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讓每名黨員都成為“輕騎兵”——湖南省瀏陽市沙市鎮推行網格黨支部“五大員”建設紀實

2019年05月16日11:10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讓每名黨員都成為“輕騎兵”

本報記者張振中

湖南省瀏陽市沙市鎮東門村64歲的羅克誠有著44年的黨齡,他從2016年起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東門村黨總支第一支部網格員﹔5月6日,在沙市鎮秧田村,身為秧田片區黨小組組長,36歲的羅超平帶領中青年黨員、青壯年農民正在撈刀河開展龍舟集訓……

正是網格員羅克誠十年前捐款20萬元的一顆“誘蛋”,孵下了東門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這顆“金蛋”﹔正是片區小組組長羅超平帶領村民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上“燃動”起來,才讓沙市鎮成為全國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

這樣的場景只是沙市鎮推行網格黨支部“五大員”建設的一個縮影。在沙市鎮黨委打造“黨旗飄揚、燃動沙市”黨建品牌驅動下,村組黨員熱衷於當組織員、網格員、幫代辦員、調解員、志願隊員“五大員”,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真正“動”起來。

“五大員”變成“五大援”

沙市鎮黨委書記羅擁軍認為,要將“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落到實處,其重點、難點和興奮點都在農村,農村黨支部、黨小組,是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常態化制度化的“最后一公裡”。因而對於沙市鎮來說,農村是基層黨建工作的主戰場,農民是基層黨支部服務的核心人群。

合並后的沙市鎮是瀏陽大鎮,有15個行政村,農村人口超7萬人。如何服務好這7萬名農村人口是擺在沙市鎮、村兩級基層黨組織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激活基層黨建工作‘神經末梢’,就必須暢通基層黨組織‘毛細血管’,要讓農村每一名黨員都成為‘輕騎兵’,沖在鄉村振興、服務農民的第一線。”羅擁軍認為,15個行政村隻有2490名黨員,與村民人數佔比不到3.5%,必須要讓每一名黨員成為一面旗幟,“燃動”自我干事創業激情。因此,沙市鎮從2016起打造“黨旗飄揚、燃動沙市”基層黨建品牌,在全鎮15個行政村全面推行網格黨支部書記、委員兼任“五大員”,覆蓋管理服務的所有領域。

“五大員”到底該干什麼?“哪裡有需要、哪裡有困難,‘五大員’就出現在哪裡。”在沙市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謝祥華看來,要讓“五大員”成為“五大援”:脫貧攻堅要援助、美麗鄉村要援建、組織生活要援進、急難事件要援救、公益服務要援手。

老黨員羅克誠對貧困記憶猶深。改革開放前,他家窮得沒油吃,經常用布纏在鐵絲上,蘸點油放在鍋裡。2011年,在村黨支部書記張建輝的號召下,羅克誠流轉村裡800畝荒山種植梔子花,年純收入達40多萬元。富起來的羅克誠首先想到的是援助貧困戶,通過就業扶貧的方式使兩個村20多戶貧困戶精准脫貧。當了第一支部書記、網格員之后,羅克誠自我加壓,從今年開始,主動承擔起全鎮103戶貧困戶的產業扶貧重任。

在羅克誠的帶動下,更多的年輕黨員加入到建設美麗鄉村的行列中來。“90后”大學生黨員許海明建起了稻花香基地,還有黨員興建了皇菊花基地,張建輝引領黨員捐錢出地,建起了長沙首個農民公園——蒿山森林體育公園。

“農民要富裕,鄉村要平安。”隨著種植養殖產業和休閑旅游產業在鄉村的興起,安全事故在農村也頻發。“2017年救援94起,2018年救援72起。”瀏陽市公益救援隊沙市中隊中隊長伍祥烽感慨地說,“近兩年安全事故之所以遞減,應歸功於發起成立救援中隊的5名黨員。”在5名黨員的帶動下,32名村民加入救援隊,投入到溺水、火災、搶險等急難事件公益救援的第一線。

五項創新讓工作“動”起來

解決了主動做的問題之后,在具體實踐中怎樣創新做活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更為重要。在羅擁軍看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要謹防“上熱下冷”,力戒上面“波濤洶涌”,基層“一潭死水”。因此,“黨旗飄揚、燃動沙市”的黨建品牌建設要著眼頂層設計、致力基層創新,從而帶動村組基層黨建工作“燃”起來。

“通過構建‘貼’好黨員思想‘保鮮膜’等‘三保’工作體系,讓基層黨建工作‘潮動’起來﹔通過大走訪,主動到百姓中間找問題,讓干部問診積極性調動起來﹔通過開設主題黨日、情景黨課,讓黨員干部與群眾需求互動起來﹔通過打造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讓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起來﹔通過管好、運行好社會組織特別是‘兩新’組織,讓黨建的‘表情’生動起來。”謝祥華認為,開啟“燃動沙市”總引擎,必須“五輪驅動”,從而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羅超平帶領黨員對網格內村民各種事項實行全程幫代辦。由於代辦速度快、服務高質量,秧田片區黨小組被評為瀏陽先進黨小組,起到了學有標杆、做有示范的作用。而其中起到巨大保障作用的,就是在瀏陽全市推進、沙市鎮率先開展的基層黨建“三保”工作體系。

謝祥華向記者介紹:“以永葆先進為指向,為黨員‘貼’好思想‘保鮮膜’,積極選樹優秀黨員、先進黨組織,實現榜樣引領﹔以黨性體檢為主體,讓黨員用好組織‘保健卡’,通過查找問題‘自我體檢’和‘外部會診’,推動規范整改﹔以預防矯正為重點,上好黨性‘保險絲’,通過巡視巡察及約談誡勉,做到防微杜漸。”

通過構建“三保”工作體系,基層黨組織的肌膚更健康,基層黨員振興鄉村的力量更澎湃。

“黨建帶村建”讓生活美起來

秧田村龍舟賽有上百年歷史,曾經較長一段時間,賽龍舟的氛圍不見了,買碼賭博的風氣高漲了,鄉風文明遭遇沉淪,農民無心生產。

“絕不在麻將桌上比輸贏,而要在龍舟賽場比功夫。”秧田村黨總支部書記羅鵬說。借助鎮上打造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契機,羅鵬率領黨員示范打造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龍舟基地和農民群眾文體活動之鄉,將“耕讀傳家、樂動沙市”的品牌奏響。

忙時生產興家,閑時文化潤家。在羅超平等青年黨員的帶動下,村民籌資修復了上百年歷史的秧田龍舟碼頭,修建了1個農民文化廣場,在5個片區修建了4個高標准藍球場,建起了4個鄉村大舞台……傳統龍舟文化、現代體育競技、群眾文體活動在這裡交融進行,以鄉風文明滋養文化振興。

在“五一”假期送走游客之后,一場別開生面的情景黨課正在東門村舉行,主講人是村黨總支書記張建輝,聽講人是流轉大戶羅克誠和待流轉的土地承包戶。

這樣的情景式堂課緣於“五一”節后大走訪。雖然東門村近年來打造了多處鄉村休閑旅游景點,但距離游客多樣化、品質化的需求還有差距,游客“五一”期間紛紛反映要增加四季花海等景點。羅克誠聽到游客的呼聲后,著手流轉土地擬打造四季花海,但一些農戶不同意流轉。

張建輝和黨員們一起分頭到這些農戶開展大走訪,了解到農戶“經濟共享”的願景后,組織了這次情景式堂課。

張建輝在蒿山農民公園門口擺放了一組照片:十年前的荒山荒地荒村,和如今的亭台樓閣青山、小橋流水人家。鮮明的對比勝似千言萬語。

“十年前,正是羅克誠帶頭捐款出地,100多戶農戶高風亮節,以低於市場價格一半的流轉費租出1000多畝山地用於建設農民公園,才有了今天美好的人居環境。”張建輝感慨地說,“十年后,羅克誠和大家要建設的不僅僅是村民安居的家園,也是城裡人來鄉村休閑度假的樂園。因此,支持羅克誠流轉土地就是支持東門村的二次創業,隻有齊心發展才能共建共享。”

張建輝話音剛落,那些原本不想流轉土地的農戶紛紛簽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景:“村子建設搞好了,農民生活會更美好。”而這正是“以黨建帶村建”的魅力,正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活力之源。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