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這一年我的基層滋味

2019年01月02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8年11月28日,河北保定,駐村幫扶工作隊員深入唐縣軍城鎮石堂村,掌握當地情況。
  陳 芳攝(人民視覺)

2018年1月,雲南省、昆明市和東川區三級稅務人員到東川區因民鎮桃樹坪村精准扶貧。
  侯 斌攝(人民視覺)

2018年6月,四川平武縣干部為群眾免費體檢。
  記者 宋豪新攝

2018年11月

為培養造就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中共中央印發《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

2018年10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激勵擔當作為

2018年7月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會議指出,要激勵干部作為,拿出一些專門的舉措來,讓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018年7月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真情關愛干部,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關注身心健康,對基層干部特別是困難艱苦地區和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干部要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

2018年5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

 

投入

講述人:

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扶貧干部  周  豐

20000公裡

在北京和翁牛特旗之間,開車往返十幾趟,跑了2萬多公裡。飛機坐了50多次,說走就走,卻很少能回家。

2017年,我從北京市通州區來到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做扶貧干部。走遍這裡每一寸土地,我感覺,扶貧就是讓貧困戶看到希望。

翁旗西部山區貧窮、閉塞。剛來時,我看到一對夫婦在一片荒地上犁耕。山地很貧瘠,也種不出什麼東西,但男的依然勤勤懇懇,在前面推犁,女的在后面,認認真真地播種。這給了我極大的沖擊。

有位年輕農民,父親生病,隻靠母親一人種地,卻不願去我們給他安排的工廠車間工作。一問,原來是因為擔心工作缺乏技術含量,看不到未來。

於是,我們辦起了技能培訓班,在北京通州區舉辦對口招聘會。41人參加培訓后拿到了技能鑒定証書,還有22個人在通州找到了工作。現在,這位不願打工的農民已經成為家鄉一個工廠車間的小領班。

后來,每次經過他家,他的父親都不停地向我鞠躬,扶起后,他又彎下腰,直到目送我走遠。這種發自內心的感謝讓我很感動。

翁旗的雜糧雜豆品質特別好,卻賣不上價。我發現,因為農作物價格波動大農民沒了積極性,另外,土地流轉難、農業規模化程度低也是原因。經過一趟趟往北京跑,我引來倉儲物流企業和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解決了農產品價格波動大和品牌化問題,還流轉了1萬多畝土地進行規模化生產。

為對接更多資源,在內蒙古和北京之間,說走就走,說每次都“過家門而不入”有些夸張,但對家人實在虧欠太多。女兒經常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這讓我不太好受。但我知道,總有一天她會理解,爸爸在做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

(記者  吳  勇整理)  

信心

講述人:

廣東惠州市惠東縣紀檢監察干部  王惠平

16起

經辦了16起案件,長的要3個月,短的也要十來天。向近百人取証,同一個人找上七八回很正常。陪伴家人的時間,不足40天。

從一線民警轉入紀檢監察崗位,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了。對我而言,查案就是斗智斗勇。如果查處對象閉口不說,我們就得讓証據來說話。

一次,去本地一家企業取証,負責人從閉門不見到堅決否認再到願意作証,我上門不下10次。還有一次,去溫州取証,我給証人打電話,被誤當作詐騙電話、拒接五六次后才勉強同意見面。有時在辦案中,家人接到恐嚇電話,我就安慰妻子說已經處理了,沒事……

2018年,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開。信訪案件多了,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我們明顯感到效率更高了。不過,因為經手案件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我必須多去學習,才能更快發現問題,避免本領恐慌。

以前,兒子常說:“爸爸,去打場球吧。”但總實現不了,后來他就不說了。現在,我倆能一起吃頓飯,就覺得挺滿足。

很多人認為紀檢監察工作是要查辦貪腐的人,與自己無關。但其實這份工作更多時候像警鐘一樣,提醒公職人員不要辜負人民的信任。說實話,也有人想托關系說說情。“欲正人,必先正己”,做紀檢工作的,不該吃的飯不能吃,不該交的朋友不能交,這是原則。

有壓力、也有困難,但既然選擇了,就得敢碰硬。前怕狼后怕虎,工作還能干好?以后,我也會一直帶著這個信念,不斷走下去,學下去,干下去……

(記者  姜曉丹整理)  

堅定

講述人: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環保局干部  陳  賽

1324小時

每月下村與村民及貧困戶同吃住同勞動,總計約1324小時。

伴著厚厚的大雪,伊犁河谷牧民的生活進入了慢節奏。而我,還得再快些。

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村民的電話得接,說不定又碰到了什麼困難﹔同事的電話得接,調研報告可能要修改﹔家人的電話,隻能先放放了,晚上再回吧……

今年是我在新疆的第八年。自從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開展以來,我在伊犁州霍城縣蘆草溝鎮牧業村有了哈薩克族“親戚”,他叫庫爾曼江·賽浪。每次我去村裡,他們一家總是早早就等在村口。

坐上“親戚”家的熱炕頭,要為他們做些實事。年初,我聯系駐村工作隊為庫爾曼江家送來150隻雞苗。我上網搜集科學養雞的知識,並教他們如何燒煤加溫、定點喂食、酌情用藥……

杰裡娜古麗·巴吾達武力是庫爾曼江的兒媳,結婚后一直在家帶孩子。在我的建議下,杰裡娜古麗到鎮上工作。然而,才去3天就又回到了家。“打工很不劃算,掙得少,還不如在家裡呢!”得知她這樣的想法,我周末去跟她談心,說服了她繼續工作。現在,她每月的收入不僅減輕了家裡的負擔,也讓她自己變得更有自信了。

去年春節,我沒有回北京,父母有些失落。我把在村委會跟村民包餃子的照片發給他們。不久,母親回復,“我們很好,勿念。”我趁村民們沒注意偷偷抹掉了眼淚……此心安處是吾鄉,既然來了,就要有擔當。

(記者  阿爾達克整理)  

真誠

講述人:

浙江遂昌縣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葉峰萍

60分鐘

以前,辦理小區商品房登記要30天,現在,最多60分鐘就能領証。

遂昌位於浙江西南部山區,交通不太方便。從鄉鎮來縣城辦事,光坐車就要3個多小時。常聽前輩們說,過去,由於很多辦事環節沒有打通,老百姓有時候辦事不得不重復跑。他們不耐煩,窗口的同事也跟著干著急,大家臉色都不好看。

一年多前,我來到遂昌縣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窗口工作,趕上“最多跑一次”改革,群眾可以少跑腿,甚至零跑腿了。

工作沒多久,同事帶我到醫院上門服務。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為了湊醫藥費要把房子過戶。他躺在病床上,已經不能握筆了。我們問了幾個問題,確認他認知清楚、表意准確,就讓家屬幫著他簽字按下手印。那一刻,我心裡一熱: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

湖山鄉的謝大爺,來窗口辦証時,把老伴的身份証原件落在了家裡。當時,焦急的他打算回家去取,我們馬上啟動了容缺受理程序,不需要原件也能辦。

雖然,規定的工作時間是早八點半到晚五點,但真工作起來,就沒了時間概念。“大廳裡沒人再下班”是我們的原則,大家都沒怨言,也不覺得苦。

“周末不回家了”,這成了每周五我和爸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不過,他們欣慰的是,我的笑容多了,我把一說話就微笑的職業習慣帶到了家裡。作為農村出來的孩子,過去我體會過辦事的不容易,現在必須要更耐心更細致,讓群眾覺得窗口的事沒那麼難辦。

(記者  方  敏整理)  

充實

講述人:

山東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黨委組織干部  朱孟濤

62次

參加或者主持召開黨員發展等各類會議62次,發展黨員20名,推薦入黨積極分子55人﹔化解基層組織信訪矛盾17件。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就是一年,回顧2018,忙得像個陀螺。

我任職的湯河鎮是一個農業鎮,共38個村。村“兩委”換屆、村干部管理、黨員教育、村級增收……去年,我26個周末沒休,加班加點是常態。

作為鎮裡換屆工作指導組組長,我全程參與了去年的村“兩委”換屆。以往換屆更注重選村裡的能人、強人,這次,結合上級提出的“從好人中選能人”,我們實行人選資格聯審,把失信人員也納入了“不得”和“不宜”情形。

在我以前干過的工作區,有一個老賴,私下裡托人找關系,讓我“通融通融,行個方便”,我拿出換屆有關文件,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真正做起來,急不得,得有耐心。西洽溝村有3名黨員因拆遷工作存在抵觸情緒,我和他們談話,反復做工作。要想做通,必須著眼實際問題,不然就難以取得黨員群眾支持。

前年摸底,鎮裡還有8個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我很著急,去年7月份,我先后去了5次禹屋村,幫助開展“三資”清理。半個多月,清理出未交承包費的土地100余畝,為村裡增收5萬余元。

夏天日頭足,家人笑我變黑了,但我累並快樂著。現在4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年底全部實現收入過5萬元的目標,有的能達到30多萬元哩!

(記者  潘俊強整理)  

奔跑

講述人:

吉林永吉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  白  雪

3600公裡

每天走20000多步,一年下來,3600多公裡,相當於從永吉走到了海南島。

永吉不大,去年,我幾乎走遍了9個鄉鎮的每一個角落,和老賴們斗智斗勇。

前兩天難得准點下班回家,4歲的女兒很驚訝:“媽媽,上班可不能遲到早退哦!”看我累得癱在沙發上,她湊到我耳邊說:“媽媽,長大了我替你當法官!”我鼻子一酸,竟在女兒面前流了淚。

2018年,是全國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勝之年,在我去年新收的255個案件中,已辦結227件,結案率達到了87.3%,全縣的結案率也達到84.1%,相較以往有很大改善。

最讓執行法官頭疼的是“被執行人無財產登記、無銀行存款、無蹤影”的“無頭案”。為了尋找某案被執行人谷某,我先后6次登門,但總是扑空。終於,在她房東那兒找到了她的微信頭像,發現衣服上有“某某保險”字樣。順藤摸瓜,在保險公司找到了人。“我以為再也討不回來了,遇到你太幸運了!”申請人的話,讓我美了好幾天。

2018年7月,一位長期生活在南方的申請人,得知自己多年未結的“懸案”破解后,驅車2000多公裡回到永吉,給我拎來一兜百香果。那一刻,我感到很溫暖。

這份工作並不光鮮,被拋白眼、被罵、被抗法者拿著鎬把打,我都經歷過。判決執行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裡,如果我們得過且過,那申請人得到的就只是一張法律白條。“將心比心地嘮、不辭辛勞地跑”,相信執行法官的每一次奔波都是值得的。

(記者  李家鼎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02日 11 版)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