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熊曉琳——讓高深理論“說”家常話

記者  張 爍

2019年05月07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熊曉琳將當前熱點話題與思政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相結合,打通硬邦邦的理論和活生生的現實。

 

“盯住熊曉琳,學好思政課!”在北京師范大學,這句話成了高年級學生悄悄傳授給師弟師妹的秘訣。每逢選課,隻要能“搶上”熊老師的課,就意味著這學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有了受益匪淺的保証。二十七年磨一劍,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熊曉琳的課堂上,學生們不禁慨嘆:“原來,思政課也可以這麼生動!”

“思想政治理論課追求三講:講政治、講科學、講故事。在注意價值引領的同時,還要從學理上把理論講透,並且得拿事實說話,有溫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氣,讓馬克思說中國話,讓高深的理論‘說’家常話。”熊曉琳說。

教書:將理論與現實打通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上講的是硬邦邦的理論,學生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現實。如何將二者打通,成為一堂課成功的關鍵。

不少年輕教師十分“怵頭”,熊曉琳卻認為:“通過對現實問題的講解,把思政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貫穿其中,是教會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的大好機會。”於是,她的課上,總是不乏當前的熱點話題,理論闡釋、現實關聯相得益彰。

讓學生們驚訝的是,熊老師居然能用70多首歌曲,把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壯闊歷程串聯起來。《北方吹來十月的風》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工友歌》是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春天的故事》是扑面而來的改革春風……“現在的學生都有個性,要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做到‘配方科學、工藝精湛、包裝時尚’。”熊曉琳說。

為了知己知彼,熊曉琳習慣通過問卷調查來摸底。課程進行到1/3時,一張問卷發下來:你最近關心什麼熱點問題?對前段時間的課程感覺如何?對今后的教學有什麼建議?目前最大的苦惱是什麼……

熊曉琳還常常把學生請上講台。主題發言,讓學生就熱點話題分組研究,以幻燈片、音視頻甚至是辯論賽或小品的形式匯報展示﹔新聞播報,讓學生變身主播,用課前10分鐘播報一周國內外新聞。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為了講好思政課,熊曉琳先后主持了“傳播學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等多個課題,以及近20個教學改革項目,讓一堂課的精彩從深厚的理論土壤中“冒出來”。早在2008年,熊曉琳主講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就被評為國家精品課,並先后獲得“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等榮譽。

“思政課是教師個人信念的外化,教師必須成為這些信念的信仰者和踐行者。”熊曉琳深有感觸地說:“作為思政課教師,就得‘身教勝言傳’,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做到真學、真懂、真信。”

育人:要真正將學生放在心上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熊曉琳常說,“教學一時,師友一生”。每個學生,她都放在心上,希望他們在汲取知識營養的同時,心有家國情懷,把人生之路走好。

她的課間,從不“留白”。一張張畫面精致、配樂優美的幻燈片,對學生們娓娓道來:《年邁父母的話》提醒學生們感恩父母﹔《成長的一角》告訴學生們正視人生的起起落落﹔《世界名校之旅》鼓勵孩子們繼續深造……

“這樣的‘課間甜點’,熊老師足足做了100多個!”學生趙穎媛說:“我們內心裡常常有很多困惑,熊老師理解我們的糾結,總能及時給我們以指點。”

“熊老師,工作不好找,我感到很無助”“熊老師,我是轉專業過來的,有些跟不上”“熊老師,我在人際交往上有困惑”……熊老師是學生們的“知心姐姐”。“做熊老師的學生,讓人羨慕!”學生耿幸宏開心地回憶,大學時光,跟著熊老師,他們看過秋日的紅葉,賞過冬天的落雪。

熊曉琳很懂她的學生:“學生有問題時會很無助,這時很需要一個人去點撥、開導,哪怕只是老師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寬慰的話,也許就豁然開朗了。”

“講好思政課,不僅僅需要知識傳授,更重要的任務是品德培養和價值認同的教育。”熊曉琳認為,思政課教師要有育人情懷,真正關心愛護學生。27年來,她一直用對學生的愛詮釋著教師這個職業的神聖與責任,先后被學生們評為“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佳教師”“最受研究生歡迎的十佳教師”,並獲得“北京市師德標兵”稱號。

傳承:讓青年教師少走彎路、盡快成長

這些年來,自己摸索的艱難、積累的經驗、研究的成果……熊曉琳想把這些傳授給青年教師們,讓他們少走彎路、盡快成長。

“培養未來的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熊曉琳說。2012年,熊曉琳工作室入選首批“北京市名師工作室”。此后,她正式承擔起每年培訓北京市思政課新上崗教師的任務。

如何把培訓做出特色、達到預期效果?熊曉琳經過反復論証,規劃了思想政治理論素質、思政課建設和師德教育、科研基礎能力訓練、教學法和基本技能、異地教學等五大模塊內容。

“培訓中的‘微格’訓練,給我們做了一次‘核磁共振’,全角度、全方位地對我們的授課進行了掃描!”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學員沈震興奮地說。

“微格”訓練,就是先請每位學員進行15分鐘的課堂教學,全程錄像﹔然后由學員給自己打分,再請教學名師進行專家診斷﹔最后,大家分組交流討論,給學員“集體會診”。剛開始“問診”,來自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員袁紅有點不好意思:“每次回放自己的視頻,都要鼓起勇氣。但真的直面了問題后,就迫切地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說話是一門藝術。同樣的話,不同人說為什麼效果不一樣?因為語言有溫度和色彩,包含著情感、信念以及價值觀。”熊曉琳說。

新上崗教師培訓,把思政課青年教師領進門﹔青年教師發展論壇,建起“能量加油站”﹔“北京思想青年”微信公眾號,打造“移動課堂”……如今,熊曉琳名師工作室已形成三級培訓體系,實現青年教師培養長流水、不斷線。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培養6期近500名新上崗教師,學員滿意率達100%,一位位年輕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個大舞台,我們要將其作為畢生追求,把所講理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僅言傳,更要身教,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熊曉琳充滿期望地囑咐學員們。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7日 12 版)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高校黨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