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當好為民服務“大管家”——記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姥橋鎮黨委書記鄭李龍

2018年11月13日14:0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當好為民服務“大管家”

鄭李龍是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姥橋鎮黨委書記。工作28年來,他始終扎根在基層一線,堅守為民初心。

近日,記者在姥橋鎮見到鄭李龍,他剛從拆遷戶趙宗和家走訪回來。姥橋鎮緊鄰長江,種植蔬菜是當地的傳統產業之一。因為鄭蒲港新區建設,206省道以東的種植區域要移向道路以西,趙宗和家的地也要西移。趙宗和心裡開始犯了嘀咕:東邊是成熟地塊,離家也近,西邊地大,但是能不能把蔬菜種得好呢?為此,他找到鄭李龍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有同樣想法的不止老趙一家,鄭李龍把這些都記在心上,仔細查找解決辦法,在道路以東尋找到一片地,把有需求的農戶先安排下來。

“群眾擔心西邊的地塊不好種,那我們就先號召大戶示范種植,‘金菜棚’蔬菜基地快挂牌了,等西邊地塊效益提升了,群眾自然會跟過來。如果群眾的需求在我們干部這裡得不到回應,那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鄭李龍說。

2012年11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復設立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現代產業園區。自新區成立以后,鄭李龍就再也沒了節假日的概念。針對群眾的擔心,他在拆遷一線成立項目臨時黨支部,實行挂牌服務。他堅持宣傳教育、組織領導、責任獎懲、政策落實、工作紀律“五到位”,確保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力爭實現政府、項目單位、征遷群眾“三滿意”。目前,姥橋鎮累計征地2.5萬多畝、拆遷近40萬平方米,流轉土地近萬畝,土地復墾2850畝,拆除違法建設5860平方米,沒有發生一起非法征遷行為和因征遷引發的傷害、上訪事件,做到了和諧、依法、廉潔征遷,實現了新區“平面變立體”的工作目標。

鄭李龍在馬鞍山市率先探索建立村民“大管家”服務平台,以網格為基本單元、以黨小組為基本單位、以黨員為骨干力量、以黨小組長牽頭,通過24小時熱線電話、微信公眾號、網格黨員走訪收集等多個渠道匯集群眾訴求、政務服務信息,將訴求分類管理,派送各個基層網格員或協調相關部門聯動處置,高效精准服務群眾。村民“大管家”服務平台建立以來,受理轉辦各類訴求的辦結率達到98.8%。

他創新扶貧思路,按照“訂單銷售+定金受益”的模式,引進國有同創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入股50萬元成立了新思源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同時吸引133戶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貸款入股,共同發展石斛種植產業,每年可以為每戶貧困戶增加5000元固定收益。他大力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增強造血能力。鄭李龍組織召開村民組會議,將村內近600畝的低窪地和水塘流轉給本村村民,從事小龍蝦、螃蟹等養殖,流轉費用全部用於村級基礎設施及公益事業,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

為讓發展成果惠及百姓,他還大力組織實施“新區新家園十項計劃”和美好鄉村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如今更多村民住進了新樓房、乘上了公交車、吃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天然氣。姥長村黨總支書記夏發平說,鄭李龍像“大管家”,為我們這個“大家庭”服務,多年的“老大難村”也變成了如今的“幸福村”。

在鄭李龍的帶領下,2016年姥橋鎮出色完成了年度扶貧任務,491戶貧困戶達到脫貧標准,共計1021人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官塘村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2016年夏天,姥橋鎮經歷了一場罕見的特大洪水,鄭李龍15個晝夜堅守在堤壩上,堅持日夜巡堤、查埂、搶險,排除險情共200多起。

問到鄭李龍基層工作28年最大的心得體會,他爽朗地說:“你把群眾當親人,他自會把你當家人對待!”(記者 文 晶)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