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走上一條“黨建+基層社會治理”善治之路 安徽旌德社會治理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19年06月25日11:20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走上一條“黨建+基層社會治理”善治之路

近年來,安徽省旌德縣委、縣政府以總結推廣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契機,緊貼社會治理新時代脈搏,挖掘汲取旌德優秀傳統文化,提出推進“三治融合”打造“旌德善治”社會治理示范區建設。通過創新實踐以黨建為引領,自治為根本、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的“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路子,逐步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由弱到強”、社會治理“由管到議”、法治意識“由淡到濃”、鄉風民風“由差到好”、集體經濟“由小到大”的五個轉變,初步形成“黨建+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連續多年被評為宣城市綜治工作先進縣,群眾安全感、政法工作滿意度指數多年來位居安徽前列。

黨建引領

筑堡壘當表率強服務

“村健身休閑點的路燈不亮,給村民的休閑鍛煉帶來了不便。”網格員在微信群中上傳照片反映后,楊杰立即聯系了維修人員進行修理。

作為白地鎮江村網格的網格長,村第一書記楊杰對自己網格內的大小事務都了如指掌,除了定期走訪村民外,網格員微信群成了他了解、收集民情民意的一個載體。

“遇到問題,拍張照片或者向網格員說一聲,立馬就解決,大家都覺得特別暖心。”村民贊嘆道。

“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優良的黨風政風帶民風不斷向好,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打造新的‘紅色引擎’。”宣城市委常委、旌德縣委書記周密說,通過扎實推進黨組織標准化建設,打造了一批以標准化為內核的改革村、旅游村、產業村,一批領導班子強、集體經濟強、黨員隊伍強、特色產業強的AAA村脫穎而出。

在推進村級黨組織標准化建設過程中,旌德縣創新開展農村(社區)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創A行動”,以省級標准為A級,在此基礎上增設AA級和AAA級“雙十條”標准,全縣68個村(社區)全部創成A級,其中半數以上達AA級,實現黨員服務有窗口、群眾辦事有去處。

旌德縣把筑牢基層黨組織作為社會治理中的核心,從嚴把換屆准備關、人選結構關、換屆程序關、換屆紀律關四個方面著手,以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為重點,將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致富帶頭人作為村級后備主力軍,選配出“講政治、敢擔當、善作為”的村級帶頭人隊伍,解決好有能人辦事和有能力治理基層的問題。

通過深化黨建入網進格,將黨建指導員(第一書記)、村(社區)干部、黨員編入網格,實現“基層黨建、平安建設、民生服務”三網融合,凝聚了社會治理工作合力。今年以來,全縣通過網格員共收集各類問題4000余件,辦結率達95%,溝通反饋100%。

自治有力

爭先進興家業促發展

近年來,隨著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的號角吹響,三溪鎮路西村旅游人氣指數、宜居指數不斷攀升,民宿行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但同時經營業態同質化、經營模式單一、行業標准缺乏、服務質量參差等桎梏也逐漸顯現。

通過成立民宿協會,對全村民宿資源進行引導整合,規范了民宿管理,倒逼村裡民宿的整體服務品質提升,增加了客源。

路西村民宿行業協會是旌德縣自治性民間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旌德縣創新基層治理新平台,建立健全“一約四會+X”制度,以村規民約規范村民日常行為,以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四會)+“X”等自治組織管理村級事務。全縣共成立各類社會組織238家,成員4590名,萬人擁有數達到15.6個,涉及鄉村治理、文明建設、行業自律等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

“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推進基層協商制度化,建立健全村(社區)民監督機制,堅持民主議事爭先進興家業成了風尚。”旌德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胡興華說,自治激活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意願,做到社會治理過程讓群眾參與、成效讓群眾評判、成果讓群眾共享。

在旌德,村級重點工作開展前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共同討論產業發展、惠民實事和典型評選等重大事項,讓百姓在重大問題上擁有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形成了“大事一起干”的良性機制。

旌德地處徽文化的腹地,挖掘徽文化善治資源是旌德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按照“自己的村規自己定”和“以人為本、全村參與”的原則,圍繞村域治理、矛盾糾紛化解、環境衛生、鄰裡關系、移風易俗等內容,旌德各地依法修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真正實現依法立規、以規治村、以治促和。

法治有序

促守法調糾紛保平安

一年除夕前夕,蔡家橋鎮81歲的馬國強老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找到王小寶調解室尋求幫助,老人在找兒子馬某要求支付贍養費用時,雙方情緒激動發生爭吵。

弄清楚事情原委后,王小寶上門從親情和道德方面向老人兒子說明贍養老人是傳統美德,也是法定義務,讓父子之間消除誤解,一家親情又和好如初。

王小寶說,像老人這樣的情況,在他們這裡是很少見的。

近年來,以“法治旌德”“平安旌德”建設為抓手,旌德縣在普法宣傳、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平安創建上下功夫,把基層社會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讓法治精神成為全民信仰,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旌德縣大力推進農村法治宣傳陣地建設,著力打造靈芝公園、人民廣場、靈芝廣場、江村大道三點一線法治文化示范點。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深入推進“法律進鄉村”,通過開展民主法治村和法治家庭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農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比如,興隆鎮“普法四季青”以自然季節為序,喻義為普法工作“四季常青”,緊密結合當地實際開展手機攝影、詩詞創作等文化活動,見縫插針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群眾喜聞樂見、廣泛參與中融入普法“正能量”。

旌德縣通過規范村(社區)級事務准入制度,全面推進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36條,將政府涉農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開展“法治護航精准扶貧”,由政府出資購買法律服務,在全縣68個村(社區)打造“一村(居)一法律顧問”法律服務新模式,同時將“精准扶貧”與“一村一法律顧問”結合起來,定期開展普法宣講、提供涉法事項法律服務、參與產業合作洽談等,從法律層面為貧困村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護航。

德治有效

群眾評鄉賢論榜上展

“我的磚廠開了好幾年,怎麼能說關就關?”前不久,一起關於是否關停磚廠的“案件”由鄉賢理事會“開庭”審理,佔用集體土地生產磚塊的白地村李某成了“被告”,連年來被磚廠影響生活的村民成了“原告”。

“我們縣被命名為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村裡正在發展全域旅游,你這個磚廠晴天冒黑煙雨天淌渾水,誰會願意到咱們村來旅游?這些年大家不說,也是礙於幾十年的鄰裡情,你是不是也該為大家考慮考慮?”

講道理,講法律,講人情,多管齊下,老李終於主動和村委會簽訂了“關停協議”,承諾在9月底之前關停。雖然這樣的“審判”並沒有法律效力,但村裡的矛盾糾紛每每經過鄉賢坐鎮分析與評判,十有八九會平息。

旌德縣因“旌表其禮,以彰其德”而得名,寄意教化縣民,彰揚儒德的教化萬世之意,有著厚重的“德文化”歷史積澱,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緊貼社會治理新時代脈搏,著力打響“旌善崇德”的德文化品牌。

旌德縣堅持以規立德,通過鄉賢的力量、村規民約的權威、生活禮俗的教化,引導群眾行為、規范社會秩序。堅持以文養德,出台《關於培育文明鄉風弘揚時代新風 打造“一村一品”的實施意見》,圍繞具有旌德地方特色的民間技藝、民間戲劇、民間習俗,挖掘鄉土文化人才、打造鄉土文化隊伍,做到“一村一品”有隊伍、有場地、有活動、有品牌、有展示,不斷培養旌德“德文化”特色。堅持以評弘德,以“道德講堂”為抓手開展德育活動,通過評選“身邊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涵養廣大群眾道德修養,弘揚清風正氣。

此外,旌德縣還開展“家風家訓”建設,倡導家庭美德,弘揚傳承好家風好家訓,通過在自家門庭懸挂家訓牌和其他示范牌,不斷豐富鄉村門庭文化,展示鄉風文明。(記者 李光明)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