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遼寧盤錦市:改革破題 全域推動 讓城市基層黨建活力倍增

中共盤錦市委組織部

2018年11月02日16: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盤錦作為一個緣油而建、因油而興的新興石化城市,總人口144萬,黨組織3515個,黨員72258名。近年來,隨著城鄉油地二元結構被打破、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不同身份的人員進入城市街道社區,越來越多的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成為街道社區的新成員。街道社區如何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如何實現基層黨組織的全覆蓋並展現強大的組織能力,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同時,長期以來街道社區黨建工作與形勢任務要求不相適應、不符合實際需要的現狀並存。“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街道社區黨組織疲於應付上級下達的各類指標任務,根本無暇顧及基層居民群眾的各項服務需求﹔街道尤其是社區干部隊伍年齡老化,綜合素質不高,工資低、沒保障,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等等,街道社區原有定位職能、權利資源與日益繁重的社會治理和服務任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諸多問題倒逼,難題如何破解?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主動適應城市社會群體結構和社會組織架構的變化,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指示精神,按照全國、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的部署,盤錦市委堅持問題導向、目標指向、改革趨向,堅持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與創新城市社會治理深入融合,與推進城市建設發展深入融合,與服務群眾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深入融合,強化頂層設計,結合機構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全域覆蓋、全面推動,讓改革真正成為創新城市基層黨建的“點火器”,有效激活了城市基層組織力,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小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城市黨建新路。

二、做法與成效

一是聚焦改革核心所在:以體制化創新破解機制難題

調整優化機構設置,城市基層黨組織的統籌功能得以加強。結合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改革,在街道推行“大部制”改革。整合街道17個部門的職能為5個辦公室的職能,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黨的建設、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等關鍵職能。“大部制”改革在方向上,從過去的“向上對口”轉變為“向下對應”,握指成拳,讓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成為城市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核心。同時在社區設置“兩委兩中心”,即黨總支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黨建中心、網格管理服務中心,實現黨組織領導下黨建服務網格化,便民服務網格化。

層層設立黨建中心,城市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體系得以強化。抓住機關事業單位改革的契機,市委專門成立盤錦市黨建中心,負責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業務指導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管理。所轄各區也對應成立區委黨建中心,並將原來各街道黨建中心人員納入其中,集中管理,分派到各街道使用。加上社區層面已全面鋪開的黨建中心,四級“黨建中心”上下步調一致,面向全市所有黨組織和黨員服務,推動各領域黨組織信息、設施、服務等資源融合,為全市基層黨建工作圍繞宗旨服務群眾搭建了新平台。

創新組織聯結模式,城市基層黨組織的整體效應得以彰顯。在全市街道社區全面推行“大工委”“大黨委”模式,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吸納轄區內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黨組織﹔社區“大黨委”下設網格、物業、業委會、小個專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多種類型黨支部。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形成最大范圍的議事平台,讓區域內關系互不隸屬、領域多元多樣的各類黨組織不再做基層黨建工作的“旁觀者”。今年以來,有500余家社會組織參與到街道社區工作中來,又有近50家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建立起黨組織,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二)聚焦改革根本所在:以職業化建設破解隊伍難題

設立社工編制,讓社區工作者有身份、工作更有底氣。從基層最渴求的需要出發,著力解決長期以來社區工作者身份缺失的問題,創新性地在全市基層社區設置社工編制,納入全日制管理范疇。全市225個社區共設置1850個社工編制,根據社區規模不同,核定每個社區6至10名編制,通過依規轉入、組織選派、公開招聘三種途徑,凡是符合條件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副主任、網格管理員、輔警均被納入社工編制管理,由此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基層工作者的歸屬感,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

推行薪酬制度,讓社區工作者有待遇、工作更加舒心。按照地區發展水平,參照事業單位標准,與崗位等級和實績考核相銜接,構建了社區工作者16級崗位薪酬序列體系。薪酬待遇由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組成,其中基本工資佔80%、績效工資佔20%,全部落實五險一金。依據這個薪酬標准,改革后,一名在職20年的社區黨組織書記月工資從原來的2000元提升到現在的3700元,社區正職年平均收入累計可達4.29萬元,比改革前提高1.04萬元,提升32%。社區工作者工作的勁頭較以往有了質的提升。

嚴格考核管理,讓社區工作者有動力、工作更好作為。市區兩級相繼出台了《社區黨建工作考核辦法》《社區社工編制人員實績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對社區工作者實行績效考核,讓“上評下”“下評上”和“成員互評”的360度考核評價結果與個人崗位調整、獎勵懲戒等挂鉤,並著手建立從社工編制人員中定向招聘事業單位人員機制,真正形成競爭機制,傳導壓力、激發動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余名年輕的社區工作者,因工作實績突出被提拔到社區黨組織書記或副書記的崗位上,成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新帶頭人。

(三)聚焦改革保障所在:以專項化投入破解運行難題

以要素保障為依托,促城市基層黨建效能升級。堅持錢往基層投、力向基層使、政策向城市基層傾斜。出台運轉經費保障意見和保障資金管理辦法,核定每個社區每年20萬元工作經費,專項列明黨建工作經費、服務群眾經費。賦予基層組織管理主導權和服務新職權,綜合執法、治安維穩等關乎基層治理需求的職能機構,派駐街道,為街所用。在為基層減負的同時,實行基層“點菜”式放權模式,把街道社區能夠用得上、接得住、管得好的權力陸續下放,59項服務群眾辦理事項在基層得到受理,基層黨組織功能全面做實。

以陣地建設為依托,促城市基層黨建服務升級。按照“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置換一批”的思路,全市累計投入8000多萬資金,對社區黨組織陣地實施提檔升級。目前,全市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全面升級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組織活動場所平均面積達到508.4平方米,集聚黨員活動室、入黨宣誓室、組織生活室、全民閱讀室、書畫室、日間照料室等多種功能,基層黨建陣地政治屬性凸顯,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綜合承載力全面增強,成為“紅色力量”新高地。

以智慧黨建為依托,促城市基層黨建標准升級。在全省率先打造“智慧黨建”平台,輻射到全市各區、街、社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由過去的“面對面”變成了如今的“鍵對鍵”,服務各類黨員群體不再有“限時限地限人”的束縛。社區黨務工作者“一網在手”,可學他山之石,可看身邊典型,可規范工作內容,可創新工作載體,廣大基層黨務工作者借助暢通便捷的網絡信息渠道,拓寬了工作視野,提高了工作效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四)聚焦改革要義所在:以區域化共建破解治理難題

明確責任,形成一貫到底的動力主軸。堅持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根據城市功能定位,市委把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同研究、同部署、同推進,從根本上夯實城市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基礎﹔按照“區域統籌、集約共享”原則,各區委堅持在制度體系完善、保障措施落實上下功夫,不斷激發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活躍在城市基層黨建最前沿的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堅持做好引導,切實組織駐區單位、社區居民圍繞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等方面任務進行研究、解決和落實。尤其是社區黨組織履行黨建兜底管理職責,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一線實現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工作措施的同步落地。

推動融合,形成多方聯動的共建主體。“社區吹號、黨員報到”,全市廣泛開展了“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推行轄區各領域各單位黨員“齊報到”,促使駐區單位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在思想上、感情上逐步融合起來。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書記定期對接轄區內各領域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做好社會責任和黨建責任的“雙引導”﹔轄區內各領域各單位主動提供資源,把資金人才、場所設施、信息技術拿出來,和街道社區一道形成“城市基層黨建共同體”,攜手打造共商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育先進文化、共同服務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和諧氛圍。

踐行宗旨,打造群防群治的治理格局。按照生活居住區、生產作業區、道路交通區劃出基本單元網格3475個,將民生、維穩、安全等工作全部沉到網格中。以此對應把基層黨組織建在網格上,構建起“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組織架構,讓各領域各單位以及黨員群眾都在網格中與社區網格員相銜接,共同參與群防群治、城市管理等基層治理活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近一年來,這種基層治理新模式已為群眾解決問題56萬件,徹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三、經驗與啟示

一是以改革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首要是盤錦市委強化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

盤錦市委高度重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從試點探索到全面推開,再到完善提升,先后經歷了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時間裡,市委對抓實基層、打牢基礎有深刻的認識和堅定的決心,堅持把城市黨建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和整體建設來抓,幾任市委主要領導接力抓,強化頂層設計,堅持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以解決難點重點問題為突破口,調動各級黨組織積極性,真正形成市區街社四級聯動。

二是以改革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根本要堅持黨建引領和體制創新

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的推行,使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更加堅實,黨組織成為聯接各領域黨組織的堅強軸心,黨組織服務觸角延伸到哪裡,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就拓寬到哪裡。互聯互動的組織體系和機制紐帶的建立和完善,推動黨員教育管理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解決了黨組織覆蓋難、黨員共同管理難的問題,強化了組織功能,增強了治理合力。

三是以改革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關鍵要強化用人導向和管理創新

推進社區工作者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改革后,比較完備的管理激勵機制是激活全市基層工作者扎根基層干事創業熱情的直接原因。待遇問題的解決,吸引了一大批大學生回到社區工作,全面改善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全市社工編制人員100%達到全日制專科以上學歷,其中全日制本科764人,碩士研究生11人,年齡均在24—35歲之間。這不僅為基層注入了活力,更為城市發展儲備了新生力量。

四是以改革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重點要資源整合和服務優化

通過黨組織資源的再分配、再組合、再優化,打破條塊管理、單位行業之間的壁壘,實現資源有效整合,推動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社會組織之間相互提供服務,並縱向、橫向得以延伸服務群眾觸角,為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社區網格化管理內容的進一步豐富,推動了服務精准化精細化,讓基層黨組織立足從群眾身邊“關鍵小事”做起,完善基層治理。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