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姥橋鎮黨委書記鄭李龍
沉默的“寬肩膀”

2018年11月14日10:2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沉默的“寬肩膀”

“不好意思,書記正在群眾家中走訪,待會兒才能回來。”抵達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姥橋鎮鄭李龍辦公室時,已近下午6時,他仍然在忙碌地工作。很長時間以來,鄭李龍沒給自己安排一天休息時間。有群眾需要上門走訪,養殖基地需要考慮進一步擴大,脫貧攻堅也還有不少事要做……

沉默,是這個朴實的“老鄉鎮”身上最顯著的特征,“我只是努力讓鄉親們過得更好,在崗位上站好每一班崗,沒有做什麼值得報道的事兒。”

28年,從偏遠鄉村到臨江新城,不變的是基層的廣闊天地,項目建設前沿、滾滾洪流面前、服務群眾一線,都留下了他堅守的身影,這位不善言辭的漢子用行動鑄就了一副擔當的寬肩膀。

筑起不倒的堤壩

姥下河河堤上,挖掘機正在平整堤岸,平靜的河流上漁船翩然而過,兩岸田間勞作的農民往來穿梭。往昔的驚濤駭浪隻留存在大家的回憶中。

2016年7月7日凌晨2︰05,正在鄭蒲港新區太陽河大堤巡查的時任姥橋鎮鎮長鄭李龍接到電話,得知唐橋段發生了大面積塌方,他立即趕往出險地點。“塌方比較嚴重,裂縫長六十米。”鄭李龍在大堤上講道。

“天門中斷楚江開”,萬裡長江在流經馬鞍山水域時,流向由東西變成南北,流速變慢,水位升高。塌方大堤離長江主航道僅僅600多米,一旦江水倒灌,兩岸大片農田和港口用地都會變成一片澤國。

怎麼辦?鄭李龍跟鎮裡的老水利員商量,針對性拿出一個方案,一個是要打樁,另一個就是要拋石。打樁不僅是個體力活,更需要人站在齊腰深的水裡,經受住挖掘機壓樁和河埂隨時潰堤帶來的危險。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鄭李龍第一個跳入水中。一根樁六七米,下水以后有一二百斤重,水底下必須要有兩個人抱著,堤岸上一個人撐住,不然倒下來容易砸到人,鄭李龍和老水利員先下去了,岸上其他人撐著,保証樁子打下去。

“當時鄭鎮長就一直在水裡面泡著,這期間他多次讓我們還有其他村民到岸上歇一歇,他自己卻始終待在水裡打樁,險情排除了才上來,我們當時看到他的臉色十分蒼白、渾身還在冒冷汗。”姥橋鎮居民楊為傳回憶。

那個時候,鄭李龍剛剛做過腸息肉手術,連續7天指導著排除姥橋鎮防汛大堤上大小險情200多起。即便如此,他仍然在洪水裡作業6個小時,打下了230根木樁。“鄭鎮長總是跟我們說,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他作為鎮長,在防汛抗洪中就應該沖在前面。”時任鎮長助理李有成說。

“拼命三郎老鄭”

十月中旬,長江上的風已經有了一絲涼意,鄭李龍步行來到鄭蒲港新區鎮淮花園小區王長永家。王長永像老朋友一樣,將鄭李龍讓進了寬敞的客廳交談起來。

當初為了動員王長永家搬遷,鄭李龍沒少和他談心。

2012年11月12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復設立馬鞍山鄭蒲港新區,這是馬鞍山利用自身航運交通便利優勢,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步。但對於在綜合保稅區項目區內姥橋鎮杜姬廟村居住的王長永一家,就需要搬遷。

一輩子在家種地的王長永顧慮頗多:“沒了種地收入,征地款遲早會被坐吃山空﹔老房子拆了,新房子指不定啥時才能住進去﹔夫妻倆歲數大了不好找工作,還要供孩子上大學……”

征遷任務重、時間緊,面對這個讓很多干部傷腦筋的任務,鄭李龍並不一味催著王長永簽征遷協議、搬家。他耐心地和王長永談綜合保稅區項目情況、解釋征遷政策,細心詢問他的難處、了解他的想法,還帶他到現場去看正在建設的新房子,消除他的顧慮。最終,王長永主動簽了協議,並於3個月后拿到了新房子。經鄭李龍牽線搭橋,王長永當上了安師大附屬學校保安,愛人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保潔工作,夫妻月收入5000多元。

王長永家的客廳裡,挂著在南京上學孩子的照片。“雖然開始不適應,但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他樂呵呵地講道。

征地拆遷往往會引發信訪問題。鄭李龍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心平氣和與群眾交流,真心實意為群眾解憂。在鄭李龍的示范帶動下,姥橋鎮干部事不避難,深入群眾訪民情、解民憂。“見到老鄭,說上幾句話,心裡就舒坦多了。”姥橋鎮一名信訪戶說。

在鄭李龍帶領下,姥橋鎮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馬鞍山市綜合保稅區3000余畝征地、600余戶拆遷房屋的工作,沒有發生一起因征地拆遷引發的上訪事件,創造了征地拆遷的“鄭蒲港速度”。

幸福鄉村,一個都不能少

姥長村服務大廳裡,工作人員正忙碌地為村民辦理業務,社保、戶籍等都可以在村裡辦理。這就是鄭李龍設立的“村民大管家”平台。

“區裡的范圍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有時候群眾辦事准備材料不足,一來二去耽誤不少時間,我們就建立了‘大管家’服務平台,把服務送到群眾門上。”鄭李龍說。

“大管家”平台以網格為基本單元、以黨小組為基本單位、以黨員為骨干力量,通過24小時熱線電話、網格黨員走訪收集等多個渠道匯集群眾訴求、服務信息,將訴求分類管理,派送各個基層網格員或者協調相關部門聯動處置。

鄭李龍深知,新區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讓群眾受益。他把目光聚焦在了美好鄉村建設上,一個一個網格跑。有一次他出去辦事,路過一個低窪地,有600多畝,一直處於閑置狀態。他靈機一動,認為可以用來發展小龍蝦產業,把地給村民做水產養殖,如今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

對於貧困村民,鄭李龍一樣沒有忘掉。按照“訂單銷售+定金受益”的模式,他引進國有農業企業投資發展石斛種植產業,引導133戶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貸款入股,每戶每年能夠增收5000元。

村級事務越來越多,鄭李龍探索建立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管理,將村級重大決策、招投標管理、財務管理、集體資源資產處置等3大類51項以清單流程化形式固定,讓村級事務在陽光下運行。“正是這種公開,讓我堅定了投資的信心。”姥長村水產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說。

目前,“大管家”平台累計受理轉辦各類訴求1972件,辦結1894件。在鄭李龍努力下,群眾住進了新樓房、乘上了公交車、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天然氣。大家都說,家鄉越來越有城市樣了,昔日的江邊小鎮正在變成“幸福鎮”。(記者 雒藝甍)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