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連雲港市贛榆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封波
2019年04月01日14: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以實施基層黨建“堡壘工程”,圍繞配強一名好書記、建設一個好班子、打造一個好陣地、選准一條好路子、完善一套好制度、營造一個好的干群關系“六個一”為目標,大力實施組織工作“五力提升”行動,提升組織工作領導力、基層支部組織力、鎮村干部戰斗力、黨員隊伍凝聚力、鄉村人才驅動力,推動每個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引領鄉村振興、保障高質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抓培育、重激勵,建強鄉村振興“領頭雁”。頭雁能領航,農村自然強。區委始終把村社書記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黨建“一號工程”,健全完善選拔、審查、培育、激勵“四個鏈條”,打造一支勤政、公正、廉政的高素質基層帶頭人隊伍。一是健全選拔鏈。實施“頭雁培育3年計劃”,區鎮村三級聯動,打造標杆型、骨干型、青苗型“三型”村級干部隊伍,重點培育30名標杆型、150名骨干型書記,選派14名機關干部到村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壯大“鐘佰均”式帶頭人隊伍。二是系緊審查鏈。出台《進一步加強村黨組織書記管理提升村黨組織力的實施辦法》,嚴格任職資格篩查,細化屆中調整備案流程,列出“10種情形”負面清單,實行任前區鎮兩級聯審,今年以來,先后調整不勝任、不合格村社書記52名,淘汰“弱雁”“病雁”。三是拉長培養鏈。深化“雙學雙爭”活動,放大鐘佰均示范帶動作用,固化黨性鍛煉、黨務知識、鄉村發展、社會治理等培訓模塊,年內先后舉辦3期示范培訓班、1期集中輪訓班,每兩月開辦1期主題講壇,幫助村書記充電蓄能,激勵比學趕超。四是完善激勵鏈。在全市率先落實逐步提升村書記基本報酬要求,從2018年7月起,在原有基礎上每月增加1500元,確保到2019年略高於農民可支配收入2倍標准,村委會主任、村會計按0.9系數同步執行,讓村干部有干頭、有奔頭。
擴源頭、暢出口,塑優引領發展“生力軍”。做好農村工作,配強管好村班子是關鍵。區委通過精簡淘汰、清理整頓、招引儲備“三個一批”方式,加快“新陳代謝”,配強管好班子,不斷增強村社干部隊伍生機和活力。一是精簡淘汰一批。結合新一輪合村並組工作,開展逐村(社區)摸排分析研判,嚴格落實“三規三定”,合理設定干部職數,穩妥做好進退留轉,初步清理超職數配備、“空挂”、能力不強村社干部160人,進一步減輕村級負擔、增強運行成效。二是清理整頓一批。結合省委巡視反饋整改,開展村“兩委”近姻親關系排查,對8個村“三大員”存在近姻親關系的進行調整,嚴防家族勢力干涉村級事務,淨化基層政治生態。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違法違紀村社書記整頓,針對市級交辦的25名村社干部,免職2人,責令辭職1人,黨紀處分5人,紀委立案調查5人,誡勉談話5人,提醒談話7人,進一步純潔農村干部隊伍。三是招引儲備一批。實施“雛雁培育”工程,公開招聘170名贛榆籍大學生到村工作,建立由1480人組成的村社后備干部庫,為村級組織注入“新鮮血液”,為換屆備足“源頭活水”。全面推廣石橋鎮村級“代辦員”制度,推動34名優秀村后備人才直接參與黨建工作、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強化鍛煉歷練,提升能力素質。堅持創業引領,舉辦村級后備人才培訓班,邀請3名知名創業導師開辦首期“鄉村振興專干”創業“頭腦風暴”,加快“青苗型”干部成長成才。
強功能、優服務,筑牢集聚人氣“主陣地”。村級陣地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一線“指揮所”,是凝聚群眾的“磁力場”。區委把陣地建設作為基層基礎工作重中之重,納入“書記項目”主抓主推。一是“拓展提升”優化陣地。近4年投入9900余萬元,新建擴建服務中心241個。2019年,區鎮兩級投入6000萬元,年內將全面完成101個村社黨群服務中心新建改建任務,實現陣地由“全部有”向“全部優”轉變。二是“五個規范”管好陣地。開展服務中心標准化建設,出台實施意見,升級“黨建識別系統2.0”,做到選址、功能、標識、環境、管理“五規范”,打造“十五分鐘村居為民服務圈”,形成鄉村“地標建筑群”。三是“三化管理”用好陣地。推行項目清單化、服務流程化、管理公開化,普遍設立服務大廳,安裝坐班監控探頭,督促落實辦公定點、工作定責、崗位定人、坐班定效“四定工作法”,使服務有溫度,讓陣地聚人心。按照農村“7+X”、社區“一區五中心”功能設置,規范設施配套、事項准入、運行機制,高標准打造5家村社服務中心樣板,更好發揮示范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
清底數、選准路,激活強村富民“動力源”。堡壘工程的落腳點最終要體現到發展富民上。區委堅持固本、強村、富民並重,清底、減負、增收並舉,讓村集體家底厚起來、黨組織腰杆硬起來。一是抓清理亮家底。開展清產核資專項行動,通過村級自報、鎮級審核和定期復查方式,對各村土地、灘涂、林地等逐項造冊登記,納入鎮級“三資”平台統一管理,統一管理交易,擠壓違法空間,防止集體資產資源流失。二是抓減債助增效。按照“有增有減、減大於增、總量遞減”總要求,研究制定控減村級債務意見,通過清收集體債權、債權債務互抵、盤活閑置資產、核銷不實債務等途徑,推動村級債權清收和債務化解工作,控減村級債務,減輕村級負擔,實現村級“瘦身”。三是抓產業促脫貧。實施富民黨建“十百千”計劃,引導返鄉能人、種養大戶興辦領辦富民項目193個,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立長遠、管長效,織密村級運行“制度網”。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有效的制度保障。區委以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全面規范村務、財務、黨務,扎緊制度籠子。一是“一委三會”規范村務。463個村社實現“一委三會”治理模式全覆蓋,推行提議、表決、實施、監督、核查“五步操作法”。班庄鎮“一表管全程、一單管審批、一會管核查”做法在全市推廣。將“1+6+X”主題黨日延伸到村級治理,固化每月村務公開日、民主議事日、矛盾調解日,以組織生活正常化倒逼村級工作規范化。二是“陽光行動”規范財務。全面應用以公開推送、公開交易、公開操作為主要內容的“陽光行動”手機APP,保証村民實時知曉村財動態,提升村財公開效果。通過定期向群眾公開,把各種明細亮出來,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最大限度減少干群之間的猜疑和隔閡。三是“智慧黨建”規范黨務。針對黨員難管理、黨務難推進、考核難考准等問題,開發贛榆黨建智慧平台,發揮信息展示、數據分析、記實管理、線上黨務、綜合服務、交流互動等作用,使全區2500多個基層黨組織、5.7萬名黨員納入有效管理覆蓋。
訪民情、解民怨,系緊黨群干群“同心結”。區委堅持以群眾滿意度衡量基層黨建成效,抓基礎、強規范、保穩定,持續營造一個好的干群關系。一是選派民情助理黨建專員,架起聯系群眾“連心橋”。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聚焦基層、聚焦群眾,區設民情辦、鎮建民情組、村派民情員,首創463個村社民情助理黨建專員全覆蓋工作,推行五必交、五必訪、五必到、五必報、五必清“五五”民情工作法,建立問題收集、分類辦理、督查回訪機制,切實發揮了解社情民意“順風耳”“千裡眼”作用。二是深化“三調聯動”調處機制,筑牢社會穩定“壓艙石”。建立以區級調處中心為龍頭、鎮級調處中心為主干、村級調解委為基礎的三級調解平台,強化綜治牽頭、司法為主、公檢法訪6部門聯動,全區設立基層調解組織534個,配備調解員1963名,實現了區鎮村調解網絡全覆蓋,調處各類民事糾紛4.2萬件,防止小糾紛演化成大信訪。
相關專題 |
· 縣區干部談黨建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