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1日10:16 來源:陝西日報
記者與長安大學岳紅記老師約好3月26日在西安市大差市十字附近的公交車站見面。
上午10時30分,匆匆趕來的岳紅記指著公交站旁邊的變電箱說:“這是我們今年的第一件城市景觀作品。”
3米多長、2米多高的變電箱體上,生動地呈現著彩繪的陝西特色民居——青磚褐瓦、藍天白雲,徐徐推開的朱紅色大門讓人想一探院內的景致……
“花韻詩詞度冬夏,書香琴劍伴春秋。橫批是耕讀傳家。”岳紅記指著“大門”上的對聯說,“我希望通過在城市景觀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向行人、游客展示中國文化的內涵,展現西安特有的文化底蘊。”
岳紅記是長安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環境藝術與環境美學博士后。去年8月,岳紅記和團隊開始對西安市街道上的變電箱進行“美容”。當一個個變電箱“容顏煥發”地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團隊引發媒體競相報道,竟成了“網紅”。
沿解放路一路向北,岳紅記邊走邊講述他對城市景觀的理解:“城市景觀設計不是簡單的裝飾,要用心體察才能挖掘出不同街道的獨特歷史文化特質,也要和周圍的樓房建筑、商店、街景等相協調。”
在五路口十字西北角,變電箱體上“相遇西安”的藍色基調彩繪格外引人注目:一面是兩個青年男女停下自行車,翻看著手中的地圖﹔一面是古老的城牆。“這裡離火車站很近,畫的寓意就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從這裡下車,在西安相遇、相知,再去探索西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岳紅記說。
一路走一路看,岳紅記說得最多的是“文化”和“用心”兩個詞。
幾年前,岳紅記在美國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舉辦了以三秦地域文化為主題的《守望家園》書畫展。他還先后為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做了《中國書法簡史》《北朝造像保護及其書法賞析》《中國歷史建筑理論——風水概述》《中國漢字與書法》等10多場關於中國書法、繪畫、歷史建筑、中國園林、陝西的歷史變遷等內容的專題講座,現場為美國學生傳授中國書法和水墨畫技法,展示中國書畫藝術的神秘和魅力,並在當地相關學術年會作了題為《西安——一座世界總統喜歡的古城》的演講,把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給美國專家學者。回國后,岳紅記每年夏季為來中國學習的留學生講述陝西歷史文化和絲綢之路的故事。
“文化是流動的,需要傳播與弘揚,然后才有浸潤與影響。”岳紅記說,“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學者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岳紅記有一個名為“文心畫意談”的微信公眾號,他曾寫下這樣的文字:“以一個美術學博士、環境藝術與環境美學博士后的獨特視角和感受,向讀者介紹中國系列書法、繪畫及傳統文化知識,同時發表散文、小說,使讀者獲得精神食糧。”
在提升西安城市景觀品位的同時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岳紅記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的一次探索。“在西安生活了幾十年,就想為美麗西安做點事。”岳紅記說。(記者 呂揚)
相關專題 |
· 愛國情 奮斗者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