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8日08: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曉明老人近照。段文革 攝
“憶往昔,看今朝,我們紀檢人不變的是初心,不變的是使命,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讓我們繼續接力下去,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持續推動我省紀檢監察事業深入發展,為黨和國家事業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這是103歲高齡,有著80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江西省紀委離休干部曉明在委機關開展的“回首40年、展望新時代”活動中的一段寄語。1938年,烽火連天之時,她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她從江西省紀律檢查委員會離休。雖已離開工作崗位多年,但她始終把自己當做一個永不離休的紀檢人。
“每天堅持讀黨報、看新聞聯播”
“曉老,我們來看你了。”春節前夕,江西省紀委監委離退休干部室原主任胡文南輕輕推開曉明家的房門。
客廳一角,一位白發老人撐著藤椅的扶手顫巍巍站起身,挨個拉著來訪者的手放到嘴邊輕輕一吻——她就是曉明。
“曉老總是很熱情,有人來看她,她都會拉手親一下,我們感覺很溫暖。”胡文南說。
藤椅旁邊的一個小桌上,放著幾張報紙。曉明的女兒趙棟梁說:“我媽視力還行,現在仍每天堅持讀黨報、看新聞聯播,有的報紙能反復看上好幾遍。像這期《中國紀檢監察報》,就看了好幾遍。”
由於曉明的聽力已嚴重退化,外人和她的交流需要借助小黑板。在簡單的文字交流和趙棟梁的補充中,曉明的人生軌跡逐漸在記者的腦海中清晰起來。
1938年11月,21歲的曉明在家鄉安徽壽縣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年,正值侵華日軍攻打壽縣,曉明在當地瓦埠湖一帶抗戰,在一次穿越鐵路的突擊行動中,曉明被炸傷左臂。1941年6月,曉明到達蘇皖邊區,在新四軍二師從事抗戰活動。
“新四軍,二師!”一聽到“新四軍”三個字,曉明老人突然開口打斷了女兒的話,邊說邊豎起大拇指。
抗日戰爭勝利后,曉明轉戰東北三省,參與組建了中共新金縣委,並任組織部副部長。在新金縣工作期間,曉明生下了一雙兒女,一個取名“新生”,一個取名“棟梁”,名字中蘊含了她朴素的期望。1949年11月,曉明南下江西,歷任吉安市委組織部長、吉安市委書記、吉安地區行署副專員等職,直至“文化大革命”開始。
“挨過批斗,寫過檢查,也住過牛棚,但我媽始終堅定信念,她堅信會有撥亂反正的那一天。”趙棟梁說。
“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群眾來信來訪”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恢復重建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並選舉產生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紀委重建后,即開始著手各級紀檢機關的重建工作。
1979年1月,曉明接到了時任江西省委常務書記、省長白棟材打來的電話。白棟材對曉明說,省委決定建立省紀委籌備小組,由狄生任組長,曉明、尤文森、陳煥章等任籌備小組成員。
“我媽當時問,‘我之前沒有從事過紀檢工作,為什麼讓我去?’白棟材說,‘你經受過革命歷練,正直、清白,這正是紀檢工作者所需的品格。’”趙棟梁說,母親就是這樣,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從不討價還價,組織安排她干啥她就干啥。
1980年6月21日,江西省委決定成立江西省紀委,同時撤銷省紀委籌備小組。
江西省紀委成立后,曉明擔任副書記,分管信訪工作。那時,接待信訪的窗口前經常擠滿了人,來自全省各地的舉報信件也如雪花般郵寄而來。
“八——大——麻——袋啊!”曉老舉起右手比劃出了個“八”字,一字一頓地說。十年動亂,很多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盼望著恢復重建的紀委能幫他們恢復名譽。
“當時信訪工作任務確實很重,來信來訪很多。”江西省紀委恢復重建之初就進入信訪室工作的於蘭華說。於蘭華是大學畢業生,學習能力強,記錄東西也快,曉明每次接訪都帶著她。在於蘭華的印象裡,曉明沒有官架子,面對來訪的群眾,總是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
“起初大家沒什麼經驗,就是抱著一腔熱忱工作,邊工作邊學習邊摸索工作方法。曉老文化水平不高,看信訪材料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翻字典。她經常對我們說,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群眾來信來訪,把好頭道關。”於蘭華說。
“黨好,國家好,大家好!”
在曉明家的牆上,貼著一張舊版的安徽省地圖。因為經常被手指觸摸,地圖上壽縣這塊區域的顏色顯得比其他地方更淡一些。從參加新四軍開始,曉明就北上南下參加革命工作,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生活已近70年,但她始終記著自己出發的地方和初心。
“她是從革命戰爭年代過來的人,對黨的深厚感情、雷厲風行的作風和艱苦朴素的精神都令我們敬佩。”於蘭華說,在她的印象裡,曉明自身要求很嚴格,生活很簡朴,沒什麼好衣服,冬天經常穿一件舊棉襖和一雙單鞋。
對待同事,曉明在工作上會嚴厲地“壓擔子”,生活上卻很體貼。“去她辦公室匯報工作,經常給我們糖吃。有次我生病動手術,曉老提了一隻土雞來,說讓我補補身子。”回憶起這些,於蘭華眼裡噙滿淚花。
1983年從江西省紀委離休后,曉明依然非常關注紀檢工作。剛離休時,她經常到機關大院裡走走,和大家說說話,幫助年輕同志更好地履職。近幾年,因行動不便,曉明去委機關的次數少了,但仍堅持看關於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聞。
胡文南告訴記者,曉老過百歲生日時,江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孫新陽一行來為她祝壽,向她介紹了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有關情況。曉明拱手向大家表示感謝,連聲說了幾個“好”:“黨好,國家好,大家好!”
曉明家有一個小木箱,裡面珍藏著她從事革命工作以來的有關材料、照片和信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受過曉明捐助的人的來信。
除了這些發黃的信箋,箱子裡還有毛主席視察吉安時與她和其他干部的合影,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工作了45年,我媽沒留下什麼積蓄,我們姐弟幾個也都是普通職工,以前我們不明白我媽為什麼把錢給別人,現在我們上年紀了,也都理解了。”趙棟梁說這句話的時候,目光一直停留在曉明身上。
曉明依舊端坐在藤椅上,身后的牆上貼著戰友的孫子給她畫的一幅水墨畫。畫面上是一株荷花,旁邊寫著“出淤泥而不染。曉明奶奶惠存”。(記者 田國壘 李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