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暖聞熱評·最美退役軍人②)

成事,在於把心交給群眾

王錦濤

2019年01月11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牧區書記”李志龍

【故事】從2001年進藏當兵、考學再到進入公務員隊伍,李志龍在西藏已經待了十幾年。在西藏阿裡地區措勤縣磁石鄉擔任黨委書記3年多來,他走遍全鄉742戶牧民家,形成5大本調研報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先后在全鄉發展起具有當地特色的、牧民能干會干的脫貧增收項目15個,使全鄉貧困人口從1023人減少到714人。2018年又有數百人實現脫貧。李志龍還在牧區推動文明生活落地,新建村民文化廣場,完成道路硬化、種草綠化、太陽能燈亮化等項目,磁石鄉成為阿裡地區首個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在這個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走一步喘一口的“生命禁區”,李志龍成了牧民心裡的“自家人”。

【點評】

剛聽說李志龍要到磁石鄉工作,家人擔心他身體,朋友覺得他“傻”。李志龍卻說,“我是軍人出身,服從命令是天職”。不畏艱苦,到最偏遠的地區工作,不是傻不傻、值不值的問題,而是作為“軍人”的使命、身為黨員的責任,“干部是黨的干部,如果都不去,誰來做好黨的事業呢?”

對軍人出身的李志龍而言,聽從黨的召喚,投身脫貧攻堅,是在踐行另一種天職——為群眾辦實事。他說,“如果生命就是燃燒的過程,我願燃燒在最基層、燃燒在扶貧的第一線”。在海拔高、資源少的磁石鄉,致富不易,的確需要一種“燃燒精神”。即便脫下了軍裝,也不會褪去軍人本色,與貧窮戰斗,李志龍沖鋒在前。剛一到任,他就馬不停蹄挨家挨戶做調研,走遍了全鄉。生態環保、旅游開發、脫貧攻堅……一個個想法落地,鄉村換了新顏,群眾鼓了錢包,在這個“毛頭小伙”的帶領下,一個“新磁石”破土長成。

從“想做”到“做成”,需要的是一股子韌勁,而背后都是愛與付出。唯有愛得深沉,才能干得扎實,才會俯下身去做調研、抬起頭來想發展。“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裡的牧民群眾。”因為這份愛,李志龍在資源相對貧乏的磁石鄉,想出致富好法子﹔也是因為愛,曾經同為軍人的河北灤平周台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扎根農村,帶領群眾將“一窮二亂人心散”的窮山溝,建成了青山綠水的小城鎮﹔還是因為愛,青海湟源縣日月藏族鄉克素爾村黨支部書記鐵建國,1973年退伍返鄉,帶領鄉親們發展集體經濟,村民收入年年增長……隻要滿心傾注,沒有什麼窮根拔不掉、沒有什麼困難攻不克。

軍民魚水情,黨群一家親。作為曾經的人民子弟兵,李志龍的內心信條純粹得就像那一抹軍綠,“將心交給群眾,群眾就覺得你是自家人”。當前,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期,基層需要更多像李志龍一樣的干部,敢於擔當、善作善為,以一顆為民謀幸福的拳拳之心,帶領群眾奔小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11日 05 版)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