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黨建論壇>>縣區干部談黨建

運用唯物辯証法 處理“五個關系”

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區

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書記 楊東升

2019年04月01日10: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辯証唯物主義是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求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証思維、戰略思維能力”,這為全面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郫都區自覺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方法,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堅決落實“西控”“中優”戰略部署,科學認識和分析區情,因地制宜確立發展定位,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在總體布局上,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戰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融入全市和全省大局,明確了新時代郫都“三步走”發展戰略和奮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中心城區的目標。在發展定位上,堅持以深化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強化創新驅動,積極推動產業功能區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公園城市建設,著力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高起點、高標准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示范區、轉型發展樣板區和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在實施路徑上,破解“郊縣意識”,把握發展趨勢,保持發展定力,准確把握、正確處理好五大辯証關系,即轉型發展中加與減、進與退、快與慢、遠與近、取與舍的關系,統籌謀劃和推進區域發展。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424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081元,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43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50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58位。

一、正確處理發展中“加”與“減”的關系。加減之間見格局。牢固樹立全局一盤棋的大局觀,貫徹落實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的規劃部署,積極探索公園城市的郫都表達,提高城市發展能級和宜居品質,做好“加減法”,加有法度、減有規章,有效解決重規模擴張、輕品質提升、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

城市生態紅線“加”,城市空間規模“減”。郫都區作為成都市重要的城市飲用水源地、生態涵養區和城市通風廊道,主動擔當成都生態職責,科學確立城市板塊規模,城區調減城市規劃建設用地19.4%,鎮區調減35%,增加公園綠地面積。遵照成都市確立的郫都區城市板塊功能布局要求,加強城市生態體系建設,強化生態控制紅線和水源保護底線,構建公園城市生態天際線,提高城市生態宜居水平。實施增花添綠、亮水治水、拆牆透綠“三大行動”,加快完善城市生態公園體系,加強街道、小區、公共空間的綠化美化,探索立體綠化美化,城市生態宜居品質快速提升。

城市功能品質“加”,國土開發密度“減”。按照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品質要求,降低城市開發密度,提高城市人居品質。進一步優化城市板塊功能布局,強化科教、雙創和生態宜居功能,科學布局城市交通、文化、商業、政務服務、雙創載體,配套建設城市公園、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等功能設施,合理配置星級酒店、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和城市商業綜合體,構建“15分鐘生活圈”“15分鐘公共服務圈”。建設創智公園、清水河公園等城市公園帶,構建濱河生態公園、城市文化公園體系。

鄉村振興力度“加”,城鄉發展障礙“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造城鄉同步發展、協調發展、均衡發展的有機共同體,努力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推進“三固化四包干”和黨員干部“六帶頭”,深化“三問三亮”,整合資源,建設聯合黨組織和鄉村“兩新”黨組織,發揮黨建領航作用。抓好人才培育,創辦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構建農民夜校和鄉村振興講習所為主的鄉村人才培訓體系,加強人才引進和培育,培育一支懂農村、愛農業、愛農民的鄉村人才隊伍。加強規劃引領,統籌發展以優質糧油、有機蔬菜為重點的都市現代農業,以深化農村土地“三項改革”為抓手,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促進人才、資金、信息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有序流動聚集,充分激活農村發展活力。以“綠色戰旗、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為重點,發揮區域生態優勢,保護開發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促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培育鄉村新業態,拓寬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渠道。

二、正確處理發展中“進”與“退”的關系。進退之間見境界。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歷史觀,按照產業生態圈的理念組織經濟工作,構建產業功能區,優化產業布局,夯實產業支撐。嚴格產業准入門檻,對不符合主導產業定位的項目,實行有序退出、梯次轉移,有進有退,進退有據,解決區域產業布局分散、主導產業缺乏、質量效益偏低等問題,重塑區域經濟地理新格局。

高端優質產業“進”,低質低效產業“退”。抓住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機遇,著力培育電子信息主導產業。強化產業耦合,聚焦“一芯一屏”,圍繞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強化上下游聯動、左右岸協同、前后端配套、內外圈銜接,鎖定“兩圖一表”,實行精准化招商,引進優質項目,加快產業聚集,促進加速成鏈。

傳統優勢產業“進”,落后低端產能“退”。抓住食品飲料產業功能區建設機遇,依托中國川菜產業園,加大川菜原輔料、復合調味品、休閑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力度,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著力培育產業生態,按照產業生態圈理念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方式,將安德打造為中國西部農產品品牌孵化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產品集散營銷基地,並結合國際美食之都建設,打造川菜美食體驗勝地,促進三次產業聯動和城鎮化發展。

新經濟項目“進”,散亂污項目“退”。抓住“三城三都”建設機遇,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文化創意、金融科技、流量經濟等生態型新經濟和城市新型服務業,夯實城市產業支撐。全區關停“散亂污”工業企業項目2507個。圍繞新經濟“六大形態”,著力培育“七大應用場景”,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

三、正確處理發展中“快”與“慢”的關系。快慢之間見理念。牢固樹立均衡協調的發展觀,遵循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規律,深化供給側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握好發展速度、質量、效益的動態平衡,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力接續轉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快中有序、慢更周全、快中提質量、慢中優品質。

項目聚集速度加“快”,規劃策劃出台相對“慢”。嚴格規范區域各類規劃管理,杜絕規劃粗制濫造。充分發揮規劃在資源配置中的引領作用,促進生產要素快速聚集,項目招引促建大幅提速。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影視文創、鄉村振興各類項目加快聚集,發展活力充分釋放。

創新成果轉化加“快”,要素擴張增速放“慢”。加快轉變增長方式,有別於傳統依靠土地、投入等要素擴張的粗放型增長,轉向主要依靠創新驅動的集約式、內涵式發展。著力提升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從1.0版本升級為2.0版本,完善雙創政策體系,創新知識成果保護和轉化,促進全區域、全領域雙創。

群眾獲得感提升“快”,市民生活節奏放“慢”。出台“綠色發展二十條”,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積極引導低碳出行,構建聯通城鄉的慢道體系,全年新建綠道84公裡,全區城鄉生態綠道總裡程達310公裡,讓城鄉居民在快節奏發展中享受慢節奏的生活。深化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創新專職網格員制度,將17個部門的職能延伸下沉到589個網格,構建快速反應處理機制,及時回應民生關切,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四、正確處理發展中“舍”與“得”的關系。舍得之間見擔當。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民生觀,在區域發展中,堅持定位和方向不偏離,保持發展定力不鬆懈,有取有舍,有所為有所不為。取,是加快發展的勇氣和魄力﹔舍,是以民為本的思想智慧和責任擔當。

“舍”一般經濟項目,“得”生態環境質量。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劃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制定嚴格的項目准入條件,嚴格執行項目引進考察與項目環境評價同步、項目建設與環保設施同步、項目投產與污染處理項目投運同步的“三同步”政策,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舍”片面追求增長,“得”民生事業發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事業發展放在重中之重,提升群眾獲得感。優化公共財政支出,縮減一般性建設投入,加大民生領域投入。2018年“三公”經費減少238萬元,而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保就業、住房保障等民生領域支出增長6.45%,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0%。2018年實施中小學建設項目11個,建成公辦幼兒園7所,新增中小學學位1.3萬個﹔按照三甲標准新建區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全面竣工,近期全面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居民上學難、看病難。實施全域供水村通、戶通工程,2018年新增6.5萬村民喝上成都市供水大網的優質自來水。

五、正確處理發展中“長”與“短”的關系。長短之間見作為。牢固樹立久久為功的政績觀,鎖定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堅持著眼長遠、兼顧當前,長短平衡、遠近結合,既要杜絕隻顧眼前利益的急功近利,又要防止脫離實際的好高騖遠,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一抓到底,久久為功。

處理好“長”遠發展與“短”期增長的關系。厚植區域生態優勢,保護區域生態本底,促進長期可持續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戰役”,全力落實治水、治霾、治堵等7個“十條”,推進增花添彩等“三大行動”。兩年共完成52條溝渠和1293個排污口治理,完成中央和省環保督察交辦207個問題整改。2018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30天,PM10、PM2.5濃度均值同比分別下降9.2%、8.1%。全區劃定一、二級水源保護地36.07平方公裡,完成農戶生態搬遷517戶,拆除66家農家樂、洗車場和倉儲用房﹔實施全域禁養,關閉養殖場763家﹔完善物理隔離設施,建成生態防護林547畝,水質達標率100%,為成都市飲用水安全提供了郫都擔當。

處理好著眼“長”遠練內功與注重“短”期保運轉的關系。全面落實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有序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促進區域經濟脫虛就實,堅持以產業功能區理念推動產業強鏈、補鏈、融鏈,深化產業技術改革創新,培育創新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產業提檔升級,著力構建優勢產業生態圈,練好區域經濟長遠健康發展“內功”。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等試點,積極探索村集體土地入股、股份量化到人、社會資本合作開發、農民長期分紅受益等模式,促進農村長期發展,維護農民長遠利益,避免通過招拍挂一賣了之的簡單做法。嚴格兌現減稅降費政策,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郫都區將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攬,奮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中心城區,努力當好新時代答卷人。

(責編:高巍、黃瑾)
相關專題
· 縣區干部談黨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