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黨建為旗打硬仗 吃勁時刻不鬆勁
印實隴原上的脫貧攻堅步履

2019年06月17日10:4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印實隴原上的脫貧攻堅步履

劉家峽水庫碧波蕩漾,東南面灘地果樹成行,村民們在除草、剪枝、澆水,一派生態環保、自然和諧的景象。這裡是甘肅臨夏州東鄉縣河灘鎮祁楊村。村裡兩年前新換村支書,村支部帶領群眾開發鄉村生態休閑旅游項目,村民以土地、現金、務工等形式入股分紅,增加收入。祁楊村變身“水秀山秀村也秀”,是甘肅省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地貌復雜多樣,海拔相差懸殊,深居西北腹地的甘肅,既有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也有高寒的雪山、荒蕪的黃土坡、寸草不生的禿山、令人窒息的沙塵。貧瘠落后如影隨形隴原大地。2013年,甘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52萬人、貧困村6220個。全省86個縣市區中,集中連片貧困縣58個,甘南州、臨夏州和天祝縣共17個縣被整體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三區三州”范圍。

全國脫貧看甘肅。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面對這場脫貧攻堅戰全國最硬仗,甘肅省組織部門堅持靠前站位,主動擔當作為,壓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抓班子強隊伍、抓基層夯基礎、抓人才強支撐、抓導向增活力,為如期實現脫貧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2018年,甘肅省貧困人口減少到111萬,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6.5%降至5.6%。

盡銳出戰 “繡花”施策

建強攻堅“作戰隊”

眼前的包偉光,身材微胖,戴副眼鏡,書生模樣,膚色卻比常人黑許多,這是扎根深山藏寨四個春夏秋冬留下的印記。

2015年6月,甘南州工商局網絡市場監管科科長包偉光被選派為迭部縣多兒鄉次古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迭部,紅軍過草地后在此攻打臘子口,召開過“俄界會議”,這裡海拔3000多米。多兒鄉次古村委會下轄的尼藏村,全村65戶有20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村道垂直高度1200多米,許多人甚至一生都沒有出過鄉。

包偉光帶著州工商局黨組的幫扶政策和資源,修建出行道路、謀劃致富產業、培訓務工技能,幾年下來,村裡面貌煥然一新,多兒鄉次古村在2018年底實現脫貧。“感恩黨的好政策!”“感謝我們村的包書記!”說起這一切,村民們最念念不忘的是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好干部。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甘肅省堅持這一鮮明導向,抓班子強隊伍,激勵干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向脫貧攻堅一線選派精兵強將。

“全力以赴打硬仗!”省級領導干部率先垂范,聯縣包鄉抓村。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包抓貧困程度最深的縣鄉村,23名省級領導分別聯系23個深度貧困縣。

把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作為一條鐵的紀律堅決貫徹執行。不僅要求保持貧困地區黨政正職穩定,更要求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分管脫貧攻堅工作負責同志的分工和鄉鎮黨政正職也要保持相對穩定。省委組織部採取干部調研、考核考察、個別談話等方式,及時掌握貧困地區每個領導班子運行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和整改措施,對不能勝任的及時撤換。

“當地的干部更多的是不會干,面對困難沒有辦法,可時間不等人。”提到2018年共調整貧困縣黨政正職12人這個數據,甘肅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元平語帶焦急,“決戰必盡銳而出,精准須繡花施策!”

省、市、縣、鄉40多萬名干部進村入戶,像繡花走針一樣,與貧困群眾面對面分析致貧原因、商議脫貧措施,制定“一戶一策”精准脫貧計劃,脫貧任務分解到年、精准到人、落實到具體舉措上。

整合優秀干部資源,匯聚脫貧一線,明確分工,嚴格管理,鍛造斗志昂揚、擔當作為的攻堅“戰斗隊”。號令一出雄兵動!

第4批54名45歲左右、正處實職三年以上的優秀年輕干部,被選派挂職貧困縣委副書記直至2020年底,專抓脫貧攻堅工作。28名處級干部到市州扶貧辦挂任班子成員,101名科級干部到貧困縣扶貧辦挂任班子成員。中組部選派的21名“西老革”挂職干部、47名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挂職干部,全部安排到貧困市縣挂職。

真扶貧,扶真貧。對各地挂職干部的分工情況逐一進行審核把關,成立挂職干部臨時黨支部,落實工作季報制度,防止挂職干部“兩頭晃”或“兩頭都不晃”。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全部兼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抽調60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扶貧工作隊,對不合格、不稱職的62名第一書記、2425名駐村幫扶干部全部召回調整。

“把第一書記工作定位從‘協助配合’調整為‘指導幫助’,更加重視發揮村第一書記的作用,這是《甘肅省選派到村任職第一書記管理辦法》修訂完善的一個重要變化。”甘肅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馬振亞介紹說。

臨夏市南龍鎮羅家灣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朱霞感觸深刻:“有效整合了駐村幫扶工作等力量,促動我們沖在前面,放開拳腳。”朱霞指導村黨支部,帶領扶貧隊,全力提升產業水平,動員農戶種植油葵60.6畝,成功舉辦鎮第一屆“向陽花”節,闖出旅游脫貧路。

“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州山大溝深,近70%的人口在農村,2/3的耕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為啃下這塊“貧中之貧”硬骨頭,全州970個單位、3.6萬名干部幫扶14.2萬戶貧困群眾,向建檔立卡貧困村和深度貧困村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649名。2018年,全州全面推行鄉鎮干部駐村包社工作辦法,整合鄉鎮包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員5000多人,組建駐村包社工作組,推動鄉鎮80%以上的干部下沉到村,鄉鎮干部“包村”變“駐村”。

“我每天都在村裡,村民有什麼事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張東海是臨夏縣北塬鄉武裝部部長,擔任錢家村駐村第一書記的同時包了許上社。臨夏縣選派縣鄉干部擔任“第一社長”,與村黨支部書記、社長一起,共同發揮好“雙書記”“雙社長”作用,實現駐村、包社、包戶責任全覆蓋。

甘南州則採取“千軍萬馬全線出擊”與“集中兵力重點攻堅”相結合的策略,地級領導干部包縣監督協調,縣市整合省州縣下派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大學生村官等力量2170人,組成160支“脫貧攻堅突擊隊”,把最強力量集結到脫貧攻堅一線。推行第一書記日常管理六項制度,明確第一書記“六項職責任務”,開展督查考評和調整加強第一書記專項行動,採取網絡視頻、共享定位、“釘釘軟件”等信息化手段實時了解第一書記駐村情況等,防止第一書記選得不強、管得不嚴、沉不下去、保障不力等問題。4名不按規定駐村、不勝任駐村工作、履職不力的第一書記被召回撤換。

“我們還將從省、市、縣單位(部門)補派增派駐村幫扶工作隊員8095名,全部充實到貧困村。”馬振亞介紹,最近,甘肅省印發通知,對幫扶工作聚焦重點任務、加強駐村工作隊管理、落實關愛措施提出了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強一線精准幫扶力量。

對表達標 整頓提升

夯實一線決戰“橋頭堡”

“幫錢幫物,更要建個好支部。”甘南州臨潭縣羊永鎮黨委書記王曉鐘堅信這個理,因為他親眼見証了實踐的效果。

羊永鎮屬於山溝谷地黃土高坡地帶,平均海拔2911米。鎮裡有個白土村,以前,通往這個村的隻有一條狹窄崎嶇的土路,5公裡要走一個半小時,碰上下雨天,泥濘不堪,要是村裡有人趕上生病,根本沒辦法出去求醫。

“村支書長期空缺,黨組織渙散,導致民生好項目無法落實。”2016年村級換屆,全鎮傾力,成立干部小組,入村上門走訪,摸清群眾意願,找准白土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人選。在村支部強有力的帶領下,村道硬化了、自來水通上了、活動廣場建起來了、新房蓋起來了,17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33戶脫了貧……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2018年,甘肅全省共倒排確定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2032個,全部完成整頓提升。對本村沒有村黨組織書記合適人選、脫貧攻堅任務重的832個村,通過回引、回請、選派等方式配齊配強。今年以來,對742個后進村班子進行了調整整頓,調整村黨組織書記387人。

面對村干部難選難留難題,盡管財力十分緊張,甘肅省仍決定2019年元月份起將村干部報酬最低保障標准由1.8萬元提高到2.4萬元,2020年還將再提高6000元,人均達到3萬元,調動村干部干事積極性。

臨夏州東鄉縣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干旱少雨土地貧瘠,近30萬人被分割在1750條梁峁和3083條溝壑中。由於歷史和風俗等原因,全縣群眾受教育程度低,村干部學歷能力整體偏低。“今年以來,已調整撤換267人。”東鄉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楊志軍透露,一場村干部整體優化提升行動正在東鄉展開。

全縣探索開展村干部職業化工作,面向全縣全日制中專及以上學歷的未就業畢業生公開招聘50名村干部。2018年以來,共舉辦理論政策、實用技術、村務管理等各類主題村干部培訓班23期,達2750人次以上。按照每村至少儲備2-4名后備村干部的標准,建立健全村級后備干部檔案信息庫,並加強跟蹤培養教育、發展黨員工作。

有人干,還要干有方向。甘肅省委出台《關於在全省開展黨支部建設標准化工作的意見》,省委組織部牽頭編印《甘肅省農村黨支部建設標准化手冊》,圍繞服務保障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這個中心任務,提出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組織生活等7類42項具體標准,為農村黨支部對表達標、開展爭創,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堡壘提供指南。

甘南州把將黨支部建設標准化工作作為鍛造脫貧攻堅“橋頭堡”的重要抓手,設立“氈房黨小組”“馬背黨小組”,開展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活動,發揮示范點帶動效應。

臨夏州全覆蓋選派農村黨建指導員1144名,推行機關和農村黨支部“五聯”共建,開展學習宣傳聯做、組織生活聯過、班子建設聯建、主題活動聯辦、對標爭創聯抓。

山路蜿蜒,下溝上坡,臨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陽山村村支部建在一座山塬上。綠樹掩映中,一棟顏色鮮亮繽紛的城堡式樓房格外惹眼。“這是我們村的幼兒園。”村民們從未想到會過上和城裡人沒有區別的生活。在2013年初,村裡貧困發生率高達62.87%,到處一片破爛。

隨著脫貧攻堅行動的展開,各級領導多次調研走訪,讓一系列惠民好政策如春風般吹到了這個小山村。村黨支部堅持“各項工作黨建做保障”,規范支部建設,設立干部監督欄、黨員責任崗,創造性提出召開村民知情大會,“干什麼讓老百姓說了算,怎麼辦讓老百姓來決定”。

村民消怨氣,聚心力,改造危房,修通水泥路,發展牛羊產業、發展中藥材種植、布鞋、刺繡加工制作業,日子越來越好。這時,村支書安福雄又組織召開脫貧戶、貧困戶“兩戶”見面會,交流傳授致富門路經驗,引導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我們的老百姓不等不靠了,才算是真正脫貧致富了。”今年已經62歲的安福雄依然干勁十足。

村民知情大會、“兩戶”見面會的做法在臨夏州全面推廣。“昨天我們剛召開過村民知情大會,還給去藏區挖虫草的年輕人進行了思想和技術培訓。”臨夏縣掌子溝鄉達沙村回族村支書馬祎今年65歲,在村“兩委”任職29年了,欣慰地看著這個聚居了四五個民族的村庄,在村支部的帶領下,由原來貧窮臟亂、鄰裡不往來轉變成遠近聞名的村容秀美、團結和諧。

“這是村裡給免費打包的草料。”回族老漢馬文的尼在黨員的幫扶下脫了貧,他站在自家院子裡喜滋滋地向記者介紹,“家裡現在有16頭牛,每年能有三萬多元收入,兒子兒媳婦在安徽開面館,以前就靠種地,有時顆粒無收,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咧!”

“黨建+”引擎 產業扶貧

闖出穩定脫貧致富路

由甘南州州府所在地合作市驅車前往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海拔漸升,雪山隱隱,起伏的草原延向天邊,黑色的牦牛、黃色的藏羊三五成群漫步其間。

從國道213線上直接拐下來,一排獨具特色的藏家民居映入眼帘。“這是我們牧民黨員興辦的牧家樂,快請進來喝碗酥油茶。”村支書拉毛加熱情地招呼道。在“央慶牧家樂”,藏式房間美觀整潔,寬敞明亮,暖意融融。“去年收入有十幾萬元呢,六七月份旅游旺季要來了,好好經營,日子不錯的。”老板告貢保甲臉上難掩期待。

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曾經逐水草而居的農牧民從牧場走向市場,當起了股民。村黨支部積極推行“支部+合作社+產業”“支部+公司+電商”“黨員+牧戶+產業”的牧戶分紅等產業模式,發動牧民黨員興辦牧家樂、構架“黨員電子商務”平台,成立了東喀爾集體經濟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建檔立卡戶及未脫貧戶都已享受到入股分紅,村裡共有旅游從業人員300余人,每年人均工資性收入13000元至15000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018年的9192元。

甘南州既是藏區也是牧區,被世人稱為“遺落在人間的香巴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州將產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黨建引領,貧困村實現合作社和集體經濟全覆蓋,打造旅游專業村157個,扶持發展農家樂、牧家樂、藏家樂1600多家,3.8萬農牧民群眾就地就近實現旅游增收。

青山流水,花香醉人,原木野餐房點綴曲徑間。難以想象這以前是一片亂石灘。香告村,曾是甘南藏區的北大門,半農半牧。靠農農不行,靠牧牧不行。村支部“圍繞發展抓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為5個自然村爭取了生態文明小康村項目,動員太陽溝村推行“三變+高原特色生態旅游業”的運作模式,全村村民集體入股增加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從129人減少至3人。

站在正在裝修的藏式民宿裡,村支書鬧日加眼神熠熠:“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不斷努力,香告村必將發展成為臨近城市居民休閑度假的勝地,真正成為甘南的‘小江南’。”

“甘肅省委組織部下撥黨費9300萬元,用於扶持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的空殼村發展集體經濟﹔安排黨建工作專項經費500萬元,用於扶持貧困地區大學生村官領辦創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甘肅省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主任楊中海介紹。“黨建+”引擎在貧困地區點燃,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產業發展,群眾增收,脫貧質量不斷提高。目前,甘肅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5390元,全省歷史性地消除了貧困村集體經濟“空殼村”。

3年前,董賽力木還在青海做中藥材生意,一年輕輕鬆鬆能掙個十幾萬塊。奔波在外,他卻一直留心一件事:“你們這裡是怎麼脫貧的?”董賽力木是臨夏州積石山縣寨子溝鄉尕馬家村人,積石山縣是國列省列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縣窮民窮,財政自給率曾僅為2.6%。“村民們靠天吃飯,種地賠錢,生活貧苦。”2017年,身為黨員的董賽力木決定回村,嘗試帶領村民種植中藥材脫貧致富。

“不種小麥,你種草根根,看你能種出個啥。”老父親頭一個反對,拿起當歸苗不屑地說。而今,董賽力木已經是青豐中藥材農業專業合作社和青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黨支部書記。以“村集體+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動員151戶農戶,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保底分紅每畝不低於400元。2018年,農戶分紅60多萬元,22名貧困群眾在合作社務工。

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溝多坡陡,農業產出低。近年來,該州深化“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三鏈”建設,將黨組織建設嵌入到產業扶貧之中。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扶貧車間”“黨建+電商扶貧”模式,黨組織牽線搭橋或者領辦創辦,提升農業生產規模化和組織化水平,抱團發展。

2017年以來,臨夏州建立農民合作社4355個,帶動農戶16.5萬戶﹔建成扶貧車間134個,帶領7100多名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建成電商站點684個,布楞溝“花馃馃”、貢羊手抓、八寶蓋碗茶等特色農產品走出小山溝挺進大城市,2018年線上銷售額達2.7億元。

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的沖刺期,隴原大地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定必勝的信心,重錘敲響鼓,一刻不鬆勁,向貧困發起總攻,誓將窮根徹底拔掉!

合作市那吾鎮多河村興盛奶牛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內,幾年前還是貧困戶現在已是合作社董事長的德合拉,正帶領社員加蓋酸奶加工廠房,拓寬增收途徑﹔夏河縣甘加鎮謀劃推廣以甘加藏羊養殖為基礎的“實體店+電商+聯合社+合作社+貧困戶”新型產業發展模式﹔臨夏市發揮甘肅清河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作用,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精准扶貧方式,帶動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高起點規劃設計,決心把水庫移民搬遷安置點打造成為“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的樣板……

(本報記者 黃歡)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