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勇闖鄉村轉型路——記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黨委書記楊帆

2018年11月09日10:43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勇闖鄉村轉型路

“這是已經投入使用的9萬平方米電子商務創業園,南邊是在建的園區,那邊是物流園和文創園,未來……”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黨委書記楊帆在小鎮客廳內的沙盤旁如數家珍,臉上挂著自信又憧憬的微笑。

自2012年2月到沙集任職,楊帆就和這個小鎮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的帶領下,沙集從原來的“垃圾圍城”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電商鎮”,走出了一條鄉村轉型發展的新路。

抓轉型,他帶著干部向前沖

作為土生土長的睢寧人,沙集給楊帆的印象就是“收破爛的”。直到上任,他才親眼見到被垃圾包圍的村庄和街道,“站在鎮政府樓上,一眼望去全是垃圾山”。沙集有近30年的廢塑回收加工產業史,當時全鎮有相關企業1135家,從業人口近2萬人,年產值達15億元。但這一支柱產業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了群眾生活,轉型迫在眉睫。而此時的沙集,電子商務正悄然興起,東風村的一些村民通過網店銷售家具,生意越做越好,“沙集模式”逐漸成形。

面對這種情況,楊帆和其他班子成員集體研討,最終確定了“毫不猶豫淘汰廢塑產業、引導推廣電子商務”的產業新路。但想讓全鎮近2萬人扔掉“舊飯碗”,走一條不熟悉的新路,難度可想而知。

群眾不理解,楊帆帶著全鎮干部進村入戶講道理、說政策。取締工作剛開始時,一天下午,楊帆正在禁止廢塑進鎮的關卡處巡查,幾位村民恰好路過,停下電動車當面質疑:“我們搞了十幾年的廢塑料,沒聽說有啥危害的,怎麼到你們這兒就不能做了?”聽到這番話,楊帆主動走上前去,耐心舉例子、講危害,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溝通,幾位村民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企業主不支持,楊帆也挨家挨戶做工作。王彬20世紀90年代就從事廢塑加工,一干就是20多年。聽說鎮裡要取締廢塑企業,他十分不樂意:這不是要斷自己的財路麼,轉型哪有那麼容易?楊帆前前后后三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掙多少錢是一回事兒,但咱要為子孫后代著想,得給他們留個好環境啊!”這些話打動了王彬。在楊帆幫助下,他清空了庫存,辦起了家具廠。“現在的收入比以前還多,楊書記給幫了不少忙”,他感激地說。

在做通思想工作的同時,楊帆還帶領其他班子成員想方設法為群眾二次創業提供支持:編制農村電子商務培訓計劃,提供免費專題培訓﹔對接金融部門,開發出“網商助力貸”等低息或免息貸款﹔牽頭協調土地指標,規劃建設高標准廠房……經過一年的努力,800多家廢塑企業成功轉型為家具電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新路就此鋪開。

求發展,他深謀遠慮定方案

轉型之后的沙集有1700多家電商企業,很多都採取前店后廠模式,產業散亂小、環保、質量、技術、品牌等問題日漸突出。“干部擔當,除了要辛苦一些、多干一些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多想一些、想得超前一些。”楊帆敏銳地捕捉到產業發展的瓶頸,提出電商要高質量發展的新命題。

為找准電商家具產業發展方向,楊帆多次邀請行業專家到沙集調研,最終確定在兒童床設計生產上集中發力﹔2016年,他帶頭申報集體品牌,如今“沙集網事”商標被全縣20多家龍頭企業共同使用,沙集家具在全國越叫越響﹔2017年,他推動成立沙集家具設計研發院,聘請南林大、西安交大等7家高校教授為本地網商設計家具。

今年3月,他協調建成的國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沙集實驗室投入使用,企業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質量檢測。“剛開始有班子成員覺得沒必要弄,但我認為刻不容緩,這是沙集家具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不僅要建好,還要用好。”楊帆堅定地說。

在發展電商家具的同時,楊帆又想著拓寬電商銷售的品類。他多次找到電商協會支部書記劉興利,探討如何開拓農業或環保領域的新項目。在楊帆的啟發下,劉興利今年建起了2萬平方米的大棚,嘗試培育綠植、多肉和花卉,利用原有的電商渠道,進行網上銷售。他說:“楊書記很關心我這個新項目,每個月都來看一次,還幫我解決了100萬元的資金問題。我對這個項目很有信心,預計年產值可達千萬元。”

在楊帆的帶動下,“沙集模式”逐步成熟,目前沙集網店數達1.62萬個,電商相關從業人員3.77萬人,今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00億元。

幫致富,他沉在一線找出路

在做大做強產業的同時,楊帆更關心的是貧困戶怎麼脫貧、農村環境如何改善、老百姓怎樣增收致富。他經常對班子成員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們干得好與不好,老百姓會口口相傳,代代相傳。”

今年28歲的高輝是丁陳村村民,幾年前父親因車禍去世,家裡隻剩下他和抱病的母親。2010年中專畢業后,高輝便外出打工,由於沒技術、收入少,家裡窮得叮當響。2016年3月,楊帆結對幫扶高輝一家,摸清了家裡情況后,楊帆便建議高輝回家做電商,並推薦他到規模較大的家具企業裡學技術。“楊書記送我去時跟我說,你要把全套技術學會,以后可以單干。學成后我開了淘寶店,專門做家具銷售,現在一年收入有五六萬元,已經順利脫貧啦。”高輝開心地說。

除了幫助4戶貧困戶順利脫貧,楊帆還帶頭包挂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指導村級黨組織建設,幫助村集體增收,讓老百姓一起奔小康。

位於沙集西北角的魏集村是鎮裡人口最少、面積最小的村,也是遠近聞名的“差勁村”,2015年全鎮綜合考核排名倒數第一。2015年下半年,楊帆包挂了魏集村,他每周都到村裡和兩委班子、黨員代表、群眾座談,為魏集村發展謀出路。2016年,在楊帆的指導下,魏集村利用村庄建設用地布局調整項目,對分散的村小組進行拆遷,建立集中安置區,整理和流轉出土地800多畝。隨后,楊帆又聯系專業公司技術入股,與村集體一起成立合作社,發展稻蟹稻蝦養殖、草莓種植等高效農業。魏集村黨支部書記桑曉說:“不到兩年,村集體收入就實現了零到20萬的突破,村民通過土地入股參與分紅,日子也越過越好,這都離不開楊書記的指導和幫助。”

10月底,第六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睢寧舉行,沙集是本次論壇的重要觀摩點。論壇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客商到這個電商小鎮參觀、交流,凝結沙集人智慧的“沙集模式”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記者 李曉芳)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