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干事創業轉作風 實業立區謀發展——西安高新區建設一流科技園區紀實

記者  劉文波  張丹華

2018年11月28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地標建筑集群—“未來之瞳”效果圖。
  資料圖片

西安高新區成立於1991年,目前是西安市經濟規模最大、創新實力最強的區域。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鐘洪江說:“一定要三年大變樣,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先行區和大西安都市圈的示范區。”

腦子轉起來——

更新思路尋出路

西安高新區經過20多年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邁入了國家級高新區的第一陣營,成為西安乃至陝西最強勁的發展引擎。然而前幾年,西安高新區的步子慢了下來。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項目落地不容樂觀,批而未征、批而未供的土地達3.6萬畝,有134個項目懸在空中。城市功能不全,產業發展起來了,配套沒跟上,對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諸多不足。“高新區的人收入較高,但卻喜歡住在宜居的曲江新區,消費也在曲江。”

高新區軟件園擁有眾多企業和員工,僅華為就有1.3萬人,早上都來了,傍晚都走了。“鐘擺式”通勤及諸多“斷頭路”,給高新區及周邊造成交通擁堵。高檔賓館在這兒也稀缺,一搞大型活動就一房難求。

因為開發建設量大,經濟活動量大,高新區的水、空氣質量在全市排位也倒數。去年的營商環境排名中,高新區排在全省第十五名、全市開發區倒數第一。

隻管開發建設不管社會治理不行,長期一條腿走路,這種發展方式很難維系。怎麼辦?西安高新區新一屆領導班子面對困局,奮起尋求破解之道,結合高新區發展實際,開動腦筋、集思廣益,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

想清楚才能干到底。高新區人認識到,社會主要矛盾變了,發展模式也要改變。要從注重抓項目引資金轉變為更加注重“創新創業”的生態營造,更加重視吸引人才。

“老祖宗講‘安居樂業’,人才在這裡安居了,樂業了,‘雙創’就在這裡發生了。而讓人才喜歡這個地方、留在這個地方就要補齊短板,建好高新區這個西安的‘示范區’。”鐘洪江表示,“示范區”就是要方方面面都好,就是創新創業最活、產業發展最強、發展質量最高、人居環境最好、投資環境最優、生態環境最美之區。

一年攻堅、兩年突破、三年超越,西安高新區響亮地喊出“大干123、建好示范區”,全力打造創新之城、富強之城、美麗之城、時尚之城、幸福之城,擦亮“品質西安、首善高新”這張金字招牌。

身子動起來——

真抓實干干到底

想清楚就要干到底。

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全面加強黨對各項工作的領導,修訂了黨工委《議事規則》,調整成立6個園區黨委,對直屬黨組織機構進行優化,實施創建全國一流黨建示范區3年行動計劃,全面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將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建好示范區的根本保障。

他們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和組織機構改革,調整設立了投資合作委員會、農林水工作局、交通和住房建設管理局、城市客廳建設管理辦公室等新部門,有效推動高新區管理體制升級為2.0版本。

“相信一線、支持一線、強化一線”,西安高新區出台辦法激勵一線干部干事創業,要求事不過夜,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勇爭第一。“靠作風評優,用實績說話”,把干部的任用和工作成績挂鉤。

導向就是號令。2018年6月,西安市將丈八、魚化、興隆等十個鎮街劃歸高新區托管,高新區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一元化管理,讓鄉村盡快舊貌換新顏。

劃歸高新區后,興隆街道黨工委書記韓利敏有個明顯感覺,那就是高新區節奏很快,有點跟不上。“但這段時間耳目一新,大家更有干勁了,身累心不累。”

興隆街道轄區村民身處西安城郊,多年來基本脫離了農業從事二、三產業,但依然長期居住平房、環境臟亂差,早就期盼拆遷改造。

東甘河村村民趙長利一家5口人,根據政策,拆遷后能得到350平方米的住房和50平方米的商鋪。“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這邊以后要成為西安的‘陸家嘴’啦!”趙長利興奮地說。根據規劃,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坐落附近,將率先重點建設超高層地標建筑集群——“未來之瞳”。

步子快起來——

追趕超越勇爭先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公司近來發展迅速,2016年產值3億多元,2017年猛增至15.5億元,今年預計將達20億元以上。一期廠區佔地僅12畝,已容納不了產能,廠房過道裡都堆滿了貨,貨場停不下車。董事長嚴建亞正犯愁之際,二期新廠區建設高新區給解決了60畝地,隨著產能繼續擴大,三期預計需要100多畝地。

高新區緊盯134個待落地項目特別是66個產業項目,全力保障項目用地。今年計劃完成66個村的整村拆遷工作。截至目前,已與37個村簽訂了征地協議,完成了18個村的整村拆遷,22個項目共1586畝用地移交,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

“過去27年總共拆遷65個村,今年一年就要拆遷66個村,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就是要挑戰不可能!”鐘洪江說,要以高質量發展統籌高端產業和高速增長,叫響做實“實業立區”,奮力追趕超越。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637億元,同比增長17%,預計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

5月29日打下第一根樁,短短4個多月,西安高新國際會議中心3萬多平方米的會議功能區已拔地而起。二樓“首善廳”可容納3000多人同時開會,10月24日在此召開了第二屆全球程序員節。丈八廳、魚化廳、興隆廳……一樓其他的10個廳以鎮街命名。“鎮街干部參觀后,紛紛說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在高新區干信心倍兒足!”高新基礎配套公司負責人說。

“沒想到古城西安還有這麼潮的地方。”“十一”期間,高新區“嘉會坊”晚上游人如織,絢爛燈光、繽紛色彩給人“大氣、洋氣、時尚、亮麗”的印象,這是西安首個匯聚全球創客的咖啡主題創業街區。“月月有會展、周周有論壇、天天有時尚、時時有創意”,“嘉會坊”不僅成為西安人時尚生活新地標,更是激發創意、匯集要素、創新創業的樂土寶地。

佔地120畝高新湖雲水公園,桂花滿枝,秋風吹過,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未來還將有跨座式單軌(雲軌)在此穿梭。為改善人居環境,高新區積極建設“雲(軌)上、水邊、林間”三大生態綠道,大力吸引一批國內外星級酒店、餐飲商業、金融機構入駐,不斷完善文化、教育、醫療配套,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顏值、品質。

今年以來,西安高新區實際引進內資1169.01億元,同比增長93.8%,實際利用外資15.87億美元,佔全市的49%。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8日 23 版)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