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一線行走:情到了,氣更順了

尹曉宇

2019年03月25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隻有捧著一顆真心,多走、多看、多聽、多想,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一身本領才能派得上用場。

 

秦泗花干調解工作近20年了,是個“老社區”,她調解過的矛盾自己都數不過來。遇到棘手的事,群眾點名必須讓她去。問她調解有啥秘訣,她總結道:調解是個技術活,要想雙方都滿意,得不耽擱、情理兼顧、真辦事。

秦泗花是江蘇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南巷社區黨委書記,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號碼對全社區公開。經常晚上七八點鐘接到需要調解的電話,她二話不說,隻要沒有實在走不開的事情,就立即趕到現場。“第一時間去,群眾覺得受到尊重,氣先消了一半。”秦泗花說,減少矛盾的發酵時間,為調解爭取更大空間。

有一次,一位大哥新買了個三輪車,得從隔壁老奶奶家門口平整出一條小路過車,結果沒談攏,倆人就吵起來了。接到情況,秦泗花立刻往他家趕。

院子裡,倆人正掐架,秦泗花也不評理,握著老奶奶的手坐下來,先讓她說。等老奶奶說完了,再讓大哥說。兩邊都講完了,秦泗花還是沒有表態,只是跟他們拉家常。看似是閑聊,實則在找倆人的心結。大哥經濟拮據,指望拉活掙錢,別無選擇﹔而老奶奶家門口活動空間小了,心裡自然堵得慌。

“這事兒不能光講理,要讓大家說,先把氣發泄出來,然后才能兩邊勸,讓彼此換位思考。要是都帶著氣,怎麼能讓步?”秦泗花總說,調解是個技術活,技術過硬才能行。“在咱自己家,也不能天天給老人講理吧?情理情理,情到了,氣順了,理就更好講了!”

調解若不帶著“情”,光靠技術,而不站在群眾的立場為他們真辦事、辦實事,那麼技術就成了花架子,反而容易引起群眾的反感。

筆者在基層發現,但凡是調解干得好的,一進社區就不停地有人打招呼。可見,是不是真心為群眾辦事,百姓心裡都有杆秤。曾經,有片山區環線居民在路邊修了旱廁,后來,市裡要拆除,有居民不同意。調解員提出,山上租戶多,拆了旱廁的確不方便。於是一邊跟當地居民協調,一邊邀請區街相關部門實地考察,修建了兩座公廁。既解決了衛生問題,又便利了周邊居民。

棘手的矛盾,為啥能化解?理由很簡單,常年和群眾泡在一起,真正站在他們的角度解決問題,就會贏得信任和支持。隻有捧著一顆真心,多走、多看、多聽、多想,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一身本領才能派得上用場。

(作者為人民日報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5日 11 版)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