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定了干,帶頭干——記井岡山管理局黨工委書記、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

2018年11月19日10:1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定了干,帶頭干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率先脫貧摘帽的喜訊傳遍大江南北。在茅坪鄉神山村,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多虧了我們劉書記!”

面對井岡山革命老區、邊遠山區、貧困地區“三區疊加”的現狀,身為井岡山管理局黨工委書記、井岡山市委書記的劉洪毅然扛起“守山人”的重任,帶領全市干部群眾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如今,帽雖摘,行不止,劉洪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而他帶領井岡山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卻更加堅定……

不畏難,立下一年率先脫貧“軍令狀”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洒進茅坪鄉神山村,村民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打掃庭院、准備農家樂的飯菜、加工竹器、打糍粑……一切都是為了迎接即將進村游玩的一批批游客。看著眼前越來越紅火的日子,村民左香雲幾乎不敢相信:就在一年多前,神山村還是井岡山眾多貧困村中的一個。

“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范、帶好頭。”劉洪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在他的帶領下,井岡山市委、市政府毅然選擇了申報第一批脫貧摘帽縣,立下了率先脫貧的“軍令狀”。

“一年的時間要率先脫貧,又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壓力非常大。”井岡山管理局風景名勝局局長尹少志道出了眾多干部群眾的心聲。劉洪沒有退縮,他率領全市黨員干部翻山越嶺、進村入戶,“一訪、二榜、三會、四議、五核”,不但精准摸清了貧困底數,還宣講了政策、統一了思想。

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住房和就業問題成了井岡山脫貧路上最大的兩隻“攔路虎”。

“一定要整體搬遷出去,讓老百姓住上像樣的房子!”在井岡山最偏遠的一個自然村——西坪村,劉洪帶領干部步行10余裡山路來到村裡,看到村民世世代代走的是泥土路,住的是土坯房,他當場下定決心。之后,他又逐戶上門了解情況,與大家一起想辦法、找點子,制定了整體搬遷方案,在山下羅浮建起了一個移民小區,短短三天,使18戶貧困戶全部喬遷新居,一舉脫貧。

“讓群眾搬得出、住得好,還要穩得住。”劉洪反復強調。在羅浮移民小區,貧困戶鄧國平不僅和母親住上了樓房,還被安排到長古嶺林場上班,有了穩定的收入。“在林場當護林員每月有900元的工資,林場為我提供了養路的公益性崗位,每月能拿700元,平時我還在護林站點養牛,一年的收入少說也有2萬元左右。”他掰著指頭喜滋滋地算了一筆賬。

劉洪深知,發展產業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一戶一塊茶園,一戶一塊竹林,一戶一塊果園,一戶一人務工”,按照他提出的“四個一”脫貧思路,神山村全村20戶貧困戶每戶籌集產業發展資金2.2萬元入股黃桃合作社和茶葉合作社,發展農家樂16戶,2017年共接待游客22萬人,山區變景區。“村裡家家戶戶開起了農家樂,賣起了竹筒。隨著旅游人次翻番,我們的收入也翻番了。”左香雲笑呵呵地說。

不止步,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每一個來井岡山的人都會被這裡深深吸引:巍峨壯麗的大山一眼望去滿是綠色,大山深處,一處處紅色遺跡點綴其中,一個個紅色故事代代相傳。在“守山人”劉洪眼裡,紅綠交相輝映正是井岡山最大的自然稟賦和優勢。

“率先脫貧摘帽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這才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劉洪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創造性地提出“紅色引領、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紅色培訓、綠色觀光、休閑康養產業,擦亮“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三最”品牌。

井岡山大大小小的紅色培訓機構多達300多家,如何將紅色培訓發展為富民增收的一大產業?劉洪找到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路子。

吃一頓紅軍餐,重走一次“紅軍挑糧小道”,觀看一次紅色實景演出,互動性和體驗感十足的紅色培訓讓井岡山名聲倍增,參加培訓的學員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景區門票收入實現了三年連漲。

紅色培訓不僅帶來了井岡山紅色旅游的迅猛發展,更讓群眾吃上了旅游飯。他們有的在培訓機構打工,有的開農家樂做起了紅軍餐,有的扛起鋤頭就成了大型實景演出的演員……“壩上村‘紅軍的一天’紅色培訓項目,使貧困戶戶均增收2.3萬元。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讓600多名農民年均增收7000余元。”劉洪語氣裡透著自豪。

眼看著紅色培訓帶火了一個個村庄,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一些村接待能力有限,其他村卻因為缺乏紅色旅游項目而發展遇冷。劉洪提出了“全景井岡、全域旅游”發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鎮、鄉村旅游點、農家樂三級旅游體系,輻射帶動更多村庄和群眾增收致富。

閑置農宅被改造成咖啡屋、休閑民宿,荒山開發成了四季果蔬採摘園,不少農戶辦起了豆腐坊、釀酒坊。在劉洪的大力推進下,大隴鎮案山村一改過去“臟亂差”的落后面貌,通過創新設計、功能再造,搖身一變成了鄉村旅游的新興勝地。“沒想到家鄉變化這麼大,現在我在家開民宿、賣米豆腐,既能照顧父母,又有穩定的收入。”被村裡的發展前景吸引,村民龍白忠毅然選擇了回鄉創業。

發展中,劉洪時刻不忘井岡山新“三問”:一問“村集體經濟收入如何”,二問“農民人均純收入如何”,三問“貧困發生率如何”。為此,他多次深入現場辦公,為案山村設計出了一套“1+8+48”抱團發展模式,讓1家旅游公司聯合8個村集體帶動48戶貧困戶,搭建村民、政府、公司三贏的合作平台。“8個村集體年增收1.5萬元,村內相關從業人員月均收入達4500元左右,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從不足3000元一躍增至6400余元。”大隴鎮鎮長熊斌興奮地說。

帶好頭,凝聚干事創業正能量

“井岡山為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保姆式的服務,更是媽媽式的服務。在最關鍵的時期,劉書記幾乎每天都要到現場調研,向我們了解困難。”說起井岡山的干事創業氛圍,江西藍海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偉峽贊不絕口。

藍海芯公司一期項目於去年2月簽約,10月投產,創造了井岡山工業發展史上的“火箭速度”。“書記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有他帶頭,我們能不擼起袖子加油干嗎?”井岡山市工業園管委會主任張新圖干勁十足。

“定了干,帶頭干”,是當地干部群眾對劉洪的一致評價。為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劉洪在井岡山推行重點項目調度機制,通過責任落實、定期調度、督查通報、考核激勵等推動重點項目落地。

“這樣的設計不行,重來!”“要堅持安全、質量、效率、成本。”井岡山旅游發展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愛民還清晰地記得劉洪親臨項目現場指揮的身影。隨著游客越來越多,停車難問題成了制約井岡山旅游發展的一大瓶頸,井岡山適時啟動了“茨坪1928停車場”的改造升級項目,明確主抓領導和責任部門,堅持“一月一調度、兩月一通報、一年一考核、全年交總賬”。“有這樣的協調推進力度,我們業主單位干起活來一點不累。”李愛民感激不已。

選人用人是最強的指揮棒。在脫貧攻堅中,劉洪將精兵強將投入脫貧戰場,先后選派了112名第一書記、300余名工作隊員和3000余名黨員干部下到基層一線,實現鄉鄉都有幫扶團、村村都有工作隊、戶戶都有責任人。脫貧摘帽后,先后有62名干部被提拔,200余名黨員干部被嘉獎表彰。

“我和劉書記平時接觸很少,沒想到這麼快就能被提拔。”熊斌之前在茅坪鄉任黨委副書記,因為在脫貧攻堅中實績突出被提拔為大隴鎮鎮長。“隻要踏實苦干,做出了成績,就一定不會被遺忘!”他信心滿滿。(記者 吳葉柳)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