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開封市順河回族區委組織部
2018年11月06日15: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訴求的日益豐富,“暴走團”、合唱隊、拳操隊、廣場舞隊等各類社區群眾團體如雨后春筍般興起。但是,熱鬧的背后,卻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社團活動缺乏黨組織的有效引領,自發組成的多,組織性不高,部分社團甚至出現了“壘山頭”的現象﹔二是社團組織過於散亂,數量雖多,但是功能定位不清、人員多寡不均、日常管理不暢等問題比較突出﹔一方面社團活動缺乏必要的基礎保障,缺陣地、缺資金、缺指導,搶場所、鬧矛盾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讓這些社團健康、持續地發展,為社區建設和基層治理形成合力,是新時期城市基層黨建的一項重要課題。擁有30多萬人口的順河回族區,自2017年4月起,大力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群眾性社團組織建設,堅持“黨建引領社團、黨員活躍社團,社團凝聚群眾、社團服務群眾”,大力實施“三抓好、三培育、三服務、三保障”的“四個三”工程,以黨建帶群建,引“眾星”而“拱月”,以“公轉”帶“自轉”。
二、主要做法
(一)將社團納入黨建“大盤子”。為突出政治功能,全面提升組織力,順河回族區委於2016年出台《加強群眾性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把社團納入黨建的“大盤子”中,以“四個三”工程為抓手,進一步落實基層黨組織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區委將該項工作同時列為全區基層黨建、深化改革、基層治理的重點攻堅課題,列入基層黨建“三級聯述聯評聯考”的重要內容,採取“月督、季評、年考”的辦法強化工作落實。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督查考評組,每月對推進情況進行督導,針對問題提出建議,確保各項工作精准施策、落實到位﹔每季度採取抽樣測評、走訪面談、查閱資料、實地了解等方式進行考核評價﹔每年年底結合黨建述職考評成績和季度考評成績確定年度綜合成績,並將之納入相關責任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個人的年度考核。
(二)以“三抓好”完善組織體系。哪裡有黨員,哪裡就要有黨的組織﹔哪裡有群眾,哪裡就要有黨的群眾工作。針對社團規模不等、活動方式多樣、活動時間不同、活動地點隨意、人員來自不同區域、管理相對鬆散的特點,順河回族區採取“抓好統籌聯動、抓好規范管理、抓好組織覆蓋”的方式,探索形成“兩級領導、三層管理、區域覆蓋”的組織體系。一是抓好統籌聯動。發揮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按照“屬地管理為主、行業管理為輔”的原則,明確各鄉、街道、集聚區、區委“兩新”組織黨(工)委的主體責任,相關區委部委、區直單位、人民團體的職能責任,社區黨組織的具體責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抓總、部門盡職、街(鄉)居落實、多方參與”的大統籌、大聯動工作格局。二是抓好規范管理。由區委“兩新”組織黨工委牽頭,組織、民政等部門協同,鄉(街道、集聚區)和社區具體負責,對全區原有的社團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做到“五清”,即:黨組織建設情況清、功能定位清、人員構成清、活動場所清、群眾需求清。在此基礎上,根據功能、需求、群體等要素,對社團進行優化整合,每個社區設立社團總團、下設若干分團。建立區、鄉(街道、集聚區)和社區三級注冊備案制度,對名稱、活動內容、成員、黨員、召集人、制度等情況,從上至下層層把關、嚴格審查,凡是信息不全、不實的不予注冊備案,對沒有進行注冊備案的社團一律取締。三是抓好組織覆蓋。按照“一方隸屬、雙重管理”方式,確認社團中的黨員身份,納入到組織管理。將有社團活動需求但暫未加入社團的黨員合理劃分到各個社團。根據社團黨員人數和規模大小,採取“單獨建、聯合建”等方式建立黨組織,暫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建立黨小組,同時由鄉(街道、集聚區)和社區向社團黨組織選派或指定一名黨建指導員。針對人員流動量大的開放式廣場公園,由全區社會組織聯合黨總支採取廣場建、團隊建、區域建等方式,對流動性大的“草根”社團覆蓋到位。社團黨組織書記通過選舉產生,暫不具備條件的,由黨建指導員擔任。
(三)以“三培育”優化隊伍建設。加強隊伍建設,是不斷夯實社團組織黨建的重要基礎。順河回族區採取“把黨員培養成社團骨干,把社會骨干發展成黨員,把先進集體和個人培養為模范”的方式,在社團中打造出一支“身份看得見、標杆樹得起”的骨干力量。一是把黨員培養成社團骨干。結合“兩學一做”,積極開展黨員“亮身份、做承諾、當先鋒”活動,鼓勵引導社團黨員在社團活動中成為活動組織員、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爭當做好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爭當社團的四梁八柱。注重從退休老教師、老模范、老干部、老軍人中和離任社區干部等黨員中,發掘培育社團骨干。二是把社團骨干發展成黨員。將社團骨干教育培訓納入全區黨員干部培訓計劃,將區級的重點培訓和鄉(街道、集聚區)的全面培訓結合起來,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團業務培訓結合起來,將理論教學與實地學習結合起來,每季度定期舉辦社團骨干培訓班,先后到上海、浙江等地學習先進經驗。注重從社團骨干中的中青年知識分子、公益熱心人、致富能人等群體中,擇優篩選對象,鼓勵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區委每年拿出全區發展黨員指標總數的5%,專項用於在社團中壯大黨員隊伍。三是把先進集體和個人培養為模范。在社團黨組織中開展“雙強六好”活動,結合“七一”評選表彰社團中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社團帶頭人。積極推薦社團中的先進分子參與各級道德模范、好人的評選表彰。開展全區“社團建設20強”活動和社團星級評定制度,對“20強”和“五星級”社團表彰並給予物質獎勵,同時,通過網站、報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
(四)以“三服務”促作用發揮。黨的建設歷來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順河回族區牢牢把握社團建設和社團活動的主動權,堅持“服務中心工作、服務群眾需求、服務小區治理”,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化黨建引領於無形、融群眾工作於細微。一是服務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社團活動就開展到哪裡。“兩改一建”、項目征收、“五城聯創”、污染防治、平安建設……面對繁巨復雜的中心工作,順河回族區探索把社團拉到各項中心工作主戰場,把社團活動開展到中心工作最前沿,充分發揮社團緊密聯系群眾的作用,借助社團力量把群眾組織好、宣傳好、凝聚好、服務好,讓群眾在社團的帶領下主動支持、配合中心工作,為中心工作的推進凝聚強大正能量。二是服務群眾需求。群眾熱難點需求在哪裡,社團活動就開展到哪裡。社區居民對專業化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順河回族區注重結合群眾需求,組織社團充分利用各類節日,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法律援助、扶貧幫困、文化娛樂、環境保潔、治安巡邏等多種志願服務活動,同時,社團帶領群眾成立各種服務小分隊,讓居民走出樓棟,爭做志願者。三是服務小區治理。社會治理的短板在哪裡,社團活動就開展到哪裡。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小區是社區的基本單元﹔小區安則社區安,社區安則社會安。無物業管理小區是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的誕生地和集中地,面對佔小區總數90%的無物業管理小區,順河回族區通過社團挨家挨戶發動群眾,成立業主委員會,或聘請物業公司,或實行居民自治,探索建立社區、社團、黨員、群眾、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六方共治”的小區治理格局,規范小區管理服務。
(五)以“三保障”鞏固常態長效。堅實的保障機制是社團組織黨建健康長效發展的重要條件。順河回族區按照“保障活動陣地,保障資金投入,保障長效運行”的思路,統籌各方資源力量,真金白銀大力投入,健全機制科學運轉,讓社團活動有場地、有資金、有指導。一是保障活動陣地。投入資金千余萬元,建成2000㎡的“眾意園”社團活動中心,設有紅色教育廳、黨建書屋、天空農場、心理輔導室、舞蹈室、茶藝室等功能站室20余個,免費為全區社團活動給予場所、設備、專業教師等方面支持,提供多種服務。鄉(街道、集聚區)和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和駐區共建單位的文體活動場所,也免費向社團開放。在公園、廣場、空地等公共場所,為社團活動劃定固定場所、約定活動時間。二是保障資金投入。完善區、鄉(街道、集聚區)、社區三級資金保障機制。區財政每年為全區“兩新”組織黨建提供10萬元的工作經費,為全區性社團活動建立50萬元的專項資金。各鄉(街道、集聚區)為社團活動每年提供5萬元的經費,社區將社團活動納入社區黨建和服務群眾經費的保障范圍。同時,積極吸納各類社會資金,支持社團建設和社團活動。三是保障長效運行。建立健全區、街道(鄉、集聚區)、社區三級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將社團黨建列入重要議題。建立由河南大學、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民政局、各黨(工)委和部分社區、社團共同參與的群眾性社團研究推進會,定期分析、研究、解決全區社團建設和社團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由河南大學、區委“兩新”組織黨工委、區民政局、區教文體局和9個鄉(街道、集聚區)組成“眾意園”黨建聯席會,統籌管理“眾意園”日常運行,具體指導全區社團的各項工作。
三、實踐成效
一是基層黨組織的群眾組織力得到增強。順河回族區將原先745個群眾性社團組織“化零為整”,整合為管理較為規范的358個,在其中建立社團黨支部19個、黨小組235個,4萬多名群眾加入社團。1年多來,在社團中發展黨員3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2名,評選表彰各類先進集體37個、先進個人58名。黨組織成為社團的主心骨,黨員成為群眾的“向日葵”,用黨組織的“公轉”帶動群眾組織的“自轉”,將群眾凝聚組織發動起來,群眾如“眾星拱月”般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二是城市基層大黨建的新格局得到提升。聘請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街道(鄉)、社區的兼職委員,街道(鄉)“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實現全覆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現“一家親”。打通區域資源,共同服務群眾,建成2000㎡的“眾意園”社團活動中心,成為社團孵化引領平台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紅色陣地。自去年10月1日開園以來,“眾意園”開展各類社團活動1700多場,接待全區黨員干部群眾14萬多人次。來“眾意園”參加社團活動,已經成為許多群眾的生活習慣。
三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各社團黨組織立足居民需求,組織黨員領辦並開展為老、托幼、助殘、扶弱、醫療保健、就業指導、法律援助等服務,涌現出“大樹論壇”、“雷鋒驛站”等一批特色服務品牌。黨員擔中堅、社團當主力、居民齊參與,黨員骨干成為社團活動重要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帶領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喚醒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成為新時代幸福家園建設的支持者和參與者。全區社團開展各類服務和活動8700余場次,參與黨員群眾多達65萬人次,解決矛盾糾紛4864件次,帶動46個無物業小區實現規范化治理,促進各項中心工作的開展。
四、經驗啟示
一是為“草根組織”注入紅色基因。把群眾性社團組織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大盤子”,社團由街道(鄉、集聚區)、社區兜底管理,規范發展多種群眾團體,同時在其中建立黨支部、黨小組,實現黨建引領下的群眾團體“建”“管”有機結合,提高黨的組織和工作的覆蓋面。
二是為基層治理凝聚強大力量。化黨建引領於無形、融群眾工作於細微,以社團為紐帶,將群眾直接凝聚在黨旗下,把社團活動嵌入群眾需求結構和社區公共事務治理,提升黨在基層社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從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出發,將團隊的自治管理融入到社區公共區域管理,延伸到自治管理,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更加親民、具體、務實。在過程中實現了黨組織作用的發揮和黨員形象的樹立,密切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
三是為執政興邦夯實群眾基礎。培養黨的群眾領袖,打通社團組織建設中的內循環,實現社團發展的良性互動,提升黨在社區的群眾基礎。注重挖掘和培育團隊中的骨干,讓社團成為黨的“左膀右臂”,讓群眾在開拓新時代、共筑中國夢中發揮主體作用,為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奠定強大基石。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