,又向娘家姊妹借來30萬元,終於湊齊近60萬元救命錢。為了讓公公盡快痊愈,她盡心盡力,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至。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情不好,有時會對韋德華發脾氣。盡管感到委屈,她卻將淚水咽進肚裡,用忍讓和寬容化解矛盾。韋德華常說:“隻要看著親人健康,我就很開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韋德華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511 田琴

  田琴,女,漢族,1980年12月生,北京市密雲區新城子鎮太古石村村民。

  婚后10多年來,丈夫外出務工補貼家用,身心極度勞累、腰椎頸椎疾患嚴重的田琴,無怨無悔、悉心照料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爺爺公、公公、婆婆7位年邁多病的老人,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

  作為一個80后,田琴當初也想和姐妹們一樣,到北京市區或密雲城區打工,過上城裡人的生活。但姐姐出嫁后,她考慮著爺爺、奶奶和父母都需要照顧,就沒再離開小山村。2003年,田琴與河北承德小伙周文軍結婚,婚后一直居住在太古石村。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打短工,一家人其樂融融。2004年,丈夫的弟弟車禍去世,照顧婆婆和爺爺公的重擔落在田琴夫婦身上,開始了兩地跑的生活。2006年,母親突然得了腦血栓,田琴便把母親接到自家伺候。2013年,公公也得了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考慮到婆婆年齡大了,還有爺爺公要照顧,田琴便把公公、婆婆和爺爺公都接到家裡。這樣一來,算上田琴的父母、爺爺、奶奶,家裡的老人一下子變成了7位。

  7位老人需要照顧,其中兩位患有腦血栓,丈夫在外務工、兒子尚且年幼。面對巨大壓力,田琴沒有退縮,用柔弱雙肩承擔起照顧老人的重任。這些年來,田琴每天都早早起床,幫老人們洗臉梳頭、整理衣服,服侍老人吃飯,給老人按摩做輔助治療,還經常給老人們講外面的新鮮事兒,讓老人們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冬天山區溫度較低,田琴每天都把鍋爐燒得熱熱的,以防老人受涼感冒﹔夏天熱,她就經常為老人擦拭身體,以防濕潮導致生瘡。她還定時拆洗老人們的被褥,始終保持潔淨。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老人們的生活很舒心。

  2014年,爺爺查出胃癌晚期,隨后爺爺公也得了腦血栓,7位老人4個身患重病。為了讓老人生活更好,田琴找了一份食堂做飯的工作。每天早晨,她先去上班,再回家給幾位老人做飯,從早忙到晚。由於過度勞累,她患上腰間盤突出和頸椎病,到晚上渾身累得酸疼。但在伺候老人的事情上,她一刻也沒有怠慢。2015年,爺爺和爺爺公相繼去世,家裡還有5位老人需要伺候。當別人問起田琴時,她堅定地說,不后悔,老人生活幸福,我們全家就幸福。

  田琴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

  512 央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沃卡發電公司職工。

  央宗不離不棄、無怨無悔地照顧截肢的丈夫20年,盡心盡力撫育年幼的兒子、照顧年邁的婆婆,用行動默默地詮釋了對愛情的堅守、對家庭的責任和對生命的尊重。

  1999年12月,央宗的丈夫遭遇一場意外事故,雙臂高位截肢。面對丈夫從一個正常人變為殘疾人,央宗在短暫的茫然之后立刻振作起來。她向醫生護士請教如何給病人做按摩、制作食譜、做心理疏導等護理知識。為防止傷口感染,她每天配合醫生給丈夫抽膿水、換紗布,陪丈夫聊天、講故事,調節丈夫心情。丈夫大小便都在床上,她端屎端尿,忙前跑后,精心侍候。丈夫病情好轉后,為了幫助丈夫練習走路平衡能力,央宗攔腰抱住丈夫,用弱小的身體當支點,一步步慢慢地往前挪動。在央宗的努力下,丈夫終於可以自如走路了。

  丈夫出院后需要在成都繼續觀察恢復兩個月,央宗獨自一人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為了給丈夫買到調養食譜上的新鮮食材,央宗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市場採購,再趕回來為丈夫做好飯菜,並一口一口喂他吃。為了讓丈夫盡快恢復,央宗每天都陪丈夫出去散步,讓他保持心情舒暢,每周定時帶丈夫去醫院復查。在央宗的精心護理下,丈夫的身體逐漸康復。

  央宗上班后,為方便丈夫一人在家簡單自理,她想了很多小竅門:在小杯子上綁上繩子,方便丈夫喝水﹔把餅干拆開裝在盤子裡,方便丈夫充飢﹔把提鞋器固定起來插進鞋子,方便丈夫穿鞋……

  平時照顧丈夫即便再忙再累,央宗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導兒子學習要踏實,生活要簡朴,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在央宗的影響下,兒子小小年紀就是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孩子。

  央宗不僅是好妻子、好母親,也是個體貼入微的好兒媳。雖然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她總是在周末的時候幫婆婆做飯、做家務,陪老人聊天。央宗常說:“不管怎樣,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她用最善良的心,溫暖著丈夫,溫暖著家人。

  513 劉宏燕

  劉宏燕,女,漢族,1961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城東鎮)塹南村村民。

  20多年來,劉宏燕全心照顧年邁多病的公婆、患重症肌肉萎縮症的小叔子和兩個年幼繼子,主動承擔起孝敬丈夫病故前妻父母的責任,用無私親情傳承孝道與大愛,是人們口中的“好媽媽”“好兒媳”。

  1992年,劉宏燕從黑龍江省伊春市遠嫁江蘇省海安市。公公患肺結核,婆婆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家中還有一個得了肌肉萎縮症的小叔子,丈夫前妻過世后留下的兩個男孩,一個4歲,一個8歲。劉宏燕剛到這個家庭時,家裡因大量的醫療開銷,已經家徒四壁,還欠著1.7萬元的外債。但她無怨無悔,兩腳生煙地奔波忙碌,操持家務、伺候老人、撫養孩子、上班補貼家用,與丈夫共同撐起這個家。考慮到兩個年幼喪母的孩子,劉宏燕主動放棄了自己生養的機會。20多年,她含辛茹苦,把兩個孩子培養成才。

  劉宏燕始終對公公、婆婆、小叔子精心照料。一到寒冬陰雨,公婆和小叔子的病就會加重,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劉宏燕一次次帶他們去醫院檢查治療,直到3個人病情都有所好轉,她才能喘口氣。小叔子走路不穩,劉宏燕還特地給小叔子買了四腳拐杖和輪椅。2002年,公公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劉宏燕幫助老人擦洗換衣,精心伺候、無微不至。她還主動擔起照顧丈夫前妻父母的責任,服侍患病臥床的丈夫前妻母親兩年多,直至老人安然離世。

  在劉宏燕的悉心照料下,4位老人全部安然度過晚年。在她的教育下,兩個兒子也先后考取大學。她還將無私大愛延伸到身邊,在當地一家敬老院當護理員的16年間,先后幫助照料抗戰老兵、烈屬等16位老人安享晚年,精心照料了83名五保老人。她組建鴻雁志願服務隊,帶領1000多名志願者傳承和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

  劉宏燕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14 湯曉紅

  湯曉紅,女,漢族,1980年11月生,上海奉賢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票務員。

  6年來,湯曉紅悉心照料癱瘓公公,撫育未成年兒子,用日夜真情陪護喚醒植物人丈夫,創造生命奇跡,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愛的真諦,家的意義”。

  湯曉紅的家庭原本美滿幸福。2013年,丈夫李剛因腦部血管畸形破裂引發腦溢血,雖經過2次較大手術保住生命,但還是成為植物人。不久,公公因承受不住打擊誘發腦梗塞,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幸接踵而來,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湯曉紅毅然挑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和責任。

  面對家庭變故,湯曉紅沒有逃避和放棄。她一邊照顧生病臥床的丈夫和公公,一邊照顧上學的兒子和體弱多病的婆婆。全家人的經濟來源全靠湯曉紅微薄的工資,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她一邊節衣縮食償還債務,一邊想方設法努力掙錢。她起早貪黑選擇最遠的公交路線,就是為多賺幾百元錢補貼家用,一有時間就主動頂班加班增加收入。

  2000多個夜晚,湯曉紅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隔一兩個小時,她就要邊呼喚著丈夫的名字,邊給他做康復訓練。一日三餐,她都會把食物搗碎一點點喂給丈夫吃。每天,她都會幫丈夫擦身、翻身,防止長褥瘡。知道公公因兒子而傷心,她就時常寬慰老人,鼓勵老人配合康復訓練。老人感動於湯曉紅的執著和無悔付出,終於願意進行康復訓練。漸漸的,公公手腳能動了,大小便能夠自理,也可以下床活動。婆婆動情地說:“沒有曉紅,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雖然屢遭厄運和重壓,但湯曉紅從未向外人透露過半點苦楚,更沒有主動向單位提過任何要求。她說:“我只是做了一個妻子、一個兒媳婦應該做的事。”在得知她的家庭情況后,集團及公司的領導、同事們以及社會各界都給予她關心和照顧。在她心裡,丈夫只是短暫“休息”,總有一天會醒來。2018年8月,奇跡真的發生了——李剛突然會笑了,湯曉紅忍不住失聲痛哭。在她的悉心照顧下,現在的李剛已經會點頭,還能自己拿東西吃。

  湯曉紅榮登“中國好人榜”。

  515 許志禮

  許志禮,男,漢族,1963年10月生,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含浦街道干子村村民。

  許志禮不離不棄,精心照顧雙下肢癱瘓的妻子27年。領養的女兒臉上有殘疾,他拿出畢生積蓄為女兒整容。許志禮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日子雖然清苦,這個家庭卻每天充滿了歡聲笑語。

  1992年4月26日,許志禮和未婚妻黃翠雲乘坐長沙開往湖北的大巴車,准備領証結婚。在路上,他們不幸遭遇車禍,導致黃翠雲雙下肢癱瘓。許志禮一直陪伴在未婚妻的身旁,出院后,將她接回家中精心照顧。許志禮內心十分堅定:“我跟她談戀愛的時候承諾過要對她好一輩子,現在她有難了,我更要好好照顧她。”

  許志禮照顧妻子27年,每一天都瑣碎而辛勞。每天凌晨5點,許志禮就起床了,為妻子洗臉、擦手、擦背、按摩,換上干淨衣服,把早飯准備好,再趕去地裡勞作。妻子大小便失禁,每天換下來的衣服都有好幾套,不管是嚴冬酷暑,還是白天黑夜,許志禮都及時幫她換洗,從不間斷。妻子常常因身體原因而心情不好,甚至亂發脾氣,許志禮用理解包容之心開導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漸漸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身體也慢慢康復。他擔心妻子在家無趣乏味,農閑時就給妻子拉二胡。他還攢錢給妻子買了一台智能手機,妻子沒事就拿著手機聽歌學歌,兩口子一個拉著二胡,一個和著歌曲,其樂融融。

  1995年,為了彌補妻子不能生育的遺憾,許志禮領養了一個女兒。領養的女兒臉上有殘疾,許志禮打算用畢生的積蓄為女兒整容。女兒考慮到家裡的經濟條件,一開始並不答應。許志禮發動家人一起來做工作。

  許志禮用愛撐起了這個家,用堅守給了妻子最美的愛情,用責任給了女兒最好的照顧,用樂觀善良,傳遞給了鄉親鄰裡最強的正能量。

  許志禮榮登“中國好人榜”。

  516 孫仁福

  孫仁福,男,漢族,1963年2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小海子水管處永安壩水管站技術員。

  29年來,孫仁福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妻子,把孩子撫養成人,用愛的臂膀撐起一個幸福的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相濡以沫的真情摯愛。

  1990年,孫仁福的妻子因病癱瘓。當時他們結婚僅1年多,兒子才3個月大。面對哭泣的妻子和稚嫩的兒子,孫仁福擔負起生活的重任:我是丈夫、是父親,必須成為他們的支柱!他背著妻子走遍北京、南京、西安各大醫院,但妻子的病情毫無起色。看著消沉低落的妻子,孫仁福更注重她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平時沉默寡言的他,回到家就開始跟妻子聊天。在他的開導下,妻子慢慢堅強起來,身體也恢復起來。

  29年來,孫仁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燙洗夜裡弄臟的床單被褥,做飯,給妻子洗臉、喂藥,料理妥當后,自己匆匆吃幾口飯趕去單位上班。晚上,他堅持給妻子擦洗身子、泡腳按摩,夜裡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起床幫助妻子翻身、大小便。從妻子患病時起,孫仁福就開始自學醫學知識,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實踐,煎熬中藥、針灸、推拿等護理技術,練得輕車熟路。家裡醫療費用開銷巨大,為了補貼家用,孫仁福在工作之余開辟6畝荒地種棉花,在自家院子養雞鴨等家禽。1996年孫仁福當連長時,帶領全團倒數第一的連隊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本可以升遷的他,為了更好地照顧妻子,主動放棄,申請到離家更近的單位工作。

  在孫仁福的教育和影響下,兒子從小懂事孝順,8歲就能做家務,如今已經大學畢業,在離家不遠的電力公司工作。他說:“我的家庭很不幸,因為媽媽受盡病痛的折磨。可我們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媽媽有一個好丈夫,我有一個好爸爸。”

  孫仁福榮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道德模范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兵團最美家庭。

  517 孫玉晴

  孫玉晴,女,漢族,1991年9月生,中共黨員,西北工業大學學生。

  孫玉晴飲水思源,不忘養育之恩,悉心照料養父母,養父去世后帶著養母求學。孫玉晴敢於擔當,二十余年如一日,竭盡全力盡一份孝心,攜愛前行,用力奔跑,是有孝心有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

  孫玉晴自出生時便被收養。家裡條件不好,但養父母對孫玉晴卻傾盡所有。懂事的孫玉晴5歲開始,就學會為家分憂,和養父母一起撿廢品賣錢。給養父母做飯、洗衣、洗腳、捶背,是她小時候最開心的事。高中時,養父癱瘓在床,養母身體不好,孫玉晴一邊學習一邊照顧養父母,用她柔弱的肩膀為養父母撐起一片天。

  養父84歲離世,19歲的孫玉晴考上一所專科學校。進入大學后,為了攢錢給養母看病,她平日裡在學校食堂打工,周末一天做3份家教,節假日發傳單、當翻譯,寒暑假在培訓班代課。每兩周,她都會回一次家給養母洗衣服、買菜、做飯、剪指甲,把家裡的一切安排好以后,才安心地回到學校。

  通過努力,孫玉晴又考取了本科學歷。為了方便照顧養母,她把考研復習的地方搬到了醫院。為了保証看病費用,她經常三餐隻吃包子,有時甚至餓著肚子就去做兼職。為了給養母焐腳,晚上她和養母睡一張病床。每天晚上,她陪養母聊完天,幫養母洗漱好,才開始復習。最終,如願考取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

  養母育她長大,她陪養母到老。2016年,為了更好地照顧養母,她帶上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77歲養母來到西北工業大學讀研。孫玉晴從來沒想過放棄,而是更加細致耐心地照顧養母。她一日三餐自己做,所有的家務一個人承擔。為養母制作防止走失的專用卡片、配備“個性”化的老人機。困難重重下,她始終以向上的姿態報答著養母的恩情,一直為愛在努力奮進。學習上,她勤奮刻苦,綜合測評成績年級排名第一。

  孫玉晴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18 蘇雲翠

  蘇雲翠,女,漢族,1974年3月生,中共黨員,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稅務局科員。

  10多年來,蘇雲翠雖然身患多種疾病,依然承擔起照顧丈夫兄妹家4個孩子的重擔,照料他們生活起居,供他們上學,詮釋了無私的親情大愛。

  蘇雲翠丈夫的哥嫂身有殘疾,低保是他們的唯一生活來源,妹妹家靠種地和擺地攤勉強度日。兄妹兩家的4個孩子過年連一件新衣服都穿不上,更不用說堅持上學。為減輕兄妹兩家負擔,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2006年到2009年,善良的蘇雲翠先后把兄妹家4個孩子接到城裡讀書,供他們上學,還貸款幫妹妹在老家開起了小賣鋪。

  從三口小家到九口大家,原本就不寬裕的條件,更是捉襟見肘,她和丈夫為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早貪黑辛苦忙碌著。蘇雲翠節衣縮食,衣服隻要能穿就不買新的。一家人幾乎從不進飯館吃飯。盡管生活拮據,但蘇雲翠給孩子們買書卻從不吝嗇,隻要孩子們需要,她總是一套套地買。每天晚上陪孩子們讀書學習,成了她和丈夫的必修課。孩子們生病,她都盡心照料。有一年大年三十,自己的女兒和哥哥家兩個女兒突患白喉,高燒不退,被送到醫院。那個除夕,蘇雲翠一人在醫院守了3個孩子整整一晚。此后,為了能在家處理孩子們隨時可能出現的頭疼腦熱,蘇雲翠開始自學中醫。從認識身體構造到熟悉經絡、穴位,甚至去醫院拜師請教,蘇雲翠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庭保健醫生”。

  蘇雲翠自己身體也不好,患有多種疾病。但她靠著頑強的毅力,一邊與疾病作斗爭,一邊撐起這個家。2009年,身患甲狀腺功能減退症10年的蘇雲翠,身體狀況愈加下降。2012年,她又被檢查出患退化性髕骨軟化病。2015年,她被查出患糖尿病。丈夫看著蘇雲翠既要忍受病痛,還要為這個大家庭操勞,非常心疼。可蘇雲翠卻說:“我們苦點累點沒關系,但不能委屈了孩子們,不能讓這個大家庭散了!”

  蘇雲翠榮獲雲南省道德模范稱號。

  519 楊會芳

  楊會芳,女,漢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團員,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幼教特教中心教師。

  楊會芳6歲起,承擔起照料癱瘓養父和患有智力障礙養母的責任,用稚嫩雙肩挑起家庭重擔。18歲時,她帶著養父母去上學,照顧雙親無微不至,是孝敬父母、自強不息的新時代好青年典范。

  楊會芳養母先天性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勤勞憨厚的養父既當爹又當娘。2001年,楊會芳隻有6歲,常年勞累的養父突發腦梗塞、癱瘓在床。從此,在左鄰右舍幫助下,她承擔起照顧全家的重擔。上下學時,小會芳經常帶個小袋子,在路邊撿一些廢紙和飲料瓶,賣點錢買作業本和鉛筆。為了能讓養父母吃得好一些,一到星期天就幫別人干點力所能及的活,換些買菜的錢。

  楊會芳一直希望通過上學找到出路,讓養父母過上好日子。16歲時,她考上高中,養父也基本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她就利用暑假時間,出去打工掙學費。然而沒多久,養父舊病復發,再一次癱瘓在床,失去意識。楊會芳再沒提上學的事,在家裡全心全意照顧養父母,每天給他們洗漱、做飯、喂飯、喂藥。但家裡的書她還好好保存著,隻要一有時間,就會看書學習。養父逐漸恢復意識后,楊會芳再一次燃起上學的念頭。18歲時,她考上邯鄲學院曲周分院學前教育專業,決定帶著養父母去上學。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破舊的小院,開始從學校到住處“兩點一線”的生活。早晨6點起床給養父母喂飯喂藥后去上學,中午趕回去安頓他們吃飯,晚上給他們擦身子、收拾房間……盡管時間緊張,但楊會芳沒有耽誤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家裡的困難,她從沒主動向別人說過。幾個月后,學校才了解到她的情況,免除了她的學費,並發給她助學金。

  畢業后,楊會芳成為曲周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老師。幾年來,她用心用情關愛著每一名孩子。

  楊會芳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獲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520 楊雪麗

  楊雪麗,女,漢族,1984年9月生,中共黨員,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干部。

  楊雪麗出生后被一對貧困農民夫婦收養,她從小懂得為家裡分憂﹔工作后她悉心照料養父母,帶著他們四處求醫﹔她日夜護理身患癌症的生母,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以至愛孝行詮釋了新時代軍人的責任擔當。

  楊雪麗小時候,養母就患有肺結核,后來又患上股骨頭壞死,生活不能自理。她6歲那年,養父因意外農藥中毒留下嚴重的后遺症。楊雪麗非常感激養父母的養育之恩,面對家庭的困難、生活的重壓,她堅強面對、勇敢分擔。為減輕養父母的負擔,她包攬家中所有的家務,放學后從未想過玩耍游樂,而是匆匆趕回家干農活。遇到寒暑假,無論天氣酷熱難當還是寒風刺骨,她都堅持拉著平板車到離家很遠的集市上去賣菜。腳上磨出了泡,臉和手上生了凍瘡,她都咬牙忍痛堅持,隻為能多換來一點生活費和醫藥費。后來,她如願考上軍校。上大學期間,周末和寒暑假她忙著四處去做家教,省吃儉用,把掙來的錢都寄給養父母。同學們都覺得她很辛苦。但她覺得,這是她能給予養父母最大的回報!

  楊雪麗婚后把養父母接到身邊悉心照料,帶他們四處求醫,惟願他們不再遭受病痛折磨。懷孕期間,她帶著養母做了股骨頭置換手術。當時,楊雪麗一邊忍受著孕吐的不適,一邊寸步不離地守護在養母身邊。養父由於身體極度虛弱無法手術,她四處尋訪名醫為其治療。她自學中醫推拿,每天堅持給他按摩,為其減輕病痛。為了讓父親有信心和勇氣與病魔作斗爭,她還自學心理學課程,引導父親從消極情緒中走出來。

  2013年,生母身患食管癌,楊雪麗主動帶生母到北京腫瘤醫院找專家看病。生母住院期間,她把4個月大的孩子留在家裡,日夜護理生母,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生母去世后,面對3個上學的弟弟妹妹,她毅然擔負起姐姐的責任,輔導他們學習,資助他們上學。

  楊雪麗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521 吳漢杰

  吳漢杰,女,漢族,1974年11月生,中共黨員,廣東交通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

  結婚20多年來,吳漢杰悉心照料家中患癌老人,相夫教子,關心幫助患癲癇病的兄長及其家人,讓執行維和任務的丈夫無后顧之憂,深受鄰裡好評。

  2000年,吳漢杰的父親罹患膀胱癌。她一直鼓勵父親與病魔抗爭,自己省吃儉用,想盡一切辦法為父親治病,定期為父親送上藥品、營養保健品。在她不懈努力下,父親遠超當年醫院作出的活不過8年的診斷。2013年,母親查出患乳腺癌,她又耐心細致照顧母親,直到母親病逝。她關心幫助從小患有癲癇的哥哥,幫他找對象、買房子,還長年照顧哥哥3個孩子的學習生活。

  2004年,公公查出患結腸癌。她考慮到丈夫兄弟姐妹家庭負擔重,主動把公公婆婆接到廣州一起居住。她承擔著公公日常住院檢查、換藥、陪護、洗衣、送飯的重擔,堅持了3000多個日日夜夜,直至公公離世。2011年,婆婆又查出患有肝癌。老人不願拖累家人,曾一度拒絕治療。吳漢杰主動承擔全部手術費用,耐心做婆婆的思想工作。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配合治療,身體日漸好轉。2019年3月,婆婆皮膚患嚴重真菌感染,吳漢杰堅持每天按照醫囑,為婆婆熬中藥、洗澡、搽藥。近兩年,80多歲的婆婆非常思念韶關老家,吳漢杰不管工作多忙,每個周末都盡可能帶婆婆回老家看看。婆婆逢人便夸,“兒媳跟親生女兒一樣,是貼身暖心的小棉襖”。

  吳漢杰的工作繁忙且出差任務多。但無論工作再忙再辛苦,她都不忘每天給家人打電話噓寒問暖,利用周末、節假日照顧老人。2005年,吳漢杰的丈夫赴海地執行維和任務。她日夜牽挂丈夫安危,無條件支持丈夫,盡心盡力把家庭照顧好,消除丈夫的后顧之憂。

  吳漢杰榮獲“全國好警嫂”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522 吳果英

  吳果英,女,漢族,1948年4月生,江西省豐城市洛市鎮東安村村民。

  40多年來,吳果英無怨無悔、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有智力障礙的養子,用超越血緣的母愛和不離不棄的親情,托舉起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被親切地稱為“最美養母”。

  1977年8月,在洛市鎮衛生院,一位婦女生孩子難產,失血過多去世,婦女的丈夫將孩子遺棄在衛生院。吳果英的丈夫知曉后把孩子從衛生院抱回來領養,給孩子取名范佰孫。范佰孫慢慢長大,大家發現這個孩子和別的小孩不一樣,3歲多還不會說話,也不和別的孩子玩。范佰孫五六歲時,查出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然而,吳果英並沒有因此拋棄孩子,四十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顧他,待他比親生兒子還有耐心。

  吳果英既要照顧范佰孫,又要賺錢養家,每次她外出干活都會把范佰孫帶在身邊。有一次,吳果英帶著范佰孫上山砍毛竹,砍著砍著范佰孫就不見人影,她找遍村裡的每一個角落,直到凌晨一二點,才在一棵樹下看到范佰孫。從此以后,吳果英不管去哪裡干活,都時不時地看一眼在旁的范佰孫。

  吳果英家境本就拮據,再加上有智力障礙的范佰孫,附近的姑娘都不肯嫁到她家。吳果英的親生兒子隻能背井離鄉,做上門女婿。吳果英對兒子很愧疚,總覺得虧欠了他。10多年前,吳果英丈夫患病去世,家庭的重擔一下就落在了吳果英的肩上,家中隻剩下她和40多歲的范佰孫。每天,吳果英的生活就是從幫范佰孫穿衣做飯開始,洗衣、砍柴,屋裡屋外辛勤忙碌,一刻也不停。范佰孫雖然40多歲了,可是每周總有一兩次大小便弄在身上,吳果英就像照顧小孩那樣,幫他擦洗、換衣服。吳果英從不跟大家訴苦,別人詢問她和范佰孫的生活,她總是開心地告訴人家“好得很,感謝黨和政府的關照,我母子有吃有穿”。對於范佰孫新學會的技能,她總是如數家珍地向大家展示,言語間透露著自豪和幸福。

  吳果英榮登“中國好人榜”。

  523 吳建智

  吳建智,男,漢族,2000年5月生,共青團員,昭通學院學生。

  吳建智10多年來始終不離不棄,從小照顧因事故失去雙臂的哥哥,一雙手臂兩人用,用自己的臂膀撐起哥哥的生活和夢想,用實際行動詮釋真摯的手足之情。

  吳建智的哥哥3歲時因觸電失去雙臂。從懂事起,吳建智就成了哥哥的“雙手”。2006年,吳建智與哥哥一起走進校園。10多年來,吳建智與哥哥形影不離,照顧著哥哥的生活。為哥哥洗澡、洗衣服、穿鞋子是吳建智每天的必修課。每天早上,吳建智總是第一個起床,用最短時間穿好衣服、疊好被子,然后幫哥哥打來洗臉水、漱口水,擠好牙膏。收拾好之后,吳建智背著自己和哥哥的書包一起上學。晚上回到寢室,吳建智先幫哥哥洗澡、洗衣服,然后收拾自己的東西,他總是寢室裡最晚睡覺的那個人。吳建智每天默默跟在哥哥身后,被大家親切稱為“影子兄弟”。就這樣,哥倆一起走過了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漫漫求學路。在哥哥看來,弟弟早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命運讓我失去了雙手,但也讓我有了最好的兄弟!”說起弟弟,哥哥常常熱淚盈眶。

  2018年高考,吳建智分數超二本線50多分,而哥哥的分數隻夠上專科。兩人分數相差較大,被同一所學校錄取的概率極低。但吳建智堅持要帶哥哥一起上學,不想讓哥哥的大學夢破滅。哥哥不想犧牲弟弟的前途來完成自己的夢想。面對艱難抉擇,在社會幫助下,弟弟為了能繼續照顧哥哥,最終選擇和哥哥同在昭通學院就讀,在同一個二級學院學習。臨行前,母親將東拼西湊來的學費交給兄弟倆,並特意囑咐道:“一定要好好讀書,別辜負大家的期望。”兄弟倆拼命點頭。

  “我要好好學一門技術,以后能養活自己。”在哥哥看來,這是唯一不拖累弟弟和家庭的選擇。而吳建智希望哥哥能像張海迪一樣,活出不一樣的人生。“一輩子的路還有很長,我願意一直做他的雙臂,幫助他完成夢想。”吳建智說。

  吳建智榮獲雲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被授予雲南青年五四獎章。

  524 張二玲

  張二玲,女,漢族,1959年5月生,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白狐溝街道腦包溝村村民。

  40多年來,張二玲不但照顧重病在身的公婆,還悉心照料著3個無子女的叔叔和3個身患精神疾病的聾啞小叔子。面對生活的艱辛,她始終不離不棄,毫無怨言,默默付出,為家人遮風擋雨,譜寫一曲美德之歌。

  張二玲在與丈夫結婚前就知道,丈夫上有重病在身的父母和3個無子女的叔叔,下有3個身患精神疾病的聾啞弟弟,婚后的負擔可想而知。但她沒有計較這些,毅然撐起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婆婆得了尿毒症,她伺候到老。3個叔叔臥病在床,她悉心照料,養老送終。為了這個家,張二玲省吃儉用,毅然留守山溝照顧他們。

  張二玲的心裡裝滿了每一個至親至愛,卻唯獨沒有她自己。三小叔子胳膊骨折,她借了8萬元做手術﹔四小叔子得了胃穿孔,她借了2萬元做手術。父親得了腦血栓、又跌斷了腿,她去照顧﹔母親得了風濕不能動彈,她去照顧﹔姐姐患癌,弟弟腦出血,她都去照顧。2014年張二玲的丈夫做了心臟支架手術,所有的重活都落在張二玲一個人身上,而她自己生了病,卻顧不上去醫院治療。

  面對家庭重擔,張二玲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幾經風雨的家。2014年,張二玲老兩口拿出多年積蓄,加上政府補貼,蓋起了磚瓦房,3位小叔子也一同住上了有暖氣的新房子。張二玲家把包產到戶分配的幾隻羊繁殖成了100多隻羊,成為新時代農牧民勤勞致富的代表,一家人的日子越來越好。

  張二玲榮獲內蒙古自治區道德模范稱號。

  525 張水珍

  張水珍,女,漢族,1963年4月生,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錦陽路街道水峪村村民。

  35年來,張水珍無怨無悔、無微不至地照顧丈夫的奶奶、父親母親、養父養母和養父的弟弟6位老人,用堅韌擔當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尊老、敬老、孝老、愛老的贊歌。

  1984年,張水珍經人介紹與任新宏喜結連理。她剛嫁到任家時,家裡一貧如洗,全家老少7口人擠在僅有的4孔破土窯洞裡,家中還有4位老人:體弱多病的奶奶,丈夫的養父和患病養母,未成過家的小叔父。此外,丈夫的親生父母也體弱多病,經常患病住院。因其他子女常年在外,她和丈夫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重任。

  婚后不到一個月,80歲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土坑上。村上不少人都為張水珍捏了一把汗:一個新媳婦面對這麼個爛攤子,可咋辦呢?當大家看到張水珍每天為奶奶端屎端尿,洗衣做飯,還把家裡的其他長輩照顧得妥妥帖帖、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時,都紛紛伸出大拇指稱贊。2010年,小叔父又患上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腿腳經常腫脹。張水珍承擔起照料他吃喝拉撒睡的重擔,還堅持每天用藥湯給他泡腳。經過她的悉心照料,老人能夠站起來,被人攙扶著還能挪著步子走幾步。就這樣,張水珍不嫌棄、不放棄,一直照顧老人到82歲過世。

  張水珍還精心照顧著81歲的鄰居任彩霞。老人行走不便、耳朵嚴重失聰,她總是耐心陪伴,悉心照料老人。老人與她建立了深厚感情,已經把她當作親生女兒一樣看待。張水珍每次出門時,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著老人依依不舍的眼神,她的心裡總是酸酸的,也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認的好妻子、好母親、好媳婦、好鄰居。

  張水珍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陝西省道德模范稱號。

  526 張志旺

  張志旺,男,漢族,1972年3月生,中共黨員,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碼頭李鎮王明庄村村民。

  二十年如一日,張志旺精心照料患病母親,不惜賣房救治母親生命﹔多年照顧癱瘓的二哥、二嫂,並為年邁二嫂養老送終,譜寫了一曲大孝至愛的贊歌。

  1989年3月,張志旺參軍入伍。1995年初,父親病逝,為了不讓母親孤單,他放棄提干機會,年底退伍返鄉。因工作需要,經常來往於冀州與石家庄之間,他常常把母親帶在身邊。從1996年起,母親患上哮喘、腦梗塞等多種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二哥身體不好,大哥、三哥在外地工作,照顧母親的重擔就落在他肩上。2016年2月,母親突然發病,喘得厲害。醫生建議在家觀察,並教給他救護方法。為讓母親呼吸順暢些,他跪在床邊,用雙手托著母親的上半身,隔幾分鐘就變換一次位置。感覺母親有痰時,他趕緊拍其后背幫助咳痰,並拿專用軟管幫母親從喉嚨裡把痰一點一點吸出來。如此反復,直至次日清晨。天一亮,張志旺馬上帶著母親到醫院診療,在重症監護室守護了10余天,母親才轉危為安。同年9月,母親的哮喘再次復發,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每天1萬多元治療費,半個月下來就花去20多萬元。看著靠輸氧維持生命的母親,張志旺毅然賣掉石家庄的房子,堅持繼續治療,再一次把母親從死神手裡搶回來。那年冬天,被悉心照料20年的母親含笑離世。

  二哥、二嫂先后癱瘓,二人膝下無兒無女,張志旺承擔起照顧二哥、二嫂的重擔。二哥彌留之際,他向二哥承諾給嫂子養老送終。他安排人給年邁的嫂子做飯、打掃房間、換洗衣被,悉心照料生活起居。嫂子有病時,他出錢出力帶嫂子住院就醫,還在衛生所立賬戶,方便嫂子看病。二嫂臨終時,雖然說不出話,但是一直充滿感激地看著張志旺。出殯時,張志旺為嫂子送終。

  張志旺退伍不褪色,創辦冀州士心職業培訓學校,遇到家庭困難的學員,就減免學費甚至全額資助。這些年,張志旺資助過的學員有近千人。

  張志旺榮登“中國好人榜”。

  527  張麗霞

  張麗霞,女,漢族,1952年3月生,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印刷廠退休工人。

  張麗霞四十年如一日照顧丈夫的大伯、大娘,沒睡過一次安穩覺,沒吃過一頓安穩飯,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用孝心和付出書寫了超越血緣的人間大愛,傳承了尊老愛親的良好家風。

  張麗霞丈夫的大伯是抗美援朝老兵,一輩子無兒無女,和老伴相依為命。1979年,看到年邁體弱的老兩口,身為侄媳婦的張麗霞主動對丈夫說:“老人扛過槍,保家衛國,現在年紀大了,咱們得管他們啊!”就這樣,張麗霞將兩位老人接來自己家同住,照顧他們的生活,這一住就是40年。

  張麗霞和丈夫的工資當時每月隻有200元左右,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但張麗霞從來沒有后悔將老兩口接過來照顧,也從來沒有因為生活拮據而怠慢兩位老人,好吃好喝的都讓他們先嘗,每日辛苦忙碌,從沒有抱怨過一句。

  1999年,70多歲的大娘突發腦血栓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1000多個日夜,張麗霞像對待親媽一樣,給大娘洗衣喂飯、端屎端尿、翻身捶背,沒有一絲怨言,直到老人安然辭世。大娘去世后,大伯時常想念老伴,為了安慰他,張麗霞經常給老人講笑話,哄他開心,照顧得更加精心。

  隨著年齡增長,大伯的身體每況愈下,每年都得在醫院住一陣子。每次住院,張麗霞都會在老人床邊悉心照顧,直到老人痊愈出院。2017年冬天,大伯突發腦中風,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單,張麗霞焦急萬分,東挪西湊借了幾萬塊錢救治,她和丈夫、兒子、兒媳輪流去醫院照顧,終於把大伯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大伯時常對人念叨:“我這個侄媳婦不好找啊,比親閨女都親啊!”

  張麗霞的孝行之舉,深深感染著家中每一個人。兒媳搶著替她做家務,幫她揉肩捶背買衣買藥﹔小孫女每天晚上都給太爺爺、爺爺奶奶洗腳……張麗霞在人生每次抉擇中,都把盡孝放在前面,為子女作出榜樣。如今,一家七口,四代同堂,其樂融融。

  張麗霞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528  張美靜

  張美靜,女,漢族,1998年9月生,共青團員,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西閻鎮堡子村村民。

  8年前,面對養父母先天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殘酷現實,面對奶奶猝然離世、爺爺腦梗臥床的重大變故,年僅12歲的張美靜用稚嫩肩膀勇敢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為新時代新青年樹立孝老愛親的榜樣。

  張美靜一出生就被養父母抱養。養父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無勞動能力﹔養母患有神經性肌肉萎縮症,並伴有間歇性癲癇,常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爺爺奶奶經營著一座小磨坊,一家人日子過得雖不富裕,也算平靜和美。2011年,奶奶驟然離世,爺爺突發腦梗臥床。看著家裡三個病人,正在讀初一的張美靜成了家裡的頂梁柱。做飯是她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個頭低夠不著炒鍋,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燙了,她從沒喊過疼……每天晚上小美靜要起床兩三次,給行動不便的母親翻身,多年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早晨6點,她又早早起來照料家人起床洗漱、收拾房間、洗衣做飯。天氣好時,她就把養母背上輪椅,推到院子裡晒太陽﹔為了讓家裡氣氛活躍起來,讓老人們高興,張美靜就給他們唱歌,用自己的愛維系著這個家。

  懂事的張美靜不僅要照顧好家人們,還學會了干農活。播種時,她用家裡的小推車一趟趟往地裡送種子化肥。收獲時,她一個人從地頭把小麥推回來,一整袋扛不動,她就半袋半袋地扛,扛回來倒在院子裡晾晒,遇到天氣突變,她又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家裡端……在地裡干活時,每隔兩個小時,她就飛跑回家幫養母翻身,喝上一碗水,然后再回到地裡繼續干活。張美靜種麥子、收玉米、打理菜園,靠幾畝薄田支撐著這個家。

  2015年,養父因腦出血去世。為養父看病、送葬花完家中僅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爺爺由小叔贍養,張美靜和養母相依為命。在政府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張美靜用全部精力照顧養母。她說,媽在,家就在。在當地政府協調下,她帶著養母一起上學,在職業中學選擇了自己最愛的聲樂課程。

  張美靜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29  張海香

  張海香,女,漢族,1987年6月生,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朱備鎮江村成鑫服裝廠職工。

  11年前,丈夫因病離世,懷有身孕的張海香毅然生下女兒﹔再婚時,她要求男方入贅,夫妻二人共同照料“前公婆”。她用質朴的言行,書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孝故事,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

  2008年2月,張海香和伍建華邁進婚姻殿堂。結婚當天,在親友見証下,兩人彼此承諾:今后不離不棄,共同孝敬父母、撫養孩子。結婚后,伍建華不再外出務工,在老家一邊經營網店,一邊照顧已有身孕的張海香。2008年3月,伍建華突發心肌梗死,不幸離世。

  張海香娘家在安徽宿鬆縣,因為愛情,她遠來青陽。如今丈夫突然離世,加劇了她對娘家的思念。但當她看到傷心欲絕的公婆時,毅然決定留下。“公婆獨子去世,白發人送黑發人,如果我一走了之,怎麼對得起剛剛死去的建華呢?”張海香決定把孩子生下來撫養長大,照顧好公婆,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扛起家的責任。女兒出生8個月,她把孩子交給公婆照顧,外出打工維持一家生計。幾位好心鄰居見張海香生活艱難,主動給她介紹對象。不忍心丟下公婆的張海香卻說,我現在就是伍家的女兒,再婚有兩個條件:其一男方必須入贅,其二男方要像對待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前夫父母。此言一出,讓不少有心者望而止步。但張海香的善良、孝順和堅強深深打動了鄰鎮青年方東興。2010年,方東興走進了伍家,和張海香開始了新的生活。婚后第二年,兒子順利出世。夫妻倆考慮到二老的感受,主動提出讓兒子姓伍,年邁的公婆被感動得潸然淚下。

  2011年,張海香的公公不幸患上腸癌,家底薄弱的夫妻倆四處籌錢為老人醫治,住院期間更是無微不至照料。張海香精心烹調飯菜,為老人按摩、擦洗、換藥,像伺候自己的父親一樣,在醫院沒日沒夜地照顧了40多天。2018年,婆婆患腎結石住院,張海香像親生女兒一樣形影不離、悉心照料。

  張海香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安徽省道德模范稱號。

  530  張家豐

  張家豐,男,漢族,1988年7月生,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王庄鎮新河村村民。

  張家豐放棄學業、放棄工作,用兩年的痴心堅守,喚醒植物人女友﹔他不離不棄、精心呵護,又用兩年時間讓全身癱瘓的女友慢慢站起,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用忠貞愛情締造了生命奇跡。

  2008年5月,張家豐的女友張曉宇突發腦積水,前往蚌埠醫學院附屬醫院腦外科診治,3天后轉到南京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處於重度昏迷狀態。正在合肥讀大學的張家豐得知消息后,毅然放棄學業,不顧親朋好友的勸說,主動來到醫院照顧重度昏迷的張曉宇。早晨6點到晚上10點,他堅守在重症監護室門外,期盼的眼神,痴情的守候,卻改變不了張曉宇成為植物人的命運。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斷言沒有任何治愈希望,並通知家人安排出院。女友母親找到張家豐,“孩子,回去吧,你還有自己的未來,這段時間有你的守候,曉宇已經很滿足了。”木訥的張家豐說:“我要照顧她一輩子,我相信她一定會醒過來。”

  沒有過多的語言,張家豐來到曉宇身邊,一邊照顧女友,一邊學習護理知識。每天換尿不濕、翻身、洗臉、刷牙、喂流食、按摩……為了喚醒女友,張家豐無數次呼喚曉宇的名字,跟她“聊天”,告訴她周邊發生的趣聞。一天、一個月、一年……張家豐堅守了700多個日夜。也許是愛情的感召,也許是生命的奇跡,2010年9月,張曉宇真的醒了!當曉宇用微弱的聲音喊出張家豐的名字時,站在床邊的他喜極而泣,緊緊抱住曉宇。張曉宇由於長期臥床,雙腳已變形,無法站立行走。2010年底,張曉宇在解放軍359醫院做了雙腿矯正手術。出院后,張家豐一邊經營小吃店,一邊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顧曉宇。又是一個兩年,張曉宇終於能慢慢行走了。

  2012年,張家豐執手張曉宇,走進婚姻的殿堂。沉浸在幸福中的張曉宇說:“他讓我看到了愛情的模樣。”張家豐說:“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照顧曉宇,給她一輩子的幸福!”這個農村男孩,說不出太多動人情話,卻用朴實行動,詮釋著人間最忠貞的愛情,締造著世間最美的生命奇跡!

  張家豐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31  陳光英

  陳光英,女,漢族,1953年10月生,四川省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盤龍鎮紅光村村民。

  10多年來,陳光英悉心照料高位截癱的兒媳,獨自一人料理家務、侍弄庄稼,她用年邁身軀撐起命運多舛的家庭,是十裡八鄉公認的“好婆婆”。

  2007年,陳光英的老伴因耳聾和患直腸癌,成為三級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為給老伴治病花去家中6萬多元積蓄。2008年,因汶川地震,家中房屋倒塌。2009年,兒媳在重建震后房屋時從高處摔下致高位截癱,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對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媳、需要照顧的老伴及年幼的孫女,以及兒媳每年近萬元的醫藥費、震后重建房屋借下的外債,陳光英愁得夜不能寐。為了家庭生計,陳光英讓兒子外出打工,自己默默承擔起照顧“一癱、一殘、一幼”,操持家務,侍弄庄稼的全部重擔。

  每天,她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照料兒媳喝水、翻身,打理好一切后,便匆匆趕到地裡勞作。到了早飯時間,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兒媳。做好早飯照料兒媳吃完后,又給兒媳按摩肢體、清理衛生。把兒媳都安置妥當,再返回田裡勞作。晚上,忙碌一天的陳光英無論多累,也要堅持給兒媳洗澡擦身、按摩梳頭、換洗衣服。每當天氣好的時候,陳光英就把兒媳抱上輪椅,推到外面讓兒媳串串門、透透氣。鄰居們看到都豎起大拇指:“陳大姐對兒媳真好,再苦再累從不抱怨,真是打心眼裡佩服。”10年來,兒媳一日三餐從來沒有耽誤過,也從來沒有生過褥瘡。

  生活的重擔,留給她的是一頭華發、滿臉皺紋和長滿厚繭的雙手。可她依舊笑容滿面、精神抖擻地撐起這個家。她的精神影響著兒女,打動著兒媳,感動著十裡八鄉。兒媳常說:“多虧有個這樣好的媽,不然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要是有來世,我還要做她的兒媳,我願意侍奉她一輩子!”

  陳光英入選“四川好人”。

  532  陳秀苗

  陳秀苗,女,漢族,1967年6月生,中共黨員,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南街村黨支部書記。

  未嫁時,她無私照顧失去母親的初生嬰兒,視如己出﹔結婚后,她在照顧公婆的同時,悉心照料丈夫前妻的父母,如生身父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媳婦”。

  1990年,23歲的陳秀苗偶然聽說一位村民因分娩大出血去世,留下一個男孩。善良的她多次去探望這個不幸的家庭和孩子,在生活上盡可能地給他們以悉心照顧。在照顧孩子的一年多時間裡,陳秀苗和孩子產生無法割舍的真摯感情,萌發要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的責任感。照顧孩子的同時,陳秀苗對孩子朴實憨厚的父親也產生好感。1991年,陳秀苗嫁了過去。結婚一年后,陳秀苗生了一個男孩,可對繼子沒有絲毫冷落,反而更加疼愛。2018年房屋拆遷后,她用拆遷款給繼子購買住房。

  婚后,陳秀苗提出一個令大家都沒想到的要求,她讓丈夫帶自己去前妻的父母家,認前妻的父母為父母。此后,她堅持去關心照料兩位老人。平日裡,去家裡洗衣服、收拾家,看到家裡缺啥吃的穿的用的,她及時給補上。逢年過節,她都要和丈夫帶著孩子去看望。老人病了,她總是悉心陪護……兩位老人感嘆:我親生女兒雖然不在了,但有這個女兒,是我們的福氣。

  俗話說長嫂如母。從嫁到這個家,她就承擔起照料這個家庭的全部責任。兩個小叔子和一個小姑子從上學到結婚生子,她都一手關心操持。妯娌、小姑子們生病住院也是她親自陪護。陳秀苗用愛心孝行溫暖著家人、感動著村民。

  陳秀苗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山西省道德模范稱號。

  533  陳敏

  陳敏,女,漢族,1981年3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公安局鳳山派出所教導員。

  陳敏在大哥和弟弟相繼離世后,同丈夫一起挑起家庭重擔,十年如一日,在照顧父母、公婆的同時,還養育著7個年幼的侄子侄女,是家裡的“頂梁柱”。她用愛心與責任為親人送去溫暖,用善念與勇氣為社會增添亮色。

  陳敏原本有一個幸福家庭,愛人既是工作中的同事,又是生活中的伴侶,還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2008年3月,陳敏的大哥遭遇車禍不幸辭世,留下3個兒女,最大的孩子才7歲,還患有腦癱癲癇,生活不能自理。2016年7月,陳敏的弟弟突發急病離世,留下4個年幼的子女,最小的一個仍在襁褓之中。

  陳敏大嫂在丈夫去世后離家出走,弟媳也長期在外打工,將孩子們丟給年邁的公婆。陳敏不忍看著父母既要忍受白發人送黑發人之痛,又要日夜辛勞拉扯幾個孩子。她毅然選擇替父母分擔,接手撫養孩子,更是將大哥4歲的女兒帶到身邊照顧,給她找學校上學。10年來,她用簡單而平凡的舉動去關愛家中的每一個成員,悉心撫養侄子侄女,給予孩子們父母般的愛。每逢周末、節假日,陳敏夫婦都會擠時間回家去陪父母,看望哥哥弟弟的孩子們。為了讓孩子們能夠享受到和其他同齡人一樣的愛,他們不僅給孩子們買衣服、玩具、文具等,還在假期帶著他們出去旅行,見識大千世界。陳敏說:“要通過這些方式,帶孩子們出去走走看看,讓他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告訴他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接連的意外,讓陳敏的父母不堪打擊,身體每況愈下。在父母生病的時候,陳敏夫婦將老人接到縣城醫院住院治療並輪流照顧,給父母按摩擦洗,守護他們輸液吃藥,陪伴他們說話散步。孩子們生病了夫妻倆也是牽腸挂肚,帶他們去醫院檢查治療。2009年,陳敏的公公因病去世,留下婆婆獨自生活。如此一來,她就在父母家、婆婆家之間奔忙,家務活、地裡的農活樣樣不落下。她和丈夫一起忙碌著,共同支撐著一大家人的生活。

  陳敏榮獲貴州省道德模范稱號。

  534  陳淑梅

  陳淑梅,女,漢族,1950年1月生,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大八浪鄉西太平村村民。

  為了女兒臨終前的一句囑托,年逾六旬的陳淑梅十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全身癱瘓的女婿,喂水喂飯、洗澡擦身、端屎端尿,不離不棄,上演著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詮釋著潤物無聲的慈母大愛,是人們心中的“最美岳母”。

  1996年,陳淑梅的女婿遭遇車禍,造成高位截癱。2002年,陳淑梅的女兒被診斷患上白血病,彌留之際,女兒托付母親照顧自己癱瘓的丈夫。陳淑梅含淚答應了,承諾一定照顧好女婿。

  女兒去世后,陳淑梅和丈夫搬到了女婿家,照顧起全身癱瘓的女婿和剛上小學的外孫女。陳淑梅照顧女婿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十分細致耐心。每天晚上,陳淑梅兩三個小時就要起來一次為女婿翻身。十幾年來,她就像定了點的鬧鐘一樣,准時醒來給女婿喂水、接尿、按摩。有一次,陳淑梅外出被撞傷導致膝蓋粉碎性骨折,但她並沒有停下對女婿的照顧。女婿多年癱瘓在床,皮膚潰爛,陳淑梅帶病給他擠出身上的膿水,每天喂他吃飯喝水,幫他解決大小便。

  看到陳淑梅如此辛苦,女婿多次有輕生的念頭。一次,陳淑梅給女婿喂飯時,女婿死活不肯張口,開始絕食。“你不吃我就這麼舉著,直到你張開嘴為止。”陳淑梅一邊勸導,一邊將勺子舉到他嘴邊,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過去了,看著岳母的手已經不住地顫抖,女婿感動得淚流滿面。2013年8月,陳淑梅唯一的兒子也因病去世,女婿不忍再拖累陳淑梅一家,又想輕生。陳淑梅堅定地對女婿說:“他們走了,你就是媽的兒子,遇到困難隻要我們在一起,挺一挺就過去了。”

  2018年5月,陳淑梅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住院治療期間,陳淑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婿,每天在病房都通過電話詢問女婿身體情況。回到家,傷口還沒長好,她仍堅持著用另一隻手給女婿喂飯。

  陳淑梅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黑龍江省道德模范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535  易從梅

  易從梅,女,漢族,1954年4月生,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鳴鳳鎮北門村村民。

  她21年不離不棄,傾盡全力照顧患有“漸凍症”的丈夫和兒女,用瘦弱的雙肩扛起照顧家人的重擔,用樂觀堅強的笑容面對人生苦難,用愛與責任呵護著至親,支撐起家人的生命希望。

  21年前,易從梅一家的日子和和美美。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誰也沒有想到,原本從容的生活來了個“大拐彎”。1998年,易從梅的丈夫突然病倒,輾轉宜昌、武漢就醫,被確診為“漸凍症”。隨后,女兒也被確診為“漸凍症”。2010年4月,女兒因手腳無力、走路不穩,不幸墜入水溝溺亡。易從梅還未從痛苦中恢復過來,又傳來噩耗:遠在廣州工作的兒子也患上“漸凍症”,那年他才22歲!面對這樣的生活困境,易從梅沒有被打垮,而是選擇堅強面對。

  每天清晨5點,易從梅起床做早餐,趁煮湯熬羹間隙,去照料父子倆起床、上廁所、洗漱。由於他們全身僵硬,胳膊和腿不能彎曲,給他們穿衣服這樣的小事,都要花上半個多小時。然后再挨個把他們抱上輪椅,喂父子倆吃飯。忙完后,汗流浹背的她才能匆匆吃幾口。這樣的清晨易從梅已度過了7600多個。

  安頓好家裡的一切,易從梅又扛起鋤頭下地。為了掙錢養家,她一刻不停地勞作,種糧食、栽雷竹、打零工,樣樣都干。收糧的季節,她常常忙到凌晨。田裡忙完,她又匆匆回家伺候父子倆起來上廁所,或幫他們翻個身。每年農忙那陣,她既要忙地裡的活,又要照料丈夫和兒子,幾乎是沒合眼,天就亮了。周而復始的21個春秋,她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當地政府把易從梅一家納入精准扶貧對象,享受到系列扶貧政策。性格要強、樂觀積極的易從梅從不等靠要,拒絕了好心人讓她把父子倆送到福利院的建議。她說:“無論好歹,一家人總要在一起。隻要我能動,就要盡好本分,不能給政府添麻煩、給社會添負擔。”

  易從梅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湖北省“荊楚楷模”稱號。

  536  周英仙

  周英仙,女,漢族,1953年6月生,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春風社區居民。

  30年來,周英仙無怨無悔照顧年邁多病的公婆、膝下無子女的伯父母和兩個孤寡舅舅。丈夫患病后,她不離不棄、精心護理,用柔弱雙肩和堅韌付出支撐起這個特殊家庭,讓老人們安度晚年,贏得鄉鄰的尊重和稱頌。

  1979年,周英仙和丈夫沈志強結婚后,走進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家裡除了公婆外,還有丈夫的伯父母和兩個舅舅。伯父母膝下無子女,兩個舅舅都是孤寡老人,小舅舅還患有精神疾病。丈夫在廠裡上班,家裡6位老人全需要周英仙照顧。小舅舅病情發作時,稍不留神就走失,她四處尋人是常事,有幾次甚至深更半夜去尋找。1997年,沈志強享受單位福利分房,分到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老人們擔心小兩口離開他們。周英仙知道老人們的顧慮后,主動和丈夫商量,決定繼續住在老屋子陪伴幾位老人。

  周英仙的婆婆體弱多病,她經常用自行車推著婆婆去醫院,從不嫌麻煩,每天都專門為婆婆搭配飲食。公公離世后,她怕婆婆孤單,便在婆婆房裡添了一張小床,每天陪她聊天,照顧她睡覺。婆婆晚上經常起夜五六次,她都服侍在身旁。婆婆覺得太拖累兒媳婦,常說:“不是英仙照顧得好,我早就隨他爸走了。”

  2011年,周英仙的丈夫患了腦瘤,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醫生建議做開顱手術。為了不讓老人擔憂,周英仙在老人面前裝作若無其事,背地裡卻常常以淚洗面。丈夫手術前,婆婆和伯娘擔心周英仙會累垮,主動要求進了養老院。丈夫出院后,周英仙每天不厭其煩地幫助丈夫進行康復訓練,晚上為給丈夫翻身,她打地鋪睡在丈夫床邊。其間,她隔三岔五去養老院看望老人,送去飯菜改善伙食,幫她們洗澡、剪指甲。丈夫能下床走動后,周英仙馬上把二老接回了家。

  在周英仙的精心照料下,6位老人安詳地度過了晚年,其中婆婆、大舅都活到95歲,伯娘活到了106歲。周英仙一家在春風小區住的幾十年裡,她的孝行鄰裡都看在眼裡,贊在嘴邊,人人都以她為學習的標杆。

  周英仙入選“江蘇好人”。

  537  周桔鳳

  周桔鳳,女,漢族,1975年5月生,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芳村鎮猷閣口村村民。

  丈夫前妻病逝多年,留下幼子和年邁的父母。周桔鳳婚前得知這一切,沒有絲毫顧慮,婚后義無反顧地擔負起照顧他們的責任。近4年來,她用至善至真的孝行美德影響著身邊的人,是鄉親們交口稱贊的“好媳婦”。

  2016年5月,經人介紹,周桔鳳與李知良相識。李知良前妻多年前因病去世,獨自帶著前妻的父母和兒子生活。周桔鳳得知后,主動提出和李知良一起去看望兩位老人。她提著禮物一進門,就親切地叫了聲“爸爸”“媽媽”。周桔鳳對李知良說:“這聲爸爸媽媽不是隨口叫叫,我真心把他們當成我的父母看待,希望能夠盡一份女兒的孝心,撫平老人失去女兒的傷痛。”從那以后,周桔鳳幾乎每天都要去老人家裡幫忙做家務,陪他們聊聊天。兩位老人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逢人便說:“我的女兒又回來了。”

  2017年6月,遇上強降雨天氣,兩位老人住的房子存在隱患,周桔鳳立刻騰出自己家的房間給他們住,並經常給他們做好吃的。老人過意不去,想給周桔鳳一些錢,她堅決不肯收。老人的手機壞了,她買了新手機送給老人,還耐心地教會他們使用。由於當地風俗,錯過了老人的60歲生日,但周桔鳳早早為老人買了新衣服和禮物,過年的時候她做了一大桌子老人喜歡的菜,全家人一起慶祝。吹蠟燭時,老人眼眶有些濕潤:“桔鳳這個女兒,是我親生女兒呀!”

  這麼多年來,周桔鳳沒有和老人紅過一次臉,沒讓老人受過一次氣。為了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尊老孝老,2018年,周桔鳳組建了“最美領跑”志願服務隊,經常去敬老院給老人們量血壓、打掃房屋、燒菜做飯、陪伴談心,讓老人們感受到溫暖。

  周桔鳳入選“浙江孝賢”“浙江好人”。

  538  封孝利

  封孝利,女,漢族,1956年9月生,重慶市巴南區南泉街道和平村村民。

  封孝利強忍丈夫去世的悲痛,一邊照顧公公和年幼女兒,一邊打工掙錢償還為丈夫治病欠下的債務。她堅持帶著公公改嫁,相約照顧老人余生。16年來,封孝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2003年4月18日,封孝利的丈夫因肺癌去世,留下75歲養父、9歲女兒及13萬元債務。彌留之際,丈夫緊拽著封孝利的手說:“要照顧好爸爸,不能丟下他!”“你放心,不管以后怎麼樣,我都不會丟下他不管。” 封孝利含淚承諾。從此,封孝利精心照顧著公公。為了補貼家用和還債,她到處打零工賺錢,家裡養了8頭豬,但從來不舍得吃肉,她要養大賣錢。自己買雙新鞋,隻有串門才舍得穿,平時在家或下田就光著腳。但是即使賒賬,她也要背著公公去治病。別人給她一個雞蛋、幾顆糖果,她都揣兜裡,帶回家給公公吃。

  中年喪夫,封孝利艱難地支撐著這個家。改嫁,或許可以一起分擔一下生活的壓力。但封孝利“帶著公公才改嫁”的擇偶條件“嚇”跑了很多人,直到許世路的出現。他承諾和封孝利一起還債、贍養雙方老人。封孝利獨自撐起一個家兩年后,終於有了依靠。原本搖搖欲墜的家庭,組合成了一個團結溫暖的大家庭。兩人剛結婚不久,公公疝氣復發。封孝利和許世路沒日沒夜地交替照料不能自理的公公。為了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封孝利每天從凌晨開始,3點半起床,做飯喂豬、侍奉老人、下地干活……為節省4元公交車費,她每天步行10多公裡上下班,來回近三個小時。看到封孝利起早貪黑,全家人都非常心疼。女兒、女婿收入雖然不高,但總將自己的收入拿出來,幫家裡還債、添置東西、補貼家用。 

  2016年,60歲的封孝利趕在春節前,終於將最后的8000元外債還清。這時,公公也已90歲高齡。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封孝利不僅擴建了房屋,還將長滿青苔的院壩用水泥平整一新。現在,公公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兒子雖然走了,但是我還有一個女兒和兒子。”

  封孝利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539  趙志發

  趙志發,男,漢族,1964年4月生,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常營鎮五子李村村民。

  二十年如一日,趙志發不離不棄,悉心照料植物人妻子,用真情呵護與愛心守候將妻子喚醒,創造了生命的奇跡,被周邊百姓傳為佳話。

  1999年10月20日,趙志發種完小麥准備外出打工,妻子騎自行車送他去鎮上乘車,回家途中被摩托車撞倒,顱內大量瘀血。

  經開顱手術、6個多月住院治療,妻子雖保住生命,卻成了植物人。從醫院回家后,妻子一度昏迷,腦袋腫脹,鼻插飼管,脖子安著套管,身上多處潰爛,大小便失禁。女兒當時才10歲,兒子8歲,照顧全家人的重擔都落在趙志發身上。

  趙志發每天天不亮就給妻子換好尿布、翻身按摩、做飯、安排孩子上學、給妻子喂飯。照顧妻兒的艱辛超出常人的想象,其中最難的是給妻子喂飯,特別費時費力。

  剛開始他用注射器經胃管慢慢往胃裡注入牛奶、米湯之類流食,而后教妻子用嘴吃飯,一小勺香蕉泥用一上午才能喂下去。因長期往胃裡注射食物,胃粘膜被破壞,后來隻能用嘴艱難喂飯。為保証飯菜溫度,常常涼了又熱,反復多次。

  此外,他每天還要清洗褥瘡、換藥包扎、按摩翻身、洗涮尿布。忙完后,他還要抓緊去地裡干活,而且每隔一個半小時就要回家照看一下妻子。

  因沒有資金投入,有效勞作時間也少,他的庄稼全村最差,收入不及別人1/3。每年庄稼收獲后,他都是賣掉糧食給妻子買藥,給孩子留足學費,之后就所剩無幾了。

  虧得鄰裡幫襯,當地政府將他家納入農村低保,並通過危房改造,讓他家住上寬敞的新房。

  2016年10月的一天,趙志發突然發現妻子手指能動了,他拿東西在妻子眼前晃動,發現妻子眼珠也能隨著轉動,他欣喜異常。

  2017年3月,妻子竟然能簡單發聲了。如今妻子可以躺在護理床上,微笑著和他說話。孩子也長大成才,女兒大學畢業在鎮裡中學教書,兒子研究生畢業找到不錯的工作。趙志發用20年艱辛付出為妻兒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趙志發榮登“中國好人榜”。

  540  趙憲珍

  趙憲珍,女,漢族,1959年9月生,中共黨員,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流動黨員學堂黨委書記。

  趙憲珍家中難事不斷:父親患肺癌、母親患尿毒症、大哥患腦膜炎癱瘓在床、二哥早年離世、弟弟失明、弟媳患乳腺癌……但她始終不離不棄、堅強面對,用至善至孝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真諦。

  1974年,趙憲珍的大哥因腦膜炎已經癱瘓在床十多年,二哥剛上高中。看著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得父母透不過氣,為了能照顧大哥,讓二哥安心上學,不讓母親天天以淚洗面,趙憲珍便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退學,上街賣菜補貼家用。她為了每斤蔬菜多賣幾角錢,每天騎自行車往返市郊近百裡。后來她開了家小飯店,生活逐漸有了好轉。

  1994年,二哥因病去世,弟弟失明。一連串的打擊,讓這個家雪上加霜。但她沒有放棄,繼續白天打理飯店,晚上照顧家裡。她對自己很吝嗇,卻對正在上學的侄女很大方,新書包、輔導書樣樣都不落下。大哥的營養品、二嫂的生活用品、弟弟的看病就醫費用,家裡的大事小事,花銷瑣碎,趙憲珍每一樣都記在心上,每一件都妥帖安排。

  2015年,趙憲珍的父親查出患上晚期肺癌。為了給父親治療,她幾經周折找到了適合后續治療的中醫專科醫院。但因醫院床位非常緊張,無法立即住院。她連續兩天守在醫院排隊等候,終於等到床位。

  從父親住院開始,趙憲珍便常常是從家裡到飯店、到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軌跡。她每天凌晨3點起床為父親熬營養湯,做好吃的飯菜,讓父親增強體質,控制病情惡化,想方設法延續父親的生命。

  2016年,趙憲珍的母親因尿毒症入院,同時弟媳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此時,連同患病的父親,家裡3個人都身在醫院,生命危在旦夕。趙憲珍攬下重擔,輾轉醫院照顧三位患病的親人,直到兩年前父母相繼離開人世,弟媳順利出院。兩位老人在世時逢人便說,有個孝順的女兒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趙憲珍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稱號,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541  柳維新

  柳維新,男,漢族,1952年9月生,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豐裕社區居民。

  柳維新數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自幼身患疾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姐姐和妹妹,他終身未娶,獨自承擔生活的重擔,再苦再難從不言棄,用一生守護演繹了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被鄰裡鄉親傳為佳話。

  柳維新與一姐一妹,相依為命。姐姐自小不能獨立行走,患重病癱瘓在床,妹妹因罹患小兒麻痺症,喪失行走能力,柳維新勇敢肩負起照顧姐妹的重擔。

  為了照顧好姐姐和妹妹,每天早晨6點,柳維新就起床開始忙碌。簡單洗漱之后,做好早餐,然后叫姐姐和妹妹起床。她們吃飯時,柳維新要趕緊洗好衣服。

  等姐姐和妹妹吃完飯,他又把她們抱到椅子上休息,自己隨意吃兩口冷飯,再趕去做工。柳維新下班回家后,也顧不上休息,或是幫姐姐做按摩,或是推著妹妹到屋外走上一圈。

  有時他也在晚上去捕點魚蝦,既能改善一家人的伙食,又能補貼家用。從早到晚繁忙而辛勞,這就是柳維新多年來的生活常態。

  對柳維新而言,奮斗的目標很簡單:隻希望能讓姐姐和妹妹每頓吃上一碗熱飯,有個地方能遮風擋雨,冬天穿上一件暖和的棉襖。柳維新始終有個信念:有我在,就不會讓姐姐和妹妹餓著。為了這句話,柳維新更加努力地做工做事,加班加點也從不放棄,無怨無悔。

  對柳維新來說,照顧姐姐和妹妹就是他最大的事,為此,他甚至放棄娶親。

  “年輕時,很多人給我介紹過對象,但是一家人都靠我,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自己的事。”

  結婚一事,柳維新看得很淡然,他不想讓窘迫的家境拖累了其他姑娘,也擔心娶過來的媳婦會照顧不好姐妹倆。

  長年的艱辛,讓柳維新頭發斑白,雙手布滿老繭,面容蒼老,但是生活的磨難沒有壓垮柳維新,他總是樂觀堅韌,傳遞給身邊人溫暖與感動。如今,在政府的精准幫扶和鄉親們的熱心幫助下,柳維新的生活困難得以緩解,一家人住進干淨整潔的新房,這個特殊的“三口之家”,現在生活得很幸福。

  柳維新榮登“中國好人榜”。

  542  鐘惠芝

  鐘惠芝,女,漢族,194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四川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退休職工。

  丈夫去世后,鐘惠芝獨自挑起生活重擔,40多年任勞任怨,悉心照料年邁多病的公婆,撫養年幼女兒,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家,用堅韌詮釋著孝賢美德。

  鐘惠芝結婚僅一年,丈夫便患鼻癌去世,留下體弱多病的養父母和出生僅40天的女兒。

  一年后,女兒又患重病,生命垂危。一邊是失去養子的雙親,一邊是病重的女兒。面對生活不幸,鐘惠芝把失去丈夫的悲痛藏在心裡,以弱小的身軀頑強挑起家庭重擔,醫治年幼的孩子,照顧傷痛未愈的老人。

  1990年,鐘惠芝的公公被診斷為口腔淋巴癌。為了讓老人得到更好的治療,她把老人接到成都醫治。老人病重期間,大小便不能自理,她都悉心照料,為公公清洗身體,換洗衣物。老人行動不便,經常倒地不起,她每次都拼盡全力拉起扶到床上。

  后來,公公在老家病危,她與婆婆一起無微不至地照顧直至去世。

  考慮到婆婆在老家沒有親人,獨自一人生活不便,為了能更好地照料婆婆,鐘惠芝把婆婆的戶口遷到成都,讓老人看病有了保障。2001年和2004年,婆婆經歷頭部摔傷、股骨粉碎性骨折、肩胛骨骨折脫位等傷病。2013年和2018年,婆婆因腦梗和肺炎住院兩次,又檢查出患有糖尿病,后因腦梗加重,導致全身癱瘓,臥床不起。鐘惠芝整日在身邊陪護,給婆婆清洗傷口、抹身洗澡、喂藥喂飯,每天兩次對骨折處進行熱療。婆婆的雙腳蜂窩組織炎每年都會復發,鐘惠芝堅持每天用藥水給婆婆泡洗2次,直到患處好轉。

  家庭的不順並沒有影響鐘惠芝對孩子的教育。雖然鐘惠芝沒能給孩子提供富裕的物質生活,但她一直要求孩子要養成良好精神品質,並以自己孝老愛親、勤勞質朴的精神默默感染著孩子。在家庭坎坷中成長的女兒非常懂事,如今已是一名光榮的小學教師。

  這個歷經磨難的家庭,靠著鐘惠芝的努力付出,雖然艱苦,但十分溫馨幸福。

  鐘惠芝被授予四川省敬老兒女金榜獎。

  543  俞永慧

  俞永慧,女,漢族,1965年6月生,天津市南開區嘉陵道街南江西裡社區居民。

  20多年來,俞永慧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姑姑王鳳琴,用孝心和善良,譜寫出一曲超越血緣的親情贊歌。

  俞永慧從小生活在大雜院裡,與王鳳琴是鄰居。“我剛滿周歲,媽媽就出去工作,忙不過來時,就把我托付給鳳琴姑姑照看。”

  一來二去,兩家的感情越來越好,她也一直把王鳳琴當親人。因為老人一輩子沒有結婚,既無兒無女,也無親戚往來。看到她形單影隻的樣子,俞永慧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姑姑感受到親人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

  日常生活中,她隔三差五就會幫姑姑買些生活用品,做了好吃的好喝的,也會給姑姑送去。

  逢年過節,她還會叫上愛人一起,幫著姑姑打掃衛生、為姑姑置辦年貨。

  1998年,曾經的大雜院要進行改造拆遷,當時王鳳琴已經70多歲了,既沒收入,也沒房產,以后可怎麼辦呢?老人便暗自惆悵。

  看著她愁眉不展的樣子,俞永慧鄭重許諾:“姑姑,以后您就跟著我,隻要有我一口飯,就保准不讓您餓著。”

  就這樣,俞永慧夫婦帶著兒子,與姑姑一起組成了一個嶄新的四口之家。

  多年來,他們先后搬家多次,房子小時就擠著住,從沒想過將姑姑棄之不顧。7年前,姑姑患腦栓塞住院,俞永慧每天喂飯喂水、端屎端尿,病友們連連夸贊:“王奶奶,您真是養了個好閨女!”

  轉眼間,姑姑已經92歲高齡,耳聾眼花,多次住院,早已行動不便、無法自理。俞永慧和愛人便每天為她按時翻身、早晚擦洗、定期換衣,還變著花樣做老人愛吃的飯菜……俞永慧用至善至孝的行動,詮釋了人間的大愛真情。

  俞永慧榮獲天津市道德模范稱號。

  544  饒小亞

  饒小亞,女,漢族,1979年9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銀河鎮敖家坊村村委委員。

  一家五口,三人因病癱瘓,饒小亞選擇勇敢面對。15年裡,她用柔弱的雙肩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用不離不棄陪伴守護,點亮了親人生命的航程。

  2004年7月,饒小亞的婆婆突患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饒小亞毅然決定回家,獨自一人在婆婆病床邊照料,像親生女兒一樣對婆婆無微不至地關懷。

  每天饒小亞總是早早起床,給婆婆喂飯、洗臉、擦身子……雖然家中並不富裕,她對婆婆卻很舍得花錢,即使農忙季節,為了給婆婆補充營養,也會抽時間到集鎮上去買營養品。

  禍不單行,同年,丈夫在工作時被一塊突然坍塌的煤塊打中,由於脊椎受傷,腰部以下失去知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連吃飯、穿衣、大小便都成了問題。

  從此,家庭的全部重擔都壓在了饒小亞柔弱的肩上,她既要服侍重病婆婆,又要照料癱瘓丈夫,還要打零工維持生活。

  2008年7月,丈夫做完神經干細胞移植手術,回到家后,饒小亞積極幫助丈夫進行康復訓練,每天為他按摩雙腿上千次。漸漸地,丈夫的腰部以下有了知覺,腿腳也能慢慢活動了。

  就在生活慢慢走向平穩時,饒小亞的公公被查出患有腦癌。

  面對這個多災多難的家,饒小亞暗下決心:不管多苦多難,我絕不能放棄,隻要堅持,隻要家在,沒有什麼困難過不去。她每天5點起床,給公公按摩、擦身、端屎端尿、做飯,再趕去上班……39歲的她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很多,但生活的磨難沒有壓垮她,她的臉上總是揚著干練和堅強的微笑。

  饒小亞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45  高惠蘭

  高惠蘭,女,黎族,1968年5月生,中共黨員,海南省樂東縣大安鎮敬老院院長。

  結婚十多年,高惠蘭用心照料患病的公公,悉心撫養3個繼子繼女,傾其心力經營著敬老院“大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是人們眼中孝老敬老的好媳婦。

  高惠蘭從23歲起,開始擔任敬老院管理員,幾乎每天24小時都要照顧老人們的吃喝拉撒,忙得脫不開身,沒有自己的私人時間。

  38歲那年,她嫁給忠厚老實的丈夫。高惠蘭的丈夫曾經有過兩段不幸的婚姻,兩位前妻過世后留下3個年幼的孩子。婚后,丈夫全力支持她敬老院的工作,她在服務好敬老院老人的同時,關心丈夫、體貼孩子、孝敬公婆,承擔著照顧家庭的重擔。

  2012年,高惠蘭76歲的公公突患中風,臥床不起,高惠蘭叫來親妹妹暫時代管敬老院,把每個老人的情況交代清楚后,她急赴三亞照顧公公。

  中風病人發病期不能自理,每天的吃喝拉撒隻能靠人照顧。高惠蘭一刻都沒閑著,在病床前從早忙到晚,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打個盹。臥床的公公胃腸功能不好,有時半夜腹瀉,甚至一夜幾次,高惠蘭一直在身邊照料。高惠蘭折騰得精疲力盡,嚴重的失眠讓她明顯消瘦下來,但她從未有過半句怨言。

  在高惠蘭細致入微的照顧下,公公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病友們都說老阿伯有老年福,有個孝順閨女。后來得知她是老人的兒媳婦,眾人更是對她贊不絕口。公公治療期間,醫院和敬老院,高惠蘭不知跑了多少趟。

  經過長達4個多月的治療,公公的病情基本穩定。為了更好地照顧公公,高惠蘭和丈夫及小叔子、小姑子商量后,把公公、婆婆接到敬老院。

  此后,高惠蘭在做好敬老院工作的同時,悉心照料著公婆,經過兩年多精心護理,公公逐漸可以慢慢行走,也能夠自己吃東西,基本恢復了自理能力。

  高惠蘭對於3個繼子繼女視如己出,咬緊牙關、省吃儉用,供孩子們讀書。無論工作多忙,她都會抽出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一直照顧他們成家立業。

  高惠蘭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

  546  郭佳佳

  郭佳佳,女,漢族,2002年9月生,共青團員,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中學學生。

  家中突發火災,本已逃離火海的郭佳佳,放心不下腿腳不便的父親,又返回屋裡尋找,吸入大量濃煙暈倒在客廳,全身近80%燒傷、十指截肢,被鄉親們稱為“火場救父的孝心女孩”。

  2010年,郭佳佳的父親因車禍導致雙腿殘疾,懂事的郭佳佳為減輕母親的負擔,學會了洗衣做飯,還幫媽媽承擔起日常照顧父親的責任。雖不富裕,但一家人的生活平靜而幸福。然而,一場火災打破了這種平靜。2016年12月3日凌晨,郭佳佳的媽媽被一陣陣燃燒爆裂的悶響吵醒,迷迷糊糊下床打開臥室門,隻見客廳裡濃煙四起。她立刻清醒過來,意識到家中著火,便趕忙叫醒家人。

  驚醒的郭佳佳憑借學到的技巧逃到樓道口的安全地帶,可她環顧四周卻未發現爸爸的身影。意識到爸爸行動不便,郭佳佳毫不猶豫地返回屋裡尋救,卻在離門口不遠的位置被滾滾濃煙嗆倒在地。此時,郭佳佳的媽媽發現女兒不見了,與已經出來的丈夫瘋狂地四處尋找。大火扑滅后,他們看到趴在客廳已面目全非的郭佳佳,媽媽頓時癱倒在地,爸爸強忍淚水將女兒抱了出來。此時的郭佳佳卻一直喃喃自語:“爸爸呢?出來沒?”

  嚴重燒傷的郭佳佳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醫生告訴郭佳佳媽媽,她全身燒傷面積近80%,其中三度燒傷達45%,伴隨呼吸道損傷、一氧化碳和酸中毒,右手截肢可能性大,后期還需要進行多次手術。“媽媽,我是不是很嚴重?”醫生告知病情的時候,佳佳聽到了。“對,可能右手保不住了。”郭佳佳媽媽回答。“沒關系,沒了右手,我還有左手,我會堅強地活下去!”聽到女兒這麼懂事而堅強,郭佳佳的媽媽忍不住哭了出來。

  住院以來,郭佳佳的老師同學、叔叔阿姨及很多不認識的好心人專程到醫院看望,為她募捐,給她鼓勵。郭佳佳將這份愛深深地放在心裡。她說:“我一定要回報社會,讓愛繼續傳承!”看著整日以淚洗面的媽媽,郭佳佳安慰道:“等我好了還要上學,長大后好好孝敬你們!”如今,郭佳佳正積極接受康復治療,用樂觀和堅強面對一次次植皮手術帶來的疼痛。

  郭佳佳榮獲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547  郭彩利

  郭彩利,女,漢族,1976年6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孟塬鄉白楊庄村村民。

  丈夫身患重病,郭彩利堅強面對,毅然決定“割腎救夫”。她對愛人不離不棄,對愛情無悔堅守,對家庭無私奉獻,成就一段患難與共、堅貞不渝的人間真情。

  2006年8月,郭彩利的丈夫王佔學感覺身體不適,醫院診斷為雙側腎功能衰竭。半年時間裡,郭彩利帶著丈夫輾轉銀川、西安幾家醫院看病,但病情仍不見好轉,腎臟移植成為挽救王佔學生命的唯一希望。這時,王佔學年過半百的哥哥提出要換腎給弟弟,但檢查發現他的腎臟有過損傷,移植手術有一定風險,如果不成功,意味著兄弟倆可能會同時失去生命。

  郭彩利沒有放棄。為了守住一個完整的家,她瞞著丈夫和家人,偷偷做了腎源配型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和丈夫的腎臟配型比高達36.5%,比醫學要求的比例高出11.5個百分點。郭彩利喜出望外,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丈夫,可王佔學堅決不同意,他說:“我的身子不行了,你不能再出任何閃失,娃娃不能沒有你呀!”郭彩利的母親一開始也不同意,她安慰母親說:“少個腎沒什麼,隻要把佔學的命救下,有個完完整整的家就行,娃娃不能沒有爸爸。”

  雖然說服了家人同意自己給丈夫換腎,但高昂的醫療費成了擺在郭彩利面前的一個難題。她借遍親戚朋友,市縣等多家單位也發起倡議為其募捐,終於湊夠了手術前期費用。2008年8月4日,經過4個多小時的手術,郭彩利的一個健康腎臟被移植到王佔學體內,當血管縫合接通的一剎那,夫妻倆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第五天,郭彩利能出病房了,她一步一挪進了丈夫病房。“好著呢!”王佔學回應她,她心裡懸著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為治病,家裡欠了32萬元外債,手術后11年,王佔學每天都要吃抗排異反應的藥物,費用很高。為了讓王佔學有藥吃,郭彩利租了一間小商店,早出晚歸,忙碌奔波。獻腎后郭彩利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但除了每天照顧丈夫和小商店的生意外,她還抽空參加電腦培訓班。她說:“活著就有希望,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郭彩利當選“感動寧夏”2008年度十大人物,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548  接曉燕

  接曉燕,女,漢族,1964年10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城陽街道東關二街黨支部書記。

  丈夫意外受傷癱瘓,她尋醫問藥讓丈夫重新站起來﹔大姑姐夫妻意外離世,她主動收養三個外甥,視如己出﹔公婆年事已高,她悉心照料養老送終。幾十年裡,接曉燕用真情維護著家庭溫暖,成為遠近聞名的好妻子、好舅媽、好兒媳。

  1985年,接曉燕遠在東北的大姑姐和姐夫因意外事故突然離世,隻留下三個孩子,最大的12歲,最小的隻有4歲。接曉燕沒有絲毫顧慮和猶豫,把三個孩子接到家裡。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花銷更加捉襟見肘。但是,接曉燕對幾個孩子視如己出,沒有讓他們受過任何委屈,在生活上、教育上都非常上心。在接曉燕的悉心養育下,幾個孩子健康成長,外甥當兵考上軍校,兩個外甥女也事業有成、分別成立家庭。無論是外甥休假探親還是外甥女“走娘家”,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回到接曉燕這裡看望他們的“舅母媽媽”。

  2005年的一天,接曉燕的丈夫在高空作業時不慎墜地,雙腿粉碎性骨折,當場昏迷。突如其來的災難沒有打倒接曉燕。面對醫院給出的再也無法站立的診斷,接曉燕沒有放棄。她到處尋醫問藥,背著丈夫跑遍北京、青島、濟南等地治療。兩年多時間,她自學按摩和推拿,儼然成了半個康復專家,用不離不棄的愛打退病魔,讓丈夫重新站立起來,她自己卻瘦了40斤。

  接曉燕還是東關二街有口皆碑的“好兒媳”。2013年,婆婆病重在床,接曉燕在床前悉心照料,老人臨終時對兒媳念念不忘:“閨女,娶到你這樣的好媳婦是我們家的福氣,這些年你在我們老劉家受累了,今后你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呀。”接曉燕的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娘,隻要咱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我一點也不覺得累,您就放心吧。”“好閨女,你再給娘梳梳頭發吧。”接曉燕像往日一樣把婆婆的頭發梳理地整整齊齊,婆婆就這樣在她的懷裡安詳離去。

  接曉燕作為村支書,把村裡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用好家風帶動好村風,帶領大家成立紅白理事會,建立志願服務隊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村裡的風氣更加和諧、更加文明。

  549  黃文岩

  黃文岩,女,漢族,1972年3月生,遼寧省北票市泉巨永鄉涌泉村村民。

  黃文岩善良堅強,帶著公婆改嫁,撐起“五姓之家”,用柔弱雙肩撐起一個特殊家庭,用行動詮釋著“百善孝為先”的真諦。

  1994年,22歲的黃文岩嫁給同村梁樹軍。當時婆家很窮,住的是土坯房,屋裡沒有像樣的家具。她勤儉持家,日子越來越好。2005年臘月,梁樹軍騎摩托車出了車禍,雖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8天,最終還是沒醒來。丈夫離世后,留下正讀小學的兒子和兩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還有蓋房和住院時欠的外債。她一邊悉心照顧老人孩子,一邊四處打工掙錢,還利用早晚打理家裡幾畝耕地,養雞賣蛋。幾萬元債務,她一毛一毛攢,一點一點還。日子久了,公婆都看不下去了,婆婆勸她趁年輕早點改嫁。她流著淚說:“我早就把你當成親媽,樹軍扔下咱們走了,我不能再扔下你們。”

  2008年,黃文岩認識了李德富。談婚論嫁時,她的條件是“帶著公婆改嫁”,否則就不結婚,李德富答應了。2010年,他們的女兒出生。2013年,丈夫感覺身體不適,輾轉多家醫院,被確診為白血病。黃文岩一邊在醫院照顧生病的丈夫,一邊照顧“前公婆”和兒女。幾個月后,丈夫去世,留下一個債台高筑的家。面對多舛的命運,黃文岩擦干眼淚,告訴自己不能倒下,撐起這個家,贍養好“前公婆”,照顧好兒女。

  這是個特殊的五口之家,前公公姓王,是前任丈夫的繼父﹔前婆婆姓陳,兒子姓梁,女兒姓李,加上她,五口人,五個姓,老人年邁,孩子還小。黃文岩白天送孩子上學后,就開始打理家裡田地﹔閑暇時,會到附近需要雇工的人家去打工。她用堅強和善良支撐起這個特殊的“五姓之家”。如今,80多歲的公婆身體被照顧得很好,兒子大學畢業即將工作,女兒上小學三年級,家裡欠款基本還清,五口之家生活幸福。

  黃文岩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

  550 梁格日其木各

  梁格日其木各,女,蒙古族,1949年9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蘇木財漢他拉嘎查村民。

  梁格日其木各為了幫父母拉扯7個弟弟妹妹長大,13歲時撐起整個家庭。為了照顧雙目失明的二妹,她至今未嫁。她用大愛親情溫暖了家人,感人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被譽為“內蒙古好姐姐”。

  梁格日其木各是家裡的長女,13歲時,父親生病臥床不起,弟弟妹妹還小,瘦弱的她成了家裡的“頂梁柱”,她毅然放棄了學業。梁格日其木各不但要照顧常年臥病在床的父親,還要幫母親撫養7個弟弟妹妹。其中,二妹由於兩歲時患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后她一直精心照顧二妹的日常生活長達64年,直到二妹離世。三妹12歲時得了重病,由於交通不便,梁格日其木各背著三妹頂著烈日,步行穿過20多裡炙熱沙漠,蹚過水流湍急的教來河,到達八仙筒鎮,從八仙筒鎮乘車到通遼,又到遼寧省阜新市,一路尋醫問診,挽救了妹妹的生命。梁格日其木各含辛茹苦,照顧弟弟妹妹,還為他們籌集學費,讓3個弟弟妹妹上了大學,現在都已成家立業。幾十年來,家裡柴米油鹽、生活瑣事,梁格日其木各全部承擔,還種著自家的承包地,飼養牛羊。

  梁格日其木各是個熱心腸,19歲時,她被村民推選為財漢他拉嘎查婦聯主任,在擔任婦聯主任的22年裡,嘎查不論誰家有事,她都有求必應,隨叫隨到,竭盡全力熱心幫忙。梁格日其木各照顧家人的感人事跡被鄉親們廣為傳誦,示范影響著嘎查群眾。當地涌現出許多感人的敬老愛親典型,形成良好風尚。

  梁格日其木各榮登“中國好人榜”。

  551  隋廣杰

  隋廣杰,男,漢族,1966年8月生,吉林省大安市慧陽街道城南社區居民。

  隋廣杰三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料著患病的岳母。在妻子因病去世后,隋廣杰依然悉心贍養著岳母。再婚后,又與現任妻子共同繼續照顧老人,用朴實的行動詮釋了孝老美德,是群眾心目中的“大孝女婿”。

  1988年,婚后的隋廣杰把岳母李桂蘭接到家中,主動承擔起照顧岳母的責任。岳母身體一直不好,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隋廣杰夫婦沒有穩定工作,一直打工維持生活,即便如此,夫妻倆堅持長年為李桂蘭買營養品調養身體,盡其所能陪伴老人,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老人以照顧。

  2014年,隋廣杰的妻子因病去世,給李桂蘭老人帶來沉重打擊,老人不吃不喝,陷入絕望。女兒不在了,老人覺得不便繼續在女婿家生活,便帶著傷痛准備離開。這時,隋廣杰來到老人身邊,鄭重地說:“這些年我早已把您當作自己親生的母親,淑玲走了,我就是您的親兒子,我為您養老送終。”岳母被這番話深深感動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岳母的精神狀態慢慢好轉。老人家逢人就說:“女婿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時光流逝,岳母李桂蘭漸漸體會到隋廣杰“上有老下有小”的難處,開始操心隋廣杰的再婚問題,到處托人給他介紹對象。隋廣杰心裡有一個不容商量的再婚條件,“必須孝順前妻的母親”。后來,他的現任妻子劉淑榮走進了這個家庭,他們共同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隋廣杰榮獲吉林省道德模范稱號。

  552  揣麗穎

  揣麗穎,女,漢族,1979年7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多年來,揣麗穎三地奔波,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藏漢雙親,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孝道”,用執著和堅韌、善良和勤勞,把民族團結呈現得感人至深,把孝老愛親演繹得情真意切。

  2009年,揣麗穎與藏族愛人結婚。為克服藏漢差異、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等問題,揣麗穎主動學習說藏語、做藏餐,了解藏族的生活習慣,尊重藏族的宗教信仰,孝敬公公婆婆,盡到一個妻子、兒媳應盡的責任。

  丈夫在拉薩工作,自己父母在河北老家,揣麗穎經常要在拉薩、河北、加查三地奔波。2010年,揣麗穎回河北家中休產假期間,公公被查出罹患肝癌,當時自己的父親也患有疾病,身體每況愈下。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她最后一次給父親做完護理后,滿懷著愧疚,懷抱剛剛滿月的女兒返回了西藏。

  夫妻二人聚少離多,照顧年邁奶奶的重擔就落在了揣麗穎肩上。工作之余,揣麗穎經常接奶奶到她的宿舍居住。奶奶第一次去揣麗穎宿舍時遲遲不肯上床休息,她仔細一問才明白,原來奶奶是怕自己的腳弄臟床單和被褥。揣麗穎立即打來洗腳水,蹲下給奶奶洗起了腳,並用藏語關切地詢問水的溫度是否合適,奶奶感動得熱淚盈眶。

  公公患肝癌晚期,食欲不佳,揣麗穎想盡辦法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樣,大半年時間,她翻閱無數書籍,瀏覽大量網頁,學著做適合公公的飯菜。她每天都要給公公翻身子、換被褥、洗臉、暖腳、擦身、換衣服、喂藥、喂水,護理按摩,家裡的衛生也收拾得干干淨淨。病痛纏身的公公脾氣急,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揣麗穎就默默地聽著,一邊幫公公擦身子,一邊心平氣和地和公公拉家常,減輕公公的痛苦。公公過世后,揣麗穎嚴守藏族禮儀,為公公送終,對酥油過敏的她,一直默默守坐在酥油燈前,不停地擦拭、祈福。

  揣麗穎的家庭是一個藏漢結合的民族團結之家,她用真情真愛奏響了家庭幸福的交響曲。

  揣麗穎榮獲西藏自治區道德模范稱號。

  553  葛莉娜

  葛莉娜,女,漢族,1996年6月生,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周家鎮喬坡村村民。

  父母離世,讓16歲的葛莉娜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她用柔弱肩膀扛下了生活苦難,為弟弟妹妹撐起一個溫暖的家,用實際行動詮釋愛和擔當的親情真諦。

  2012年底,葛莉娜的母親因肝癌救治無效去世。不久后,癱瘓在床的父親因悲傷過度去世。那一年,葛莉娜16歲、妹妹6歲、弟弟3歲。親戚們商量將弟弟送大伯撫養,妹妹送大叔撫養,讓葛莉娜繼續完成自己的學業。葛莉娜不想弟弟妹妹離開這個家、離開自己,決定給弟弟妹妹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她毅然放棄學業,回家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重擔。

  葛莉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飯,送弟弟妹妹上學后,自己再去上班。晚上照顧弟弟妹妹吃完飯,她還要為妹妹輔導作業。等弟弟妹妹都入睡后,她又要為他們洗衣服。她每天早起晚睡,隻能休息幾個小時,可她從不抱怨。

  葛莉娜還要照顧年事已高的外公外婆。外公患有輕微精神疾病,外婆患有冠心病,兩個舅舅都在外地。每到周末,葛莉娜安排好弟弟妹妹的生活后,就去外公家為二老洗衣、做飯。2018年的一個雨天,外公出門不小心摔傷盆骨。為更好照顧外公,她每天早晨4點半就起床燒水、做飯,給外公擦臉、擦身子、按摩。

  每當談起姐姐時,弟弟、妹妹總是心懷感激地說:“父母給了我生命,但姐姐是我們生命的支柱。”談起對未來的打算,葛莉娜信心十足地說:“我想學一技之長,提高家庭收入,為弟弟妹妹將來考上大學准備費用,圓自己的人生夢想。”

  葛莉娜入選“甘肅好人”。

  554  韓麗萍

  韓麗萍,女,漢族,1945年4月生,中共黨員,海南省文昌市馮坡鎮白茅村村民。

  2017年,丈夫和兒子先后患病,韓麗萍堅強面對、悉心照料,用柔弱雙肩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空﹔她堅持30多年義務照顧村裡多名孤寡老人,用愛心和善良譜寫一曲孝老愛親的大愛樂章。

  2017年初,韓麗萍的小兒子被診斷為腦瘤,癱瘓在床。沒過多久,丈夫也因中風臥床不起。家裡兩個男人倒下了,韓麗萍知道這時她必須堅強,雖年逾古稀,也要挑起生活的重擔。那段時間是她一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小兒子動了兩次手術,病情仍沒有好轉跡象。丈夫在家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都需要她照顧。她每天從家裡到醫院來回奔波,有一次因為過度勞累,暈倒在廚房。但她沒有放棄,“人生在世,總要經歷一些磨難,而我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在與病魔搏斗數月之后,韓麗萍的小兒子病情加重,經搶救無效去世。韓麗萍拭干眼淚,送走前來探望的親友,第二天清晨雷打不動地到集市買菜,回來做飯,給丈夫喂飯、按摩、擦洗……日子一天天過去,丈夫漸漸恢復,能自己下床走路了。“我覺得自己還不會那麼容易被壓垮”,面對生活的磨難,韓麗萍始終微笑面對。

  30多年來,韓麗萍堅持義務照顧村裡的多位孤寡老人,時間最長的一位,她照顧了整整8年。其中一位老人2014年雙目失明,基本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韓麗萍每天給老人穿衣、做飯、端屎、倒尿,從不嫌煩嫌臟,即使在兒子住院期間也從未間斷。老人感動不已,逢人就說:“韓麗萍比我親生女兒還親啊!”

  韓麗萍自己生活也不寬裕,但看到村裡的孤寡老人孤苦伶仃,隻要自己身體還硬朗,就會義無反顧地照顧。她做的這一切,老伴很支持。“韓阿婆不計報酬,35年來悉心照顧8位沒有親情關系的孤寡老人、五保戶,有幾個人能做到?”韓麗萍用一顆大愛之心敬老、愛老、孝老,村民們既感動又敬佩。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村子裡形成孝老愛親、敬老愛鄰的文明之風。

  555  謝榮華

  謝榮華,女,漢族,1936年12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州區麗園街道友誼社區居民。

  她年逾八旬,本該是被人照顧的年紀,卻用52年不離不棄的真情付出,為智力殘疾的女兒撐起一個溫暖的家,用自己的堅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52年前,一場大病讓三女兒成為智力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當時曾有人勸謝榮華:“趁早把孩子送走吧。”但是謝榮華卻有自己的堅持:“孩子是我生的,無論怎麼樣我都要養大她。”52年來,她每天都會早起,叫女兒起床,給她穿衣服,照看她洗漱上廁所。吃飯時,謝榮華用勺子一口口地喂女兒,一頓飯下來,至少得花半個小時。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要雷打不動地檢查女兒是否蓋好被子,窗戶關了沒有。謝榮華老伴身體一直不好,照顧女兒的重擔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幾年前,老伴因病去世,留下謝榮華一人獨自支撐著這個家。無論多累她都咬牙堅持著,因為她心中有個堅定信念,那就是一定要照顧好孩子。50多年來,她省吃儉用,每次有點好吃的,她都留給女兒。

  其他子女家庭困難、生活拮據,體恤兒女的謝榮華硬是咬著牙堅持自己照顧三女兒,一刻都不離開。謝榮華做白內障手術時,還沒完全治愈就急著出院。還有一次,謝榮華下樓梯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腫得抬不起來,只是去醫院敷了外用藥就回家,用一隻手做家務,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她說,雖然有鄰裡和社區工作人員幫著照看,但是我怕她給人家添麻煩。

  外孫女知道謝榮華平時不方便外出,經常幫著買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社區干部與她三女兒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結為親戚,定期去看望她們,還為三女兒申請了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金,來保障她們的基本生活。謝榮華說:“最難的日子都過去了,我要照顧好這個家,照顧好孩子。”

  謝榮華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范稱號。

  556  藍連青

  藍連青,女,瑤族,1966年7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鎮圩瑤族鄉鎮馬社區鎮馬街居民。

  藍連青的家庭五代同堂,聚集瑤、壯、漢三個民族。她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操持家務,與其他家庭成員相互攜扶、互敬互愛,把家庭照顧得細致入微。她的家庭是鄉裡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她是鄉親們眼中孝老愛親的榜樣。

  藍連青丈夫的奶奶是鄉裡長壽老人,享年103歲。奶奶在世時,藍連青總是每天一早來到奶奶房中,照顧奶奶起床穿衣、梳洗吃喝。晚上睡覺前,她都要到奶奶床前探視,確認奶奶安睡后才放心。有一次,奶奶上樓梯時不慎摔倒,造成骨盆骨折,致使腿腳不便,還導致大小便失禁。為給奶奶醫治傷病,藍連青按照老中醫指點,到懸崖峭壁上採草藥。回家幫奶奶連續敷藥,堅持給奶奶按摩,讓奶奶的病痛明顯緩解。藍連青這樣悉心照顧老人,一干就是十多年,直至2019年1月老人逝世。

  為了讓一家人經常回來看望奶奶,藍連青經常組織一些家庭活動,一大家子人開開心心聚在一起,奶奶也能看到子孫。

  藍連青丈夫的姐姐早年外出打工,留下2個孩子獨自在家中。孩子到了讀書的年齡,藍連青接他們到家裡,供他們上學。她經常過問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給他們買學習資料,鼓勵他們努力上進。

  藍連青當好丈夫的助手搭檔。丈夫是當地瑤山歌藝術團團長,由於藝術團經費有限,她主動為藝術團制作和修補演出服裝,幫忙做一些幕后工作。她和丈夫還把散落民間、內容和唱腔單一的瑤山歌進行提升,使山歌的曲調唱腔更豐富,表現力更強。在藍連青夫婦的帶領下,瑤山歌藝術團多次參加各級各類表演,頻頻獲獎。

  藍連青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557  藍香梅

  藍香梅,女,畬族,1965年2月生,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元和街道李山前村村民。

  33年來,藍香梅悉心照顧體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拉扯丈夫的3個妹妹和患病的弟弟長大成人。她用無私的愛、堅韌向上的精神撐起一個溫暖的家,被鄉親們稱為“雲和好媳婦”。

  33年前,21歲的藍香梅和鄰村的陳序宗結婚。陳序宗的父母年紀大了,大哥患有嚴重的風濕病,下邊還有3個妹妹和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藍香梅說:“陳序宗對父母的孝心、對弟弟妹妹的關照深深感動了我。這樣的男人靠得住,我要為他分擔重擔。”

  婚后,藍香梅和丈夫一起挑起了贍養老人、撫養弟妹的重擔。每天早上,藍香梅總是第一個起床做好早飯,侍候二老就餐后才出門干活。夏天,她堅持每天給老人洗澡﹔冬天,她給老人買來電熱毯,待被窩暖和后關好電源自己再休息。她每天接送妹妹上下學,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為了撐起這個家,她起早貪黑地干活,種香菇、栽楊梅、種雪梨,還跟著丈夫去背木頭、鋸木料、跑運輸,再苦再難也咬牙堅持著。

  公公發病住院,藍香梅沒日沒夜地守候照顧,同一病房的病人都以為她是老人的親生女兒。2010年,80歲的婆婆接連做了兩次手術。手術后婆婆在重症監護室一躺就是3個月,在普通病房又住了1個多月,裡裡外外都是她服侍。好幾次醫院下達病危通知,婆婆也想放棄治療,她卻說:“父母生了我們,養了我們,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想盡辦法救治。”

  街坊鄰居都稱贊藍香梅是“天底下難找的好媳婦”,她卻說:“孝順老人,我只是做了身為兒女應該做的事!”

  藍香梅榮登“中國好人榜”。

  558  蔡玉華

  蔡玉華,女,漢族,1953年6月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涂嶺鎮樟腳村村民。

  面對家中重重變故,蔡玉華以質朴的情感、堅強的意志,毅然扛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她早出晚歸努力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細心照料著四位殘疾的家人,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庭希望的天空。

  蔡玉華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婦二人育有二子,一家四口生活雖不富裕,但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接連的不幸,讓這個普通農村家庭蒙上了濃重的陰霾。大兒子12歲那年,患上肌肉萎縮症。禍不單行,原本家裡的頂梁柱公公和丈夫相繼失明。蔡玉華並沒有被災難擊倒,而是用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和日積月累的辛勞擔起一家沉甸甸的擔子。蔡玉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們,公公頭疼腦熱,她守在床邊照料,喂水喂飯、端屎端尿﹔丈夫雙目失明后,生活起居非常不便,她充當丈夫的眼睛。生活雖然辛苦,但蔡玉華每次想到小兒子長大后能幫她一起照料這個家,心裡就有了安慰。

  可是,致命的打擊再次襲來。就在丈夫失明的第二年,小兒子竟也患上肌肉萎縮症。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雙眼視力減弱,一隻眼睛的視線已經模糊。面對生活的磨難,蔡玉華還是沒有向命運低頭,咬咬牙,重拾信心更加努力地賺錢,細心地照料家人。

  為了照顧這個風雨飄搖的家,蔡玉華農時種田,閑時做小工搬磚運石,賺錢補貼家用。每天凌晨三四點蔡玉華就起床煮飯、喂雞喂鴨,照顧一家老小吃飯,飯后便風塵仆仆趕去工地干活。她曾在建筑工地上,和其他男工友一前一后扛起用來蓋房子的重達50多公斤的條石。干完活回到家中,來不及換下汗濕的衣裳,就在廚房忙著一家人的晚飯。為了省下錢給家人治病,蔡玉華對自己特別吝嗇,3元錢一雙的塑料涼鞋,一穿就是5年﹔一件襯衣白天穿臟了晚上洗過,第二天再穿,一穿就是整整10年。多年來,蔡玉華懷著一顆孝順之心、體貼之心、關愛之心,踐行著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的寶貴品質。

  蔡玉華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福建省道德模范稱號。

  559  蔡春寶

  蔡春寶,男,漢族,1960年2月生,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萬安學校教師。

  蔡春寶四十七年如一日悉心照顧患病在床的弟弟,為了更好地盡到兄長的責任,他向組織申請調回家鄉,放棄到縣城中學任教的機會,即便自己重病纏身,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弟弟。蔡春寶的事跡感動鄉鄰,在當地群眾中有口皆碑。

  蔡春寶的弟弟蔡春文,比蔡春寶小12歲,剛出生就患有腦癱、軟骨病。隨著蔡春文漸漸長大,生活起居都離不開家人的照顧。蔡春寶從小就一直幫助家人照顧弟弟,喂他吃飯、幫他洗澡,處理大小便,沒有絲毫怨言。

  1980年,蔡春寶從師范畢業后,組織分配他到離家27公裡的將樂縣余坊學區任教。但為了照顧弟弟,蔡春寶向組織要求調回了家鄉。不幸接踵而來,父親突然因腦中風癱倒,蔡春寶肩上任務更重了。1997年,父親去世,蔡春寶與母親一起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蔡春文,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弟弟很少再生病。

  因蔡春寶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縣裡想把他調往縣城一中任教,這是許多教師夢寐以求的。但蔡春寶又一次婉言謝絕,他說:“我在萬安教書就好,這樣可以更好地照顧弟弟。”

  世事難料,在一次體檢中,蔡春寶被告知患有肺結核。不久后,母親因病去世,照顧弟弟的責任全落到了蔡春寶的肩上。2013年11月,蔡春寶因肺癌動了手術,術后他無暇顧及自己虛弱的身體,又忙著照顧弟弟。原本常常做的為他洗澡穿衣、喂水喂奶、端屎端尿這些事情,如今卻成了極其艱巨的工作,每次都累得滿頭大汗。

  生活的陰霾再次籠罩這個家庭。2014年10月,蔡春寶在復查中得知右上肺的小節發生病變需要再次手術,他隻身一人到省腫瘤醫院接受化療,留妻子在家照顧弟弟。2015年7月,他病情惡化,腫瘤轉移至腦部和左腎上腺,生死關頭,病床上的蔡春寶心中最惦記的仍是弟弟。他抱著“必須堅持下去,還要照顧弟弟”的心態與病魔頑強抗爭。

  蔡春寶榮登“中國好人榜”。

  560  藺健君

  藺健君,女,漢族,1965年8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市紅橋區少年宮教師。

  多年來,她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母親和“前婆婆”“現婆婆”,用柔弱雙肩為三位老人撐起溫暖的家,譜寫了一曲至孝贊歌。

  21年前,藺健君的愛人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女兒和經濟拮據的公婆。當生活的不幸、家庭的重擔如大山般壓下來時,她沒有退縮,“就算他不在了,您二老仍是我爸媽!”帶著這句承諾,她毅然決定留在婆家,一不分灶、二不分心。9年光陰中,她一邊孝敬公婆,一邊培育幼女,生活雖然清苦,卻喜樂溫馨。

  女兒中考后,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藺健君重新組建家庭。“即便我改嫁了,您二老仍是我爸媽”。多年來,每逢周末,她都會挨個兒到前公婆家、現公婆家、娘家看望老人們,雷打不動。近幾年,父親和兩位公公相繼去世,母親和兩位婆婆都已80多歲高齡。“前婆婆”由於長年心臟病、高血壓,加上膝關節嚴重損傷,無法下樓﹔“現婆婆”患有嚴重腦血栓,生活已不能自理﹔母親也患有嚴重心臟病、類風濕,需要有人照料。為了照顧好這三位媽媽,藺健君設計了一份“值班表”,喂水喂藥、擦洗按摩、端屎接尿、逗笑解悶……但凡有空,她就趕去三位老人家裡,不嫌臟不怕累,沒有一句怨言。

  “藺老師,今天去哪個媽媽家啊?”“早點走吧,別讓老太太等著”……藺健君孝老愛親的善行義舉,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當然,也有人心疼她:“連軸轉照顧三位老人,自己可別累垮了。”每遇到這樣的擔憂,藺健君總是笑笑:“不累,能為三個媽媽盡孝,這是我的福氣。”

  她不僅悉心照顧三位媽媽,還將孝行延伸到周邊需要幫助的老人。小區張奶奶患有低血糖等多種疾病,每次回家,她都會留意她的情況。一次,藺健君發現張奶奶昏睡不醒,二話不說就帶老人去了醫院。“藺老師救了我一條命啊!”康復后,張奶奶逢人便夸。李爺爺偏癱摔倒了,她妥善照顧﹔社區老人看病急需用錢,她總先行墊付……多年來,她用行孝之心,奏響了一曲曲感人樂章。

  藺健君榮獲天津市道德模范稱號。

  561  廖愛娟

  廖愛娟,女,漢族,1969年9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矮山塘村村民。

  廖愛娟克服種種壓力,無怨無悔照顧患重度地中海貧血症的養女,十年如一日為尋找治療方案忙碌奔波,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超越血緣的“母女情”。

  2009年12月12日,廖愛娟路過桂林市中心廣場時,發現一個女嬰躺在嬰兒車上,放著一些嬰兒用品和一張寫著“地貧”二字的紙條。廖愛娟在苦苦守候、多方聯系發現無人認領后,將孩子抱回了家。幾天后,孩子在醫院被確診為重度β型地中海貧血症,醫生說這樣的孩子找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細胞,大多隻能活3到5年。廖愛娟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裡,在心裡默默下定決心:要傾盡所能去關愛和治療這個孩子。廖愛娟夫妻二人決定收養這個女嬰。

  要維持孩子的生命,需要持續定時輸血和排鐵,巨額醫療費用對一個本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剛開始,因為孩子年紀太小,又常被病痛折磨,每時每刻都需要有人照顧。廖愛娟放棄外出工作,在家專心照料。作為老師的丈夫承擔起了家庭的經濟重擔,多次因勞累過度造成胃出血和高血壓住進醫院。廖愛娟夫婦為給孩子治病,花光了積蓄,抵押了住房,還背上了30多萬元債務。

  廖愛娟的家人也加入這場愛的生命接力中,母親把僅有的5萬元積蓄全部交到她手上,弟弟、弟媳和妹妹不僅在生活方面全力幫助廖愛娟一家,還拿出工資和積蓄幫孩子治病。家人的支持,讓廖愛娟更加堅定續寫孩子生命奇跡。家人的關愛,也讓孩子快樂成長,感受著家庭溫暖。

  到了治療地中海貧血症最佳年齡的最后期限,廖愛娟經過反復考慮,參加了電視尋人節目,希望通過節目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她又多方奔走聯系中華骨髓庫和台灣骨髓庫,希望為孩子找到合適的配型,但都無功而返。如今,廖愛娟依然沒有放棄治療的希望,在竭盡所能給予孩子家庭溫暖的同時,仍在用心尋找著孩子的親生父母和有效的治療辦法,希望能讓孩子早日擺脫病魔。

  廖愛娟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562  譚淑章

  譚淑章,女,漢族,1943年8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朝陽街道萬盛社區居民。

  譚淑章悉心照顧3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為撫養這些孩子長大,她舍棄生育孩子的願望,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們,是孩子們心中最親的媽媽。

  1972年,29歲的譚淑章不顧家人反對,從湖南老家遠嫁到石嘴山市,一結婚就當了繼母。第一次見到丈夫的3個孩子時,大女兒7歲,二女兒兩歲,小兒子才兩個多月。她看到年幼的孩子剛失去母親,心疼不已,暗下決心要當好孩子們的媽媽。當時,丈夫每月隻有幾十元的工資,難以養活一家人,隻得把二女兒送到外地由公婆照看。譚淑章到磚廠干起了拉磚坯的重活,一天隻有1.2元報酬。辛辛苦苦一年,她有了點積蓄,趕緊把二女兒接回寧夏團聚。面對困境,譚淑章開始學習制作涼皮掙錢。每天凌晨3點至6點,丈夫蒸涼皮,然后譚淑章騎著自行車拉著涼皮沿街叫賣。后來,她轉行做裁縫,租不起鋪面,就在百貨大樓門前擺攤,每天總是第一個去,最后一個走,一干就是十幾年。

  譚淑章悉心呵護3個孩子,放棄了生養自己的孩子。二女兒上初中時,患上突發性骨髓炎。譚淑章四處尋找,找到醫生連夜安排手術,使孩子避免被截肢。做完手術,醫生說,要是再晚一會,孩子的腿就保不住了。譚淑章又后怕又心疼,抱住二女兒嚎啕大哭。在大女兒記憶中,譚媽媽非常和善,爸爸每天忙工作,她在家操持家務,所有心血和精力都花在自己和弟弟妹妹身上。兒子每次回想自己的童年,都會動情地說:“生母給了我生命,繼母給了我人世間最無私的愛。”

  譚淑章對遠在外地的公公婆婆也不忘盡孝心。家裡經濟條件困難,她就算借錢,也要每月按時給公公婆婆寄錢。后來,她將雙方父母接到身邊,共享天倫之樂。

  10多年前,丈夫患上腦萎縮、帕金森症等疾病,全身癱瘓,一日三餐和大小便都由譚淑章料理。為了減輕她的負擔,已成家的兒子帶著妻兒搬回家與她一起住。有譚淑章和孩子們的照顧,丈夫從生病到去世,沒有生過褥瘡。如今,雖然丈夫去世多年,但兒子仍然與媽媽住在一起。兩個女兒每周都回來看母親,一家人相處融洽。

  譚淑章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6日 08 版)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