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激勵干部擔當新作為 激發群眾脫貧新動能

尉成輝

2018年11月20日08: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干部和群眾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在開展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實踐中,安徽省泗縣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廣大干部群眾學理論、用政策、謀發展、促攻堅的重要平台,培養了一群熟練掌握扶貧政策、有效開展幫扶工作的扶貧“尖兵”,靈活運用開放式場所、便民式課堂、流動式宣講等形式,把致富知識和技能送到貧困群眾身邊,把志氣、信心送到貧困群眾心坎上,激發了貧困群眾“我要致富”的內生動力,讓貧困群眾“一看就懂、一聽就明、一學就會、一用就靈”,進一步打通了課堂與現場、理論與實踐、思想與行動的界限,有效解決了黨員干部和貧困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入腦子”的問題。

今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后,8月初,泗縣泗城鎮黨委出台《泗城鎮關於“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實施方案》,隨后迅速鋪開。8月底,泗縣縣委在泗城鎮試點基礎上,在全縣范圍內建成綜合面積超過7.65萬㎡、數量達到153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縣委將傳習第一課定位在鎮村全體干部,激勵鎮村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為傳習開好頭、造好勢、打通“最后一公裡”。

夯實基礎,規范文明實踐運行。縣委高起點謀劃、高標准定位、嚴要求推進,確保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規范化管理。一是規范陣地建設。縣委整合黨員活動室、廣場、公園等場所,設立了三級文明實踐場所,作為文明實踐的固定陣地,按照有牌子、有設備、有資料、有制度、有管理“五有”標准,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標識牌、統一背景板、統一宣講台、統一管理制度”,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文明實踐陣地。二是規范隊伍建設。縣委按照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原則,建設“文明實踐志願者”人才庫,要求領導干部帶頭講,縣委書記、縣長每月至少傳習1次,包村鎮干和村居黨組織書記每周至少傳習1次。“政策志願者傳習員”由鄉鎮黨政班子成員、駐村幫扶干部、鄉鎮直站所負責人、村居負責人組成﹔“法制志願者傳習員”由縣司法局、鄉鎮司法所、公安分局工作人員組成﹔“技術志願者傳習員”由技術專家、農技人員和致富帶頭人組成﹔“文明志願者傳習員”由新鄉賢、文明戶、泗州好人、文藝骨干、道德模范等組成,並不斷壯大志願者傳習員隊伍,培養了152名脫貧群眾成為志願者傳習員。三是規范制度建設。縣委按照“黨委主導、宣傳部主抓、鎮村黨組織主辦”的工作思路,研究和開展傳習活動,確保常態化推進。“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下設辦公室,由縣委書記任主任、班子成員任副主任,縣直機關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宣傳部,統籌推進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實施工作,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下設辦公室,由包村鎮干和村居黨組織書記負責管理。三級文明實踐機構結合實際制定志願者傳習計劃和課程表,做到每月至少開展4次集中講習,並實行月檢查季通報,確保志願者文明實踐活動落實到位。今年以來,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志願者傳習活動1800多場次,教育黨員群眾12.1萬余人次。

豐富課程,拓展文明實踐受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重點傳思想、傳政策、傳思路、傳方法,推動傳習內容“菜單化”、傳習方式“生動化”、傳習過程“融合化”、傳習語言“群眾化”,通過“傳”“習”結合,力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群眾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一是傳播黨的理論和政策。講清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清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根據貧困群眾的致貧原因,結合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引導貧困群眾“對號入座”,會用、用好這些扶貧政策實現脫貧,全縣貧困群眾脫貧政策的知曉率達到99%以上。二是傳播脫貧的思路和方法。打造脫貧典型,講好脫貧故事,通過身邊事影響身邊人,牢固樹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的思想。把“扶志”和“扶智”相結合,提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推進“三有一網”點位扶貧模式,落實“三業一崗”就業扶貧模式,深挖增收致富“源頭活水”,讓群眾看得到希望、提得起信心、邁得開步子。三是傳播生產技術和就業技能。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組織農經、畜牧、人社等部門的專家技師,深入宣講產業發展及鮮食山芋、金絲茭瓜、薄殼山核桃、冬棗等種養技術培訓,開展家政、電機縫紉、焊接等技能培訓,增強群眾的技能本領,提升綜合素質。今年全縣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全覆蓋。四是傳播傳統文化和文明新風。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深挖鄉土文化,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結合“十星級文明戶”、“孝道之星”等評選活動,樹立典型示范,全縣1350名貧困老人通過孝道扶貧實現了光榮脫貧和穩定脫貧。

創新形式,提升文明實踐實效。縣委推動文明實踐方式“便民化”,根據群眾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齡結構和語言習慣等特點,分類施策、因人施教,堅持“集中講”和“流動講”並重、“定期講”和“隨機講”結合、“請群眾來”和“到群眾中去”互補等常態化傳習機制,用土話方言、順口溜、“說唱頌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習,增強吸引力,讓傳習更接地氣。一是開展集中傳習。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機構有鮮明的宣講主題,縣裡傳習重點是全縣科級干部,鄉鎮重點面向鄉鎮村干部、幫扶責任人,講動員、講部署、講推進﹔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要面對村居“兩委”、黨員群眾代表、貧困戶,講宣傳、講發動、講落實﹔自然庄主要面向轄區群眾,講服務、講教育、講引導。二是開展分散傳習。採取“互動式小聚集”的方式,利用鄉村大舞台、文體活動、板凳會等開展政策宣傳、經驗介紹、討論交流等活動﹔採取“送課上門”的方式,主動深入到貧困戶家中,與群眾面對面交談、零距離講解,強力推行1戶貧困戶+1名幫扶干部+1名產業顧問+1名家庭醫生的“1+3”幫扶模式﹔採取“互聯網+”的方式,用黨建雲課堂、QQ群、微信群進行講授,全縣已建立36個QQ群、15個專項微信群開展傳習180余次。三是開展體驗傳習。把傳習場地設置在扶貧工廠車間、種植園、養殖場,志願者傳習員手把手教、群眾點對點學,通過直觀、形象、可操作的“體驗式”現場教學、現場指導,實現“傳”“習”結合。縣工業園區的新林服裝廠、胡陳村扶貧工廠、繁茂山芋種植基地、惠佳農業園等有幫帶能力的工廠、合作社,共舉辦該類活動500余場,參與的貧困群眾達10000余人次,使貧困群眾掌握了一技之長,變“政府輸血”為“自主造血”。目前全縣有1650余戶貧困戶通過參加文明實踐活動,獲得了一技之長,有了穩定脫貧的能力,為全縣脫貧摘帽打下了基礎。

(作者系安徽泗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泗城鎮黨委書記 )

(責編:高巍、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