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深度關注:以鐵的紀律護航脫貧攻堅

記者  孟祥夫

2019年03月26日09: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隻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中央紀委從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促進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責任,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專項治理成效如何?近日,記者赴怒江實地探訪。

 

在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眼下當地干部聊得最多的、干得熱火朝天的,就是脫貧攻堅。一句當地順口溜這樣形容:看天一條縫、看地一道溝,出門靠溜索、種地像攀岩。有扶貧干部感慨,在怒江工作有“三疼”:從河谷看山頂“頭疼”,走到山上“腳疼”,進了貧困戶家“心疼”。

怒江之貧,貧在地勢。高山峽谷佔了全州98%以上,境內幾乎沒一塊平整土地。正因如此,全州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38.14%,在全國深度貧困“三區三州”中最高,是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

怒江州紀委監委針對怒江少數民族多、居住分散、遠離鄉鎮等特點,緊盯監管盲點和空白,從嚴從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力量下沉,確保監督“長牙”“帶電”

一年前在昆明召開的一次會議,讓怒江州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師逸至今記憶猶新。

“會上,省紀委點名通報了怒江查處的幾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件,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工作中的問題,我當時面紅耳赤,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回憶當時場景,師逸仍面帶尷尬。

師逸口中的會議,即全省貧困縣紀委書記工作例會。“會議全程聚焦脫貧攻堅,不談成績,隻講問題,給我們傳導了巨大壓力。”師逸說。

“怒江少數民族多,他們多住在山上,遠離鄉鎮,而且不少人連普通話都不會說。我們坐在辦公室是發現不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師逸坦言,解決辦法隻有一個:主動出擊、查找問題。

怒江明確,州、縣(市)紀委常委每月入戶督查,變被動“等”為主動“訪”,下沉力量、走村入戶。思路一變天地寬,成效很快凸顯。

“我家房屋屋檐長度不夠,一下雨就漏水”“樓梯間是露天的,雨水直接灌進來”……去年8月,師逸在走訪瀘水市片馬鎮片馬村移民安置點時,群眾紛紛反映問題。除了房屋設計不合理和質量問題,師逸還發現移民安置點安居房建設工程存在分包轉包、鄉鎮干部作風漂浮、精准識別不精准等問題。

僅僅兩天后,由州紀委監委簽發的督辦函送到了瀘水市紀委監委。最終,除問題清單照單全收、逐一整改外,片馬鎮黨委書記受到誡勉問責,鎮紀委書記受到通報問責,這讓不少干部深受觸動。

傈僳族干部波玉紅是福貢縣子裡甲鄉紀委書記,2月14日他參加了全州紀委書記工作例會,回來后就直奔鄉下了。他翻出一疊“隨機抽查貧困村情況登記表”“隨機抽查貧困戶登記表”,裡面記錄了他走村入戶的工作軌跡。最近一次填表時間是2月19日,地點俄科羅村。表上,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到崗情況、村裡的扶貧項目,以及貧困戶家的收入狀況、脫貧進展等,寫得詳細清楚。

“既看扶貧干部履職情況,也查項目台賬、看施工進展。我把手機號碼都貼在村裡了,村民有線索可以隨時舉報。”波玉紅說。

如何把日常監督觸角延伸到村一級?怒江州從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中選聘258名干部組成脫貧攻堅廉政監督員隊伍,實現了監督“全覆蓋”。“這些監督員就像一個個‘探頭’,是收集問題線索的‘情報員’,也是基層群眾利益訴求的‘集納員’。”怒江州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說。

實踐証明,力量下沉,確保監督“長牙”“帶電”,威力巨大。去年以來,怒江州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共隨機抽查85個部門,29個鄉(鎮),走訪群眾上千人,督促整改問題44個。此外,廉政監督員收集上報的各類基層群眾問題訴求共11664件,辦結11529件。

保持高壓,讓干部繃緊紀律之弦

子裡甲鄉架怒村,海拔近2000米。村民推開門就能看見皚皚雪山,山腳怒江如練,蜿蜒山間。

2月24日上午,福貢縣紀檢監察干部來到村裡,為村民退還遭截留的民生資金。走進村民啊坡相家,屋裡柴火正旺,畢剝作響。“我們是來給您退錢的。”紀檢監察干部說明來意后,將2809元現金遞到啊坡相手中。

“真想不到會退我這筆錢,感謝黨和政府,現在扶貧政策好得很啦!”啊坡相笑得合不攏嘴。就在不久前,他家搬進了由扶貧資金資助修建的兩層新房裡,晚上睡覺再也不用一家人圍擠在逼仄的火塘旁了。

此次退還資金近17萬元,涉及村民60戶。原來,子裡甲鄉在實施扶貧安居工程項目時未及時招投標,致使項目進展滯后,鄉政府決定將物資折抵現金發給村民。然而,物資供貨方卻以蒙受損失為由截留部分項目資金,鄉政府默許,侵蝕了村民利益。最終,縣紀委監委果斷出擊,除了追回被截留資金外,分管副鄉長和項目辦主任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想打扶貧項目的歪主意,想動扶貧專項資金的‘奶酪’,紀檢監察機關將嚴懲不貸,堅決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怒江州紀委監委態度堅定。

福貢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原主任楊林忠,利用職務便利,插手扶貧項目,被開除黨籍、公職,並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6個月,處罰金80萬元,其違紀違法所得予以收繳﹔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營盤鎮拉古山村委會原主任和安全,利用職務便利,騙取易地扶貧搬遷指標,非法獲利8萬元用於個人建房,被開除黨籍,並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處罰金10萬元……

數據顯示, 2018年,怒江州紀檢監察機關在扶貧領域共立案106件144人,同比上升140.91%﹔給予黨紀處分55人,政務處分122人,移送司法處理17人,並對失職失責的19個單位、57名黨員干部追責問責。

架起“高壓線”,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達到了什麼效果?“懲,是為了治。保持高壓,就是要讓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時刻繃緊紀律之弦。”怒江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堵塞漏洞,筑起制度“防火牆”

2018年8月,雲南省紀委監委公開通報曝光7起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不力等問題問責的典型案例。其中,怒江福貢縣“上榜”。

通報指出,福貢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使用管理不規范,安置點資金台賬、痕跡管理薄弱,賬戶管理混亂……除了福貢縣委縣政府被通報問責外,常務副縣長、縣扶貧辦副主任,以及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等7人受到談話誡勉、提醒談話等處理。

“通報直指問題,問責毫不手軟。”一名受處分干部回憶,“被公開通報后,心裡難受,但更是鞭策。我們馬上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分析問題,拿出整改方案。”

縣裡以此為契機整改,加強工作推進力度。群眾不願搬遷,干部就挨家挨戶做工作,設置護林員、河道管理員等公益性崗位,還在安置點建起扶貧車間,讓搬遷群眾消除后顧之憂﹔資金管理不到位,就從嚴規范,列出廉政風險點,紀委監委全流程監督,督促主管部門落實責任清單,確保每一分錢不被濫用……

沿怒江行走,一幢幢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淡黃色高樓不時躍入眼帘。記者來到瀘水市巴尼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太陽能路燈下挂著一串串大紅燈籠,白色圍牆上的一幅幅圖畫展示著不同民俗。走進白族姑娘樂娃家,90多平方米的新房寬敞亮堂,屋裡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齊全。“我們過去住在山上,下山一趟很不容易,現在方便多了。”樂娃說。

群眾的獲得感,源於干部的擔當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扎實推進,是怒江落實整改、以鐵的紀律護航脫貧攻堅的縮影。近年來,怒江緊盯扶貧領域的監管盲點和空白,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筑起一道道“防火牆”。比如,福貢縣扶貧辦轉變職能,從此前直接實施項目轉向專做項目規劃,項目資金由縣財政局涉農資金辦公室統一管理﹔開展“惠農補貼清卡行動”,建立全縣“一折(卡)通”制度,規范惠農資金公開公示,讓村民對每筆民生資金去向明明白白……

履行監督責任,壓實主體責任。州紀委監委在強化監督的同時,明確要求資金主管部門、項目施工單位落實主體責任。“要從領導干部抓起,層層傳導壓力,責任不空轉,確保怒江如期脫貧。”怒江州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6日 19 版)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